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長策略領導指標的初步建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校長策略領導指標的初步建構

本節主要進行國民小學校長策略領導指標系統的建構,首先探討策略 領導內涵的關鍵要素,並綜合前述文獻分析及相關的研究結果,發展校長 策略領導指標系統的初步架構,以作為後續實施模糊德懷術調查及編製問 卷的基礎。

壹、策略領導的要素

對策略領導的要素分析,主要整理有關策略領導重要活動、策略領導 主要向度、策略領導在教改應用的課題及策略領導內涵要素等文獻,以探 究策略領導內涵的核心要項,而歸納出策略領導的關鍵要素。茲說明如下:

Hitt、Ireland 和 Hoskisson(2007)提出策略領導的五項關鍵行動,包 括:

1.決定策略方向

明確說明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情境脈絡,公司試圖發展的形 象及角色。理想的策略方向包含兩部分:一種核心的意識型態及預想的未 來。

2.有效管理公司的資源檔案

為了獲取價值,有效管理公司資源是必要的,資源檔案的管理,藉 由將其組織成能力、建構公司利用這些能力、發展及實施策略,以運用這

些資源達成競爭優勢。

‧開發及維持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公司超越對手競爭優勢來源的能力,有關機能上的技 能,如:製造、資金、行銷及研究發展。執行策略時,策略領導者須確認 公司強調核心能力,持續發展,並在適當時機改變核心能力,以持續領先 對手。

‧發展人力資本及社會資本

人力資本指公司整個勞動力的知識及技能,從人力資本的觀點,

員工被視為是公司必須投資的重要資源;社會資本包含公司內部及外部關 係,協助公司完成任務並為顧客及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

3.維持有效的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為一連串複雜的意識型態、符號及全公司共享的核心價 值,影響公司經營方式且幫助規範及控制員工的行為。

4.強調倫理的實踐

在個人與群體良善及組織利益上,倫理實踐及以其為基礎的判斷創 造了組織的社會資本。為了適當影響員工的判斷及行為,倫理實踐必須形 成公司的決策歷程,並成為組織文化的一部份。

5.建立平衡的組織控制

組織控制被視為策略執行歷程的重要部分,強調策略與財務控制,

財務控制強調短期財務結果;策略控制則著重策略行動的內容,鼓勵低層 主管做出適度而可接受程度風險的決策。

Wilson(1996) 指出策略領導的五種方針:

1.策略定向

領導者用以協助決定組織應前往的目的地及方向,瞭解何時可能需 改變方向,使組織保持在前往目的地的路線上。

2.行動定向

領導者被一種強烈的行動習性所驅使——自我行動及他人行動,並 集中心力於結果上。

3.文化定向

組織的策略文化是策略思考、學習及行動廣泛散佈其間,並創造一 種公開及信任氣氛的文化。文化定向使領導者的思想、言語及行動,保有 朝向統整願景、策略及文化的任務。

4.社會政治定向

權力轉移的局勢,造成公司在社會及政治議題需謹慎的應付。組織 應詳細檢視以下議題的表現,包含:治理、公平、雇用及公/私部門角色。

5.道德定向

領導者必須利用道德定向導引每項複雜的決策,策略領導透過言詞 及行動為組織的道德定調。

Boal 和 Hooijberg(2000)歸納文獻,指出策略領導的主要活動包括:

1.形成策略決策;

2.創造及溝通未來的願景;

3.發展關鍵職能及能力;

4.發展組織結構、歷程及控制;

5.管理多樣的成員;

6.選擇及發展下一代的領導者;

7.維持有效的組織文化;

8.注入倫理價值體系到組織文化。

Hinterhuber 和 Friedrich(2002)就生產經濟的觀點,提出策略領導的 四個向度:

1.想像:賦予所有公司成員的活動一種方向感及意義性。是一種方向 及目的,包含

‧願景

‧任務

‧策略

‧政策

2.成為楷模:倫理觀點的領導,結合智慧及勇氣並樂於冒險,是一種 內在的領導,透過

‧福利

‧公司文化/價值

‧公司特性

3.為所有公司重要的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伴隨

‧組織/歷程

‧執行

‧控制

4.技術:為了達到公司更優秀的表現

Dubrin(2007)認為策略領導包含下列五個要素:

1.領導者高層次的認知活動

策略是困難的心智活動,策略思考需要高層次的認知技能,例如:

概念性思考的能力、吸收及瞭解多元趨勢及濃縮這些資訊到行動方案;系 統思考的能力,以處理資訊及瞭解其在組織與環境互動的重要性;及更多 解決問題及想像的能力。

2.蒐集多樣利害關係人意見形成策略

策略的形成過程是民主的,策略領導者透過諮詢廣泛的利益團體,

以一種類似引導願景創造的歷程,達成對組織未來行動的共識。

3.預期及創造未來

共同創造新的世界,領導主要是方向設定,包含預期及為組織創造 未來。設定方向是告訴組織應做什麼事;而創造未來是領導者透過成員廣 泛參與的支持,創造目前尚未存在的情境。

4.變革性思考

從事過去未曾做過的,領導者必須進行變革性思考,未能嚴重挑戰 現狀的策略不是真正的策略。

5.創造願景

共同分享夢想,願景是策略領導組成的一部份,詳細考慮及明確傳 達的願景,協助瞭解我們是誰而不是誰,指出我們做什麼而不做什麼。

Harrison(2003)認為策略領導可分成以下五個構面:

1.創造組織願景;

2.建立核心價值;

3.發展策略及相適的組織結構;

4.促進組織學習;

5.為組織全方位的服務。

Chen(2008)研究臺灣教育改革脈絡,指出成功的學校改革,校長策 略領導的四個課題:

1.目標導引 ‧清楚的方向

‧變革及傳統規範間的平衡 2.考量時間架構

‧提升動機

‧為全體教職員設定高期待

‧確保高品質的初步方案 3.建立能力

‧授能 ‧專業成長

‧轉變工作文化到良好的互動關係 4.社區參與

‧從社區及教育機構尋找額外的支持及資源

Dimmock 和 Walker(2005)提出在多民族社區,學校策略領導的六項 重要課題:

1.社區領導

如果學校的策略目的是加入對多民族文化的關心,領導者首先需致 力於社區形成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邀請成員反應文化多樣性對學校的重 要。結合學校任務及目標的描述,使他們的立場正式化。

2.教育方案領導

同時需重新設計管理課程,需以學生成果為焦點,同時教學核心及 教育方案對改進學校也是重要的,領導者要能促進有利及支持性的教學策 略。

3.學校組織及結構反應多元文化主義

學校領導者要能結合學校正式及非正式結構系統提升多元文化主 義。例如:學生分組、能力分流及安置、班級內的合作小組及課外活動等。

4.人力資源管理及發展

透過人力資源管理影響學校,人員的選擇及任用,需朝向多元文化 學校教育的配置;教師需要具文化敏感度的專業發展;並與評鑑系統相結 合。

5.建立文化及分配資源

建立組織文化非常重要,透過與他人互動,塑造及顯現自身價值,

合適的公共宣言,建立支持性的獎賞及紀律系統,並同等對待與重視所有 學生;同時學校如何提高收入及分配資源,也是重要的指標。

6.學校治理、決策及多元文化主義

透過利害團體參與學校治理及決策,領導者扮演一個關鍵性的角 色,含括學校社區所有成員的民主決策歷程是重要的。

Morrill(2007)指出策略領導包含以下的要素:

1.代理人及價值

策略領導為一種代理人的完整歷程;策略領導需要關鍵性的覺察、

明確的傳達及制定價值,以作為組織認同及承諾的型態。

2.組織文化及典範

策略領導產生於對機構文化的體認,以作為一種信念、價值及實踐 體系,必須明確覺察組織的典範:指引決策的前提、導向行動的規範及形 成信念的假定。

3.闡述及願景

為了領導,策略利用組織故事的力量,作為理解並賦予組織特性及 理想的意義,故事及願景明確傳達分享的信念、承諾及共同目標。

4.資料及資訊

策略領導是資料導向及資訊豐富的,善用各種指標及量化方法,界 定機構的特性並顯示其脈絡的可能性與挑戰。

5.反應及責任

策略領導經由一種反應詮釋,及對目前及未來世界負責任的互動方 式,界定目的及重點。

6.概念思考

策略領導需對改變環境的意義、組織目的及價值、區辨的要素、教

育方案及機構的承諾,具備深層的理解;且其中彼此甚多處於緊張的狀態。

7.整合思考

策略領導在發展及設定目標上是整合性的,需要綜合眾多來源的資 訊、概念及意義。

8.形成決策

策略領導展現整合及最高的決策權,綜合廣泛因素制定命令,且決策 常帶著深刻的文化、承諾及政治影響的痕跡。

9.系統思考

策略決定不僅整合知識及決策,也是系統性的;能理解組織一部份的 見解及決定與系統其他部分是具關聯性的。

Davies 和 Davies(2005a)指出學校策略領導者的五項重要活動,包 括:

1.設定方向

策略領導者不僅關心眼前的事物,也關心建立組織將來需往何處的 架構,為組織設定方向。

2.將策略轉化為行動

透過口頭、書面及結構的方式明確表達策略,並分享經驗及印象建 立對於未來的共同理解,再透過對話分享心靈地圖進行領導的創造,最後 界定預期的結果及達成這些結果的階段。

3.進行策略人力及組織的統整

透過策略會談,包含討論有關整個學校問題及未來幾年將面臨的趨 勢,促進成員對學校策略的參與及策略動機,以建立個人及組織更大的能 力。

4.決定有效的介入點

4.決定有效的介入點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