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失衡的控制:評鑑制度對大學教師勞動過程的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失衡的控制:評鑑制度對大學教師勞動過程的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 碩士論文. 政 治 大. 立 失衡的控制:評鑑制度對大學教師. ‧ 國. 學 ‧. 勞動過程的影響.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劉梅君 博士 研究生:郭育誠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月.

(2) 摘要 1980 年代起學術研究開始出現大量趨向市場化的現象,各國政府為了因應 市場化的趨勢及維持國際競爭力,高等教育場域開始採用各種宣稱客觀的量化評 量表,作為衡量辦學績效的指標,影響所及除了大學經營與學生之外,以學術研 究與教學為業的大學教師更是首當其衝。在政府及學術領導階層針對整個學術界 積極設立各種規章、加強各類學術評鑑的此刻,身為主管機關代理人的學校當局 會採用何種方式貫徹上層的政策理念,而作為最受評鑑制度直接影響的當事人, 大學教師面對來自校方的管理機制又將如何因應?我希望藉由勞動過程的理論 脈絡,進一步理解校方與教師之間的互動。 研究發現,校方在升等制度、績效評量甚至是各式獎勵辦法都偏重以研究項 目為評鑑重點,為了促進教師投入研究工作,無論直接明訂研究部分佔評量標準 的較高比例,或表面上降低教師授課時數、減少教學負擔,實則與升等掛勾,間 接回歸到對研究工作的要求,都是學校當局為了服膺主管機關要求、確保獲取經 費的手段。而在教師的因應方面,教學與服務二個項目並無太大差異,包括新進 教師需負擔額外課程的現象或是參與服務活動的狀況,在各學院間都頗為一致, 同時這二種工作內容也都較不受評鑑制度左右,亦即教師不太會因為評鑑因素而 改變教學、服務的質量。唯獨在研究方面,由於該項目在評鑑體系中最具關鍵角 色,因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師們不僅拚命學習投稿技巧,更會不時地使用各種偷 吃步來增加論文產量,其用心之積極可見一斑。 此外,針對評鑑制度的實施,教師們展現出抵抗與順從二種反應,表面上順 從是多數教師服膺的態度,但我認為抵抗才是真正促使教師形成「同意」的關鍵。 所謂順從,無論是曖昧的「欲拒還迎」或毫不掩飾的「坦然以對」,都是教師們 主動依循評鑑制度的運作,S/SCI、TSSCI等標準只是在現階段被視為獲得更高職 位與報酬的重要條件。而抵抗層面,無論是透過正式管道的「要求取消」或非正 式管道的「不予理會」,抗拒的也是校方尊崇特定標準的態度,而非制度本身。 抵抗只是調整或消除某些重要條件,並未改變遊戲規則(評鑑制度)的本質,教 師們運用擅長或偏好的學術標準與形式反而更容易進行學術產出,而這個過程也 再次強化評鑑制度存在的正當性,說穿了仍是一種符合校方預期的利益結果。 最後的疑問在於,大學教師作為一種自主性極強的教育人員,其專業自律的 程度應該高於一般勞動者,即使沒有外部的考核機制,應該也能像醫師、律師等 其他專業勞動者一樣形成類似自律公約的工作規範,然而我們看到的是教師們接 納了這套由官方推行而來的評鑑制度,這種作為算不算對專業自律的否定?我認 為答案不盡悲觀。或許既有的評鑑制度有其缺失之處,但因為現階段並未有具體 的自律公約,一旦出現不適任教師時若無任何規律措施,除了可能影響學生受教 權益,也會對其他教師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評鑑制度在這種時刻扮演的他律角 色正好補足校園裡應有的自律缺口,從這個角度來看也是一種評鑑制度正當性的 再強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3) 目錄 第壹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3.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限制………………………………………04 一、研究範圍 ………………………………………………………………04 二、研究方法 ………………………………………………………………04 三、研究限制 ………………………………………………………………04. 政 治 大 第四節 田野概述與章節安排…………………………………………05 立 一、田野概述 ………………………………………………………………05. ‧ 國. 高等教育評鑑………………………………………………07. ‧. 第貳章. 學. 二、章節安排 ………………………………………………………………05. y. Nat. 第一節 高等教育評鑑之內涵…………………………………………07. sit. n. al. er. io. 一、教育評鑑的意義 ………………………………………………………07 二、近代高等教育評鑑的興起與發展 ……………………………………08. iv. n 第二節 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檢視………………………………12 C hengchi U. 一、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沿革 ……………………………………………12 二、高等教育政策轉變之脈絡 ……………………………………………14 三、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爭議 ……………………………………………16. 第三章. 當學術成為一種勞動………………………………………24. 第一節 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理論………………………………………24 一、技術變遷 ………………………………………………………………24 二、控制體系 ………………………………………………………………29 三、生產政治 ………………………………………………………………31 四、小結 ……………………………………………………………………32. 第二節 學術工作的勞動過程…………………………………………33.

(4) 一、學術勞動特性 …………………………………………………………33 二、學術勞動的控制體系 …………………………………………………36 三、學術勞動的生產政治 …………………………………………………40 四、小結 ……………………………………………………………………41. 第肆章. 當學術成為一種競賽………………………………………42. 第一節 比賽規則………………………………………………………42 一、從兩個故事說起 ………………………………………………………42 二、故事背後 ………………………………………………………………52 三、小結 ……………………………………………………………………59. 第二節 比賽現場………………………………………………………60. 政 治 大. ……………………………………………………………………60 ……………………………………………………………………65 ……………………………………………………………………77 ……………………………………………………………………79. 立. ‧ 國. 學. 一、教學 二、研究 三、服務 四、小結. ‧. 第三節 比賽文化………………………………………………………80. 第一節. al 結論…………………………………………………………87 iv n. 第伍章. er. io. sit. y. Nat. 一、抵抗 ……………………………………………………………………80 二、順從 ……………………………………………………………………82 三、小結 ……………………………………………………………………84. n U i e h ngc 競賽場內………………………………………………………87. Ch. 一、高等教育評鑑的緣由 …………………………………………………87 二、學術勞動的樣態 ………………………………………………………87 三、比賽實況 ………………………………………………………………88. 第二節 競賽場外………………………………………………………89 一、後記 ……………………………………………………………………89 二、後續研究建議 …………………………………………………………91. 參考文獻………………………………………………………………93 附錄……………………………………………………………………98.

(5) 圖目錄 圖一:概念與執行分離下的勞動過程………………………………………26 圖二:教師升等作業流程圖…………………………………………………54. 表目錄 表一:2004 年台灣發表國外論文領域排名…………………………………20 表二:2004~2007 台灣發表國外論文統計/排名…………………………21 表三:1993~2003 台灣發表國外論文表現…………………………………21 表四:工業社會與後工業社會特點對照表…………………………………28 表五:1988-1999 年我國學生留學美國簽證人數統計表 …………………47 表六:2000 年~2008 年各學院研究成果比較表……………………………5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6) 第壹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與動機. 【論文篇數台大最多 長庚第 5 政大排 48】. 記者孟祥傑/台北報導. 教育部昨天公布「二OO二年大學、技職校院 SCI、SSCI 與 EI 論文總篇數 發表統計」 ,除軍警校院外,在國內一百五十四所大專校院中,台大以三千五百 四十四篇論文總數高居第一名,其餘前四名依序為成大、交大、清大與私立長庚 大學,長庚大學是前十名中唯一的私立學校。…(中略) 依統計結果,SCI、SSCI 與 EI 三類論文總篇數排名,台大仍居龍頭地位,…(中略)一向被視為國立大 學龍頭之一的政大,則落到第四十八名,但若單以人文社會科學論文數看,政大 仍排第五名。 2003/10/21 聯合報. 政 治 大 【重金支持研究 長庚一炮而紅】 記者陳洛薇/台北報導 立 …(前略)長庚大學去年一年發表且被收錄在 SCI、SSCI 的論文總篇數共八七四 ‧. ‧ 國. 學. 篇,排名第四;SCI、SSCI 及 EI 三項論文總數的平均每位專任助教授以上教師 發表二.九一篇,高居國內各大學第二名,僅次於陽明大學,更是私立大學之首。 長庚大學校長包家駒表示,…(中略)學校放眼國際,早在去年,學校、醫院及 企業就投注高達三億元經費,支持教師做研究,學校依校內教師的研究表現,每 個月發給高達八萬元的研究金,連發十二個月。除了獎勵,長庚大學也給予教師 研究壓力,雙管齊下鼓勵教師邁向國際。. n. er. io. sit. y. Nat. al. i Un. 2003/10/20 中國時報. v. 【政大名次暴跌 指評鑑基礎不公平】 記者賴至巧/台北報導 教育部昨公布大學、技職校院國際間發表的論文統計,台灣大學以 3544 篇. Ch. engchi. 高居榜首,…(中略)而一向表現良好的政治大學卻暴跌至 48 名。…(中略) 政治大學副校長林碧炤指出,48 名是綜合了科學、社會科學和工程三種索引資 料庫,對於素以商學、法政、傳播見長的政大並不公平,無法凸顯政大在這方面 的努力成果。事實上,單就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政大排名第五,領先許多學校, 在國內一片偏重理工、自然及實用科學的趨勢下,實屬難得。 2003/10/21 民生報. 2003 年教育部公布一份關於各大專校院在 S/SCI、EI 發表論文總篇數統計, 由於被指稱指標偏頗,加以採計範圍包括科學、社會科學及工程三種索引資料 庫,使得素以人文社會科學見長的政治大學整體名次暴跌,因而引發學界與社會. 1.

(7) 輿論的熱烈討論。單就這幾則新聞報導,我們看到的是排名、數字,是幾家歡樂 幾家愁的喝采與抗議,然而在如此大動作地公布研究成果的背後,凸顯的其實是 近十年來教育部愈來愈重視論文發表數量,同時以此作為考核辦學績效的思維。 姑且不論在 S/SCI、EI 上發表論文是否等同於國際化,可以確定的是隨著教育部 將此等索引資料庫納入評鑑項目的行為,已經引發各校以 S/SCI、A&HCI 等為指 標,進行惡質的挖角風,並促成大學制訂各種獎勵辦法,刺激國內教師發表國外 論文等後續效應(賴鼎銘,2005:31)。教育部如此動作所引起的反應並非不可 預期,隨著國內大專校院數量激增,稀釋了政府獎補助大學的經費,而由於反高 學費的輿論更使得各大學無法大幅增加學雜費,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確保各. 治 政 項經費能獲得有效利用,進退場機制被視為少數可行的做法,各式評鑑制度在此 大 立 刻就成為決定大學命運的一項利器。 ‧ 國. 學. 高等教育評鑑最早興起於十九世紀末,但是將評鑑與品質、績效等概念連結. ‧. 則是二十世紀以後的事。Slaughter 與 Leslie(1997)針對西方國家學術生態的研. sit. y. Nat. 究發現,自 1980 年代起學術研究開始出現大量趨向市場化的現象,主要原因包. io. er. 括:1.全球化帶來產業重組,導致工業國家研發需求大增;2.新自由主義興起, 鼓勵政府放鬆管制,進而將市場邏輯導入高等教育,希望藉由競爭與價格機制回. al. n. iv n C 應市場的需求,同時透過各項評鑑機制的執行,以期提供高等教育消費者充分的 hengchi U 資訊並維持品質(戴曉霞,2002)。這股以美國為主導的新自由主義動力,迅速. 對世界各國高等教育造成衝擊,為了因應市場化的趨勢及維持國際競爭力,高等 教育場域開始採用各種宣稱客觀的量化評量表,作為衡量辦學績效的指標,影響 所及除了大學經營者與學生之外,以學術研究與教學為業的大學教師更是首當其 衝。惟此類以美國為核心的評鑑走向與思維在被後進國家模仿、跟進後,近年來 也引起諸多反響與討論(陳光興、錢永祥,2005)。 以台灣為例,2004 年首次由國內學術界召開的「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 高教學術評鑑研討會」,即針對台灣學術評鑑制度引發的各項問題進行了一次批 判性的討論。會中對於官方及學術領導階層刻意營造出「學術全球化等於英文 2.

(8) 化、美國化、SSCI 化」的氛圍提出質疑與反抗,並直言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 究往往因無法直接與「生產力」掛勾,同時也較不具實用性,在市場邏輯意識主 導下,自然較無法取得國家及產業界提供的學術研究資源(陳伯璋,2005),因而 強烈主張國內學界不應再以 S/SCI、A&HCI 及 TSSCI 等的期刊論文數量作為升等 或獎勵之依據。根據這個主張,我們得到一個反面的理解就是,國內學術界近年 來確實籠罩著一股尊崇 S/SCI、TSSCI 的氣氛中,這樣的氛圍透過評鑑與獎酬制 度影響著大學教師的學術生涯發展,更重要的是此等制度似乎以一種失衡的狀態 進行著,不管是制度本身的建構或其評鑑的學術工作內容都有相同的趨勢。 評鑑制度與大學教師學術勞動之間的關連令我想起 Michael Burawoy(1979). 治 政 筆下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過程描述。傳統勞動過程理論強調資本家為了獲取 大 立 剩餘價值,必須「管理」也就是「控制」勞動過程,進而形成剝奪勞動者技術的 ‧ 國. 學. 長期趨勢,但 Burawoy 指出,這樣的分析裡只看見資本家與管理階層的「強迫」. ‧. (coercion),而未見工人「同意」(consent)的存在,他認為後者的重要性更. sit. y. Nat. 勝前者。依據 Burawoy 的觀察,無論何種類型的生產體制都是「同意」與「強迫」. io. er. 的組合,二者之間的力量互有消長,也會隨著資本主義演進而改變。我認為高等 教育場域雖與營利性質的企業體無法完全對比,但從勞動過程的角度來看仍有幾. al. n. iv n C 分相似,評鑑制度具備的正是代表教育部(資本家)與校方(管理階層)的強迫 hengchi U. 特質,而教師在工作中因抵抗既有的評鑑制度而採行的各種手段則成為同意的力 量。在政府及學術領導階層針對整個學術界積極設立各種規章、加強各類學術評 鑑的此刻,身為主管機關代理人的學校當局會採用何種方式貫徹上層的政策理 念,而作為最受評鑑制度直接影響的當事人,大學教師面對來自校方的管理機制 又將如何因應,這些都是我想在本論文中加以探討的。.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一、檢視評鑑與獎酬制度的實施對大學教師學術工作的影響。 二、從學術工作受評鑑制度之影響反思大學教師在高等教育的角色定位。 3.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由於國內的高等教育體制相當多元,教育部在評鑑制度實施之際將大專校院 初步區分為「研究型」 、 「教學型」 、 「專業型」與「社區型」四類,我認為現今的 S/SCI、TSSCI 氛圍主要的影響場域是以「研究型大學」為主,因此本論文將以 此種類型的大學作為研究範圍。. 二、研究方法. 政 治 大 蒐集、整理與歸納國內外相關文獻,以瞭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的歷史緣由、 立. (一)文獻分析. ‧. ‧ 國. 礎脈絡。. 學. 我國高等教育評鑑的發展與現況及勞動過程理論的重要概念,作為後續分析的基. (二)個案訪談. sit. y. Nat. 論文中以一所公立大專校院為個案研究機構,訪談對象為校內七位專任教師. n. al. er. io. (參見附錄一),訪談內容以各種作為升遷、獎酬與罰則之用的評鑑制度為主,. i Un. v. 藉由不同領域受訪者的視角呈現對此等制度的觀點差異。要強調的是,我在論文. Ch. engchi. 中追求的不是客觀中立,而是試圖從教師們的親身經歷進行理解,希望呈現立體 的主觀經驗,也就是說評鑑未必就是壓迫的制度,教師也未必就是被動的受害者。. 三、研究限制 (一)由於受訪教師與研究者未必熟識,訪談內容的真實性可能因為研究者的 身份而有所保留,故論文中關於訪談內容之引用將以教師們受訪時描述之情形與 情緒轉折為參考依據。 (二)本論文雖以勞動過程為探討主軸,但礙於時間因素,包括性別、種族等 在過去相關研究中證實對勞動過程具有一定影響力之因素將不做進一步討論。. 4.

(10) 第四節. 田野概述與章節安排. 一、田野概述 我的研究場域是位在台北市文山區的國立政治大學(以下簡稱政大),政大 在民國 16 年(1927 年)創校,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著稱的學府。全校目前有 教師 652 人,學生 15377 人,並有校友逾 10 萬人。校內共有文、理、法、商、 社會科學、外國語文、傳播、國際事務、教育等 9 個學院、33 個學系、2 個學士 學位學程、48 個碩士班、32 個博士班、16 個碩士在職專班、5 個全英語學位學 程及 10 餘個研究中心。此外,政大亦設立附屬高級中學、實驗國民小學及幼稚 園,具有從幼稚園到博士班的一貫完整學制。. 治 政 政大校齡已逾 80 年,是一間具有特殊歷史背景的學校。它的前身是中國國 大 立 民黨在南京成立的中央黨務學校,當時是培養政府機關公務員的搖籃。1954 年 ‧ 國. 學. 在台灣復校後,逐漸發展成為招收普通大學生的國立大學。政大在台灣被視為具. ‧. 有重要影響地位的高等教育學府之一,法政界、工商界、傳播界等諸多知名人士. sit. y. Nat. 皆為政大校友1。值得一提的是,政大校風過去給人的印象偏向保守,然而近幾. io. er. 年包括興建高爾夫球場或推動學院實體化等政策,處處可見校內教師挺身連署反 對,這種具有抗拒意識與能力的行動主體可說是此一場域內最佳的研究素材。. n. al. 二、章節安排. Ch. engchi. i Un. v. 第壹章:緒論。以 S/SCI 等論文發表數量統計談起,點出本論文的研究動機,並 說明研究目的、範圍與方法,同時概述田野的背景資料。 第貳章:高等教育評鑑。要瞭解評鑑制度,必須先從評鑑本身談起。本章先論述 評鑑的一般概念與用途,接著從高等教育的發展說明評鑑制度的演進, 並進一步檢視我國高等教育評鑑的沿革,作為後續分析的背景脈絡。 第參章:當學術成為一種勞動。由於本論文以勞動過程理論為主軸概念,因此將 1. 以上資訊參考維基百科及政大校史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7%AB%8B%E6%94%BF%E6%B2%BB%E5%A4%A7 %E5%AD%B8、http://archive.nccu.edu.tw/history.htm,最後參考日期:2009 年 12 月 8 日。 5.

(11) 以 Michael Burawoy 的理論為主要論述架構,作為分析大學教師勞動過 程的核心內容。 第肆章:當學術成為一種競賽。本章以政治大學為研究個案,先說明校內的評鑑 與獎勵機制並分析其特徵,再透過訪談個案瞭解不同學院教師的學術生 涯歷程,檢視其勞動過程受到評鑑制度影響之範圍。 第伍章:結論。彙整前面各章重點,呼應本論文之研究目的,並於此章提出結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Un. v.

(12) 第貳章 第一節. 高等教育評鑑. 高等教育評鑑之內涵. 一、教育評鑑的意義 高等教育向來被視為一國教育體制的最高點,負有培育國家高等人才的使命 與功能。二次大戰以降,各先進國家從武力競爭朝向經濟發展的角力,對於高級 技術人才的需求,促使各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於高等教育,對於高等教育的品質 愈發重視。而教育品質的提升,除了可由教育機構自行擬定各項教學研究的改進 方式外,也應有一套評鑑制度來評估,藉以瞭解高等教育機構是否達成其教育水. 政 治 大. 準,及是否充分利用教育資源(蘇錦麗,1997:3)。然而,儘管評鑑的部分目標. 立. 在政府與高等教育機構間已有共識,包括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加強研究與教學. ‧ 國. 學. 的發展、使資源的運用更具效率及合理性等,但評鑑政策實施至今卻沒有一個被 普遍接受的模式,反而衍生諸多問題。. ‧. 評鑑是一種涉及價值判斷的活動,也是組織管理歷程中重要的一環。1930. y. Nat. sit. 年代,被稱為教育評鑑之父的 Tyler R. W.首創「教育評鑑(educational eval-. n. al. er. io. uation)」一詞,並出版關於課程與評鑑的著作,他對教育評鑑的定義受到爾後. Ch. i Un. v. 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廣泛引用(黃光雄編譯,1989:19)。Tyler(1970:105-6)認為. engchi. 評鑑是一種測定教育目標(educational objectives)與行為表現(behavior)之 間一致性的過程,目的是瞭解行為受到影響而產生變化的程度。Cronbach(1983) 指出評鑑是蒐集與利用資訊對教育方案作決定的歷程,此一方案可以是全國性的 課程、某校的教學活動或某一學生的受教經驗。Stufflebeam 與 Shinkfield(19 85)則認為評鑑是一種規劃、蒐集並提供描述性與判斷性資訊的過程,這些資訊 包括評鑑客體的目標、設計、實施和影響之功績與價值,以利決策,滿足效能需 要,並增加對評鑑客體的瞭解。蘇錦麗(1997:4)指出評鑑乃組織藉以瞭解預定 目標達成之程度及優缺點,從而加以改進的一種管理過程。郭昭佑(2007:16) 則將評鑑界定為一種應用方法蒐集與分析客體資料,並評估其功績與價值,以提 7.

(13) 供相關資訊予決策參考的過程。 綜合上述學者的定義,我們將教育評鑑界定為「蒐集資訊與分析並進行評估」 的過程,由評鑑的主客體針對特定教育標的進行價值判斷。延續此一定義,高等 教育評鑑制度即可視作一種針對高等教育機構的組織管理與教師表現及學生學 習成效等方面,進行資料蒐集、分析,並給予價值評判之活動,目的在於協助高 等教育機構提升教育品質或確認是否達成教育目標之用(蘇錦麗,1997:12-3)。. 二、近代高等教育評鑑的興起與發展 近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的模式大致可分為美國認可模式與歐洲評鑑模式。美. 治 政 國認可模式興起於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由於當時的美國高等教育處於 大 立 一個混亂且不安定的時期,包括新學術領域的發展及合法化、新類型高等教育機 ‧ 國. 學. 構的崛起、大學校院入學及畢業標準不一等問題造成高等教育的混亂局面(戴曉. ‧. 霞譯,2003:284)。為了解決此等問題,密西根大學率先於 1871 年派遣該校教. sit. y. Nat. 師到中學進行訪視,並允許獲有經該校核可之中學文憑學生進入密西根大學就. io. er. 學。這樣的作法迅速地在美國各地傳開,並陸續設立負責各級學校與學院的認可 協會,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美國的認可評鑑制度擴展成包括機構認可、專業認可. al. n. iv n C 及學程認可等三種主要形式,以配合不同目的或內容之評鑑(戴曉霞,2005: hengchi U 314-5)。. 而歐洲評鑑模式則是由英、法二國開風氣之先,在 1980 年代後期開始進行 全國性的評鑑,爾後由歐盟(EU)、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ESCO)、經濟合作暨發展 組織(OECD)等國際組織的推動下,歐洲各國於 1990 年代開始積極投入大學評鑑 活動(戴曉霞,2005:319-20)。根據研究指出,各國自 1980 年代起先後進行高 等教育評鑑的主要驅動力量約略可分為三部分(戴曉霞,2000&2002),說明如下:. (一)高等教育的擴張及運作機制的改變 二次世界大戰後因全球人口成長、平等主義的興起與 1960 年代人力資本論 的影響,各國政府競相投入經費以擴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促使高等教育進入 8.

(14) 高速擴張的階段。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資料估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 從 1960 年的一千三百萬到 2000 年突破七千九百萬,預估到 2025 年則會超過一 億人(UNESCO, 1995)。高等教育在人數方面的擴充,使得高等教育的特質在以下 五個方面有了根本的轉變(戴曉霞,2005:317):第一,高等教育在許多國家由 就學率 15%以下的菁英型(elite type)走向就學率 15%至 50%的大眾型(mass type),甚至是就學率 50%以上的普及型(universal type)(Trow, 1974)。第二, 高等教育的功能已經不止於社會領導階層的培育,更涵蓋對於未來職業的準備。 第三,傳統模式的大學教育已無法完全符合社會多元化的學習需求,高等教育需 從學生類別、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經費來源、研究取向及機構規模等面向重新. 治 政 自我定位,以因應更多樣化的需求。第四,高等教育的擴充稀釋國家教育經費, 大 立 政府支助高等教育的能力普遍降低,高等教育機構自籌財源的比例逐年上升。第 ‧ 國. 學. 五,為了提昇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及使用效率,高等教育的內部效率(例如學生. sit. y. Nat. 會關注的焦點。. ‧. 單位成本)及外部效率(例如研究成果能否配合社會及經濟的需求),逐漸成為社. io. er. 各國政府為了強化高等教育資源使用效率,同時又必須維持高等教育品質以 追求社會的持續發展,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於是出現顯著轉變。首先,各國逐漸. al. n. iv n C 調整以往由政府主導高等教育的方式,解除對公私立大學的各項管制(deregulhengchi U. ation),包括人事、財政、課程等,賦予各大學更大的管理彈性,換句話說,政 府和高等教育的互動由國家控制模式(state control model)轉向國家監督模式 (state superv-ising model)( Neave & Van Vught, 1994:9-11)。其次,政府 將市場邏輯引入高等教育,讓競爭與價格機制引導高等教育機構回應市場的需 求。最後,政府積極建立有關高等教育機構教學與研究的評鑑制度,一方面形成 高等教育機構需注意品質及績效責任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提供更多辦學績效相關 資訊供社會大眾、就學學生及合作對象參考(Altbach, P. G., 2000、戴曉霞,2 002)。. 9.

(15) (二)政府再造運動的影響 二次世界大戰後,歐美國家紛紛以復興為由開始擴大公共投資、增加社會福 利支出,將福利國家帶入極盛期。然而自 1960 年代後期開始,歐美各國的經濟 狀況逐漸衰退,加上 1970 年代的二次石油危機及全球性的景氣低迷,造成各國 面臨了經濟成長遲緩、因擴張而引發財政危機等國際性的經濟困境。由於政府無 法解決因通貨膨脹及各項政策失敗所導致的失業與貧窮問題,讓過去強調政府應 干預經濟活動、擴大公共投資及增加社會福利支出的凱因斯學派受到質疑,國家 的角色則受到嚴厲地審視(戴曉霞,2002;蓋浙生,2004)。而為了維持或提高國 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幾乎所有主要國家都開始進行政府再造運動。在新自由. 治 政 主義與新公共管理運動 的影響下,各國公部門的改造顯現出「去管制─民營化 大 立 ─市場化」(deregulation-privatization-marketization)的漸進次序,試圖將 2. ‧ 國. 學. 「績效」 、 「品質」等市場概念引入並落實在公共服務的提供。為了確保公部門的. ‧. 績效責任,國家開始扮演「評鑑者」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的公立大學也. y. Nat. 必須面對評鑑與改造的挑戰。. er. io. sit. (三)全球化的衝擊. 全球化(globalization)所帶來的時空壓縮與世界一體的意識,不僅讓個. al. n. iv n C 人、企業與國家能以更廣泛、快速且深入的形式和世界接觸,同時也造就一個高 hengchi U 度競爭的環境。全球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包括下列幾項:1.高等教育的產業性特 別受到重視。2.高等教育力求卓越的發展方向。3.跨國力量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日 益顯著(戴曉霞,2002:23-7)。 高等教育政策的轉變,影響所及不僅是大學的經營管理,對身處其中的大學 教師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正如 Altbach & Finkelstein(1997)所言: 「二 次大戰以降,教授職的黃金年代(golden age)已經終結,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變. 2. 新公共管理是在回應後資本主義社會時代,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包括:(1)刪減公共支出及抑制 政府組織等作法的成效相當有限;(2)公、私部門的界限日益模糊;(3)資訊科技一日千里。在這 樣的時代環境下,傳統的公共行政已欲振乏力,因而期待透過新公共管理的途徑改善公部門品質 (Farnham & Horton, 1996:24-5)。 10.

(16) 化與挑戰」。Altbach & Finkelstein 指出,因應高等教育環境的變遷,大學教 職人員將無可避免地面對諸多工作上的變化與趨勢,列舉如下(Altbach & Finkelstein, 1997:ix;Altbach, 2000:21):. (一)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的增加 由於擴張之故,高等教育消耗的資源愈來愈多,政府及私人投資者開始要求 高等教育履行更大的責任。過去被視為對教學、研究有相當自主性的大學教師, 如今開始逐漸受到任教機構關於「產出」方面的要求,學術工作日益受到監視與 控制,許多國家紛紛投入對學術工作進行評鑑的行列。. (二)尋求外部資金的壓力日益增加. 治 政 這邊所指的主要是研究型大學,學術人員開始被要求透過諮詢、對當地產業 大 立 提供服務、研究支援及其他任何能創造利益的計畫以獲取更多資金。這些大學體 ‧ 國. 學. 認到當財務吃緊卻又無法從政府獲得援助時,勢必要向外尋求資源,而這對大學. ‧. 教師來說似乎成為一種無法推諉的責任。. sit. y. Nat. (三)學術聘任(Academic Appointment)趨勢的轉變. io. er. 高等教育面臨預算緊縮、績效責任等諸多問題的情況下,各國行之有年的終 身聘任制度也開始發生變化。Altbach 指出目前學術聘任的兩大主要趨勢:1.兼. al. n. iv n C 職人員的增加與 2.專職的、有固定任職期限而非終身職位的擴大與設立。 hengchi U. Altbach 等人的觀察雖然在某個層面上凸顯出學術工作條件惡化的傾向,但. 並不是說高等教育政策的轉變對學術工作全然是負面的影響。舉例來說,大學教 師被施加尋求外部資金的壓力,其實也可視作加強產學合作的契機。當大學極力 擺脫學術象牙塔之名時,若能強化與社會的連結,增進人民生活的便利或促進經 濟發展,對藉由參與研究以獲取外部資源的大學教師而言也未嘗不是好事。. 11.

(17) 第二節. 我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檢視. 一、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沿革 1970 年代美國學術界講求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之際,其教育評鑑的 概念開始影響我國高等教育評鑑的實施,教育部進而著手規劃相關的教育評鑑工 作以瞭解各校辦學績效之情形(秦夢群,1998)。1975 年首次進行的大學評鑑以 物理、化學、數學、醫學及牙醫等五個學門之系所為對象,爾後陸續擴大以學院 為單位進行評鑑,並以試辦方式委託專業學術團體負責辦理評鑑工作,評鑑結果 做為各校之參考。大學評鑑雖始於 1975 年,但直至 1994 年大學法修正公布施行,. 政 治 大 學校務綜合評鑑,包含教學、研究、服務、行政及總結等五個評鑑項目,以質化 立. 大學評鑑才有明確的法源依據。據此,教育部於 86 學年度首度試辦全面性的大. ‧ 國. 學. 方向進行,而未設有量化指標,重點為整體性之校務制度及運作,其評鑑結果僅 作為各校自我改進之參考(黃政傑、李隆盛,1998)。本文從學門評鑑、校務發展. ‧. 計畫審查、校務綜合評鑑、自我評鑑及教師評鑑制度等五方面說明大學評鑑政策. sit. y. Nat. 的演變(何卓飛,1997:63-69;蘇錦麗,1997:49-56;吳清山、王令宜,2007;. al. n. (一)學門評鑑. er. io. 楊瑩,2008:5-9):. Ch. engchi. i Un. v. 學門評鑑之實施,可概分為三個階段:1.1975-1990 年:由教育部負責評鑑 工作的規劃、推展及組織評鑑小組。評鑑的對象是全國大學校院之各系所,其目 的主要為了解公私立大學各學系、研究所之教育品質及問題,作為輔導學校改 進、獎助及核准學校各類申請案件的依據。2.1991-1994 年:以試辦方式委託學 術專業團體「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 、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 「中國機械工程學 會」分別試辦管理、資訊與電機、機械三個學門之學門評鑑,並公佈評鑑結果。 3.1994-2004 年:民國 83 年頒布新修訂的大學法及其施行細則,賦予教育部對 於大學院校進行評鑑的法源依據。此後陸續辦理「大學通識教育」、「醫學學門」. 12.

(18) 及「管理學門」等學門評鑑。由於評鑑目的主要為輔導學門改進,提供各校觀摩 機會,故評鑑結果皆對外公布。. (二)校務發展計畫審查 由於以試辦方式委託學術專業團體進行的學門評鑑對於改進大學教育品質 的效果有限,同時為鼓勵各校建立發展特色,教育部於 79 學年度起,開始針對 12 所國立大學及 24 所私立大學進行中程校務發展計畫之訪視與評核,評鑑目的 為協助各大學做中長程規劃,以利教育部根據評估結果做重點之支援,使教育資 源做有效運用,並能配合國家社會整體發展。即評鑑結果將作為分配國立大學校 院之概算額度與增設系所的參考,並為獎助私校發展經費分配的主要依據。. (三)校務綜合評鑑. 政 治 大. 立. 1997 年首次試辦全面性的大學綜合評鑑工作,除了新設校院及改制未滿. ‧ 國. 學. 三年之學校得自行決定是否參與外,其他各校,包括軍警校院均納入此次評鑑,. ‧. 受評之學校總計達 62 校。2005 年教育部與各大專校院共同出資成立「財團法人. sit. y. Nat.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於 95 學年度開始以五年為一週期,委託高等教育評. io. er. 鑑中心針對全國 78 所一般大學校院全部系所進行評鑑,並根據評鑑結果做為教 育部核定系所招生名額調整之依據。. n. al. (四)自我評鑑. Ch. engchi. i Un. v. 教育部在進行第一次全面性大學綜合評鑑後,為鼓勵各公私立大學校院辦理 自我評鑑,便在 2001 年訂定「大學校院實施自我評鑑計畫補助要點」 ,提供經費 補助學校辦理自我評鑑。各大學為了因應緊接而來的第二次全面性大學評鑑,便 紛紛開始投入自我評鑑的工作。. (五)教師評鑑制度 教育部在 2004 年提出「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並於 94 年度編列 10 億元經費,由各校提出計畫爭取,透過競爭性的獎勵機制,鼓勵大學提昇教學品 質。教育部藉由計畫的實施,開始要求提出申請之各公私立大專校院訂定各校的 教師評鑑制度。 《大學法》在 2005 年 12 月 28 日亦修正通過,根據第二十一條規 13.

(19) 定:「大學應建立教師評鑑制度,對於教師之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成效進行 評鑑,作為教師升等、續聘、長期聘任、停聘、不續聘及獎勵之重要參考。」根 據張鈿富(2008)的研究指出,國內除台灣大學在 1998 年率先實施「教師評估準 則」作為評鑑校內教師之依據外,包括陽明大學、清華大學等也都有類似的規定, 遲至 2007 年已完成教師評鑑相關辦法法定程序的學校已有 22 所。 綜觀我國大學評鑑的實施,可歸納為以下幾個層級:1.由教育部主導,以全 國各大學為對象的綜合評鑑。2.由學校內部,以學院、系所為對象的自我評鑑。 3.由教育部委託專業團體針對特定學門進行的學門評鑑。4.由學校內部,針對教 師個人為對象的定期性評鑑。上述評鑑,除了醫學學門評鑑特別強調不採量化而. 治 政 注重「質」的評鑑外,其餘層級的評鑑都呈現以下特徵(顏崑陽,2005):1.承辦 大 立 單位由教育部逐漸轉變為專責評鑑機構,然教育部在評鑑工作中仍扮演相當強勢 ‧ 國. 學. 的主導角色。2.評鑑目的從協助學校改進發展、促進校際觀摩交流,到逐漸與系. ‧. 所招生名額、經費分配或獎補助直接掛勾。3.研究成果的評鑑上,都採取表列論. sit. y. Nat. 文篇數或研究計畫獲得補助件數及經費額數的方式,雖偶有點綴質性的描述,卻. io. er. 明顯偏重在「量化」的評估或等第的評定。. n. al. ni Ch 二、高等教育政策轉變之脈絡 U engchi. v. 承前所述,評鑑制度發展至今除了凸顯教育部在整個評鑑過程仍佔有相當重. 要的主導性角色外,將評鑑結果與資源分配進行連結的政策,更顯示評鑑制度已 不再單純為了瞭解學校經營情形、輔導學校改善或提供校際交流觀摩而辦理,高 等教育評鑑被賦予擇優汰劣、確保成果與績效責任,乃至提昇國際競爭力的功能 (顧忠華,2004:30;陳伯璋,2005:214)。國內評鑑制度政策轉變有其背景因 素,一方面受到新自由主義與新公共管理主義的鼓吹及高等教育市場化趨勢的影 響(參見第一節),另一方面則是與國內高等教育環境轉變有關。在探討評鑑政 策爭議的焦點之前,以下將先從四個方面針對高等教育的情境脈絡進行說明:. 14.

(20) (一)高等教育發展質量失衡 1950 年我國大學校院僅有四所,包括一所大學、三所學院,學生總數約五 千餘人,1980 年代後,由於開放私校設立及獎助私校政策、專科學校大量改制 為技術學院、科技大學以及為舒緩升學壓力、平衡城鄉差距與特殊領域的發展, 使得高等教育機構數量快速成長(鄭立輝,2001:91-92),根據統計,2008 年 國內大專院校的數目已達 164 所,其中大學 102 所、獨立學院 45 所、專科學校 15 所,學生數已逾百萬人(教育部統計處,2008) 。此外,以適逢就讀大學的 18 歲年紀觀察,1998 年的 18 歲人口為四十萬左右,到 2008 年則降為三十三萬人, 從這些數據來看,未來高等教育將產生供過於求的現象,大學必然會面臨到生存 危機。. 立. 政 治 大. (二)高等教育資源的排擠與緊縮. ‧ 國. 學. 由於大學數量的持續擴增,政府所提供給高教經費之總額雖仍有微幅增加,. ‧. 但平均每校能分配數卻因相互排擠而產生緊縮。私立學校雖以學生的學雜費為運. sit. y. Nat. 作的主要經費來源,惟近年來亦強力爭取與公立學校分享政府教育經費,教育經. io. er. 費相互排擠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在民間捐助高等教育的風氣未開,政府資源又 有限的情形下,高等教育補助經費不足及資源排擠的效應將持續存在。. n. al. (三)高等教育品質下降C h. engchi. i Un. v. 調查數據顯示高等教育機構快速擴增,但報名人數卻未大幅增加,以致大學 錄取率逐年攀升,錄取標準逐漸降低。另一方面有數據指出大學院校學生數與專 任教師比逐漸提高,足見高等教育的「質」並未與「量」有同步的發展(教育部, 2001)。. (四)就業市場供需之失衡 高等教育機構與其他教育機構、工商企業機構與政府單位的合作或聯繫仍顯 不足。許多高等教育機構所開設及實施的課程,未能因現今社會及產業變遷的需 求作調整,因而產生與產業需求脫節的現象(鄭立輝,2001:102) 。此外,大學 校院畢業生的失業率逐漸升高,但社會對於學業與就業關聯之期望並未改變,因 15.

(21) 而產生社會對於高等教育成效的質疑。 從高等教育發展的脈絡下我們發現,少子化的趨勢將造成大學招不到學生的 情況日益嚴重,根據經建會在 2008 年所做的人口推估,未來 10 年、20 年內大 學入學人數將較目前減少 9%、38%(中央社,2008)。為了調整高等教育質量失衡 的現象,教育部開始逐步建立高等教育機構的退場機制,打算讓辦學績效不佳的 大學退出高等教育市場,而具體措施便是評鑑機制,希望在供需失衡嚴重化前強 迫部分系所甚至學校關閉,達到減少供給的目的。然而,如果少子化的趨勢並未 減緩,即便所有的學校都努力辦學、系所都通過評鑑,將來注定還是會有學校招 不到學生而面臨關閉的命運,如此說來,做為退場機制的評鑑制度似乎沒有解決 高等教育質量失衡的問題。. 立. 政 治 大. 另一方面,政府近年來大力宣揚「卓越發展」 、 「躋身國際」等口號與目標,. ‧ 國. 學. 反映在高等教育領域就是希望強化大學學術與外在世界的聯繫,促使國內高等教. ‧. 育發展邁向國際標竿地位。教育部近年來推動包括「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 sit. y. Nat. 究中心計畫」 、 「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 、 「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等政策,. io. er. 為的就是建立「合乎國際標準」 、 「擁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專院校,而為了遴選並 確保品質優良的學校,各類學術評鑑就成了政府及學術界領導階層的最佳利器。. n. al. Ch. engchi. i Un. v. 三、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爭議. 前述的評鑑制度是否真能提升台灣高等教育水平有待時間證明,但相關政策 實施至今已經產生哪些影響或批評,或許可由現有的文獻中窺探一二。既有的政 策批判大致可從大學總體評鑑、學術刊物評鑑與教師個人評鑑三方面進行探討:. (一)大學總體評鑑(老大學與新大學之爭議) 2004 年 9 月,台灣學術界首次以研討會的方式針對當時的學術評鑑制度及 整個學術體制進行批判式的反思,有趣的是,當時與會的學者無一例外地都是國 立大學或是所謂老牌的私立大學教師,而從研討會的內容看,也幾乎都是圍繞著 學術評鑑對「研究」的負面影響,包括評鑑會讓大學教師盲目地進行量產研究、 16.

(22) 讓學術研究淪為英語化、美國化,最後甚至導出評鑑制度將導致知識生產的「自 由經濟學化」或「新自由主義化」的結論。這些共識一度讓人以為就是評鑑制度 對台灣高等教育的全部影響,然而正如吳挺鋒(2008:275)所言,高等教育的鬆 綁,除了讓大學數量暴增外,也帶來「生態多樣性」,包括新設大學的出現、技 職體系的改制升格,以及傳統師範體系的轉型。這些大學「新成員」在過去幾年 吸納了為數可觀的教師和學生,但它們的存在與活動往往不在傳統老大學的經驗 範圍裡,導致這些新成員的處境難以被理解,因此在所謂全稱式的高等教育議題 (例如:評鑑政策)實際上也經常有意或無意地將這些學校忽略在外(吳挺鋒, 2008:275)。. 治 政 這邊所說的忽略當然不是忘記它們的存在,而是未能考量這些新大學與老大 大 立 學的差異性,卻又試圖以同樣的評鑑尺度統一化管理所有大學,以致引發爭議。 ‧ 國. 學. 以學生組成為例,傳統老大學(包括國立大學及歷史悠久的私立大學)的學生原本. ‧. 就是素質較佳甚至可稱為菁英的一群。相較之下,新大學有許多都是因為早年為. sit. y. Nat. 了打破大學窄門,不讓高等教育受教權成為少數菁英的特權,而鼓勵私人興學設. io. er. 立或改制,換句話說,原本有些可能在傳統聯考制度下只能讀到高中、職或五專 的人,都因為這些學校的出現而「晉升」為大學生,但是他們的程度或學習動機. al. n. iv n C 落後於老大學學生卻也是可以預見的事。要強調的是,如果「學生組成」已經結 hengchi U 構性地決定學校學生素質的差異,那麼不同「等級」的學校學生需要運用不同的 方式與課程內容進行教育,這樣的思維在評鑑時也應該被評鑑委員理解與接納, 而不僅是用「學習成效」 、 「競賽成績」或「畢業後成就」等看似形式合理但實際 上卻充滿內容差異的評鑑項目,同質化地審查所有大專校院的辦學績效(吳挺 鋒,2008:289-90;周芬姿,2008:294)。 只是目前國內高等教育機構仍存在著這樣的偏見與行規:中央研究院優於國 立大學,國立大學優於私立大學,一般大學優於科技大學、大學優於學院、學院 優於專科學校,實施評鑑時則是由同樣的階序體制來進行(周芬姿,2008:294)。 對新大學而言,這些出身老牌學校的評鑑委員往往慣於以其所處的優渥學術環境 17.

(23) 來看待其他客觀條件較居劣勢的學校,提出的評鑑常常不切實際甚至荒腔走板, 而使受評單位難以接受(曾建元,2008:312)。舉例來說,由於國際化的趨勢, 很多評鑑委員會在改善意見中要求希望增加國際學生前往就讀,但這樣的審查意 見對新大學而言等於沒有。在台灣身為學術後進國家的前提下,要如何吸引質精 的國際學生前來就讀,即便連台大、政大等學校都未必有把握,卻要求這些後段 大學達到同樣的目標似乎強人所難(劉兆隆,2008:330)。進一步思考,何以要 所有大學都具備國際化的視野?如果這些新設大學的目的在服務當地學子或民 眾,積極建立學校與地方產業、經濟、文化的連結應該會比汲汲營營於國際化更 具實益。. 治 政 (二)學術刊物評鑑(「I」級人 之爭議) 大 立 在眾多關於評鑑制度的討論中,最受爭議的莫過於政府及學術領導階層大力 3. ‧ 國. 學. 推動號稱具國際公認水準的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SS. ‧. 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及 EI─Engineeri-n. sit. y. Nat. g Index(工程索引資料庫),做為學術評鑑的重要指標。2003 年教育部公布「20. io. er. 02 年大學、技職校院 SCI、SSCI 與 EI 論文總篇數發表統計」,由於統計指標偏 頗而引發軒然大波,更造成學界及輿論的熱烈討論。儘管後來教育部說明由於採. al. n. iv n C 計的方式出錯 ,造成校際排名產生誤差而公開道歉,但在這些統計數據背後所 hengchi U 4. 隱含的其實正是教育部近幾年以論文發表數量衡量辦學績效的思維。教育部大動 作地公布論文篇數排名並稱將做為評鑑指標之一,不僅造成學術界的惡性挖角, 更促成大專校院制訂各種獎勵措施,以提升國內教師向 S/SCI 發表論文的動機 (賴鼎銘,2005:31)。自此,一股彷彿催生「I」級人的風潮便在國內高等教育 蔓延開來。. 3. 即有能力刊登文章在 S/SCI 等資料庫期刊的學術人。 教育部用 SCI、SSCI、EI 等三種論文資料庫論文篇數的加總來排名,作為大學評鑑指標之一, 但未注意到SCI(科學論文引用索引資料庫)與EI(工程論文引用索引資料庫)收錄的期刊 很多都重複,加總時沒有剔除重複部分,以致統計錯誤, 造成以工學院為主的大學排名大幅提 前,沒有工學院的大學,排名則大幅落後。參考孟祥傑、李名揚, 〈大學評鑑論文排名 教部承認 出錯〉 ,聯合報,2003/10/24。. 4. 18.

(24) 然而究其起源,SCI、SSCI、A&HCI(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藝術人文引文索引)等原本不過是創立人 Eugene Garfield 提出一個可客觀區辨 期刊、論文重要性的理論,為了印證其正確性而在成立美國科學資訊所(ISI─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後所建置的資料庫。這些資料庫在近年 來整合為知識網絡(Web of knowledge),隨著時間的發展,更使得此一網絡兼具 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與資料庫兩大功能(黃厚銘,2005:94)。又,根據美 國 Thomson Reuters 公司網站的敘述可知,ISI 在 1992 年即被收購成為該公司 眾多資訊服務的資料庫之一,目的在於提供它的顧客相關服務,而非全然與學術 有關。不可否認的是,此等資料庫的建置對學術研究有相當程度的貢獻與便利. 治 政 性,但做為評鑑指標,其正當性與合理性卻不無疑問。黃厚銘(2005)與郭明政 大 立 (2005)曾分別就 SSCI 所收錄的社會科學與法律學門期刊進行分析,發現該資料 ‧ 國. 學. 庫收錄的絕大多數都是以英文(英美二國)出版的刊物為主,德文、法文(歐陸國. ‧. 家)或是其他語言的刊物則極少或完全沒有。換句話說,採用 SSCI 做為學術評鑑. sit. y. Nat. 指標,並不能凸顯某些學術領域的確切影響力,其所蘊含的並非國際化,只是英. io. er. 語化、美國化,這種建立在特定國家和特定語言資料庫之發表數量的評鑑基準, 實已扭曲了鑑別學術貢獻的目的(周平,2006:119)。. al. n. iv n C 以 S/SCI 做為評鑑指標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忽略理工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 hengchi U. 學科差異性。曾建元(2008:309)指出,由於人文社會科學與研究者所處的歷史. 文化脈絡關係密切,即使在方法學上能有一般性的規範準則,然而所涉及的研究 主題與材料有其地域性的特殊經驗內容,甚至意義的詮釋上也有其主觀性,導致 研究成果較難規格化,加上文化隔閡不易翻譯而難為國外學者感到興趣和理解, 因此台灣的人文社會科學論文較少獲得英美學術期刊青睞自是可預料之事。反 之,由於醫學、生物、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所涉及的學術主題、材料及語言與 在地的文化脈絡並無絕對關係,相較之下比較容易建立客觀、普遍而規格化的對 話機制,研究成果自然也就較容易以論文形式發表在 S/SCI 等資料庫的期刊內。 根據 Thomson Reuters 公司在 2004 年針對台灣十年間(1993~2003)論文發表及 19.

(25) 引用情況所做的統計(如表一)可知,醫學、生物、理工等學科在國際期刊上的 發表確實佔了絕大多數。 表一 2004 年台灣發表國外論文領域排名 排名. 領域. 論文數. 引用次數. 平均每篇被引次數. 1. 臨床醫學. 16,960. 95,005. 5.6. 2. 化學. 13,286. 68,002. 5.12. 3. 物理學. 12,497. 55,451. 4.44. 4. 工程學. 18,227. 45,723. 2.51. 5. 生物學及生物化學. 6.76. 6. 材料科學. 3,983 26,913 政 治 大 6,681 21,009. 7. 動/植物科學. 8. 立. 3.14. 分子生物學/遺傳學. 1,194. 12,970. 10.86. 9. 神經科學/行為學. 1,593. 12,563. 7.89. 10. 藥理學/毒物學. 2,157. 11,509. 11. 微生物學. 1,037. 9,385. 12. 環境生態學. 1,970. 7,986. 4.05. 13. 電腦科學. e n4,664 g c h i U7,968. 1.71. 14. 地球科學. 15. 免疫學. 16. y. sit. io. n. Ch. er. Nat. al. 4.05. ‧. ‧ 國. 14,468. 學. 3,568. v ni. 5.34 9.05. 1,388. 6,037. 4.35. 601. 5,521. 9.19. 數學. 2,369. 4,894. 2.07. 17. 農業科學. 1,173. 4,795. 4.09. 18. 太空科學. 421. 3,374. 8.01. 19. 精神病學. 484. 2,608. 5.39. 20. 普通社會學. 1,225. 2,057. 1.68. 資料來源:http://www.in-cites.com/countries/taiwan.html. 20.

(26) 然而,政府與各大專院校戮力鼓勵學界向國外期刊投稿,是否已經確實提升 台灣學術實力在國際的能見度?根據統計,台灣自 2004 年以來每年發表在國外 期刊的論文數都維持在全世界排行的 20 名左右(如表二) ,然而每篇論文平均被 引用次數卻落到 96 名(如表三),顯見國外學者對於台灣的研究並沒有那麼重 視。總而言之,把理工、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擺在一個原先就不對稱也不適 合的天平(S/SCI 投稿量)兩端,呈現的不是孰重孰輕而是無法比較的問題。 表二. 2004~2007 台灣發表國外論文統計/排名. 年份. 論文數. 全世界 149 國排名. 2004. 430,290. 20. 2005. 立. 18. 120,447. 2007. 18. 學. ‧ 國. 2006. 政110,948治 大 130,281. 18. ‧. 資料來源:http://www.in-cites.com/countries/taiwan.html. 全世界 149 國排名. 引用次數 a l 論文數 iv n C 96,394 h e n g c h420,234 i U. n. 被引總數. 1993~2003 台灣發表國外論文表現. er. io. 論文發表及. sit. y. Nat. 表三. 21. 26. 平均每篇被引次數 4.36 96. 資料來源:http://www.in-cites.com/countries/taiwan.html. (三)教師個人評鑑(績效化、失衡化之爭議) 國內目前針對大學教師個人的評鑑方式包括教師評鑑制度與升等制度,兩者 都是以系統化的方式蒐集大學教師在教學、研究與服務等方面的事實表現與資 料,進行專業性的價值判斷與客觀性的績效評估(彭森明,2006:6)。在教師評 鑑方面,孫志麟認為教師評鑑的意義與界定會隨著評鑑典範的轉移與教師主體性. 21.

(27) 的重視與否而有不同的詮釋,據此,他進一步將現行的教師評鑑區分為「績效控 制評鑑取向」與「專業發展評鑑取向」。績效控制評鑑取向又稱為科層取向(bureaucratic approach)或垂直式(vertical approach)的評鑑取向,其形成與盛 行於教師評鑑的傳統時期,並與 1990 年代的績效責任制度主張相結合而迅速發 展成為大學管理的重要手段。此一評鑑取向具有控制、計畫、整合與發展的功能, 評鑑的焦點集中在教師評鑑前的工作表現,評鑑的目的作為人事決定(包括教師 升等、聘任、獎勵、懲罰等)之用;專業發展評鑑取向又稱為教育取向(educative approach)或水平式(horizontal approach)的評鑑取向,其形成與發展的 原因在於對傳統的評鑑進行反思,揚棄科學管理的科層控制,主張評鑑只是一種. 治 政 手段、方法或過程,真正的目的在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種思維強調的是大 大 立 學教師主體性的建構,藉由評鑑活動讓教師的聲音與行動得到重視,並進一步致 ‧ 國. 學. 力於教師和學校的共同發展 (孫志麟,2007:108-110)。. ‧. 孫志麟(2007)與張鈿富(2008)依循這二種評鑑取向脈絡,分別以一所大專校. sit. y. Nat. 院的教師評鑑制度進行檢視而得出類似的結論:國內大專校院(無論是著名的研. io. er. 究型大學或傳統的師範校院)所規劃或施行的教師評鑑制度,大多著眼於績效管 理與控制的思維,而忽略了教師專業發展的課題。也就是說,現今的評鑑制度重. al. n. iv n C 視的是大學教師的學術產出結果,研究論文發表得多就是優良教師,反之則被視 hengchi U. 為不思長進的一群。這種「結果論」的評鑑傾向除了可能造成教師專業發展的延 遲或落後外,更直接的影響是「重研究,輕教學」的現象。 過度重視研究而輕忽教學任務幾乎是各國大學普遍的趨勢與困境。前史丹福 大學校長 Donald Kennedy(1997)便曾在《Academic duty》一書中說道: 「一般美 國大學教師,無論是應徵初任教師或升等終身職教職,得到的善意建議通常是要 將大部分心力放在研究與成果發表上,教學則得過且過就好」。這樣的學術思維 在國內的評鑑體系中同樣可見,以升等制度為例,雖然我國在八十七學年度起, 試行併計教學服務成績之教師審查制度,但無論是法令規定或是實務運作上,研 究成績及學術著作仍是升等審查過程裡最重要的條件,除講師層級中以學歷升 22.

(28) 等,考量部分國家地區的碩士學位並未撰寫學位論文,而無要求學術著作外,其 餘各等級教師升等,皆需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因此,申請升等者莫不孜孜矻 矻地鑽研學術研究,至於教學、服務或社會批判的工作,多抱持著能過且過之心 態應對(陳碧祥,2001:170)。 以上我從大學整體、學術刊物與教師個人三個層面分別討論評鑑制度所引發 的現象與批評,首先必須強調的是這些現象不必然已對國內大專校院都造成明顯 的影響,或說影響的方式不盡然與前述的過程相似,這有待更全面的研究方能確 認。以單一學校並以大學教師作為主體進行分析,我想聚焦的是後二者的層面, 也就是說從學術刊物與教師個人的角度來看,評鑑制度究竟如何控制或引導大學 教師的勞動過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3. i Un. v.

(29) 第參章 第一節. 當學術成為一種勞動. 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理論. 一、 技術變遷 當代關於勞動與勞動過程的研究,源自於 Karl Marx 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 析。Marx(2004)指出,資本家向工人購買的是勞動力(工作能力) ,而非勞動(工 作產能) ,如果資本家能夠盡量榨取工人的勞動,使工人產出的價值5多於資本家 購買勞動力的價值,就會產生「剩餘勞動」或「剩餘價值」,而這正是利潤的來 源,也是資本能夠持續擴大、進行循環的重要因素。在資本主義的生產脈絡下,. 政 治 大. 勞動力成為尋求最大剩餘、創造最大利潤的關鍵,原因在於人類勞動力因其「聰. 立. 智與目的性」(intelligent and purposive)而具有獨特性(Braverman, 1974:. ‧ 國. 學. 56),這種獨特性使得人類的勞動出現強大的適應力,並有無限的生產潛能。固 然,從資本主義的角度來看這是個好消息,但勞動力這種東西就像錢幣一樣有正. ‧. 反兩面,資本家買了可以完成許多工作的勞動力的同時,也買了許多不確定的質. y. Nat. sit. 與量,特別是在「生產的對立關係」脈絡下,被購買的勞動力在實現其「潛能」. n. al. er. io. 時,往往受到工人的主觀情況、生活背景、工作的社會條件,以及勞動的技術環. Ch. i Un. v. 境等方面的限制(Braverman, 1974:56-7)。因此,如果資本家真的想要購買到. engchi. 勞動力的潛能,勢必要控制勞動過程,以去除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才能極大 化勞動的生產潛力與利潤。 然而,控制終究只是一種手段,真正的核心議題是「技術」,工業資本主義 興起後,機械化的引進造成技術破壞,因此在論證工作本質的改變時,技術就一 直是分析的重心。而在繼起的科技發明,尤其是資本家利用電腦設計、規劃工作 流程的作法除了引發勞動者技術升級(upgrading)或退化(degradation)的爭論. 5. Marx 說道,每一種商品都有兩面,一面是使用價值,另一面是交換價值。使用價值只有在使 用或消費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實現;而交換價值則是以一種量化關係(quantitative relation)出現,表 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和另一種使用價值互相交換的比例,這個比例將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不斷 改變(Marx,2004:49)。 24.

(30) 外,也強化了技術概念作為勞動過程研究的焦點。當資本家將機器擺進工廠時, 工作的本質就已開始改變,然而這些變化最終將會導致工作技能向上提升抑或向 下沈淪,從技術變遷的歷史發展來看似乎尚未產生定論。二十世紀以降,產業的 發展遠比過去複雜多樣,對於技術的定義與評估更顯得意見分歧。基本上來看, 有一派是所謂的「悲觀主義者」,他們強調的是工作的技術內容,以及執行工作 時所需要的訓練程度,這一派人士認為工作產生了「去技術化」(deskilled)的 現象;另一派則是「樂觀主義者」,他們通常強調技術的變遷過程,也就是說過 去重視的是手工藝的純熟技巧,後來則強調運用新技術時所需要的責任及日益提 高的教育資格,他們認為工作會朝向「技術提升」(upskilled)的方向發展。以 下分別述之。. 立. 政 治 大. 在悲觀主義立場中,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就是 Harry Braverman 對去技. ‧ 國. 學. 術化的歷史解釋。他擷取 Marx 對資本主義的工作理論,用來解釋現代工業化社. ‧. 會的進展對勞動過程的影響。他認為在工業化社會中,工人只能出賣勞動力給雇. sit. y. Nat. 主,所以在經濟上受到壓迫束縛,同樣地,雇主也受到侷限,因為如果無法獲取. io. er. 利潤,資本無法進行積累,工廠就只能關門歇業。這種資本主義式的生產邏輯, 其核心要點就是雇主與受僱者之間的不平等關係,而 Braverman 的目標就是要檢. al. n. iv n C 視「藉由資本的積累而造成勞動力受到支配與型塑的方式」(Braverman, 1974: hengchi U 53)。. 二十世紀初期美國已經發展出大規模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式,這種生產模式愈 來愈仰賴科學知識,因而勞動控制的議題也變得更加複雜且重要。對 Braverman 而言,資本家追求管理式控制的過程裡,科學管理(或稱泰勒主義)理論最為重 要,原因在於科學管理具有實踐意涵,更準確地說就是「該理論充分地將資本主 義的生產模式予以明確言語化」(Braverman, 1974:86)。他從泰勒主義的系統 化或科學管理方式歸納出掌控勞動過程的三大原則:第一,蒐集並發展勞動過程 的知識;第二,將這些知識集中於管理階層,更重要的是,不能讓工人也擁有這 些知識;第三,利用這種壟斷性的知識來控制勞動過程的每個步驟,以及勞動過 25.

(31) 程的執行模式(Braverman, 1984:119)。這些原則所延伸的意涵就是讓「概念」 與「執行」分離(a separation of conception and execution),也就是說將工 人所有的心智勞動轉移到管理階層,同時將工人所要執行的體力勞動加以分割、 簡化(Thompson, 1989:75)。簡單來說,就是讓勞動者變成一隻聽命行事的手, 再由遠方的大腦負責監督、矯正和控制這隻手的動作(Braverman, 1974:125)。 Braverman 認為這種分離非常重要,但要使手腦分離得以實現,必須讓生產 規模及相關資源發展到一定程度,管理階層才能完全涵蓋設計、籌畫與監督工人 的細部任務。如圖一所示,勞動者的勞動在「概念」與「執行」分離的情況之下, 管理階層透過對於原屬於勞動者的「概念」加以佔有,並進一步控制勞動者的實. 治 政 際「執行」,另一方面則透過機器的引進與分工,讓勞動者在「執行」上更為零 大 立 碎化與機械化。 ‧. ‧ 國. 學 勞動. y. Nat. n. er. io. al. 執行. sit. 概念. 集. 中C. 控. hengchi. 管理階層 圖一. 制. i Un. v. 分. 化. 機械化與精密分工 概念與執行分離下的勞動過程. 對資本家來說,機械化的好處不僅能提高勞動的生產力,也能讓管理階層除 了利用組織手段外,在不涉及個人主觀喜好的情況下低調地藉由機器工具來掌控 勞工。更具體來說,只要好好地維護並使機器處於良好狀況,機器就會比勞工多 了幾項好處:更可預測、更一致性、更默默地順從。換句話說,用機器來取代人 力,可以確保精準的相同動作得以反覆執行,也不會受到質疑。相較之下,勞工 26.

(32) 即使勤奮認真也會有疲憊的時刻,一旦疲憊就會分心,效率和品質就會不穩定, 甚至可能會對工作環境或薪資報酬不滿而抗議。總地來說,機械化除了讓勞動成 本變得更便宜外,也造成勞動過程的去技術化(Braverman, 1974:127)。這兩種 結果都是對資本家有利,無怪乎資本家急於設計並使用機器,讓這些機器整合勞 工的知識和技術,希望藉此將人力減少到只留下極少數員工來監控自動化生產的 過程。 Braverman 的去技術化論述引起正反兩極的反應,對此一命題的批評大致可 歸納成以下幾種的觀點:過度理想化前工業化時期的工匠工作;對去技術化現象 擴張解釋(批判者認為泰勒主義或許適用在美國,但歐陸國家則不明顯);研究. 治 政 中出現了性別盲(gendered-blindness),而未能探討技術受到性別考量的影響深 大 立 淺;忽略工人對於管理階層的抗拒可能性;以及低估技術提升的程度 (Wardell, 6. ‧ 國. 學. 1999:5-9)。Braverman 從資本主義的角度看待技術變遷,認為勞動的分工日益. ‧. 細緻,將工作變成簡單且無須知識的執行過程,而認定這是工作的「退化」,若. sit. y. Nat. 再進一步衍生去技術化的階級意涵,就是造成「普羅化」(proletarianization,. io. er. 無產階級化)的趨勢。. 然而正如前面所說,技術的變遷受到眾多因素影響而出現意見分歧的情況,. al. n. iv n C 在「去技術化」的論述之外,「技術提升」的可能性同樣引發討論,其中最常被 hengchi U 引用且最為系統化的觀點就是 Daniel Bell(1973)的「技術提升理論」。Bell 在. 1973 年出版《後工業社會的來臨》(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一書中指出,今後的三十到五十年間,將出 現所謂的後工業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他認為後工業社會裡雖然私 人財產仍是(權力的)重要基礎,但技術也將成為另一項重要基礎,有時甚至能 與財產匹敵。技術根植於教育,這是獲取技術的重要管道與工具(Bell, 1973: 115),也就是說 Bell 認為理論性的知識將成為後工業社會生產的重要因素,因 6. 相關的批評論述可參考 Wardell M. (1999) ”Labor Processes:Moving Beyond Braverman and the Deskilling Debate”, in M. Wardell, A. L. Steiger and P. Meiksins (eds), Rethinking the Labor Proces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p.1-15.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After students have had ample practice with developing characters, describing a setting and writing realistic dialogue, they will need to go back to the Short Story Writing Task

• helps teachers collect learning evidence to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 refine teaching strategies.. AaL • engages students in reflecting on & monitoring their progress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How does drama help to develop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 Forms 2-6, students develop their self-expression by participating in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The existence of cosmic-ray particles having such a great energy is of importance to astrophys- ics because such particles (believed to be atomic nuclei) have very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