• 沒有找到結果。

有關效率因子的文獻介紹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2 有關效率因子的文獻介紹

在隨機邊界法發展初期,大多數學者的研究重心在於如何適當的衡量銀行 之間的效率,然而隨者方法的成熟與進展之後,開始有學者關心是什麼因素造成 不同銀行間的效率產生差異,在衡量的作法上,早期為利用二階段衡量法,第一 階段是先算出各銀行之間的成本效率,然後在第二階段則是找出合適的因子對估 出的成本效率進行回歸分析,然而這種作法會產生計量上的問題,於是 Battese and Coelli(1992,1995)試者改善方法上的缺失,提出一階段衡量法,解決計量上的 問題之後,眾多學者便開始從銀行特性面,制度面與經濟面研究這個議題。

銀行的成本效率受到什麼因素影響,一直是國內外學者欲研究的議題,本 文亦對此研究頗感興趣。本文試者把過去國外與國內關於這方面的文獻作整理,

並歸納出各因素之間對成本效率的影響與差異。

國外研究部分:

Humphery and Pulley(1997)的研究主題為銀行在面對法案管制鬆綁時,對成 本效率、利潤與技術的反應與影響。這篇文章運用 683 家資產總額超過一億美元 的美國銀行從 1977~1988 年的資料進行分析,作者把分析時間分解成三段,探討 銀行在這三段時間內,在利潤、技術、效率之間的變化情形。第一階段為 1977~1980 年,為法規鬆綁前期,第二階段為 1981~1984 年,為法規鬆綁初期,

第三階段為 1985~1988 年,為法規鬆綁後期。作者認為銀行在法規鬆綁前期在投 入價格(如員工薪資、分行機構)具有僵固性,短期內不易調整,此外銀行的放款 能力受到其自身經營方式及總體經濟情況的影響下,在短期內顯然也難以任意調 整,然而對於產品價格(如手續費用、借款回存、放款利率)以及要素投入數量的 調整較具有彈性,所以可以在面臨一些外在環境的變化時,進行適當的調整,簡 單的來說作者把銀行的調整拆成這兩塊,設為內部調整與外部調整,並衡量由階

段一到階段二的變化主要是由內部調整支配或由外部調整支配,然後再衡量由階 段二到階段三的變化是由內部調整或外部調整所支配。結論發現階段一到階段 二,銀行整體效率的改變主要是來自銀行內部的調整,如手續費的增加、借款回 存的額度,此外銀行也透過風險移轉的技術把所承擔利率變動的風險移轉到客戶 身上或透過適當調整自身的風險態度,積極開發一些具高風險但獲利也頗豐的投 資級新客戶,這些作為皆是銀行在面臨整體環境及法規開放的變化下所導致的激 烈競爭及獲利不斷被壓縮下不得不實行的對策,然而即使銀行做了許多努力,但 是都難敵因法規鬆綁所導致競爭環境的激烈,而使獲利再也回不到法規鬆綁前的 水平了,所以即使在成本效率改變且提升之下,獲利率卻反而下滑,也解釋過去 一些研究上的矛盾現象,成本效率上升了,為什麼獲利仍未隨之提高。在第二至 第三階段獲利的變化卻是由產業環境的整體變遷所造成的,此時銀行面對法規鬆 綁的衝擊已到了末期,短期內所能進行的內部技術性調整都已到了一個段落,故 這個階段改變的是一些短期內不易有重大變動的因素,如員工薪資、銀行整體放 款能力、總體經濟的情勢等,支配這段時期獲利變遷的主要是產業的環境以及外 在不是銀行所能掌控的因素,而對成本效率來說,此時反而沒有太大改變。此外 作者發現銀行規模大小的因素也決定了在面臨法規鬆綁時,對技術提升的能力大 小,在實證中作者發現小規模銀行對技術調整的幅度小於大規模銀行,作者認為 可能是小規模銀行比較沒能力改變它們的技術能力或是所受到的衝擊比較小,所 以改善的幅度也就比較低。

Mester(1996)的研究主題為考慮銀行風險偏好對效率的影響。這篇文章運用 214 家在 Third Federal Reserve District 營業的美國銀行從 1991~1992 年的資料進 行分析,使用的方法為隨機邊界法,且使用二階段法對成本效率因子進行解釋,

作者在因子的選擇上用了 14 種變數,這些變數包括銀行經營年數、是否是州立 銀行、是否屬於金融控股公司成員、是否為聯邦準備系統成員之一、銀行分支數、

銀行總部所屬區域的虛擬變數、總資產、資本適足率、ROA、非核心存款占總存

款之比、建築與土地貸款占總放款之比、實質不動產放款占總放款比與個人放款 占總放款之比。

選擇這些變數的主要理由:在銀行營運年齡方面在於檢驗銀行是否隨者經 營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自身的經營技術或是提高員工在作業流程的熟悉度,減少作 業流程的疏失而使成本效率增加;在是否是州立銀行、是否屬於金融控股公司成 員、是否為聯邦準備系統成員之一與銀行分支數方面,主要探討制度面、法規面 及結構面對銀行成本效率的影響;銀行總部所屬區域的虛擬變數主要在探討不同 區域間銀行的經營方式差異是否對成本效率高低造成影響;總資產則是控制銀行 規模對成本效率造成的影響;在資本適足率的衡量方面,作者認為資本適足率在 某種程度上反應銀行對於風險的態度,對於資本適足率高的銀行,則比較屬於是 風險趨避的銀行。例如銀行用不同的資本適足率去承做它的放款,是否會對銀行 整體成本結構或效率造成不同的改變,如 Hughes and Mester(1994)就發現各家銀 行面對風險態度的不同,決定了其相對應的可能資本結構,因此若資本適足確實 表示銀行對於自身風險的考量,這種考量就可能決定其所屬的經營態度而間接影 響成本效率;ROA 則是衡量銀行營運的經營績效高低與成本效率之間的關係,

ROA 屬於利潤面的績效指標,成本效率則為反應成本面的績效指標。是否在利 潤面表現良好的公司在成本面也會表現的比較具備高效率;在非核心存款占總存 款之比方面,作者認為非核心存款高低在某些時候可能會對銀行經營者的決策產 生限制,而影響成本效率的高低;最後在建築與土地貸款占總放款之比、實質不 動產放款占總放款比與個人放款占總放款之比方面,則是衡量資產組合的方式對 成本效率的影響關係。

在實證結果方面認為隨者銀行營運年齡的增加,其成本效率會顯著增加,

支持經驗或技術的學習效果能有效提高銀行的成本效率;屬於州立銀行或是聯邦 準備系統成員的銀行會比較具有成本效率,支持制度面、法規面及結構面對銀行

成本效率確實會造成顯著影響;資本適足率比較低的銀行比較具有成本效率,支 持不同資本適足的選擇反應該銀行所屬的風險偏好,而間接顯著影響銀行成本效 率;建築與土地貸款占總放款之比與個人放款占總放款之比比較高的銀行,成本 效率比較低,支持不同資產組合方式對成本效率有顯著影響。

Berger and Mester(1997)的研究主題為什麼因素造成金融機構效率有所差 異。這篇文章運用 5949 家美國銀行從 1990~1995 年的資料進行分析,為了衡量 方法的不同對效率的影響,作者使用自由分配法與隨機邊界法,在成本函數的設 定上則有傳統的超越對數函數與傅立葉函數兩種函數形式,在實證結果中發現不 論採用哪種方法或是哪種函數設定形式,對成本函數的估計或成本效率的影響沒 有太大的顯著差異,因此方法的選擇對結果的影響相當輕微。

方法的選擇既然不是造成效率差異的原因,作者認為公共政策、研發能力、

組織型態、市場獨占力、公司治理與管理能力等才是真正造成成本效率有所差異 的原因,在此作者在因子的選擇方面包含六大構面,包括銀行規模大小、組織型 態、公司治理、銀行特徵變數、市場局勢與各州對銀行競爭上的限制,透過二階 段衡量法解釋效率因子對成本效率的影響。在實證結果中發現,在銀行規模構 面,作者把銀行規模劃分成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與超大規模銀行四個等分,

由成本效率來看,規模大小對成本效率的影響並不顯著,但由數字大小來看,似 乎大規模的銀行相較於小規模的銀行更具成本效率;然而由利潤效率來看,小規 模的銀行比大規模銀行高,作者認為隨者銀行規模的逐漸擴大,銀行對成本面的 控制能力相較於對利潤的創造能力來的良好,表示隨者銀行規模的擴大,要創造 同等倍數的利潤將更為困難,也同時解釋了傳統的財務現象「為甚麼小規模銀行 的獲利率較大規模的銀行來的高」。在組織型態構面,作者區分銀行是否為金控 公司的銀行、該金控公司是否為多層級的公司、該金控公司最高層級是否在銀行 所屬州內經營,實證結果發現屬於金控公司的銀行較獨立銀行更具利潤效率及成

本效率;銀行所屬金控公司中,層級結構較為複雜的,在利潤效率與成本效率會 比較高,跟作者預期相反,作者認為過於複雜的組織結構會對銀行的經營效率產 生傷害;最後銀行所屬金控公司的最高階層若在銀行所屬州外經營的話,其利潤 效率與成本效率會比較高。作者對上述三個組織型態變數得出的結果提出一個可 能的解釋,比較具備營運效率的組織會透過購併其它公司的方式取得經營權,而

本效率;銀行所屬金控公司中,層級結構較為複雜的,在利潤效率與成本效率會 比較高,跟作者預期相反,作者認為過於複雜的組織結構會對銀行的經營效率產 生傷害;最後銀行所屬金控公司的最高階層若在銀行所屬州外經營的話,其利潤 效率與成本效率會比較高。作者對上述三個組織型態變數得出的結果提出一個可 能的解釋,比較具備營運效率的組織會透過購併其它公司的方式取得經營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