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烘焙產業現況與文獻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烘焙產業現況與文獻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烘焙產業現況與文獻

一、烘焙業定義

「烘焙」,英文為 Baking,按照中文字義,烘和焙均有「烤」的意思,為烘烤之 意。是指麵包、蛋糕、餅乾、西點、派、塔、披薩、泡芙等焗烤類的食品製作技術,常 見於西式烹飪,一般是用烤箱烤的。依據行政部主計總處公布之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

將烘焙業歸納在「食品製造業」的小分類「烘焙炊蒸食品製造業」,定義為「從事烘焙 炊蒸食品製造之行業,如麵包、蛋糕、餅乾、年糕、蘿蔔糕、米果等製造」(行政院主 計處,2011)。而其實炊蒸業與烘焙業有很大的相異性,所以黃銘永(2002)擴大對烘焙 業定義的範圍,其認為「烘焙業指使用麵粉、糖、油脂、蛋品及酵母等主要物料,以烘 焙為主要生產方法,製造麵包、蛋糕及各式西點等產品,並於自有或加盟之店販售或委 由其他通路銷售之全體廠商而言」。如此細分的定義,統計數據較能有效的表達相關事 實。

而臺灣烘焙業的三大主軸產品線為麵包、西點蛋糕、中點糕餅(圖2-1),所以涵蓋 的範圍非常的廣且繁雜。

圖 2-1 烘焙業結構圖

資料來源:林俞妏、沈維羚、周靜芳與邱惠鈴(2014)。月師傅烘培坊融資計畫。南台科 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計畫。

二、烘焙業之概況與發展歷程

臺灣烘焙市場產值一年約有600億產值,烘焙用油大廠商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表示 臺灣烘焙業的實力具有競爭優勢,並在技術、行銷、包裝、創新方面擁有相當實力(中 時電子報,2014)。現今烘焙業以複合式的經營型態已非常多見,烘焙業相對來說進入 門檻較低,不論是做茶飲、便利商店或是咖啡店均已瞄準這個市場,競爭激烈,而消費 型態變遷快速,消費者在任何通路都可以買到麵包,若是不能走出差異化,掌握市場的 需求與脈動,著實較難生存。

烘焙業

麵包 西點蛋糕 中點糕餅

8

臺灣的烘焙業中85%以上都是採用小型門市的經營(徐華強,2001),內銷比率高達 95%以上,在2000年以後國內市場需求皆維持在250億元左右(鄭致韶,2003)。隨著經 濟的成長與消費環境的變遷,國民所得與生活水準逐年提高,烘焙店家的數量與面積也 逐漸擴張。根據2007年「經濟部商業司中國生產力中心」統計,臺灣烘焙業市場每年約 有800多億元的商機,但在2006~2007年間卻有近100多家烘焙業者退出市場,顯示雖然 商機龐大,但市場競爭卻越來越激烈。

臺灣的烘焙文化源起於閩粵地區,製作多樣化的糕餅來作為祭品、禮品,而這種飲 食習慣,在先民移入臺灣時,也一併轉移過來。直到二次大戰後、韓戰爆發,美軍協防 臺灣之際,由於美軍不習慣食用本地的大饅頭,因此於1962年,在中美基金委託美國小 麥協會的協助下,於臺灣成立麵包烘焙人員技術訓練班(為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 所的前身),積極推動科學化烘焙技術。

近代烘焙工業始於19世紀中葉,數千年的演變到近150年才有了脫胎換骨的進步,

烘焙業於此時起了革命性的改革,走上機器現代化、大規模自動生產的時代。自清代以 來伴隨歷史的腳步,不斷地吸納異國烘焙文化,使得臺灣的烘焙發展出多元且獨具風味 的特色。在近50年逐漸變成今日的繁榮景況,在世界性的烘焙版圖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臺灣烘焙業的發展史可概分如下(王兆勳,2008):

(一)清領時期

臺灣先民沿襲原鄉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因此飲食習慣也跟著流傳進臺灣。

此時臺灣的傳統糕餅或小吃及相關食品的口味、風格、名稱等等與廣東、福建 的傳統糕點有極大的相似性。

(二)日治時期

在日本人的統治之下,日本人引進「菓子舖」到臺灣經營,以日式傳統點心「和 菓子」為主,兼生產西式麵包和蛋糕。而臺灣人民因生活習慣、過年過節時都 承襲一定的習俗,所以仍會製作傳統糕餅來當祭祀的供品,此時的經營者以「漢 式糕餅舖」來稱呼自營店舖,以與日式「菓子舖」做區別。

(三)戰後時期

戰後的臺灣經濟型態開始由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因開始注重飲食,故臺灣 烘焙業快速發展。戰後臺灣烘焙業發展可分為以下八個階段:

1. 第一階段:光復初期(公元1945~1948年)

公會的組合成立,同業業者為圖謀同業團結、擁護政府推行政令,倡議發 起籌組本業同業公會。此時期是公會協助業者維持正常營運烘焙業的重要 時代。

2. 第二階段:國民政府遷台(1949~1955 年)

大陸藉業者引進歐美正統麵包的製作,技術漸漸有了餅乾蛋糕與麵包店的 出現,但大多集中在繁華的市區。

3. 第三階段:機器生產時期(1956~1960 年)

9

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時期。石美瑜先生引進日製機 器設備,為台灣的烘焙工業帶來劃時代的影響。當時台灣還是一個限制頗 多的社會,各行各業深深感到必須突破傳統,朝現代化前進,最迫切需要 的就是新的資訊和技術,且提高生產力的新技術也會帶來可觀的利潤。

4. 第四階段:烘焙工業興盛時期(1960~1970 年)

政府施行麵食推廣政策。民國 56 年正規的烘焙教學-南港烘焙人員技術訓 練班成立,該單位為擴大推動烘焙教學,在 1988 年改為「中華穀類食品工 業技術研究所」發展多元所務,也給積極轉型的烘焙工業帶來一番新的氣 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 第五階段:烘焙工業進入現代化時期(1970~1980 年)

此時期為軟硬體齊頭並進,食品原物料品質更加提昇。民國 67 年政府開放 了國民自由出國旅遊及高級原料進口,為烘焙業帶來發展的契機。國內原 料商、貿易商引進了各種高級原料、先進機器,並聘請國外技師駐台教導 與示範各種產品,提升了台灣烘焙技術並趕上了國際水準。

6. 第六階段:經營管理新理念、小型自動化生產 (1980~1990 年)

經營管理能力決定優勝劣敗。民國 70 年代後期,許多知名的老店漸漸式微,

從輝煌的歷史中沒落了。烘焙工業在傳統工業中仍不斷的提升,迎合世界 的潮流,走在時代的前端。但是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競爭也更激烈,「經營 和管理」的概念比資訊和技術更為重要,由「資訊」、「技術」到「經營和 管理」是時代所趨。

7. 第七階段:烘焙業轉型期(1990~1999 年)

預拌粉、冷凍麵糰、產品代工業的興起。此時冷凍麵糰工廠設立、連鎖加 盟店進入市面,烘焙業已由傳統糕餅店的經營型態,轉型為多元化複合式 的經營模式。

8. 第八階段:通路整合、跨界競爭期(2000~至今)

著重跨業的運作及營運模式的創新盛行,食品產業的供應結構隨市場而變 化。2005 年起,便利商店紛紛於門市開設現烤麵包專區,搶攻整體烘焙通 路市場的新商機。2010 年咖啡連鎖店及食品廠商等亦有大動作投入麵包烘 焙業,為營業額創下佳績。

三、烘焙業經營趨勢

在臺灣的食品加工業中,烘焙食品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歐美大型餐飲速食店的 引進及烘焙食品銷售與西餐廳的結盟,著實帶給傳統製作銷售的烘焙業者極大的壓力。

外國廠商及本土財力雄厚的廠商,以較具有完善制度及高競爭力的投資管理,使得傳統 式家庭小店或社區小店的經營,面臨檢討及轉型的尷尬處境。大體而言,現今臺灣烘焙 業的經營,大約有下列幾項趨勢(周敦懿、許燕斌,2012):

10

(一)連鎖店、大型店的成立經營:

烘焙店有朝向連鎖經營或擴大經營的趨勢,以企業化管理來發展烘焙事業,如 中央廚房的一貫作業、冷凍麵糰的運用等,分食了傳統麵包店的市場,使得鄰 近的烘焙小店受到極大影響;投資連鎖店和大型店需要雄厚資金,且地段好、

租金貴,產品多樣化、品質佳,故市場占有率有愈來愈提升的趨勢。

(二)品質提升、品牌的建立:

人民生活水準提高,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也愈來愈重視,烘焙業者針對烘焙食 品的外觀、質地、口味各方面,不斷地改進並追求創新,連販售賣場的布置、

裝潢也走向高級化;業者無不用盡心思的要推陳致新,逐漸建立自己的品牌特 色,無非想給消費者一個一提到品牌即是品質保證的印象。

(三)經營多元化:

為迎合消費者不同的需求,烘焙店走向多角經營方式、隨著多樣(如兼賣中式 點心)、連鎖經營外,尚與餐飲業者結盟,在烘焙店內設有飲料、咖啡座等,

使客人能自選食品後,隨處坐下休息,可說是服務週到,並擴展經營項目,增 加收益。

(四)證照的取得:

取得證照是肯定專業技術及安全、衛生的指標,是烘焙業者應設定的目標,在 消費者意識高漲的今日,它可說是贏得顧客肯定支持的標誌。

(五)健康自然為導向:

未來在產品上應以健康為導向,重質不重量,以精緻化、低糖、低脂為優先考 量。不宜加入過多化學添加物,可多多採用天然食材,回歸傳統醱酵的自然走 向。

(六)烘焙人才的養成教育:

為了提升國內烘焙產業的技藝水準,政府及民間機構紛紛貢獻心力,創造烘焙 專業的學習環境,國內有志一同的業者成立了烘焙協會。每年國內所舉辦的烘 焙展,可供民眾及專業人士觀摩學習,例如「2011臺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

「2007臺灣蛋糕博覽會&國際烘焙美食暨設備展」等;國內每年亦舉辦多次烘 焙技能競賽,以選拔優秀技術人員,代表臺灣參加國際烘焙比賽。加上技職教 育烘焙科系的成立,政府及民間業者均一再地展現欲將臺灣烘焙推向國際化的 企圖心,期待國內烘焙專業人才,能將臺灣烘焙技術與國際接軌並發揚光大。

總而言之,烘焙食品正在國內蓬勃發展,經由機器的改良協助、材料品質的優良、

總而言之,烘焙食品正在國內蓬勃發展,經由機器的改良協助、材料品質的優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