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園運動環境滿意度、運動參與動機及自覺健康狀態的關係

在文檔中 碩士論文 (頁 30-3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校園運動環境滿意度、運動參與動機及自覺健康狀態的關係

一、校園運動環境滿意度與運動參動機的關係:

田文政(1991)提出學校運動環境的場地具備五項功能,如下表整理所示。

表  5 

運動場地的功能及內涵

地點 功能性 內涵

教學場所 教育功能 提高學生最佳的運動場所,也是實現 體育教學的活動教室

訓練場所 鍛鍊功能 提供廣大的運動環境,讓學生可以鍛 鍊身體,提升個人運動水準

表演場所 娛樂功能 提供非運動性的休閒活動

組織場所 社會功能 運動設施普及,則運動人口就會增 加,運動風氣盛行,則就有組織產生 比賽場所 表現團隊精神的功能 運動場地對學生感受最多的就是比

賽,而在運動場上比賽的同時,除了 自我表現之外,更是表現團隊精神的 場域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林國棟(1996)亦提出運動環境設施的三種說明:(一)促進體育事業發展:

良好運動設施,可吸引更多民眾加入運動,更可讓運動員創出佳績,因此運動 設施是體育事業固定的資產,進而帶動體育事業發展及速度;(二)提升運動人 口與風氣:運動設施設置愈多,就會吸引更多人口加入運動,運動風氣就愈廣 盛;(三)提升運動成績及水準:有完好良善的運動設施,運動訓練效果就會更 佳,進而帶動運動員之運動成績。

以上兩位學者的提出的論點,可以看出學校運動環境設施的完整度,會影 響運動的參與程度,在田文政(1991)提出學校運動環境第四項功能----社會

功能:運動設施普及,則運動人口就會增加,運動風氣盛行;林國棟(1996)

也提出了運動設施設置愈多,就會吸引更多人口加入運動,運動風氣就愈廣盛。

縱觀兩位學者研究指出,每一項都可以影響大學生運動參與的動機。

謝淑娟(1999)提出學校運動環境的優點,有以下三點:(一)方便性:可 就近使用學校運動場所;(二)經濟性:學校運動場地有政府補助,且需收費的 設施收費低廉;(三)專業性:因利用學校教育資源,使得學校運動場所的管理 及課程輔導更具專業性。以上三點也大大提升了大學生運動參與的動機,因大 學生可以地利之便,就選擇學校運動場地為第一優先的選項,且又相當方便,

再者,大學生因經濟因素,實在不可能投資過多的金錢加入民營的健身房會員,

在臺東大學內亦有設置健身房,且收費相當公道,因此很多臺東大學學生皆會 利用此項資源,最後,學校運動設施都經過政府單位輔導管理,所以專業度也 相對提高,所以大學生遇到運動設施的問題都能很快解決,而這些皆能提升大 學生運動參與的動機。

二、運動參與動機和自覺健康狀態的關係:

良好的運動參與跟運動頻率和運動習慣息息相關。余瑩瑛(2003)運動習 慣,是指一個人平日運動的種類、方式、頻率、時間長短及維持的時日等參數 來描述的,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改善人的自信心及情緒,增加社會的互動及家 庭的密切關係。由上述可得知勤於參與運動者,對於其自覺健康狀態有正面的 影響。溫啟邦等(2007)認為運動習慣的養成要由三個層次來達成,包括知識 技巧:個人要瞭解運動對健康的好處、也學會運動的技巧;態度:要培養恆心 毅力、對運動的健康益處,民眾能有共識;運動環境,能有優質的運動環境、

要能有樂趣,更要有運動的伙伴及文化。因此,運動參與者培養良好的運動習 慣後就有良好的運動參與動機,因此建立自發性的運動動機,之後就順帶影響 了運動參與者的自覺健康狀態。

三、校園運動環境滿意度與自覺健康狀態的關係:

Mannell(1980)指出,休閒參與者對所從事休閒活動的即時感受就是休閒

體驗,它包含了情緒、印象及某些看法,是一種瞬間的、短暫的休閒心理狀態,

也是一種主觀的、隨著時間而變的感受(王震宇,1996)。而在參與休閒活動過 程中,一個人的感官、知覺、心智、及行為等,會不斷與周遭的環境因素產生 互動關係,由參與休閒活動者從這些互動關係中所得到的感受與經驗,即稱之 為休閒參與體驗(experience in leisure pursuits)。

這些環境因素則包括其他參與者的言行舉止、自然環境資源、景觀、人為 設施、產品、服務、節目及活動等(高俊雄,2008)。學校運動環境滿意度愈高 就會影響運動參與者運動體驗感受乃指對運動之行為涉入情形,(黃美珠、陳美 燕與蔡毓書,2008)包含運動所產生的主觀感受與表現情形,可能可以瞬間產 生,也可能會經由長時間參與而產生。而學生實際體驗之校園運動環境包括各 項運動活動與環境運動設施更是影響大學生運動參與動機。由以上學者研究可 知,規律運動習慣可以促進健康的,而運動態度、運動體驗及校園運動環境滿 意度皆會影響運動習慣之養成。因此校園運動環境滿意度會直接影響到自覺健 康狀態,在良好的校園運動環境下,運動參與者的身心靈亦可得到紓解,自然 對運動參與者的自覺健康狀態就有正面的影響。

在文檔中 碩士論文 (頁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