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貳章 高等教育評鑑

第一節 高等教育評鑑之內涵 一、教育評鑑的意義

高等教育向來被視為一國教育體制的最高點,負有培育國家高等人才的使命 與功能。二次大戰以降,各先進國家從武力競爭朝向經濟發展的角力,對於高級 技術人才的需求,促使各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於高等教育,對於高等教育的品質 愈發重視。而教育品質的提升,除了可由教育機構自行擬定各項教學研究的改進 方式外,也應有一套評鑑制度來評估,藉以瞭解高等教育機構是否達成其教育水 準,及是否充分利用教育資源(蘇錦麗,1997:3)。然而,儘管評鑑的部分目標 在政府與高等教育機構間已有共識,包括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加強研究與教學 的發展、使資源的運用更具效率及合理性等,但評鑑政策實施至今卻沒有一個被 普遍接受的模式,反而衍生諸多問題。

評鑑是一種涉及價值判斷的活動,也是組織管理歷程中重要的一環。1930 年代,被稱為教育評鑑之父的 Tyler R. W.首創「教育評鑑(educational eval-uation)」一詞,並出版關於課程與評鑑的著作,他對教育評鑑的定義受到爾後 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廣泛引用(黃光雄編譯,1989:19)。Tyler(1970:105-6)認為 評鑑是一種測定教育目標(educational objectives)與行為表現(behavior)之 間一致性的過程,目的是瞭解行為受到影響而產生變化的程度。Cronbach(1983) 指出評鑑是蒐集與利用資訊對教育方案作決定的歷程,此一方案可以是全國性的 課程、某校的教學活動或某一學生的受教經驗。Stufflebeam 與 Shinkfield(19 85)則認為評鑑是一種規劃、蒐集並提供描述性與判斷性資訊的過程,這些資訊 包括評鑑客體的目標、設計、實施和影響之功績與價值,以利決策,滿足效能需 要,並增加對評鑑客體的瞭解。蘇錦麗(1997:4)指出評鑑乃組織藉以瞭解預定 目標達成之程度及優缺點,從而加以改進的一種管理過程。郭昭佑(2007:16) 則將評鑑界定為一種應用方法蒐集與分析客體資料,並評估其功績與價值,以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供相關資訊予決策參考的過程。

綜合上述學者的定義,我們將教育評鑑界定為「蒐集資訊與分析並進行評估」

的過程,由評鑑的主客體針對特定教育標的進行價值判斷。延續此一定義,高等 教育評鑑制度即可視作一種針對高等教育機構的組織管理與教師表現及學生學 習成效等方面,進行資料蒐集、分析,並給予價值評判之活動,目的在於協助高 等教育機構提升教育品質或確認是否達成教育目標之用(蘇錦麗,1997:12-3)。

二、近代高等教育評鑑的興起與發展

近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的模式大致可分為美國認可模式與歐洲評鑑模式。美 國認可模式興起於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由於當時的美國高等教育處於 一個混亂且不安定的時期,包括新學術領域的發展及合法化、新類型高等教育機 構的崛起、大學校院入學及畢業標準不一等問題造成高等教育的混亂局面(戴曉 霞譯,2003:284)。為了解決此等問題,密西根大學率先於 1871 年派遣該校教 師到中學進行訪視,並允許獲有經該校核可之中學文憑學生進入密西根大學就 學。這樣的作法迅速地在美國各地傳開,並陸續設立負責各級學校與學院的認可 協會,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美國的認可評鑑制度擴展成包括機構認可、專業認可 及學程認可等三種主要形式,以配合不同目的或內容之評鑑(戴曉霞,2005:

314-5)。

而歐洲評鑑模式則是由英、法二國開風氣之先,在 1980 年代後期開始進行 全國性的評鑑,爾後由歐盟(EU)、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ESCO)、經濟合作暨發展 組織(OECD)等國際組織的推動下,歐洲各國於 1990 年代開始積極投入大學評鑑 活動(戴曉霞,2005:319-20)。根據研究指出,各國自 1980 年代起先後進行高 等教育評鑑的主要驅動力量約略可分為三部分(戴曉霞,2000&2002),說明如下:

(一)高等教育的擴張及運作機制的改變

二次世界大戰後因全球人口成長、平等主義的興起與 1960 年代人力資本論 的影響,各國政府競相投入經費以擴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促使高等教育進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高速擴張的階段。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資料估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 從 1960 年的一千三百萬到 2000 年突破七千九百萬,預估到 2025 年則會超過一 億人(UNESCO, 1995)。高等教育在人數方面的擴充,使得高等教育的特質在以下 五個方面有了根本的轉變(戴曉霞,2005:317):第一,高等教育在許多國家由 就學率 15%以下的菁英型(elite type)走向就學率 15%至 50%的大眾型(mass type),甚至是就學率 50%以上的普及型(universal type)(Trow, 1974)。第二,

高等教育的功能已經不止於社會領導階層的培育,更涵蓋對於未來職業的準備。

第三,傳統模式的大學教育已無法完全符合社會多元化的學習需求,高等教育需 從學生類別、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經費來源、研究取向及機構規模等面向重新 自我定位,以因應更多樣化的需求。第四,高等教育的擴充稀釋國家教育經費,

政府支助高等教育的能力普遍降低,高等教育機構自籌財源的比例逐年上升。第 五,為了提昇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及使用效率,高等教育的內部效率(例如學生 單位成本)及外部效率(例如研究成果能否配合社會及經濟的需求),逐漸成為社 會關注的焦點。

各國政府為了強化高等教育資源使用效率,同時又必須維持高等教育品質以 追求社會的持續發展,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於是出現顯著轉變。首先,各國逐漸 調整以往由政府主導高等教育的方式,解除對公私立大學的各項管制(deregul-ation),包括人事、財政、課程等,賦予各大學更大的管理彈性,換句話說,政 府和高等教育的互動由國家控制模式(state control model)轉向國家監督模式 (state superv-ising model)( Neave & Van Vught, 1994:9-11)。其次,政府 將市場邏輯引入高等教育,讓競爭與價格機制引導高等教育機構回應市場的需 求。最後,政府積極建立有關高等教育機構教學與研究的評鑑制度,一方面形成 高等教育機構需注意品質及績效責任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提供更多辦學績效相關 資訊供社會大眾、就學學生及合作對象參考(Altbach, P. G., 2000、戴曉霞,2 00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政府再造運動的影響

二次世界大戰後,歐美國家紛紛以復興為由開始擴大公共投資、增加社會福 利支出,將福利國家帶入極盛期。然而自 1960 年代後期開始,歐美各國的經濟 狀況逐漸衰退,加上 1970 年代的二次石油危機及全球性的景氣低迷,造成各國 面臨了經濟成長遲緩、因擴張而引發財政危機等國際性的經濟困境。由於政府無 法解決因通貨膨脹及各項政策失敗所導致的失業與貧窮問題,讓過去強調政府應 干預經濟活動、擴大公共投資及增加社會福利支出的凱因斯學派受到質疑,國家 的角色則受到嚴厲地審視(戴曉霞,2002;蓋浙生,2004)。而為了維持或提高國 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幾乎所有主要國家都開始進行政府再造運動。在新自由 主義與新公共管理運動2的影響下,各國公部門的改造顯現出「去管制─民營化

─市場化」(deregulation-privatization-marketization)的漸進次序,試圖將

「績效」、「品質」等市場概念引入並落實在公共服務的提供。為了確保公部門的 績效責任,國家開始扮演「評鑑者」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的公立大學也 必須面對評鑑與改造的挑戰。

(三)全球化的衝擊

全球化(globalization)所帶來的時空壓縮與世界一體的意識,不僅讓個 人、企業與國家能以更廣泛、快速且深入的形式和世界接觸,同時也造就一個高 度競爭的環境。全球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包括下列幾項:1.高等教育的產業性特 別受到重視。2.高等教育力求卓越的發展方向。3.跨國力量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日 益顯著(戴曉霞,2002:23-7)。

高等教育政策的轉變,影響所及不僅是大學的經營管理,對身處其中的大學 教師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正如 Altbach & Finkelstein(1997)所言:「二 次大戰以降,教授職的黃金年代(golden age)已經終結,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變

2 新公共管理是在回應後資本主義社會時代,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包括:(1)刪減公共支出及抑制 政府組織等作法的成效相當有限;(2)公、私部門的界限日益模糊;(3)資訊科技一日千里。在這 樣的時代環境下,傳統的公共行政已欲振乏力,因而期待透過新公共管理的途徑改善公部門品質 (Farnham & Horton, 1996:2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化與挑戰」。Altbach & Finkelstein 指出,因應高等教育環境的變遷,大學教 職人員將無可避免地面對諸多工作上的變化與趨勢,列舉如下(Altbach &

Finkelstein, 1997:ix;Altbach, 2000:21):

(一)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的增加

由於擴張之故,高等教育消耗的資源愈來愈多,政府及私人投資者開始要求 高等教育履行更大的責任。過去被視為對教學、研究有相當自主性的大學教師,

如今開始逐漸受到任教機構關於「產出」方面的要求,學術工作日益受到監視與 控制,許多國家紛紛投入對學術工作進行評鑑的行列。

(二)尋求外部資金的壓力日益增加

這邊所指的主要是研究型大學,學術人員開始被要求透過諮詢、對當地產業 提供服務、研究支援及其他任何能創造利益的計畫以獲取更多資金。這些大學體 認到當財務吃緊卻又無法從政府獲得援助時,勢必要向外尋求資源,而這對大學 教師來說似乎成為一種無法推諉的責任。

(三)學術聘任(Academic Appointment)趨勢的轉變

高等教育面臨預算緊縮、績效責任等諸多問題的情況下,各國行之有年的終 身聘任制度也開始發生變化。Altbach 指出目前學術聘任的兩大主要趨勢:1.兼 職人員的增加與 2.專職的、有固定任職期限而非終身職位的擴大與設立。

Altbach 等人的觀察雖然在某個層面上凸顯出學術工作條件惡化的傾向,但

Altbach 等人的觀察雖然在某個層面上凸顯出學術工作條件惡化的傾向,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