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災害韌性規劃

壹、韌性意涵

韌性之意涵運用在多項領域上,本身之範疇較防災領域為廣,故本研究首先需釐 清「防災」與「韌性」之範疇以作為後續推動之依據,以下統整與韌性相關之研究,

作為後續辦理相關專家座談會之用,以對本研究研究範疇之限縮。

一、 韌性的意涵

韌性又可稱回復力,其概念早期運用在力學的領域,由 Holling(1973)發展到生態 學的領域,Holling 將其定義為一個系統經過短暫的擾亂,能夠吸收(absorb)改變,回到 先前平衡狀態的能力,而 Holling 的定義也被視為生態回復力之代表。Pimm(1984)指出 回復力就像在擾動後系統返回到其原始狀態的速率;不同於 Holling,Pimm 的定義則 被視為工程回復力(Engineering Resilience)之代表。Adger(2000)則透過圖 2-2 來說明,

Holling 的定義是「在狀態改變前能容之干擾量」;而 Pimm 的定義則 是「在干擾後的 回復速率」。Holling 與 Pimm 的定義開啟了日後回復力看法的論辯,但就如

Gunderson(2000)所言,此兩種定義的論辯根源於對回復力在實際上操作的不同。

資料來源:Adger (2000)

圖 2-2 生態回復力與工程回復力

Timmerman 則將其觀念加以延伸,從生態學連結至人類社會,而有所謂的社會生 態回復力(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Timmerman(1981)定義韌性為外在壓力對人類社 會基礎設施的打擊或擾動,如環境變化,社會、經濟或政治的改變,及其從中回復的 能力。社會韌性可以用制度變革和經濟結構、財產權、資源可及性以及人口變化來衡 量。Adger(2000)將 Timmerman(1981)對社會韌性加強並重新詮釋:「人類社區由他們的 公共設施抵禦外部衝擊或擾動的能力,如環境脆弱度或社會、經濟、政治的動亂,並 由擾動重建」。他指出社會韌性是為了趨於穩定,而進行體制變化的取代物和經濟結構,

產權交易獲得資源,以及人口結構的變化。美國的韌性聯盟(Resilience Alliance)對韌性 的定義,考慮三種不同尺度構成(2001):

(一)一個系統可以承受的擾動的總量(總額、總數),並仍然維持在相同的狀態,或者 具吸引力的範疇。

(二)在何種程度上該系統能夠自我修復。

(三)在何種程度上該系統可以建立和增加學習和適應的能力。

韌性的概念亦於 90 年代末被引進災害研究領域。Mileti(1999)認為提升社區韌性是 阻止災害造成經濟損失持續增加的一個重要目標,並認為韌性是社區能夠承受的災害強 度,在災害衝擊下,社區並沒有遭受毀滅性破壞和損失,而且當地經濟能力或生活品質 能在無外援下亦沒有下降。Comfort et al. (1999)則將韌性運用在震災與災時應變的行為 上,提出韌性乃是運用目前的資源與技能,以適應新的情況與運作環境的能力。Buckle et al. (2001)將韌性定義為團體或組織抵抗損失或潛在損失、破壞發生後回復的能力。

Bruneau et al. (2003)則將韌性定義為社會單元對於減災、控制災害影響以及完成復原行 動的能力。聯合國 UNISDR 於 2009 年將韌性定義為:「暴露在災害因子下的系統、社 區或社會及時有效地抵禦、吸納和承受災害的影響,並從中恢復的能力,包括保護和修 復必要的基礎工程及其功能」這樣的概念引入了適應能力的觀念,包括人類自我的學習 能力、由擾動後的改變與轉換的能力,包括從一個災害復原(recover)的能力。

21

資料來源:韌性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表 2-4 有關韌性之定義彙整表

其實,災害研究領域對韌性的概念似乎已包含了 Holling 與 Pimm 的看法。Tierney and Bruneau(2007)認為所謂災害的韌性強調的是「災前的減災措施」,並反應自然人文 系統對於災害的應變與復原的能力。他們亦提出了韌性三角關係(Resilience Triangle) 概念,此概念可由圖 2-3 利用基礎設施受災狀況來作說明,t0 是受災時間,基礎設施 品質下降了(100%降至 50%),欲回復至災前的品質須耗時 t1-t0,這也就是說「好的」

回復力是受災時品質下降度很低,而回復的時間能夠縮短。從此例中可發現,韌性概 念運用在災害研究領域中,是希望受災程度能減低,似乎呼應了 Holling 的定義「在 狀態改變前能容之干擾量」;另一方面,回復的時間能夠縮短,似乎也應證了 Pimm 的 定義「在干擾後的回復速率」。

資料來源:Tierney and Bruneau (2007)

二、韌性的組成

陳亮全等人(2012)奠基於 Tierney and Bruneau (2007)所提出之韌性三角關係概念 (如圖 2-4 所示),將韌性的組成分為 A(原始條件)、B(回復狀況)、C(調適與學習)三部 分,並與 Tierney and Bruneau (2007)所提出之韌性三角關係圖結合,說明韌性是由 A、

B 及 C 三個階段所組成,X 軸為時間,Y 軸則為影響因素。

圖 2-3 受災狀況示意圖

23

資料來源:陳亮全等人(2012)

(一)原始條件(A)

Susan cutter 稱作 benchmark 或是 baseline,包括社會經濟條件、實質(生物物 理)環境、生態環境、制度與設施條件、社會資本等,像是衡量原來的條件,原始 條件的好壞、 高低都會影響韌性。A 並非線性,是衡量社區原先條件的程度,部 分會牽涉到脆弱度。

原始條件將影響受災害衝擊的程度,即原先於「災害發生前」的水平,在 Y 軸上的降低程度。

(二)回復狀況(B)

回復狀況(B)即指「從災害衝擊點回復至可接受程度點的過程」,其衡量標的包 含回復的速度、狀況,所以仍需要有清楚的指標來界定,觀察復原的速度,如果 難以判別,至少應指出社區至此時回復了那些、回復到甚麼程度,或是回復的過 程為何、程序是甚麼,為一過程。此階段尚包含社區受到的災害強度為何。

(三)調適與學習(C)

現今耐韌研究越趨強調調適與學習(C)與韌性表現間的關係,透過調適與學習,

可能回復至比災前更好或更糟的狀態。一般衡量的方式包括提出調適策略,譬如 莫拉克颱風時候最大的進步是疏散避難,我們應思考相關可以衡量的指標,而這 會隨回復狀況與觀察標的而有所不同。此外還有衡量學到多少、學習的程度等,

亦是衡量調適與學習的指標。

圖 2-4 韌性三角概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