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當學術成為一種勞動

第二節 競賽場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服務方面其實大同小異,唯有研究項目有所變化,因為這個項目在政大的評鑑 制度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看出教師們會在這個部分多所著墨。例如他們會 抱怨教學及家庭因素導致研究時間不夠,但還是「自願」花更多時間投入。同時 也會使用一些小技巧來幫助提升投稿被刊登的機率,甚至在面臨評鑑壓力時,還 會出現所謂的偷吃步,採用速效型研究或相互掛名、分工等方式幫助增加論文產 量,其用心之積極完全不輸在工廠投入趕工遊戲的工人。

在訪談過程中發現,教師們對於既有的評鑑制度其實褒貶不一,有人樂於服 膺,也有人頗感無奈,也就是說校方以制度管理控制工作績效的目的,與教師之 間的利益並未全然衝突。那麼關鍵的衝突點何在?消解利益衝突的方式又是什 麼?我認為有「抵抗」與「順從」二個層面可以說明。首先,校方與教師們(至 少是一部份人)之間的衝突點其實是前者過度推崇特定資料庫期刊,並試圖將其 營造成唯一標準的意識型態,因此我們看到,無論是「抵抗」裡透過校務會議要 求取消相關制度,或是私下對這類標準的不以為然,抑或「順從」裡積極投入的 教師們努力「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或是坦然說出「非常care這個東西」, 其實都是抗拒一種意識型態,而非評鑑制度本身。至於接受評鑑制度對大學教師 而言,是否算是一種對自我專業(自律)的否定?我認為答案不盡悲觀。或許既 有的評鑑制度有其缺失之處,然而正因為尚未有具體的自律公約,若再無規律措 施,除了可能影響學生受教權益,甚至也會對其他教師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評 鑑制度在這種時刻扮演的他律角色正好補足校園裡應有的自律缺口,從這個角度 來看也是一種評鑑制度正當性的再強化。

第二節 競賽場外 一、後記

還記得某位教師在接受訪談時聊到,他覺得校內的評鑑制度不甚合理,有一 種將教師的研究志趣刻意導向特定學術氛圍的趨勢,但他同時也覺得學術工作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自由,讓他有很多發揮的空間,我問說這二者之間難道不會有矛盾或衝突嗎?他 回了這麼一段話:

「當然會很衝突,但是只能隨遇而安吧。就像我說的,我不像某些很瀟灑的 老師,有些瀟灑的老師他所有的會議都不參加,我們系上就有的老師是這 樣。沒有錯,有些會很無聊,但有些會很重要,但很多老師絕不參加,他 只寫自己的東西,所有服務他都不幹,但我沒他們那麼瀟灑。…我覺得這 個圈子給我最大的好處是給我這個地方,我可以去思考一些我想要思考的 事情,我覺得這是我人生很大的幸福。…我不是視升等為無物,升等是一 種自己研究的提升,我也會想,所以我會盡力,但是只要跟我設想的這個 主軸無關的那種升等努力我可能就不會去做。(B-090421)」

身為學術勞動場域的當事人,他的回答其實恰好反映了我從後續幾位受訪教 師身上瞭解到的工作習性:有人坦言偏好從事研究,不喜歡做一些「有的沒的」

雜事;有人喜歡教書,享受和學生教學相長的感覺;也有人對於社會服務的投入 不遺餘力。作為旁觀者的我,一次又一次地聽著教師們談論自己在學術工作中的 得與失,我感受到的是這群人對於「投注心力在工作後能獲得什麼」的渴望遠高 過經濟報酬的回饋,然而過去這幾年校內營造出的學術氛圍與評鑑要求,卻讓許 多教師對工作的熱情變了調,一心只想著如何趕快升等、晉升「I」級人的行列,

而忘了社會對於他們作為「知識分子」的角色期待與實踐。

以《東方主義》(Orientalism)一書聞名的 Edward W. Said 在另一本著作

《知識分子論》(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中曾說道(2004:48):

「對我來說,中心的事實是,知識分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眾以及為(for)

公眾來代表、具現、表明訊息、觀點、態度、哲學或意見的個人。而且這個角色 也有尖銳的一面,在扮演這個角色時必須意識到其處境就是公開提出令人尷尬的 問題,對抗(而不是產生)正統或教條,不能輕易被政府或集團收編,其存在的 理由就是代表所有那些慣常被遺忘或棄之不顧的人們和議題。」大學教師身為知 識分子最具代表性的職業角色之一,其所被賦予的責任除了知識的創造與傳遞,

我認為也應該活躍在社會的各個角落,以其專業權威替社會帶來更多實質且正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影響。

最後,我想回歸學生的身份為我所觀察到的大學教師及其學術勞動做一個總 結。坦白說,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大學教師是一門良心事業,要積極熱情或消極敷 衍全都在教師的一念之間,然而評鑑制度的實施卻改變了我的想法。對大學教師 而言,評鑑就像考試一般,有人「生平無大志、但求六十分」,也有人拚命想挑 戰自我極限。所以即使政大在形式上已經逐步調整或取消與 S/SCI 相關的獎酬制 度,還是時常可以從學校各系所(特別是主流學門)的網頁看見教師們在著作清 單上標記著這篇文章是「SSCI」、那篇文章是「TSSCI」,這種像是要刻意凸顯研 究能力的行為看來並未隨著制度的修正而退燒,反而以更細緻的方式繼續存在,

成為一種評斷教師良窳的深刻記號。

二、後續研究建議

除了一開始在研究限制提到的性別與種族等關於影響勞動過程重大的因素 未能深入探討外,關於評鑑制度與勞動過程的探討,我想再提出二點供後續研究 者參考。首先是評鑑制度對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影響的差異,訪談時曾有過去在 私立大學任教的教師提及,評鑑制度的實施對私立大學而言是利多於弊,原因在 於私立大學除了負有與公立大學一樣的教育責任外,營利往往也是私立學校維持 發展的重要目標,因此學校在經營策略上有時可能偏重在招生方面,而忽略教師 作為高等教育導航者的重要性。評鑑制度的實施在某種層面即是將原本私立學校 可能不甚重視的教師專業發展至少提升到一定的程度,至於如何提升、評鑑制度 施行前後校方與教師的關係是否產生變化等問題則有待進一步的探究。而另一點 值得探討的就是大學教師申請國科會研究的部分,本論文探討的教師評鑑與升等 辦法主要是以一個整體性的概念做論述,雖然已經指出「研究」確實是現階段最 受教師重視的工作項目,然而在這二種機制下教師面臨的壓力其實並非時刻存 在。相較之下,由於國科會的研究計畫每年都開放申請,而此等計畫也是學術界 公認最具權威的學術成就,因此,我們可以說國科會研究計畫的爭取比起校內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評鑑或升等,更是一種直接的競賽場域,其所營造的壓力更是隨著每年年底計畫 申請截止日期的到來而沈重。未來研究者如針對此一部份進行深入探討,相信能 夠更扣緊評鑑與教師勞動過程的關係。

1. Altbach, P. G. & Finkelstein M. J., 1997, “Volume Introduction,"in Altbach, P. G. & Finkelstein M. J.(ed.)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The Professoriate in Crisis.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Inc.

2. Altbach, P. G., (ed.) 2000, The changing academic workplac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Chestnut Hill, M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Boston College.

3. Bagihole Barbara, 2002, “Against the Odds: Women Academics'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Howie, G. & Tauchert, A. (ed.) Gender,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 Burlington, Vt. : Ashgate.

4. Bell Daniel, 1973,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 New York : Basic.

5. Blackburn, R. T. & Lawrence, J. H., 1997, “Faculty Research,"in Altbach, P. G. & Finkelstein M. J., (ed.)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The Professoriate in Crisis.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Inc.

6. Braverman Harry, 1974,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 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 Monthly Review Press.

7. Burawoy Michael, 1979, Manufacturing consent : change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 Cronbach, L. J., 1983, Designing evaluations of educational and social program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9. Edgell Stephen 原著,郭寶蓮、袁千雯譯,2009,《工作社會學導讀》,台北:

韋伯文化。

10.Edwards Richard, 1979, Contested terrain :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kpla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New York : Basic Books.

11.Farnham, D. & Horton, S., 1996, Managing the new public services.

Basingstoke, Hampshire, [England] : Macmillan Press

12.Hamilton, Neil W., 2002, Academic ethics: problems and materials on professional conduct and shared governance. Westport, Conn.: Praeger.

13. Harcleroad, F. F., 2003, 〈看不見的手:外部團體及其影響〉,戴曉霞譯,

載於 Philip G. Altbach, Robert O. & Berdahl,& Patricia J. Gumport 編,

《21 世紀美國高等教育:社會、政治、經濟的挑戰》,台北:高等教育。

14. Karl Marx 原著,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

2004, 《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15. Kennedy Donald, 1997, Academic duty. Cambridge, Mass. ; London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6. Miller Henry, 1991, “Academics and their Labour Process,"

White-Collar Work: The Non-Manual Labour Process. Smith, C., Knights, D. & Willmott, H.,(ed.) Basingstoke, Hampshire, [England] : Macmillan Press.

17. Neave, G. & VAN Vught, F. A.,(ed.) 1994, Govern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Relationships Across Three Continents: The Winds of Change.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Inc.

18. Nichols, T. & Beynon, H., 1977, Living with Capitalism. London:

Macmillan.

19. Ryan Bill, 1991,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al production. Berlin ; New York : Walter de Gruyter.

20. Simeone Angela, 1987, Academic Women Working towards Equality. South Hadley, Mass. : Bergin & Garvey.

21. Stufflebeam, D. L. & Shinkfield, A. J., 1985, Systematic evaluation : a self-instructional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Kluwer-Nijhoff

22. Stufflebeam, D. L. & Shinkfield, A. J.原著,黃光雄編譯,1989,《教 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師大書苑。

23. Slaughter, S. & Leslie, L., 1997, 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4. Thompson Paul, 1989, The Nature of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debates on the labour process.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25. Trow, M., 1973,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Paris: 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26. Tyler, R. W.,1970,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7. UNESCO, 1995, Policy Paper for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Paris: UNESCO Press.

28. Wardell, M., Steiger, T.L.& Meiksins, P.,(ed.) 1999, Rethinking the Labor Proces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lbany.

網路資料

1. 中央社,2008-08-18,少子化 高等教育未來面臨招生不易窘境,http://www.

epochtimes.com.au/b5/8/8/18/n2232862.htm

2. 中國時報,2007-11-19,流浪博士浮現 高學歷高失業,http://tech.chinat 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 nt/0,4703,171704+112007111900054,00.html

3. 中國時報,2003-10-20,重金支持研究 長庚一炮而紅;民生報,2003-10-21,

政大名次暴跌 指評鑑基礎不公平;聯合報,2003-10-21,論文篇數台大最多 長庚第 5 政大排 48。以上三則新聞報導摘自 http://taiwantp.net/cgi/TW forum.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15

4. 國立政治大學,2009,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7%AB%8B

%E6%94%BF%E6%B2%BB%E5%A4%A7%E5%AD%B8,http://archive.nccu.e du.tw/history.htm

5. 國立政治大學人事室,教師升等作業流程圖,http://p00.nccu.edu.tw/po01 _news.htm

6.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

6.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