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海外進入模式與策略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海外進入模式與策略

在國際企業管理的領域中,海外市場的進入策略是關鍵的議題(Cavusgil, Knight, & Riesenberger, 2008)。企業在進行海外擴張時,必須選擇一個最適的進 入策略,這個最適的策略除了必須具備可行性,也要讓企業獲得風險調整後的最 高報酬(Anderson & Gatignon, 1986)。Cavusgil et al.(2008)認為海外進入策略可以 被歸類成三大種:

1. 以本國為基礎(home-based)的國際貿易活動,如全球資源搜尋(global sourcing)、

出口(exporting)和相對貿易等(countertrade);

2. 契約關係(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如授權(licensing)和加盟(franchising)等;

3. 以股權或者所有權為基礎的國際貿易活動,如海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或合資企業(collaborative ventures)等。

較早期的學者,多使用企業的掌控程度來區隔不同的策略,如 Anderson &

Gatignon (1986)把進入策略分成高、中、低三種控制程度模式,探討風險和利益 之間的取捨。高掌控程度的策略可讓企業的獲利能力增加,也能提升其決定權,

但是相對的,企業也必須付出較多的資源,承擔較大的責任和風險。Hill et al.

(1990) 認為多數文獻把進入策略分成授權(licensing)、合資(joint venture)和獨資 (wholly owned subsidiary)等三種。而企業在決定其進入策略時應該要考慮控制程 度、資源投入程度和知識擴散風險(knowledge dissemination risk)的程度。

也有學者將進入策略分成兩類,一類是以所有權(ownership control)來區分,

分成出口、授權、合資企業和子公司(subsidiary)。另一類則分成整合(獨資子公 司)、合作約定(合資和策略聯盟)和獨立進入(授權和加盟)(Tsai & Cheng, 2002)。

Wei et al. (2005) 則將進入策略根據研究的目標將其分成兩種類型,第一種分法 為二元和多元的選擇,如貨物交易(trade)、授權或直接投資(FDI)。另外一種著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於二元的選擇,如獨資或合資、新設或併購等(Wei, Liu, & Liu, 2005)。

較近期的研究,對於進入模式最常分類的方式是分成獨或合資和新設或併 購。Dikova & Witteloostuijn (2007)認為跨國企業在做海外投資的時候會面臨至少 兩個策略上的抉擇。第一個是建立模式的選擇(established mode choice),企業必 須決定要以新設還是併購的方式建立海外營運的分支。第二個是進入策略的選擇 (entry mode decision),企業可以決定要以獨資的方式進入市場或是與當地的夥伴 成立合資的子公司。

由於本研究著重在新設與併購兩種選擇的影響因素,因此在接下來的文獻回 顧中,將針對該兩種策略做進一步的探討。

新設模式是指企業在當地市場創業性(start-up)的投資活動,企業會建設自己 廠房和設備以及雇用全新的員工。併購是指企業直接向當地已存在的公司購買所 有權,讓企業對於這間公司擁有一定程度的決定權和掌控權(Larimo, 2003)。兩 種模式各有不同的優缺點,因此企業面對不同的海外投資情況時,應考量地主國 與企業本身的特性和投資目的來選擇最適當的進入策略。

Hennart & Park (1993)在文獻中使用了四個理論來解釋影響新設與併購的抉 擇考量因素,分別為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企業併購理論(theory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Penrose 的企業成長理論和 Chatterjee 的資本市場缺 失理論,之後也有諸多學者使用這四個理論中的一個或是多個來建立研究架構。

A. 交易成本理論

交易成本理論是解釋海外進入策略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在過去,有許多位 學者使用交易成本理論來檢視企業的進入策略考量(Zhao, Luo, & Suh, 2004)。有 些變數會同時影響企業是否要進入海外市場和選擇以什麼樣的模式進入,如企業 特殊資產(specialized assets)的傳遞,企業擁有的專屬優勢(specific advantages)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否可以從企業傳遞到子公司會影響企業進入策略的選擇。在這樣的情況下,交易 成本可用來解釋企業進入策略的選擇與使用(Kogut & Singh, 1988)。 Hennart &

Park (1993)認為,雖然交易成本理論原本是用來解釋為什麼企業要進行海外投資,

但是可以延伸解釋企業對於新設與併購策略抉擇的考量。Brouthers & Brouthers (2000) 結合交易成本與文化和制度的影響因素來探討企業進入策略的影響因素。

Larimo(2003)則是使用交易成本、文化構面、議價能力和制度構面來探討企業海 外進入策略的選擇。

B. 企業併購理論

根據企業併購理論,企業會選擇以併購而非新設的方式進入海外市場,可 能是因為成本或是策略上的考量。當併購的成本比新設的重置成本(replacement) 還要低時,對於併購者而言,併購該公司是一筆划算的交易,企業會選擇以併購 的方式進入市場。或者,對於企業而言,該筆併購案可以讓企業在專屬資源的使 用上更有效率,而這樣的優勢無法透過新設的策略獲得時,企業也會採用併購的 策略(Oster, 1990)。

Hennart & Park (1993)沿用該理論來解釋企業進入策略的選擇,如:當企業 的母國匯率相對於目標市場較強勢,併購相對新設所需的成本較低,因此企業會 傾向採用併購的模式。在策略面上,企業也會為了某些特定的理由,採用併購模 式。例如,新設模式無法讓企業快速的進入市場,所以當目標市場國成長率高或 者市場的特定產業內已存在競爭者時,企業為了加快進入市場的速度,會傾向採 用併購的方式。若是企業採用新設的方式進入產業集中度高的市場,會面臨到很 大的規模障礙(scale barriers),因此企業會傾向使用併購的方式來降低多餘產能所 帶來的困難(Yip, 1982)。

C. 企業成長理論

管理人才是影響企業成長重要的因素之一。有些管理資源可以透過外部的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道獲得,如:從競爭者的公司招募(Rao & Drazin, 2002),但是仍然有許多管理資 源無法由外部獲得,因為溝通協調和決策技巧必須要透過和企業內部夥伴團隊合 作的經驗來培養(Tan, 2009)。

Penrose(1959)認為企業內部招募和培訓的速度有一定的極限。企業人力資源 稟賦會影響企業進入策略的選擇,因為企業在海外擴張時可能會面臨人才短缺的 困境,造成新設策略在使用時有所限制 (Hennart & Park, 1993; Penrose, 1959)。

Hennart & Park(1993)認為,當企業面臨人才不足時,會傾向透過併購的方式 來進入市場,因為併購其他子公司時,能夠同時吸收該公司的管理人才,以彌補 企業人才短缺的狀況。Brouthers & Brouthers (2000)以企業併購理論來解釋企業與 子公司的相對規模對於進入策略的影響。諸位學者認為,當企業要投資一間規模 相對較大的公司時,會傾向採用併購的方式,因為併購可以讓企業快速獲得新的 管理資源,以減輕企業管理人才需求的負擔。

多國籍企業的內部連結網絡(network)若較弱,企業會傾向使用併購的策略來 進入新市場。當企業與子公司相依關係的需求降低,企業內部培訓的管理人才需 求就會降低,反而對於子公司階層的管理人才需求會增加,而併購的模式剛好可 以快速的提供子公司階層的管理人才(Tan, 2009)。

D. 資本市場缺失理論

企業追求成本最佳化,因此按照理論,在半強式效率(semi-strong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的資本市場中,資產價格根據所有的公開資訊訂定,新設和併購兩 種策略所需花費的成本應該要相同。企業選擇併購的公司通常能為企業帶來互補 作用以外的額外資源,這些資源對於企業而言可能是多餘的。因此當這些額外資 源造成的營運成本增加越大或者處理這些不被需要的資源的成本過多,企業就會 傾向使用新設來進入海外市場(Chatterjee, 199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Hennart & Park (1993)沿用此理論來解釋企業財務系統對於進入策略抉擇 的影響。諸位學者認為,當企業的槓桿比率約高,越可能透過併購來進入市場,

反之,透過借款(debt)或者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的方式來建構新設的子公司 則較便宜。因為當企業新設一間公司時,股東對於新設公司的價值較不能掌握,

因此當企業使用財務資源時,對於其股價可能會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在此情況 下,使用新設模式所需的公司財務資源成本較高。

Demirbag et al.(2008)使用市場缺失理論來解釋投資風險對於企業進入開發 中市場的策略選擇的影響。由於良好的國家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連帶降低投 資者對地主國的預期風險,因此一個國家制度的穩定性會影響進入策略的選擇。

當地主國的制度較不穩定時,企業也會傾向選擇以新設的模式進入海外市場。此 外,因為企業會擔心進入開發中市場後會有管理、文化和組織合適性的問題,企 業會傾向以新設的方式進入開發中的海外市場。

由於本研究著重於新設和併購抉擇兩者間的選擇,因此在接下來的篇幅中將著 重於兩者的探討與比較。本研究將新設和併購的優缺點比較整理於下表一:

海外進入策略在國際企業管理的領域中,是十分重要的議題(Cavusgil et al., 2008)。過去學者使用不同的方式來對於進入策略做分類,如使用掌控程度(1986) 和活動的特性(2008)等。較晚期的學者傾向使用新設或併購與獨資或合資來區分 (Dikova & Witteloostuijn, 2007)。

Hennart & Park (1993)使用四種理論來解釋新設或併購影響選擇的考慮因素,

分別為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企業併購理論、Penrose 的企業成長 理論和 Chatterjee 的資本市場缺失理論,這些理論也成為許多學者解釋進入策略

抉擇的理論依據。在交易成本理論方面,Hennart & Park (1993)認為,企業擁有

到子企業較無障礙(Brouthers &

Brouthers, 2000)

2. 可減緩因文化差異產生的額外管理 成本和員工的文化適應過程 (Brouthers & Brouthers, 2000)

3. 公司的資源移轉到子公司可產生綜 效(synergy)(Brouthers & Brouthers, 2000)

1. 企業需要較多時間建立當地的關係 連結(networking)(Dikova &

Witteloostuijn, 2009)

2. 需花費較長的時間(Larimo, 2003)

& Brouthers, 2000; Tan, 2009) 2. 有效率的進入目標市場(Dikova &

Witteloostuijn, 2009; Yip, 1982) 3. 取得互補性資源或者讓企業原有資

源能夠有效率的使用(Hennart & Park, 1993; Oster, 1990)

1. 因為資訊不對稱而購買到劣質的目 標物(Hennart & Park, 1993; Kuo, 2004) 2. 因文化差距所造成的營運障礙

(Anderson & Gatignon, 1986; Kogut &

Singh, 1988)

3. 需付出高額的支出來獲得當地的市 場資訊和商譽,所費不貲(Larimo, 2003)

4. 產生併購後管理問題(Brouthers &

Brouthers, 2000)

5. 可能會受到當地市場反壟斷相關法 律的限制與制裁(Lerner,2001)

有的專屬優勢在母子公司之間的傳遞會影響企業進入策略的選擇。Brouthers &

有的專屬優勢在母子公司之間的傳遞會影響企業進入策略的選擇。Brouthers &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