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模糊理論

壹、模糊理論

「模糊」一詞乃是指「不分明」、「不明確」、「界線不清」之意(九章 出版社編輯部,1989)。由於人類本身的個體性、主觀及情感世界的不確定性,

因而在思考或推理問題時,常常產生許多不確定性,不自覺地使用了模糊數 學之原理和方法(藎壚,1991)。

模糊理論是由L. A. Zadeh 於1965年提出的一種定量表達工具,用來表達 某些無法明確定義的模糊概念,尤其是在表現人類語言特有的模糊現象方 面,有良好的成果(闕頌廉,1994)。模糊理論有別於古典數學的二元邏輯(非0 即1)集合論,認為元素和集合的關係可以用介於 0 和 1 之間的隸屬值來表 示,將一事件正反可能的變數加以處理而獲得最接近真實的答案,更能解釋 許多實務現象(林原宏,2001,2005a;簡茂發、劉湘川,1992)。模糊理論為

何會被廣泛地研究且成功地應用在多種領域上的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其 簡單性,另一則是它帶動了人類科學思想的革新。傳統科學的宗旨是精益求 精,模糊理論則使科學研究裡原本確定、精準的部分仍歸於確定與精準,但 是本身具有模糊特質的部分卻也能還其模糊本色,使得模糊現象本身所蘊函 的資訊能夠全然地被擷取。另一方面,模糊理論也軟化了人機介面,使得人 工智慧及類神經網路得到更合理的解決。近年來,市面上不少所謂標榜Fuzzy 的家電產品,雖然有些是言過其實,但是不可否認的,其如同一股旋風,橫 掃整個家電市場,模糊理論不只是理論,更是實用的標誌(胡平夷、張亦妤、

陶虹沅、林麗華,2006;楊敏生,1994)。

模糊理論將元素與集合之間的關係,以介於[0,1]之間的隸屬度來描述,

以下為模糊理論的兩種定義。

一、模糊集合定義

令U 表示全域(universal set),µ為一函數,即µ:U →[0,1],則U 之模糊 子集 A的隸屬函數記為µA(x),表示元素x隸屬於模糊集合 A的程度。而且:

(一) 在離散(discrete)的情況下,模糊集合 A 可表示成:

A =

1 1) ( x

A x

µ +

2 2) ( x

A x

µ +…+

n n A

x x ) µ (

其中的「+」號並不是連加的意思,而是表示模糊集合中的元素x與其隸 屬函數記為µA(x)對應關係的總括。

(二) 在連續(continuous)的情況下,模糊集合 A 可表示成: A =

模糊關係矩陣(fuzzy relation matrix)用以描述兩集合元素的關係程度。假 設集合X 有 m 個元素且集合Y 有 n 個元素,則兩集合元素x 和i y 之間的關係j

參、模糊集群

Zadeh (1965)提出模糊理論,使元素和集合的關係不再是傳統的二分法,

而是以隸屬度表示之,隸屬度為介於[0,1]之間的實數值,用明確的數字,來 描述元素屬於模糊集合的程度。

集群分析(cluster analysis)又稱聚類分析,是一種數值分析方法,可將群 體中具有相似特性的族群歸併在一起;在同一組資料中,找出數個聚類中心,

將資料分成數個合適的聚落,使分在相同分割區塊內的資料相關性較強,不 同分割區塊內的資料相關性較弱(吳柏林,2005)。集群分析與傳統分類方法不 同之處,在於傳統分類法的分類準則是事先決定的,而集群分析則是按照自 然類別(nature grouping),將分佈於某一計量空間的點予以分類,其目的是希 望集群內的元素同質性高,而集群間的元素異質性高。集群分析依目的不同,

主要區分為「階層集群方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和「非階層集群 方法(non-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林邦傑,1981; Lin and Hung, 2007)。

結合模糊理論與集群分析兩種概念,即為模糊集群。在模糊集群中,隸 屬度為決定元素之間距離的重要因素。模糊集群的方法有很多,本研究以模 糊集群進行樣本之分析,屬於大樣本資料,選擇「目標函數法」進行分群,

說明如下(Bezdek, 1981):

目 標 函 數 法 可 描 述 每 位 個 體 的 隸 屬 度 , 是 非 線 性 最 佳 化 (non-linear optimality)的數學規劃方法。假設有N位分析個體,以n=1,2,3,…,N 表示,每

位個體有M個變項,以m=1,2,3,…,M 表示,則已知的資料矩陣呈現如下: 群,基本的目標函數定義如下(Bezdek, 1981):

( ) ∑∑

[

2( )

]

2 ( ) ( ) 0

決定初始值(initial value)和收斂標準ε後,經過相互迭代法(iteration)迭代 至u 、cn vcm收斂,最後得到的隸屬度矩陣U 和類別中心矩陣V 即為所求(林原 宏,2005)。目標函數得到的極小值可能是局部極小值(local minimum),因此 可考慮不同的初始值來估計參數。以上是在知道集群數為 C 的情況進行,至 於集群數的選擇,本研究根據使用較廣的分割係數(partition coefficient)和分割

亂度(partition entropy)這兩個指標作為參考依據,以決定集群數。在實際應用

式受限於二元關係的限制,應用模糊理論截矩陣(α-cut)和察覺模糊邏輯模式 (fuzzy logic model of perception, FLMP),分析高年級學生分數減法概念結構。

黃秀玉(2008)以國小低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結合模糊集群與廣義多元計 分次序理論,以縱貫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探討國小低年級學生在整數加 減法各類型文字題的解題表現、所隸屬的集群,以及所有受試學生與各集群 學生,在四個類別知識結構跨時間的變化情形,各群學生的知識結構特性以 及其知識結構之差異情形,研究結果指出各群學生的知識結構特性,以及其 知識結構之差異情形,可供教師做為診斷之依據和教材編製與補救教學之參 考。

朱國明(2001)採用隸屬度的觀念,發展新的模糊集群分析方法來建構市場 區隔,再利用模糊產品區隔與建商資源整合觀念發展產品分類評估模式,並 透過線上分析系統以提供建商能快速的回應市場的變動,以作為建設公司推 案產品之規劃及評估之依據,透過模式可分析不同產品組群之差異及結構狀 況,研究結果指出該研究所發展的新模糊集群分析方法,不但可以真正表現 出市場的原貌與內涵;亦可測試出消費者的忠誠度問題。

綜觀上述文獻,模糊集群運用的層面極廣,且能將資料作適當的分群,

是目前很常使用的分群方法。所以本研究嘗試以模糊集群分析方法進行研究 對象分群,藉由適當分群,將相似的樣本歸為同一群,探討各群概念結構之 差異,進行PIRS圖之繪製與分析,提供教學者在補救教學上之參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