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校長領導能力評鑑指標之概念分析

第二節 校長領導評鑑之規準

校長身為學校教育之領航者,身繫教育經營成敗之重責大任。處在當前校長遴選 制度之變遷環境下,校長評鑑確為教育品質管制之最適機制,是確保教育品質及校長 專業發展之不二法門。從校長專業成長的角度分析:培育、遴選、導入、評鑑和專業 發展等歷程,評鑑居於樞紐地位,評鑑規準(criteria)之建立,乃有效精準評判校 長辦學績效及缺失之準據。易言之,有效之校長領導評鑑方能檢證校長辦學績效與缺 失;良好評鑑規準,方能產生確切之校長評鑑結果。

評鑑係一種「價值判斷」,泛指對人物或事物之價值進行衡量,吳清山(2001)

對「校長評鑑」定義為:「對於校長的表現進行判斷,以瞭解校長表現的優劣和提供校 長改進缺失的過程。」故其意涵涉及二層面:其一,用以證明治校之績效,其二,用 以改進行政之缺失,前者為總結性評鑑,具結構性,旨在精確評量校長之確切表現及

作為;後者為形成性評鑑,屬非正式的,目的在幫助校長自我改進,二者不僅裨益於 校長專業成長,更有利於整體學校組織之發展。

評鑑規準之建立,中外學者以其國情,教育情況及研究重點各有其獨特見解:

Seffarth(1991)認為校長領導評鑑之八大規準為:

1.組織學校以達成教學目標;

2.提供教學的指示與領導;

3.發展長期和短期計畫;

4.選定和指派教職員;

5.維持教職員工作動機與士氣;

6.管理學校衝突;

7.強化家長和同仁參與;

8.代表學校對外發言。

張德銳(1999)則提出以下規準:

1.政策執行;2.教學領導;3.行政管理;4.言行操守與人際關係;5.專業素養。

江文雄(1999)在所主持之「中小學校長評鑑方案研究」顯示下列五大層面及相 關規準:

(一)政策執行:包括遵守教育政策,達成教學目標。

(二)教學領導:包括營造教學環境、指導教學策略、領導教學活動、落實教學 評鑑。

(三)學校管理:包括規劃校務發展、督導校務推展、營造和諧氣氛、強化危機 管理。

(四)人際關係:包括增進與教職員工的關係、增進與學生的關係、增進與社區 家長的關係、增進與其他人員的關係。

(五)專業素養:包括善盡專業職責、促進專業成長。

侯世昌等(2000)在所主持之「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評鑑之研究」提出了下列六 大評鑑項目:

(一)政策與法令執行:包括政策執行與法令執行。

(二)行政管理:包括建立學校發展願景、善用學校各類資源、塑造學校文化、有效 領導、溝通與決定、危機與衝突管理。

(三)教學領導:包括支援教學活動、培養課程發展能力、協助教師進修與成長;

(四)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包括維護學生學習權、指導學生生活;

(五)社區互動:包括強化親職教育、增進社區互動;

(六)專業素養提昇:包括專業職責、專業知能、專家成長。

吳清山(2001)認為校長評鑑規準應包括下面五個面向:

(一)行政管理:包括學校校務發展計畫(學校目標與發展願景)、訂定與執行,學 校人事、财務、經費、設備、資源的管理。

(二)教學領導:包括營造教學環境、指導教學策略、領導教學活動、落實教學評 鑑、協助教師專業成長。

(三)課程發展:包括協助教師課程發展與設計、評量學生學習進步。

(四)道德領導:包括克盡職責、以身作則、專業成長、維護學生受教權利。

(五)公共關係:包括代表學校對外發言、參與社活動、維護學校形象等。

丁一顧、張德銳(2001)在「台北縣國小教育人員對校長評鑑規準知覺之調查研 究」歸納出「校長評鑑規準」之各行為指標如下:

(一)學校願景

1. 結合親師生共同發展學校願景

2. 依據願景建立學校發展之目標、計畫與活動 3. 經常且清楚將學校願景傳達給學校成員

4. 引導成員為達成願景而努力

5. 分析與瞭解追求願景所遭遇的困難並解決之

(二)教育政策

1.瞭解與掌握教育政策與法令

2.將教育政策轉化為學校辦學具體目標與方針 3.將教育政策與法令清楚轉達給學校成員 4.能瞭解政策與法令執行困難並尋求解決之道 5.確實執行學校各項實施計畫

6.定期檢討各項實施計畫成效

(三)教學領導

1.帶領教師進行課程設計與研發 2.指導教師訂定各科教學計畫 3.鼓勵教師運用教學媒體

4.鼓勵教師參加各種進修研習活動 5.領導教師實施多元評量

6.實施教學觀察與輔導

(四)行政管理

1.實施新進教職員工訓練

2.協助教職員工解決工作上的困難 3.實施良善的人事、會計管理制度 4.有效運用教育經費

5.有效規劃學校校園及教學場所 6.有效管理、使用、維修與更新制度 7.注重行政溝通與協調

8.強調行政參與決策過程

9.善用衝突管理策略化解紛爭 10.適時激勵與鼓舞員工表現 11.善用危機處理策略化解危機

12.對教職員工生的表現展現高度期望

(五)人際關係

1.增進社區對學校的瞭解與支持 2.辦理學校與社區各種教育活動 3.提供社區家長意見反應管道 4.促進學校與社區人力及資源共享 5.與教職員工生保持良善互動關係 6.適時回應教職員工生意見

7.尊重與關懷教職員工生

8.與其他學校保持良善互動關係 9.與教育行政機關保持良善互動關係

(六)專業發展

1.學校行政管理不斷自我超越 2.遵守教育專業倫理與道德 3.具備教育專業知能

4.依據專業職责,全心致力學校教育 5.訂定自我成長與發展計畫

6. 與校內同仁進行教育專業對話,相互成長

(七)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1.制訂學生行為指導要點

2.實施學生優良行為多元獎勵制度

3.處理與輔導學生問題行為 4.提供學生多元學習活動 5.提供學生適性學習活動 6.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7. 加強特殊教育學生學習的服務 8. 有效提昇學生學習成就

嚴格而言,校長領導評鑑規準之建立,應依據校長之角色功能而定(吳清山,

2001)。Hughes 與 Ubben(1994) 就曾依此而提出校長之領導和管理之五種功能:1.

課程發展,2.教學改進,3.學生服務,4.財務和設備管理,5.社區關係,而身處後現 代變遷社會校長之角色尤為多元,功能更趨積極,研究者多方蒐羅分析,歸納校長應 扮演以下七種角色:1.思維領航者:瞭解全球趨勢,熟諳最新教育思潮,擘劃學校願 景,帶領師生以嶄新理念因應未來;2.行政管理者:形塑學校文化,有效領導溝通與 決定,對學校人事、財務、經費、設備、資源等事項做確切管理;3.教學領導者:訂 定教學目標、營造教學環境、領導教學活動、協助改進教學、進行教學評鑑;4.課程 發展者:引領課程發展,督導安排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落實課程發展計畫;5.

專業引導者:帶領同仁終身學習,協助教師專業發展,鼓勵同仁進修,協助同仁生涯 規劃;6.道德領導者:克盡職責,道德感召,以身作則,實踐專業倫理,維護學生受 教權,樂於接受挑戰,勇於進行變革;7.公共關係者:處理衝突事件,與上級及社區 維持良好關係,參與社區活動,維護學校形象。

綜合上述分析說明,研究者認為變遷社會校長領導評鑑規準可以包括下面七個方 面:

(一)思維領航:具有全球意識與思維,創新求勝之企圖心,統觀洞視之敏銳觀 察力及歷史傳承與開創之使命感,擘畫學校發展願景,以嶄新 理念,帶領師生,邁向未來光明前景。

(二)行政管理:訂定與執行長、中、短期校務發展計畫,有效管理學校人事、

財務、經費、設備資源,形塑學校文化及有效領導溝通與決定。

(三)教學領導:訂定教學目標,營造教學環境,領導教學活動,協助改進教學,

進行教學評鑑。

(四)課程發展:引領課程發展,督導安排課程,協助課程實施,發展學校本位 課程,落實課程發展計畫。

(五)專業引導:成立專業成長團體,帶領同仁終身學習,協助教師專業發展,

鼓勵同仁進修,協助同仁生涯規劃,進行行動研究。

(六)道德領導:克盡天職,道德感召,以身作則,以德服人,實踐專業倫理,

維護學生受教權利,勇於進行變革,樂於接受挑戰。

(七)公共關係:圓滿處理衝突事件,與上級及社區維持良好關係,參與社區活 動,化解校內紛爭及歧見,維護學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