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對象

圖 3-1 本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節旨在說明模糊德懷術及問卷調查法的研究對象,依序陳述如下:

壹、模糊德懷術研究對象

德懷術是一種匿名式專家預測法,也是群體決策的一種方法,以反覆 進行的方式尋求專家們對特定問題的共識。模糊德懷術則是一種修正型德 懷術,1985 年由 Murray 結合傳統德懷術與模糊理論提出的研究方法,主 要在處理問卷填答時,人類思維語意模糊性的部分,使專家意見能完整表 達;同時省略或合併某些實施步驟,降低問卷調查的次數,以節省人力、

物力及時間的花費(吳政達,1999;徐村和,1998)。模糊德懷術主要以 問卷調查對象

國民小學教師

校長策略領導內涵要素 1.建構學校願景 2.形成策略行動 3.整合內外資源 4.開發核心能力 5.形塑支持文化 模糊德懷術對象

1.學者專家 2.國小校長

校長策略領導現況 實證調查

數學方式來克服傳統德懷術的困境,本研究以模糊德懷術進行第一階段指 標系統的建構,經由統計結果篩選出具共識而較客觀的評估指標,以下就 模糊德懷術專家諮詢小組成員的選取標準及程序,說明如下:

一、取樣標準

在德懷術研究中,參與的專家是本研究方法的靈魂,德懷術研究結果 獲得認可的原因之一,在於其具有代表性的專家對問題進行判斷;這種以 專家為主的判斷被視為有效或公正的,是因為它建立在專家對於該領域專 業知能與經驗的基礎上。在選取德懷術諮詢小組的專家時,通常由以下三 種標準來判斷學者專家的能力(陳麗珠,1999;謝潮儀,1997):

(一)具專業背景:指具備該領域專業的知識理論與工作經驗,曾經開設 相關課程或擔任實務工作,對該領域具備相當程度的瞭解與認知。

(二)具公信力:指受到該領域人士認同足以提供值得信賴的意見,舉凡 專家學者具有在相關領域理論或實務的發表,及專家群間的相互推 薦,均可作為判斷的參考。

(三)具準確性:指具有提供該研究議題精闢見解的能力,由文獻資料的 蒐集中,可以知道該研究主題具學術地位的學者專家,而列為請求 協助的合適人員。

因此,模糊德懷術諮詢小組成員的選取,應依據研究的需求,界定一 套選定的標準。模糊德懷術的研究對象,不僅需在該研究議題上具備專業 的知識或實務的工作經驗,以提供具建設性的意見;且模糊德懷術研究需 透過書面方式,逐一進行指標評選及適切性範圍的評估,亦頗耗費時間與 心力,因此研究過程中專家的時間配合及參與熱誠亦極為重要。

本研究考量研究目的所需及實際情況,模糊德懷術諮詢小組成員的選 取,主要依據如下標準:

(一)對校長策略領導相關議題具有相當研究與認知者。

(二)具備推動或執行國民小學策略領導的實務經驗者。

(三)關心本研究議題,確實具有熱誠且願意協助者。

二、取樣程序

本研究在確定模糊德懷術諮詢小組成員的選取標準後,研究者透過中 華民國碩博士論文及教育資料庫網際網路查詢系統,搜詢曾發表或指導校 長策略領導或學校領導議題論文的學者專家,並請指導教授及教育行政機 關,推薦具有執行策略領導實務經驗,或對該議題具備相當認知的國小校 長及教育行政人員,整理成初步的諮詢委員名單;再以書信或電話聯繫等 方式向諮詢委員說明本研究目的、實施程序與時間等,徵詢其同意後組成 本研究模糊德懷術諮詢小組。

本研究依據上述的取樣標準,採取立意取樣的方式,共選取 17 位專 家學者,組成模糊德懷術諮詢小組。其組成包括:對校長策略領導及學校 領導議題有深入研究的學者9 位,具相關工作經驗的中央及地方教育行政 人員3 位,另外國民小學校長 5 位。在諮詢小組的組成人數上,依據 Dallkey

(1969)的看法,德懷術小組成員達到 10 人以上時,可降低群體之間的 誤差;而 Reza 和 Vassilis(1988)也主張,進行德懷術研究時,其樣本數 10 至 15 人即已足夠。因此本研究選定的樣本人數,已符合德懷術要求參 與人數的原則。本研究模糊德懷術諮詢小組成員,詳如表3-1。

表3-1

本研究模糊德懷術調查諮詢小組名單

姓名 服務單位 職稱

李政翰 教育部國教署 專員

邱孝文 雲林縣政府教育處 處長

倪雨平 臺北市三興國小 校長

孫志麟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系主任

徐昌義 南投縣史港國小 校長

張奕華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教授

莊明達 臺北市大直國小 校長

陳聖謨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 系主任

黃旭鈞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助理教授

楊振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 院長

葉連祺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 副教授

劉姿君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督學

蔡東峰 臺南市忠義國小 校長

鄭彩鳳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教授

賴協志 國家教育研究院 助理研究員

謝志森 雲林縣內湖國小 校長

謝傳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副教授

註:依姓氏筆畫排序

貳、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臺灣地區公立國民小學學校教師(含教師兼主任或組長、

級任教師、科任教師等)為調查對象。樣本的選取採二階段抽樣法(two-stage sampling)來進行,第一階段為分層比例隨機抽樣,第二階段為簡單隨機 抽樣。茲將問卷調查樣本的選取過程,說明如下:

一、分層比例隨機抽樣

由於國民小學教師人數眾多,因此以學校為單位進行取樣,而為避免 取樣的誤差,本研究以地理位置及學校規模做為分層的依據,期能使樣本 符合母群體的分配結構。地理位置依據全臺區域特性分為北、中、南、東 四大區域,此四區分別含括縣市如下:北區(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

基隆市、桃園縣、新竹縣市)、中區(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

雲林縣)、南區(嘉義縣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東區(臺 東縣、花蓮縣)。學校規模則依據教育部統計處的分類,將學校分為12 班

(含)以下、13-48 班、49 班(含)以上,小、中、大三種類型,各區暨 各類型學校校數及所佔比例如表3-2。

吳明隆(2010)曾指出:研究者可採用傳統可接受的數量(經驗法則)

與統計分析法來決定抽樣樣本的大小。在全國性的調查研究,適當抽樣樣 本數的大小約為800 至 1200。配合研究需要,本研究共抽取全國總校數 5

%,計130 所學校為樣本校數,同時為兼顧樣本的代表性及取樣的可行性,

各層取樣的學校,力求符合母群在各區域原有的校數及學校規模比例。抽 樣時,先參照各級學校名錄(教育部,2010)之順序,將母群依據地理位 置及學校規模予以編號,再以SPSS for Windows 20.0 版隨機亂數功能產生 亂數,依分配比例分層抽取學校樣本。再按照學校規模,依小、中、大型 每校 6 名、12 名及 18 名的人員分配,其中小型學校每校取樣主任或組長 2 名、級任教師 3 名、科任教師 1 名;中型學校每校取樣主任或組長 4 名、

級任教師7 名、科任教師 1 名;大型學校每校取樣主任或組長 6 名、級任 教師 10 名、科任教師 2 名。最後計算出各縣市取樣的學校教師數,總計 抽取1260 名教師,見表 3-3。本研究各縣市共計抽取 130 所樣本學校,名 冊如表3-4。

二、簡單隨機抽樣

按照第一階段各區暨各類型學校分配比例抽取樣本學校後,再從樣本 學校中以隨機取樣方式抽取學校教師。但因未能掌握確切的各校教師人員 名冊,且顧及問卷的回收率,因此樣本的取得,係委託各樣本學校聯絡人 依既定比例隨機選取而得。

本研究共計發出 130 校 1260 份問卷,回收 128 校 1147 份問卷,有效

表3-3

表3-4

表3-5 策略領導行為問卷」、陳建銘(2009)「國小校長策略領導量表」及 Eacott

(2009)「公立國小校長策略領導問卷」,自行編製而成。茲將問卷編製過 程與問卷內容說明如下:

一、問卷編製過程

「國民小學校長策略領導指標建構調查問卷」的編製過程,大致分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