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當學術成為一種勞動

第一節 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參章 當學術成為一種勞動

第一節 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理論 一、 技術變遷

當代關於勞動與勞動過程的研究,源自於 Karl Marx 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 析。Marx(2004)指出,資本家向工人購買的是勞動力(工作能力),而非勞動(工 作產能),如果資本家能夠盡量榨取工人的勞動,使工人產出的價值5多於資本家 購買勞動力的價值,就會產生「剩餘勞動」或「剩餘價值」,而這正是利潤的來 源,也是資本能夠持續擴大、進行循環的重要因素。在資本主義的生產脈絡下,

勞動力成為尋求最大剩餘、創造最大利潤的關鍵,原因在於人類勞動力因其「聰 智與目的性」(intelligent and purposive)而具有獨特性(Braverman, 1974:

56),這種獨特性使得人類的勞動出現強大的適應力,並有無限的生產潛能。固 然,從資本主義的角度來看這是個好消息,但勞動力這種東西就像錢幣一樣有正 反兩面,資本家買了可以完成許多工作的勞動力的同時,也買了許多不確定的質 與量,特別是在「生產的對立關係」脈絡下,被購買的勞動力在實現其「潛能」

時,往往受到工人的主觀情況、生活背景、工作的社會條件,以及勞動的技術環 境等方面的限制(Braverman, 1974:56-7)。因此,如果資本家真的想要購買到 勞動力的潛能,勢必要控制勞動過程,以去除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才能極大 化勞動的生產潛力與利潤。

然而,控制終究只是一種手段,真正的核心議題是「技術」,工業資本主義 興起後,機械化的引進造成技術破壞,因此在論證工作本質的改變時,技術就一 直是分析的重心。而在繼起的科技發明,尤其是資本家利用電腦設計、規劃工作 流程的作法除了引發勞動者技術升級(upgrading)或退化(degradation)的爭論

5 Marx 說道,每一種商品都有兩面,一面是使用價值,另一面是交換價值。使用價值只有在使 用或消費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實現;而交換價值則是以一種量化關係(quantitative relation)出現,表 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和另一種使用價值互相交換的比例,這個比例將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不斷 改變(Marx,2004:4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外,也強化了技術概念作為勞動過程研究的焦點。當資本家將機器擺進工廠時,

工作的本質就已開始改變,然而這些變化最終將會導致工作技能向上提升抑或向 下沈淪,從技術變遷的歷史發展來看似乎尚未產生定論。二十世紀以降,產業的 發展遠比過去複雜多樣,對於技術的定義與評估更顯得意見分歧。基本上來看,

有一派是所謂的「悲觀主義者」,他們強調的是工作的技術內容,以及執行工作 時所需要的訓練程度,這一派人士認為工作產生了「去技術化」(deskilled)的 現象;另一派則是「樂觀主義者」,他們通常強調技術的變遷過程,也就是說過 去重視的是手工藝的純熟技巧,後來則強調運用新技術時所需要的責任及日益提 高的教育資格,他們認為工作會朝向「技術提升」(upskilled)的方向發展。以 下分別述之。

在悲觀主義立場中,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就是 Harry Braverman 對去技 術化的歷史解釋。他擷取 Marx 對資本主義的工作理論,用來解釋現代工業化社 會的進展對勞動過程的影響。他認為在工業化社會中,工人只能出賣勞動力給雇 主,所以在經濟上受到壓迫束縛,同樣地,雇主也受到侷限,因為如果無法獲取 利潤,資本無法進行積累,工廠就只能關門歇業。這種資本主義式的生產邏輯,

其核心要點就是雇主與受僱者之間的不平等關係,而 Braverman 的目標就是要檢 視「藉由資本的積累而造成勞動力受到支配與型塑的方式」(Braverman, 1974:

53)。

二十世紀初期美國已經發展出大規模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式,這種生產模式愈 來愈仰賴科學知識,因而勞動控制的議題也變得更加複雜且重要。對 Braverman 而言,資本家追求管理式控制的過程裡,科學管理(或稱泰勒主義)理論最為重 要,原因在於科學管理具有實踐意涵,更準確地說就是「該理論充分地將資本主 義的生產模式予以明確言語化」(Braverman, 1974:86)。他從泰勒主義的系統 化或科學管理方式歸納出掌控勞動過程的三大原則:第一,蒐集並發展勞動過程 的知識;第二,將這些知識集中於管理階層,更重要的是,不能讓工人也擁有這 些知識;第三,利用這種壟斷性的知識來控制勞動過程的每個步驟,以及勞動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程的執行模式(Braverman, 1984:119)。這些原則所延伸的意涵就是讓「概念」

與「執行」分離(a separation of conception and execution),也就是說將工 人所有的心智勞動轉移到管理階層,同時將工人所要執行的體力勞動加以分割、

簡化(Thompson, 1989:75)。簡單來說,就是讓勞動者變成一隻聽命行事的手,

再由遠方的大腦負責監督、矯正和控制這隻手的動作(Braverman, 1974:125)。

Braverman 認為這種分離非常重要,但要使手腦分離得以實現,必須讓生產 規模及相關資源發展到一定程度,管理階層才能完全涵蓋設計、籌畫與監督工人 的細部任務。如圖一所示,勞動者的勞動在「概念」與「執行」分離的情況之下,

管理階層透過對於原屬於勞動者的「概念」加以佔有,並進一步控制勞動者的實 際「執行」,另一方面則透過機器的引進與分工,讓勞動者在「執行」上更為零 碎化與機械化。

集 中 控 制 分 化

圖一 概念與執行分離下的勞動過程

對資本家來說,機械化的好處不僅能提高勞動的生產力,也能讓管理階層除 了利用組織手段外,在不涉及個人主觀喜好的情況下低調地藉由機器工具來掌控 勞工。更具體來說,只要好好地維護並使機器處於良好狀況,機器就會比勞工多 了幾項好處:更可預測、更一致性、更默默地順從。換句話說,用機器來取代人 力,可以確保精準的相同動作得以反覆執行,也不會受到質疑。相較之下,勞工

勞動

概念 執行

管理階層 機械化與精密分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即使勤奮認真也會有疲憊的時刻,一旦疲憊就會分心,效率和品質就會不穩定,

甚至可能會對工作環境或薪資報酬不滿而抗議。總地來說,機械化除了讓勞動成 本變得更便宜外,也造成勞動過程的去技術化(Braverman, 1974:127)。這兩種 結果都是對資本家有利,無怪乎資本家急於設計並使用機器,讓這些機器整合勞 工的知識和技術,希望藉此將人力減少到只留下極少數員工來監控自動化生產的 過程。

Braverman 的去技術化論述引起正反兩極的反應,對此一命題的批評大致可 歸納成以下幾種的觀點:過度理想化前工業化時期的工匠工作;對去技術化現象 擴張解釋(批判者認為泰勒主義或許適用在美國,但歐陸國家則不明顯);研究 中出現了性別盲(gendered-blindness),而未能探討技術受到性別考量的影響深 淺;忽略工人對於管理階層的抗拒可能性;以及低估技術提升的程度6(Wardell, 1999:5-9)。Braverman 從資本主義的角度看待技術變遷,認為勞動的分工日益 細緻,將工作變成簡單且無須知識的執行過程,而認定這是工作的「退化」,若 再進一步衍生去技術化的階級意涵,就是造成「普羅化」(proletarianization,

無產階級化)的趨勢。

然而正如前面所說,技術的變遷受到眾多因素影響而出現意見分歧的情況,

在「去技術化」的論述之外,「技術提升」的可能性同樣引發討論,其中最常被 引用且最為系統化的觀點就是 Daniel Bell(1973)的「技術提升理論」。Bell 在 1973 年出版《後工業社會的來臨》(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一書中指出,今後的三十到五十年間,將出 現所謂的後工業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他認為後工業社會裡雖然私 人財產仍是(權力的)重要基礎,但技術也將成為另一項重要基礎,有時甚至能 與財產匹敵。技術根植於教育,這是獲取技術的重要管道與工具(Bell, 1973:

115),也就是說 Bell 認為理論性的知識將成為後工業社會生產的重要因素,因

6 相關的批評論述可參考 Wardell M. (1999) ”Labor Processes:Moving Beyond Braverman and the Deskilling Debate”, in M. Wardell, A. L. Steiger and P. Meiksins (eds), Rethinking the Labor Proc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這些知識將變成「社會創新與政策形成的來源」,而這也是他技術提升理論的 核心概念(Bell, 1973:14)。Bell 的後工業社會觀點著重在經濟、職業體系和 技術領域等方面的社會結構變遷,從他的觀察可歸納出工業社會與後工業社會的 幾項差異(如表 2-1 所示):

(一)工業化社會以貨物生產與製造為主,後工業化社會則生產服務為主,也 就是說在後工業社會裡,大多數人並非受僱於製造業而是服務業;

(二)工業社會的技術基礎由工程師與半技術勞工主導,後工業社會裡則由科 學家與專業技術人員主導;

(三)工業社會的資本取得方式是透過繼承,而後工業社會則是透過教育。

表四 工業社會與後工業社會特點對照表 工業社會 後工業社會 地區 西歐、蘇聯、日本 美國

經濟區塊 貨物生產與製造 服務

職業傾向 半技術性勞工、工程師 專業和技術科學家 階層化─基礎

─取得

財產 繼承

技術 教育

資料來源:Bell, 1973,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pp117-8.

Bell 指出,後工業社會將會是個由服務工作所主導的白領社會,這種新社 會型態裡的核心人物就是具有技術技能的各種專業人士,他們藉由所受的教育和 訓練使其提供的各式技術變成後工業社會日益需要的服務(Bell, 1973:127)。

而除了說明社會結構變遷外,Bell 也探討了工作上的質變,他認為在服務業所 主導的後工業社會裡「人們變成與其他人對談共事,而非與機器互動,這正是後 工業社會最基本的勞動事實。」(Bell, 1973:163),也就是說,後工業社會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再隨著機器的節奏來工作,價值生產的關鍵不再是體力,而是資訊與知識的創

再隨著機器的節奏來工作,價值生產的關鍵不再是體力,而是資訊與知識的創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