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社會背景

第一節 歷史變革

1852 年,由拿破崙三世( Napoléon III, 1808-73)帶領法國進入第二帝國時期 ( 1852-70),在經濟、政治上趨於穩定後,也不斷地向外發動戰爭以爭奪霸權,在 亞洲、非洲等地區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勢力,法國在國際上的聲望也因而日漸提高。

然而,1870 年,在與普魯士發動的戰爭中,卻節節敗退,在色當( Sedan)2一役中,

拿破崙三世被俘,巴黎市隨後也被攻陷。淪為失敗者的法國含著屈辱簽下了法蘭 克福條約3。此次敵軍的入侵,刺激了法國人對於民族的感情,並且也反映於當時 的藝文中,最為著名的為法國寫實派文學家都德( Alphonse Daudet, 1840-1897)的 短篇小說《最後一課》( La Dernière Classe, 1873)4;這股愛國風潮也蔓延到了音 樂界,幾位法國音樂家於 1871 年成立國家音樂協會( 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

為法國音樂文化的振興開啟了新氣象。

( Gamelan)、安南舞蹈、匈牙利吉普賽樂團、蘇俄的音樂…等,這些新奇文化為 當時的法國音樂家如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等人帶來新的刺激。年僅 十四歲的拉威爾,透過了這次的世博會,接觸了這些異國風情文物,尤其是甘美 朗音樂與俄國五人組( The Five)5等作品。

二、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

1874 年,克勞德‧莫內( Claude Monet, 1840-1926)、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奧古斯特‧雷諾瓦( Pierre Auduste Renoir, 1841-1919)、阿佛列德‧西 斯萊( Afred Sisley, 1839-99)等當代藝術家之畫風受到傳統保守勢力6的排斥,一直 無法在當時的畫派中得到一席之地,於是合作舉辦一場作品展覽會。這次的展覽

5 又稱「強力集團」,成員為巴拉基列夫( Balakirev, Mily Alexeyevich, 1837-1910)、居伊( César Antonowich Cui, 1835-1918)、穆梭斯基( Modest Mussorgsky, 1839-81)、玻羅定( Alexander

Porfir'yevich Borodin, 1833-1887)、李姆斯基-柯薩科夫( Nikolay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 1844-1908)。其作品以鮮明的俄羅斯音樂風情為特色,推進俄羅斯音樂的發展。

6 此處所指地為偏好官方藝術的沙龍文化。

7 此為法國巴黎於 1832 至 1937 年間出版的附插圖刊物,內容包含諷刺漫畫、政治漫畫與評 論,之後因政府禁令而轉為對平凡世俗的諷刺評論。

8 代表人物為康斯坦伯( John Constable, 1776-1837),影響著十九世紀的法國繪畫。

de Barbizon)9與現實主義派( Réalisme)10之崛起,引領畫家們紛紛走出畫室,觀賞

9 以盧梭( Théodore Rousseau, 1812-1867)為首,在畫作上,對於空氣、光線的變化呈現十分 講究,其作品預示了印象派。高階秀爾,《法國繪畫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184-185。

10 由庫爾貝( Gustave Courbet, 1819-1877)、迪朗帝( Louis Edmond Duranty, 1838-80)等人主導,

強調「正確地、完全地、忠實地描寫出當下活生生的社會環境」,且針對在當時不太被重視的卑微

事務,例如工人生活等等。高階秀爾 1998,181。

三、象徵主義( Symbolism)

象徵主義的發展可追朔至十九世紀中期,此時期的法國文壇由浪漫主義主導,

然而,受到了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運動的影響,部分人士對浪漫派不切實際、濫 情的風氣產生了反感,帕納斯詩派( Le Parnasse)興起,以唯物、科學性為取向;

然而,對於這樣有點冰冷、無情的詩詞,促使一些文人們開始主張追求內在、深 處思維的文學,由波特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1821-61)為先鋒,之後由馬拉美 ( Stephane Mallarme, 1842-98)、魏爾倫( Paul Verlaine, 1844-96)等人擴大發展。1886 年,「象徵派」這個名詞確立於文壇上,之後因為理念相異而多有分支發展,但在

象徵主義的代表作品為波特萊爾的《惡之華》( les Fleurs du mal, 1857),意謂

「病態的華麗」13,異於過去只欣賞「美好」的思維,波特萊爾在此企圖化醜為 美,從最平凡的現實中找到至高無上的美,帶出了新的美學思想。

11 神祕主義哲學為瑞典神學家斯威登堡( Emanuel Swedenborg, 1688-1772)所創,自波特萊爾 之詩篇《感應》中可看出受其影響。羅梵、馮棠、孟華,《法國文化史》(台北:亞太圖書,1998),

378。

12 羅梵、馮棠、孟華,379。

13 羅梵、馮棠、孟華,378

在格律與用韻方面,象徵派也有了新的見解,以貼近詩中所要表現的意境為 主要宗旨:格律方面,象徵派反對詩詞的格律,認為這會使得詩詞意境無法張揚,

因此每句的長短不等,因此其詩作稱為「自由詩」( le vers libre)。在用韻上,主 要是因為詩人注重詩詞方面的音律,打破過去詩詞用韻規則,用韻以能否支撐詩 詞內容為考量,使詩中的字詞、音律和暗示的意義皆互相呼應,企圖在詩歌中注 入律動與音樂性,呈現出內心的波動情緒。

而這些象徵派的詩作也成為當代音樂家們筆下的題材來源,如佛瑞與拉威爾 接常利用象徵派詩作譜曲,拉威爾的《三首史蒂芬‧馬拉美的詩》( Trois poèmes de

Stéphane Mallarmé, 1913);而德布西也熱愛象徵主義風格,這個特點可從其作品

觀察出,例如其管弦樂前奏曲《牧神的午後》(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1895)即是受到馬拉美的同名作品影響而創作、而歌劇《佩利亞與梅莉桑》( Pelléas

et Mélisande, 1902)則是受到了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 Maurice Polydore Marie

Bernard Maeterlinck, 1862-1949)的話劇作品而改編。另外,受到象徵派文學跳脫了 格律框架,作曲家在音樂曲式上的創作也自由了許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