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當學術成為一種勞動

第一節 比賽規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肆章 當學術成為一種競賽

我在前面二章分別從評鑑制度的歷史背景、發展脈絡與相關爭議進行說明,

並從勞動過程理論的角度出發,探討學術勞動的特性、控制體系與生產政治等層 面。國內針對教師工作的研究多數集中在中小學場域,議題也多以師資培育、教 師專業成長等為主軸,以大學教師為主體的研究雖不在少數,但檢視勞動過程的 研究卻是相對難得的嘗試。在各類評鑑制度於大學校園如火如荼上演的此刻,學 術勞動的景況著實已不同於以往,教師們被要求在研究、教學與服務都要有所表 現,彷彿置身鐵人三項競賽,唯有通過以評鑑為主導的層層考驗才算是好教師。

以下我以政治大學為例,先說明校內的評鑑與獎勵機制並分析其特徵,再透過訪 談七個學院共九位教師的學術生涯歷程,檢視他們在大學校園的勞動過程,同時 探究這所以人文社會學科著稱的學府在現今評鑑政策下,教師們學術工作所受到 的影響範圍。

第一節 比賽規則 一、從兩個故事說起

Donald Kennedy(1997)曾說:「學術機構的種類繁多,專業領域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學術圈內並沒有所謂標準的職業生涯」,所以如果能將同校不同系,年資 與專業背景也各不相同的大學教師進行比較,或許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啟示。因 此,在這一節我將先以化名的方式引用兩位在政治大學任教而年資及領域背景相 異的訪談實例做一比較,一方面除了可以更瞭解學術勞動的實際情況,一方面也 用以勾勒政治大學的評鑑、獎勵機制。

(一)游刃有餘的周教授

周教授於 1980 年代到美國加州大學的某一分校攻讀博士,1991 年取得博士 學位後旋即回國到政大任教。周教授的博士論文主題是關於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s)系統開發的問題,他在返回校園擔任教職後一邊藉著與其他領域學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實務界的合作機會而拓展了許多的研究素材,但神經網絡領域卻也始終是他相 當關注的議題。記得當年還是菜鳥的周教授在和系上幾位資深教師聊到升等的話 題時,他們給他的建議都是「如果可以的話趕快升等,只要升得到正教授就沒有 人可以管得了你」,周教授當時接收到的訊息是,如果要順利升等就要有專書著 作,為此他也嘗試寫了一本神經網絡方面的書籍,該本著作後來也一直被視為相 關領域的重要教科書之一。

周教授服務的商學院OO系在他進去前已成立約有十年光景,與其他老牌系 所相較之下,其實還算是相當新的學術單位,因此在教職員人數或各項軟硬體設 備上都不算充裕。然而當時系上決議擴班招收大學部學生,短短三、四年間又陸 續擴增碩士班及博士班,因此教師們的工作量之重不難想像。許多教師(特別是 新進人員)通常會被指派負責一些較吃重的必修課或實驗課程,但這些課程與他 們的學術專長有時並無直接關連,導致很多教師出現邊學邊教的情況,除了造成 自身的壓力外,學生的受教品質也不穩定。

OO系依慣例每三年會召開一次課程委員會,決定往後三個學年度要開授的 課程及負責授課的教師,然而這個課程委員會並非全體老師都有決定權,以周教 授為例,他在政大任教即將屆滿十八年,在系上服務的前十年他除了一部份課程 有決定權外,還必須概括承受一些比他更資深的教師不願意上的課,直到後來系 上陸續增聘更多不同領域的新進教師,同時他也升上正教授,這樣的情況才逐漸 好轉。回想當初面對的龐大教學工作,周教授認為雖然一方面新進教師確實比較 沒有拒絕的權力,但他也覺得系所就像一個家一樣,不該說只願意教某些課程,

其他的都不要,因此即使是比較陌生的課程,他仍抱持著學習的心態,認為藉由 教授不同的課程去瞭解以前較陌生的領域其實對自身的研究視野是有幫助的。

而提及研究部分,正如前面所說,周教授的研究除了一部份延續自他的博士 論文外,另一部份則來自與碩博士班學生或其他領域學者的互動。由於周教授的 專長比較屬於技術層面(例如模組開發)而非學術理論的探究,因此通常是他覺 得某些議題可以研究而尋找適合的領域學者(例如會計、財務或經濟)合作,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他學者希望藉由周教授開發的工具驗證某些理論而找他幫忙,例如前二年周教 授才剛與幾位其他領域的教師組成團隊,藉由建置監測系統完成聚合鏈反應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與 DNA 微陣列(DNA microarray)的相關研究。

這種合作的方式除了在研究過程得到實踐外,更重要的是一旦能將研究結果予以 文字化,對合作的雙方都有好處,最實際的就是學術產量的累積。原本一個研究 可能需要自己從頭開始,或請學生幫忙研讀、整理,如果剛好得知某位教師是該 領域的專家,透過合作除了可以結合雙方的專長開展更多創新的研究,也可以減 少許多非必要的時間浪費,同時,一篇發表在學術期刊的文章可以掛上二個(或 更多)人的名字,更是一種符合「經濟效益」的表現。近十年來無論是政大或台 灣整個學術圈都興起一股重視期刊論文發表數量的氛圍(特別是投稿在 S/SCI、

EI 等),對周教授這個領域的學者其實正好是一種利多的環境,或者更正確地說,

對政大固有的商學及理學領域而言,聯名合作早已是行之有年的研究模式,只是 在現今評鑑制度的推波助瀾下,強化了這些學科的優勢地位。

周教授當年是以副教授起聘,所以基本上並無升等壓力,但為了爭取更多學 術工作上的自由度,他還是依照當時的升等辦法逐一完成各項要求而順利升上正 教授。對從事研究與教學熱情不減當年的他而言,政大近年來針對專任教師實施 的〈國立政治大學教師基本績效評量〉並不是什麼太大的負擔,雖然每五年就要 評量一次,但內容不脫教學、研究及服務等平常就在進行的活動,即使沒有此等 評量機制,他仍舊持續著他熱愛的學術工作,至於曾經獲得學校頒授的教學績效 特優與優等研究獎項,對周教授而言或許也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吧。

(二)篤志力行的李教授

李教授於 1990 年代後期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某一分校攻讀博士,她主修 新聞傳播學(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3 年取得博士學位後 回國找工作,剛好當時某國立大學的傳播系所有一個職缺,李教授憑藉著過去豐 富的新聞實務經驗與符合資格的專長領域,在十幾位同樣擁有博士學位的競爭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脫穎而出獲得錄取。李教授自認相當幸運,因為近年來博士人口激增14,過去 被視為就業保障的博士學位即使在已廣設大學的今日,對於有心進入大學任教者 也未必得其門而入,就算有機會到大學任教,較常見的「升遷」管道也是先到一 些名氣較小或新設的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歷練一番,再一步步地轉往較有名的私 立大學,最後才有機會到國立大學。因此,像李教授這種剛回國就能到國立大學 任教的人,在 1990 年代後期就已經是相當少數的一群。

1994 年大學法修法將大學教師在副教授與講師之間增設助理教授一級15,因 此與前述在 1990 年代初期回國即以副教授起聘的周教授不同,李教授在第一間 學校任職時就是以助理教授起聘,雖然覺得自己比起以前的老師多了一次升等壓 力不太公平,但這並不影響李教授在教學與研究上的熱情。由於她任職的第一間 傳播系所是個剛創立不久的學術單位,系上教師都非常富有熱情活力,共事起來 更是輕鬆愉快,學校對於該系的理念與行動也都相當支持,因此李教授在這間學 校獲得相當大的成長。

教學方面,她除了開設自身較有興趣的科目外,同時也嘗試許多實驗性質的 課程,其中網路新聞傳播平台就是她與學生共同構思的創意,藉由平台的設置,

除了讓該系的學生有實際新聞製作流程的經驗外,也能讓校園的大小事件在第一 時間與全校師生分享,這個平台即使在她離職後仍運作地相當良好。研究方面,

李教授更是發揮過人的學術長才,從 2004 年起每年至少都擔任一件國科會計畫 的計畫主持人,與周教授不同的是,李教授的研究計畫幾乎都是自己與研究助理 執行,難得與他人合作。原因一方面是她認為自己的研究範圍與領域並沒有與別 人合作的迫切需要,就算只有一個人也能得心應手;二方面則是過去確實也有幾 次與他人合作的經驗,然而合作的結果卻讓她覺得比自己單獨執行更累,主要的

14 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內博士畢業生統計,1997 年有 1,282 人,到了 2007 年則增加至 3,140 人,

成長近 2.5 倍。參考網址: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295,上網日 期:2009 年 8 月 2 日。

15 〈大學法〉第十七條:「大學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從事授課、研究及輔導。」,

〈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十四條:「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學校教師分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問題就是溝通不良及彼此時間無法配合。於是,後來她決定除非是大師級的教授 邀約或議題真的非常新穎有趣,否則她寧可一人單打獨鬥(當然,還得有一群相

問題就是溝通不良及彼此時間無法配合。於是,後來她決定除非是大師級的教授 邀約或議題真的非常新穎有趣,否則她寧可一人單打獨鬥(當然,還得有一群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