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校園安全與國際安全學校之現況

一、校園安全之探討

(一)校園安全推展現況

教育部(2010)公布教育施政乃包含以全人教育為目標,以生命 教育為基礎,以終身教育為精神,以完全學習為歷程,以健康校園為 園地等五大主軸。在有關健康校園該主軸中,明確說明需以充實校園 設備基礎,強化校園安全設施,提升防疫防災能力,推動護眼潔牙運 動,辦理學童營養午餐,辦理健康促進計畫,才能實現安全完善的健 康教育。由此可看出唯有建構完善安全的校園,才能推動各項健康促 進計畫,進而促使學校成為真正的健康校園。去年,教育部(2010)

召開全國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更將安全與防災教育列為十大中心議 題之一,足見教育部對校園安全的重視。會中除針對我國安全與防災 教育實施現況及問題進行探討外,並提出各項發展策略,策略中表示 推動國際安全學校認證除可與國際接軌外,亦是一個可能解決學校安 全與防災教育的整合途徑。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了提升各級學校辦學品質,符應市政教育白 皮書「青春領航、優質學習」之教育遠景,打造優質教育環境,提供 卓越教育品質,於2003年邀請學者專家、學校校長、主任及其他相關 人員成立規劃小組,參與研擬「優質學校教育指標」,2004年建構「優 質學校指標」,就優質學校之領導、行政管理、課程發展、教師教學、

學生學習、專業發展、資源統整、校園營造及學校文化等層面及指標,

進一步擬具實施策略,研發「臺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2006年開 始首次辦理「優質學校評選活動」,接受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申請參 加(吳清基,2007;張明輝,2005)。

在臺北市優質學校九項指標中,以「校園營造」指標向度與校園安 全密切相關。林天祐(2005)表示所謂的「校園營造」顧名思義就是 指經營、塑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活動的場所,包括教室、專科教室、

走廊、操場、運動場、體育館等地方。而「校園營造」指標向度包括:

安全校園、人文校園、自然校園、科技校園、藝術校園和健康校園等 六項指標(吳清基等,2005),就其安全校園和健康校園兩部分之具 體指標和意涵分別進行說明,其說明如下(引自湯志民,2007):

1、安全校園的指標和意涵

安全校園的具體指標和意涵有三:(1)規劃安全的學校環境設施:

係指學校的校地、校舍、校園、運動場和附屬設施等,皆應讓使用者 安全無虞;(2)強化校園的安全維護措施:係指學校環境的各項設施,

應有制度化、系統化的管理制度和監控設備,以維護校園的安全;(3)

建立安維的資源整合機制:係指校園環境安全維護,應整合校內外各 項資源,以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

2、健康校園的指標和意涵

健康校園的指標和意涵有三:(1)設置健康的體能活動設施:係 指學校體能設施,應符應學生的體能和興趣,提供多樣化的室內外活 動設備;(2)建構校園的生活休憩空間:係指學校是一個生活空間,

學生課餘有休閒娛樂、同儕互動之需,因此生活休憩體能設施,應符 應學生的體能和興趣,提供多樣化的室內外活動設備;(3)提供舒適 的生活環境設備:係指學校空間應提供師生衛生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設 備,使人有安適之感。

在臺北市的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向度中,雖將安全校園與 健康校園分開陳述,但其整體指標向度對於校園安全的關切仍不容小 覷,對於各校在校園安全相關工作的推動上,仍有其一定程度的貢獻。

臺北市從2006年開始辦理優質學校評選至今,總計獲得「校園營造優 質獎」的學校共有39所(2006年有龍安國小、內湖國中、南港高中共3 所;2007年有溪山國小、大湖國小、南湖國小、大理國小、新生國小、

建成國中、私立達人女中等7所;2008年則有西湖國小、福星國小、幸 安國小、公館國小、大佳國小、龍門國中、濱江國中、明倫高中、西 松高中、景美女中、文山特殊學校、私立靜修女中等12所;2009年有 興德國小、濱江國小、龍山國小、大安國小、文化國小、中正高中、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小、私立華興國小、私立復興中學等9所;2010年 有湖山國小、劍潭國小、民權國小、中山國小、日新國小、溪口國小、

民生國中、成淵高中等8所)(臺北市優質學校資源網,2010),這樣 的數字顯示也間接證實了教育當局與各級學校對於校園安全的逐漸重 視。

(二)臺北市推動國際安全學校的現況

「安全學校」是一個新名詞,其出現乃始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安

全社區推廣協進中心」(collaboration centre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在國際推廣「安全社區」的概念之下而產生,是社區環境 的項目之一(周家榮,2009)。邱美英(2005)認為所謂的「安全學 校」與目前國內「校園安全」二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安全學校」

強調從建構組織開始就需結合公私部門,並邀請社區人士共同參與,

共同討論問題之所在,共同當家做主(co-chairman),共同打造成果

(co-produce),並且據以規劃永續的推動方案與對象,同時透過內外 評鑑與經驗分享,積極協助推展建構更多的「安全學校」。

臺北市自2007年開始推動至2009年,先後共有成德國小、南湖國 小、至善國中、龍山國中和臺北醫學大學等5所學校通過全球國際安全 學校認證。但在2010年這一年,就有玉成國小、雙蓮國小、興華國小、

河堤國小、信義國小、私立靜心中小學及內湖高工等7所學校通過全球 國際安全學校認證,由此可見各校對校園安全的重視正在逐漸的提升。

各校在申請全球國際安全學校認證時,皆會針對學校之情形與需 求擬定首要推動及改善的目標,並擬定評價機制,以評估計畫執行過 程與改變效果。像成德國小通過認證之具體事證為有效降低事故傷害 發生率約6%及推動校園小紅點,偵安全彩虹樹創意教學,發現校園危 險地點並加以改善。而至善國中通過認證之具體事證為實施 google map事故傷害地圖,社區志工與學生共同上網登錄事故傷害及實施校園 小紅點計畫。南湖國小則於學校大廳放置校長人形看板,強化學生意 外傷害的意識及與靖娟文教基金會合作,營造學童安全通勤路線。龍 山國中則是強調尊重、人本的安全教育,推動計畫後,運動場事故傷 害率降低25%。臺北醫學大學通過認證之具體事證為建立醫院與學生連 結之傷病資料庫,且為全世界第一所醫學類之國際安全大學(引自李

明憲,2009)。

有關2010年通過認證之學校部份,興華國小重視學童運動安全,

除透過宣導、舉辦安全活動教育及課程教學融入外,且以吉祥物安全 小獅王標註每個月學生受傷人數和預期減少目標,以期全面降低教 室、走廊及樓梯受傷人數,並有效降低事故傷害發生率23.3%(臺灣國 際安全學校發展中心,2010a)。而雙蓮國小則是推動「少『點』‧好 安全活力學校-遊戲場意外傷害小斑點活動」,有效降低遊戲場意外 傷害人數(臺灣國際安全學校發展中心,2010a)。河堤國小通過認證 之具體事證為結合社區、專家學者及政府力量,強化校園四周安全步 道及交通安全設施,推動打造NEW社區,安全上學去計畫,提供學童 安全的上學環境(臺灣國際安全學校發展中心,2010b)。信義國小則 是在歷經十幾年前的嚴重校園工安事故後,透過書法教育穩定學生情 緒,推動運動與傷害防治,將上午課間活動受傷人數降低三成(臺灣 國際安全學校發展中心,2010c)。私立靜心中小學透過全校票選的安 健寶寶來提升全校對安全的認知,有效的將受傷人數由1,451人次降至 185人次(臺灣國際安全學校發展中心,2010c)。玉成國小則設計校 園小紅點地圖,以課間運動與遊戲傷害防治為單一議題,降低學生受 傷比率達40.5%(臺灣國際安全學校發展中心,2010d)。而內湖高工 因著重工業教育,故推動實習教學單一議題,將事故受傷率有效降低 5%,並成為全球第一所通過國際安全學校認證的職業學校(臺灣國際 安全學校發展中心,2010d)。從各校推動的成效來看,推行國際安全 計畫似乎對降低校園事故傷害發生率有非常好的幫助。

有關國際安全學校認證的機制與優質學校評選並不相同,前者是 由各校出於自願的主動申請,而後者卻是有行政單位的政策規範,所

以二者在通過認證和獲獎的校數上確實有明顯的差異。雖然,臺北市 優質學校評選並非全然以安全促進為其唯一目標,而其有關之各項規 劃也未如國際安全學校來的完善,但是參與該評選之學校,在對於提 升校園安全部分仍有一定的努力與貢獻,所以學校無論是主動申請接 受國際安全學校的認證或因應政策要求接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優質學 校「校園營造」的評選,對於這些通過國際安全學校認證的12所學校 和榮獲校園營造優質獎的39所學校而言,其共同努力之目標無非是想 要讓學校減少各種傷害發生之機率,進而營造一個更安全的環境,讓 校園師生可以安全的、健康的、快樂的共同學習與生活。

二、國際安全學校之源起與現況

(一)國際安全學校之源起

「國際安全學校」之發展乃起源於1989年9月,世界衛生組織所屬

「預防傷害與暴力處」(Department of Injuries and Violence Prevention)

於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召開第一屆事故及傷害預防世界會議,

會中將「所有人類均享有獲得健康及安全生活的同等權利」(All human beings have an equal right to health and safety.)列為安全社區宣言,此為

會中將「所有人類均享有獲得健康及安全生活的同等權利」(All human beings have an equal right to health and safety.)列為安全社區宣言,此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