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四節、 綠色基盤、逕流分擔出流管制與低衝擊開發(LID)

壹、綠色基盤與災害韌性空間規劃

依國外發展綠色基盤之經驗,綠色基盤具有協調使用綠色空間,優化於休閒、生 物多樣性、排水和防洪管理等功能及永續發展之概念,本計畫將參考相關案例,透過 公共設施及公有土地之災害韌性規劃與運用,降低災害之衝擊。

綠色基盤為多功能網絡的自然區域綠地和都市地區開放空間相互連接的綠色廊道、

濕地、公園、森林保護區,和當地植物植被等。綠色基盤是一個自然的生命支持系統,

提供人類和野生動物的生活利益;包含「自然的綠色空間」(植物、動物等自然資源區)

和「人為管理的綠地」(市區公園和歷史景觀設計),以及它們的多個連接(行人、自行 車道、綠色走廊和水道)所構成的聯繫網絡(Chris BlandfordAssociates,2007)。1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 Green Futures Lab 將綠色基盤分為五個面向:

active transportation 人本交通, community 社區與開放空間, habitat 生態與棲地, metabolism 食物能源與代謝, 以及 water 水文,如表 2-5。一個城市若能在這五個面 向都努力經營,將會是個綠色都市。

表 2-5 綠色基盤之種類與運用之益處彙整表

分 類 益 處

Active Transportation 人本交通

1.交通減量。

2.減少能源與污染。

3.解決停車問題。

4.因人本交通而生的開放空間。

Community 社區與開放空間

若社區凝聚力強→居民聚會商討將圖書館閒置的頂樓改成都市 農園→頂樓都市農園成立,成為開放空間→你我他都來這裡聚 會、辦活動、閒聊、種菜→社區凝聚力更強→再正向循環。軟 體影響硬體、再影響軟體。

25

分 類 益 處

Habitat 生態與棲地

「生態與棲地」與「水文」多有交集處,如:位於西雅圖臨華盛 頓湖的 Magnuson Park,原為一軍用機場跑道,現被設計為有利 野生動物的人工濕地;周遭的丘陵住宅區路面、以及公園內的 球場,現在同時也變為收集雨水的集水盆,將雨水導入濕地中。

Metabolism

食物、能源與都市新陳代謝

綠色基盤中的水文與「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 縮 寫 LID」大部分重疊。在環境設計上,水文分為「收集」與「排

使財產升值,降低防洪、水處理系統和雨水調控等公共設施和服務費用。

建設綠色基盤是必然趨勢,主要是由於:

(1)提高對有關都市化和景觀分化問題的認識。

(2)水質託管。

(3)制定統一生態環境保護計畫,保護多種物種,鼓勵將保護區聯繫起來。

(4)擴寬空地、公園和綠色通道附近住宅的銷路,提高轉售價值。

(5)都市復興,重點放在都市自然區的價值上。

(6)各級政府的明智發展政策和計畫。

(7)制定促進環境和經濟上可永續發展的“綠色”發展戰略。

二、 綠色基盤之案例

(一) 解決都市洪泛、綠地及停車問題之設計案例2

因全球人口數持續增長,全球氣候變遷及城鄉發展之挑戰亦日益加劇。據研究3統 計指出,現代都市裡面的塞車問題約有 30%是因為駕駛找不到就近之停車位而造成。

都市裡多為了建設更多停車空間便犧牲了許多綠地空間,但在面對氣候變遷,都市需 要具備有足夠防洪能力,這時綠地空間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為了解決這項問題,丹麥建築設計團隊 THIRD NATURE 提出了一個新的建築構 思:根據天氣的不同,POP-UP 的高度就會隨著儲存水位升降,改變都市的天際線和 面貌。在陽光燦爛、晴朗的日子裡,整個停車場將埋沒在地底下,只見最上層的綠地 空間。暴風雨天時,雨水則沿著溢流下水道排至停車場下方的蓄水池,隨著水位增長,

整體結構將緩緩向上浮動,顯露出地下的停車場空間。藉著轉向軸承、擋土牆、輔助 導軌以及液壓抬升力道,POP-UP 可以在水位變化期間垂直運動而不影響其結構,無 論水位高低,行人和汽車仍舊可以進出建築內部,如圖 2-5、圖 2-6。

27

資料來源:ArchDaily

資料來源:ArchDaily

圖 2-5 POP-UP 示意圖

圖 2-6 POP-UP 在各種天氣下作用之示意圖

106 年 6 月梅雨季豪雨成災,經濟部召開記者會檢討雨災,定調這次雨災淹水是 排水系統宣洩不及所致,強調將調整前瞻水環境計畫,加強各縣市排水系統,擬於公 有建築地下建造兼做滯洪池的停車場4。POP-UP 可做為參考之對象,加上氣候變遷帶 來的海平面上升挑戰,荷蘭、丹麥等國擅長的漂浮建築亦是台灣可以學習的對象。

(二) 各國綠色基盤操作手法與機制

國外多運用公有土地及公共設施(如:公園),營造具災害韌性及永續觀念之綠色基 盤規劃,並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為工具,將現有基礎資料清查結合數位圖資及 相關計畫之綜整。

本案初步彙整具災害韌性規劃之綠色基盤相關操作案例應用,如表 2-6,以做為 本計畫示範地區規劃模擬之參考。

29

(Appalachian/Acadian Ecoregion)綠色 基盤營造,所產生之效益包含:

31

貳、逕流分擔及出流管制規定與案例

一、逕流分擔及出流管制規基本概念

仿效荷蘭海綿城市,經濟部水利署於民國 107 年 5 月 29 日獲立法院三讀通過,此 次通過之水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專章共計 16 條條文。

「逕流分擔、出流管制」概念,將原本全部由水道承納的降雨逕流,擴大由水道與國 土共同分擔,並要求土地與建築開發者必須共同分擔滯洪、蓄水責任,以提高土地整 體耐淹能力。

水利署賴建信署長表示,本次修正案是前瞻性的政策,增訂「逕流分擔與出流管 制專章」,逕流分擔部分,將公告特定河川流域或區域排水集水區域,並完成逕流分擔 計畫書後,由各部會共同辦理兼具滯洪功能之公共設施;出流管制部分,開發案達一 定規模以上,即要求開發單位提送出流管制計畫書,讓建築物提升透水、保水及滯洪 能力。5

(一)逕流分擔

逕流分擔是由公務部門負責辦理,配合天然地形運用新建公共空間,一方面不妨 礙原本設施功能,一方面可於洪水期間發揮滯洪功用,減少住宅或工廠等積淹水風險 及損失,也可以減少河川或排水因拓寬須徵收之私有土地。

未來將公告特定河川流域或區域排水集水區域,並完成逕流分擔計畫書後,由各 部會 ( 政府部門 ) 共同辦理兼具滯洪功能之公共設施透過土地與水道共同分擔降 雨逕流,提升土地耐淹能力。

依水利法第 83-6 條第三款內容,逕流分擔計畫實施後,配合國土計畫、區域計 畫或都市計畫之擬訂或變更,主管機關得視需要檢討變更之

因此建議未來實施逕流分擔計畫,應配合國土計畫、區域計畫或都市計畫之擬訂 或變更,並多運用公共設施、公有土地建立韌性設施,以增加地區之韌性。

5 逕流分擔出流管制與海綿城市

資料來源:節水紀實 / 本計畫彙整

(二)出流管制

未來土地開發案達一定規模以上,開發單位需提送出流管制計畫書,另規定建築 物應提升透水、保水及滯洪能力,削減土地開發利用所增加逕流,減少土地淹水風險。

目前土地開發原本就需提出開發計畫申請,立法後增加相關管理及處罰措施,更 能有效推動落實,而未來出流管制計畫書審查可於申請開發時同步進行,並不會造成 開發時程延遲,更可因為水利單位對相關整地排水提供技術審查意見,進一步避免開 發區可能產生之積淹水問題,同時保障整個地區性防洪安全。

圖 2-7 逕流分擔概念示意圖

33

資料來源:節水紀實

圖 2-8 出流管制概念示意圖

二、日本鶴見川流域治理災害韌性規劃

參考日本鶴見川流域治理滯洪池之多元設置,可作為本案擬定策略及示範地區運 用之參考。

(一)鶴見川流域簡介

鶴見河(Tsurumigawa)是一條流經東京和神奈川縣的河流。被指定為鶴見河水 系的三川的一流河。東京都町田市上小山田町的春天被作為源頭,從神奈川縣橫濱市 鶴見區的口注入東京灣。總長度 42.5 公里,235 流域面積公里,如圖 1。

資料來源:日本鶴見川流域整治的民眾參與─鶴見川總合治水與 NPOTR Net 行動 (二)鶴見川流域總合治水對策之推動

鶴見河一直被認為是淹沒的攔河流。隨著流域的城市化進程(如),水的滯留和滲 透功能減少,大雨加劇了水位的增加,一旦被淹沒,重大洪水損害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因此,在全國之前,從 1979 年(昭和 54)開始實施“綜合防洪對策”,並且在 2005

圖 2-9 鶴見川流域地理位置圖

35

大規模浚渫工程。

2. 1980 年 5 月並成立「鶴見川流域總合治水對策協議會」,隔年策定「流域整備 計畫」,推動大規模築堤、流域對策、多目的遊水地(多目標滯洪池)等各項治 水對策,將流域分成保水地區、游水地區、低窪地區三種,確保土地保水機 能及誘導土地利用。

3. 1989 年更策定「新流域整備計畫」,以「治水之地域觀點」在三種分區下,就 貯流增進地區、耐水化促進地區等,設定成七個地區,誘導更細緻的土地利 用。

資料來源:日本鶴見川流域整治的民眾參與─鶴見川總合治水與 NPOTR Net 行動

圖 2-10 鶴見川流域的都市化狀況圖

圖 2-11 鶴見川流域地域區分與治理對策圖

37

圖 2-12 防災調整池的整備圖

39

參、低衝擊開發(LID)與災害韌性空間規劃

隨著都市發展程度提高、極端降雨事件增加,傳統的開發思維與工法在挑戰中不 斷演進,加上災害韌性觀念之提升,進而發展出各國近年廣為運用的都市暴雨管理策 略,結合治水防洪及環境營造的低衝擊開發(LID)。

其目標是期望透過因應不同地區環境特徵,運用分散式、小規模的雨水儲留或滯 洪分區,就源頭處理設計,並結合都市土地使用與景觀規劃,透過減少不透水表面以 增加滲透、過濾、儲存、蒸發以及延遲逕流等工程設計,以達成改善水質、減少暴雨 逕流或延滯洪峰時間的目標。6國內外亦有許多運用都市空間、都市設計等手法進行暴 雨管理,本計畫期望透過國內外之案例、法令之蒐集,使低衝擊開發(LID)能落實到公 共設施及公有土地等空間規劃中。

由內政部營建署與國立台灣大學之「水環境低衝擊開發示範與推動計畫」研究7, 可知目前已有推動低衝擊開發之相關研究,該研究案透過相關案例彙整,已敘明目前 LID 應用之情形與相關法令規定,可作為本計畫之參考:

由內政部營建署與國立台灣大學之「水環境低衝擊開發示範與推動計畫」研究7, 可知目前已有推動低衝擊開發之相關研究,該研究案透過相關案例彙整,已敘明目前 LID 應用之情形與相關法令規定,可作為本計畫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