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漸進提示評量

漸進提示評量為動態評量的一種模式,以下先就動態評量的理論依據、意義 與模式分述之。

壹、動態評量的理論依據

動態評量研究的理論,主要是源起於 俄國心理學家Vygotsky (1978)所提倡 的社會文化認知發展理論,由此建立的「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的概念。另外,也與Feuerstein (1987)的學習潛能評量等 論點有關(周天賜,1998;劉芳文,2006)。茲分述如下。

一、Vygotsky社會文化認知發展論

動態評量深受Vygotsky社會認知發展論的影響。這個理論建構在「社會中介」

及「內化」兩個觀點上,並提出「近側發展區」的概念用以評估學習潛能(莊麗 娟,1996)。

(一)「社會中介」(social mediation)及「內化」(internalization)

Vygotsky認為社會文化是影響認知發展的要素,個體高層次的認知功能,都 是起源於社會互動的結果,起初需要透過中介者(例如父母、教師或能力較好的 同伴)的協助,而後漸漸內化這些活動,成為自己認知結構的一部分,最後獨立,

不再需要外在的支持。換言之,認知發展係由外而內逐漸內化,由外鑠逐漸轉為 內發(莊麗娟,1996;張春興,2001)。

12

(二)「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

以往對於能力的評估,常常著重在受試者「目前所能的水準上」,而Vygotsky 則強調「未來可能發展的水準」。而所謂近側發展區指的就是兒童自己實力所能 達到的水平(實際發展水準)─與經由他人協助下所能達到的水平(潛在發展水 準)之間的差距。在此觀點下,Vygotsky進一步將兒童認知能力發展分為發展成 熟、正在發展與尚未發展等能力,並且強調評量檢視個體的認知發展能力,必須 同時考慮已發展的實際發展水準與正在發展中的近側發展區,才能充分了解個體 目前能力發展及有效地預測兒童日後的發展(張春興,2001)。

而提出動態評量的學者依據此一論點,認為個體的發展水準可採傳統的標準 化測驗來測出,至於個體經過協助後所能達到的能力水準與實際水準之間的差 異,即近側發展區的診斷,則須經由動態評量的方式,分別從學習能力、保持能 力(保留所學,不遺忘)及遷移能力(推廣應用)三分面來評估。施測者透過試 探性的協助,去了解受試者這三方面的水準,及評估若需要提升這三方面的水 準,需要給予多少的協助量,藉之作為區辨估別差異,提供診斷處方的依據(古 明峰,1997;莊麗娟,1996)。

除此之外,Vygotsky從近側發展區的理論出發,繼而提出「鷹架」的概念,

即別人所給予兒童的協助,稱為「鷹架作用」(scaffolding)。根據Vygotsky的 整體社會文化認知觀點,高智能的發展有其社會互動的成因,故成人有責任為兒 童的心智發展或社會互動搭認知鷹架,指引兒童由他律走向自律,並可以解決自 己的問題。而近側發展區理論的意義便在於,較高的潛能發展階級,是需要成人 輔導或與其他高能力的同儕合作所獲致的。由此出發,在評量時我們應該注意:

(1)學習者潛能的評估,應包含非輔助與輔助;(2)觀察經由成人指導或同儕合作,

使學生能參與之更高階、更困難的學習歷程;(3)加強與教學的結合,教學者應 引導學童朝最大潛能發展,使學童心智更趨成熟與成長(莊明貞,1999)。

13

二、Feuerstein學習潛能理論

Feuerstein (1987)的學習潛能理論強調「認知結構的可變性」 (structural cognitive modifiability,SCM)和「中介學習經驗」(mediated learning experience, MLE) 的重要性,此與Vygotsky的觀點相近。此理論認為認知成長是直接接觸刺激和中 介學習的結果,前者是進行認知最普遍的方式,而後者則為高層次心智發展,增 進思考技能的方式。

中介學習是由一個有經驗的成人建構 (frames)、選擇、集中焦點 (focuses)、

回饋 (feedback)和環境經驗以形成適當的學習組合 (林秀娟,1993)。中介學習經 驗是發展中相當重要的層面,有經驗的動態評量者會變更中介的互動,使其與受 試者的改變一致,個體藉由與施測者的中介互動而有所進步,依其依賴的減低,

減少所需中介的量和種類,使受試者產生特定的反應或是認知結構的改變。SCM 將評量轉變為有計劃和指引式教學的有意義資源,其目的在於藉充分的MLE 經 驗來改造 (或再形成)一個新的認知結構以調整個體能力的層次。SCM對於人類 可改變性的假設是不同於其他動態取向的,它不是指在階段中的最大發展區間的 開展,而是與既定可預期的發展軌道有所不同,其目標不僅提昇、追溯或增強現 有的功能,更藉由新結構的形成,普遍影響個體的認知結構,使其面對情境能具 備更充分而獨特的適應力。

綜合Vygotsky (1978)近側發展區理論和Feuerstein (1987)的認知結構可變性 之動態評量,使得評量的意義不再是評定學習成效或終極的發展水準,而是完整 的評量學童目前的發展狀態,預期學童未來的動態發展,並且記錄其學習的過 程,將評量的觀念由結果導向轉變為過程導向

14

貳、動態評量的意義

針對上述傳統靜態測驗的缺失,動態評量遂因應而生,然而其在概念上並不 反對傳統測驗,而是改進其缺失。它改變以往「施測者─受試者」中立的關係及 結果導向的評量方式,而在評量概念上著重認知能力的可變性及學習遷移能力,

進而於評量過程中強調與教學相結合,即主試者配合受試者在解題上的實際需 求,不斷的給予必要的協助,以引導受試者成功的解題,換言之,其重視評量者 與被評量者的互動關係,關心受試者在評量教學中的獲益情形,希望透過大量的 社會互動與協助,以評估受試者的認知歷程、學習潛能,以便進一步了解被評量 者的學習進展,進而提供診斷處方性訊息,做為日後教學設計的參考(古明峰,

1997;莊麗娟,1996,2001)。

關於動態評量的確切定義,國內外有不少學者提出看法。一般而言,動態評 量之所以稱為動態的涵義有二:(一)了解受試者動態認知歷程與確認認知能力的 變化情形,即著重評量學習歷程與認知改變。(二)著重評量者與受試者的互動關 係,強調評量與教學相結合(Haywood, Brown& Wingenfeld, 1990)。Lidz(1991)

認為「主動性」(activity)和「可變性」(modifiability)為動態評量中的主要 特色,主動性指的是評量者與被評量者的關係是主動的,即評量者是中介者、學 習者為主動參與者時,二者之間的互動;可變性指的則是評量結果是可變的,即 其著重於認知功能,並試著改變這些功能。Campione 與 Brown(1987)則從「評量 內容」和「評量本身」的角度來闡述「動態」之意。他們認為動態評量所著重的 是評量內容不在於既有的知識、技巧或經驗等靜態結果,而在於評量被評量者的 成長、改變的動態歷程及學習預備度,而評量本身則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古明峰,

1997)。

國內學者則多從動態評量的方式上論述此一模式的意涵,認為動態評量乃教 師運用「前測--教學介入--後測」的主動介入模式,其中「介入」為評量的重要

15

部分,即在測驗進行中,允許針對受試者獨特的需要提供暗示、線索及協助等教 學支持,它的目的是希望透過多階段、多型態的協助,較深入的診斷受試者的認 知缺陷與解題障礙,從中評估有效的協助方式,並檢視在協助之下,受試者的學 習潛能與最佳表現,以便獲得學生「最大可能操作水準」的資訊,因此,此種評 量模式重視充分溝通的互動歷程,並持續評析學生對教學的反應與學習歷程,剖 析教學前後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與改變,進而提供發展或改變所需的教學介入的 評量方法,乃一種結合教學與診斷的評量模式(古明峰,1997;李坤崇,2002;

邱上真,1996;莊麗娟,1996;龔心怡,2013)。

參、動態評量的模式

動態評量的模式,大約可歸納出下列的六種模式:(一)學習潛能評量模式 (Learning Potential Assessment,LPA),即測驗-訓練-測驗的評量模式

(test-train-test assessment);(二)學習潛能評量設計模式(the Learning Potential Assessment Device,LPAD),即中介評量(mediational assessment) ; (三)測驗極 限評量模式(testing the limits assessment);(四)漸進提示評量模式(graduated prompting assessment) ;(五)心理計量取向動態評量模式(Psychometric

approach);(六)連續評量模式(a continuum of assessment)。研究者茲將六種模式 做一整理如表 2-1。

16

Campione

& Brown 1985

Budoff 1974

Carlson &

Wieedl 1978,1979

Feuerstein 1979

Embretson 1987

Burns 1987

理論 依據

Vygotsky 的 社會發展認

17

整理自周天賜(1998)、黃淑津(2003)、劉家成(2003)

由上觀之,各種動態評量模式都有其優點與限制,但在學科領域上的研 究,國內外學者多以 Campione & Brown(1987)的「漸進提示評量」(graduated prompting assessment)來進行研究。因為此模式強調配合解題歷程結構化的教學 介入設計,有助於引導受試者從中學會解題技巧,且配合一系列標準化的提 示,來累計受試者所需的提示量,此數量在區辨受試者能力的高低及預測未來 表現上,會比較精準(莊麗娟、邱上真、江新合,1997)。因此,本研究設計上 即採用標準介入過程的漸進提示評量模式,做為輔導歷史科低成就學生的活動 設計模式。

18

肆、漸進提示評量

「漸進提示評量」模式(Graduated prompting assessment)是由 Campione 和 Brown 於 1987 年所提倡,主要是受到 Vygotsky 的「近側發展區」(ZPD)概念 影響。他們認為傳統的評量方法低估了那些沒有適當機會學習的兒童,因此進行 了一連串動態評量的研究,並提出漸進提示的模式評量作為理論(Campione&

Brown, 1987)。以下便就漸進提示評量的意義與特色、實施程序及其優點三方 面分別述之。

一、漸進提示評量的意義與特色

(一)漸進提示評量的意義

Campione 和 Brown 受到 Vygotsky 所提出的社會中介、內化及近側發展區 等理論影響,將學習視為社會化中介歷程,認為認知能力的發展係通過他人支持 的人際互動學習,逐漸內化形成的。在學習過程中兒童無法解決問題時,需要成 人的支持與協助,兒童便能逐漸發展出獨自解決問題之能力,當兒童漸漸能夠獨 自作業,成人的協助支持便漸漸減少,直到兒童能夠內化所學為止。換言之,此 評量模式主要的特色是強調「協助性」與「互動性」,以一系列逐漸明朗化的提

Campione 和 Brown 受到 Vygotsky 所提出的社會中介、內化及近側發展區 等理論影響,將學習視為社會化中介歷程,認為認知能力的發展係通過他人支持 的人際互動學習,逐漸內化形成的。在學習過程中兒童無法解決問題時,需要成 人的支持與協助,兒童便能逐漸發展出獨自解決問題之能力,當兒童漸漸能夠獨 自作業,成人的協助支持便漸漸減少,直到兒童能夠內化所學為止。換言之,此 評量模式主要的特色是強調「協助性」與「互動性」,以一系列逐漸明朗化的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