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父職參與理論與應用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父職參與理論與應用

近年來,學者更頻繁地運用理論觀點解釋父職參與(Doherty, Kouneski,&

Erickson, 1998; Fox, &Bruce, 2001;Marsiglio,& Cohan, 2000; Pleck, 2007;Rane, &

McBride, 2000),以彌補過往用經驗詮釋研究結果之不足(Rane, & McBride, 2000)。在運用的理論上,國外父職研究者運用的種類較為多元,除了中型以上 規模的理論(如系統理論、符號互動論、發展、社會交換論、結構功能論)外,亦 頻繁使用微型理論(如親職投資論、認同論);但在國內,由於生態系統理論解釋 的層面較廣泛及其發展歷史上與父職的淵源,不少父職研究者選擇運用之為理論 架構發展研究(何斐綾,2001;凃妙如,2007;魏秀珍,2005);但亦有一些研 究者為了聚焦研究之議題而採用微型理論如認同論或父育知覺理論(杜宜展,

2004;2006;李淑娟,2004),只是整體而言,國內父職參與研究上明言運用理 論的情形仍不普遍。

壹、 研究理論架構

過往較少研究明確指出生態系統理論對於內隱性父職參與的影響,但研究者 認為此理論的影響性難以侷限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而是同時會對父親內隱性父 職參與產生作用。故在考量適切性與解釋之彈性後,本研究採用生態系統理論作 為理論架構。下面先說明生態系統理論的緣起與內涵,及過往在研究中運用的方 式,再說明本研究之理論架構。

一、生態系統理論

生態系統理論特別之處為其焦點在人類(同時為生態中的有機體與社會中的 人類)和環境的互動上。生態系統的想法最早出現在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作品 中,關於成長與發展對於人口規模和結構與環境穩定的議題上(Duncan, 1965;引 自 Marget M. Bubolz 和 M.Suzanne Sontag, 1993),但是直到 19 世紀生態系統的概 念才成為科學的一部分。

33

1979年Bronfenbrenner提出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 theory)與模型,檢 視家庭內部運作被家庭外部的情況和環境所影響的歷程,他描述個體的環境為一 連串巢狀結構,彼此互相涵蓋,像俄羅斯娃娃一樣。它們分為四種系統:小系統 (micro-system) 、 中 間 系 統 (meso-system) 、 外 系 統 (exo-system) 、 大 系 統 (macro-system),像對孩子而言,家庭是發展的小系統場域,家庭和其他場域(如 學校)的關係是中間系統,而家庭外部的環境是外系統,例如父母親的工作場域 或社會網絡等,都能透過父母親或家庭成員間接影響孩子,大系統則包含理想價 值、規範、特定文化下的模式構成的發展藍圖。後續生態系統理論又加上時間系 統(chrono-system)檢視個人在環境中連續性的發展與改變。Bronfenbrenner的系統 層級模型在多元的物理、生物、科技與社會文化脈絡下,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

並適合應用於家庭及其它領域當中。

不少研究運用Bronfenbrenner的系統觀點來詮釋家庭內外境域(setting)對於 外顯性父職的影響,例如Doherty、Kouneski與Erickson(1998)利用此觀點歸納 出影響父職參與的因素、魏秀珍(2005)用此解釋軍人父親職場對於父職參與的 影響、涂妙如(2007)用此觀點歸納台灣父職參與的研究等。

二、研究理論架構

受限於個人的能力,本研究中無法一次操作所有的生態系統因素,固選用魏 秀珍(2005)修正 Doherty 等學者(1998)的父職生態系統建構模式,並做進一步的 調整,作為本研究之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理論架構(圖 2-3-1)。本研究的研究主 題是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因此將其置於中間,代表所有生態系統中的因素都 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父親的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由於父職參與是直接發生在父 親和孩子上,因此在生態系統的影響因素上,本研究主要鎖定在父親、子女的小 系統對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的影響,其次才是母親小系統的影響。

若以系統的階層來分類,本研究的小系統包含家有高中職生的父親、就讀高 中職的子女、家有高中職生的母親,並依其對象分別命名為父親變項、子女變項、

34

母親變項。當中父親變項包含:教育程度、年齡、居住地區、職業、工作時數、

工作彈性、父子相處時間、家庭月收入、性別角色態度;子女變項包含:孩子高 中職別、家中孩子數量、孩子性別、孩子出生序、家庭生命週期階段;母親變項 則為母親就業情況。

中間系統為父親與母親、父親與孩子及父親與母親之間的互動;外系統則為 投過直接影響外顯及內隱性父職參與之間接影響因素,例如父親的鄰居透過父親 對於外顯性父職參與產生影響;大系統則為等能同時影響各層次系統的影響因 素,例如社會環境與文化等。

35

圖2-3-1本研究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生態系統理論架構 小系統:

1.教育程度 4.職業 7.性別角色態度 2.年齡 5.工作時數 8.父子相處時間 3.居住地區 6.工作彈性 9.家庭月收入

父親 個人

外顯/內隱 性父職參與

母親 個人

子女 個人

小系統:

母親就業狀況

小系統:

1.孩子高中職別 2.家中孩子數量 3.孩子性別 4.孩子出生序 5.家庭生命週期階段

外系統

外系統 外系統 外系統

大系統

中間系統 中間系統

中間系統

36

貳、 其他相關理論

此處整理其它理論之緣起、內涵與其在父職參與上應用的觀點,並融合生態 系統觀點說明其給本研究的啟示。依照理論源起的時間順序,將功能論、家庭系 統論、社會交換論、發展論、符號互動論等分述如下:

一、功能論

Parsons和Bales(1955)以生物特性觀點,認為父親在家庭中適合擔負「工具性」

功能,藉由男人天生的體力與勞動力,提供家庭所需經濟;男人出外工作,獲得 較大的社會權力,並將社會的知識與能力帶回家中,扮演家庭與社會連結的角 色。早期的社會科學研究者對於父職的看法受到功能論的影響,例如Winch認為 父職主要功能是控制、讓孩子社會化並學習社會要求的行為規範(引自王舒芸、

佘漢儀,1997);而王舒芸(1996)的「選擇性育兒角色」之影響因素中所提之 文化規範、社會化歷程、社會福利體系、勞動市場體制也反應功能論興盛的結果

(唐文慧,2007),在早期的時空背景下,父親認為工作是對家庭最主要的職責,

並較不重視育兒責任。功能論的角度中,社會文化箝制父親對孩子比較親密的表 達,並讓外顯性父職參與的類型縮減至特定幾種如經濟提供者、管教者等,可能 多少造就西方早期「父親缺席」的狀況,另外也與華人「嚴教觀」中重視管教角 色的觀念類似。

二、家庭系統理論

Burgess 指出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家庭並非侷限於其型態與法律定義,而是由 家庭成員的互動共構出的一個不斷成長的超個體(引自 Boss, Doherty, LaRossa, Schumm, & Steinmetz, 1993);家庭系統中存在許多次系統(subsystem),例如父 子、夫妻等,彼此互相影響;家庭外的環境與文化則稱為超系統(super system),

亦與家庭內次系統互相影響。家庭系統強調家庭界域(boundary)和家庭規則

37

(family rules),前者用來劃分家庭系統與外界環境的界線,對於內外之間資訊 的流動產生影響,後者則是指家庭中重複的行為模式,例如一個失去工作的父 親,父職角色從原本的提供者變成照顧者,父職模式的轉變使家庭中父子接觸的 時間提升,打破原本的家庭界域,並造成家庭規則的變化(Palkovitz, & Palm, 2009);此外,與父職相關的母親守門效應(Allen,& Hawkins, 1999)亦可以說 是家庭內夫妻次系統對父子次系統的影響。家庭系統的角度中,家庭中的特定成 員的行為能影響家庭規則,直接或間接造就不同的父職參與方式;而母親對於父 親父職技巧的不信任則可能讓父親更少有外顯性父職參與的機會。

三、社會交換論

社會交換論認為社會上每個關係都是建立在交換上,是市場機制的延伸,它 假定每個人都會遵守互惠規範,因此個體的行為都會著眼於自己的最小成本與最 大酬賞(Blau, 1964)。社會交換論中的資源是指任何能透過交互行為被交換,

並且有價值的物質或符號(Bosset al, 1993),因此它包含人際吸引力、社會接 納、工具性服務、尊敬與聲望、服從與權力等(Blau, 1964)。交換論引申出一 個微型理論名為「親職投資論」(Parental Investment Theory),用來解釋婚姻 與親職中,因應有限資源,在投資孩子方面發展出的策略,它假定所有人都會擔 心下一代繁衍的成功於否,並且以下一代與下下一代的總數來衡量成功度,其成 本則包括懷孕、生子,以及養育子女所需的時間、精力與資源(Trivers,1972)。

依上述論點出發的實證研究發現,隨著孩子能力的增加(年紀越大),父親可能 獲得的潛在福祉越高,因此父親在孩子身上的投資時間、金錢與精力資源也會跟 著增加(Fox, &Bruce, 2001),而交換論或親職投資也用來解釋父職的低度參 與,例如父親的親職不確定性高於母親,所以他們相對於母親會有比較低度的親 職參與。交換論的角度中,父親會在投資孩子前評估成本與報酬,導致父職參與 程度的差異,因此孩子高中職別(可能暗示不同的孩子學業能力程度、孩子性別

38

(傳統觀念中,孩子為「女生」暗示未來對父親較少的奉養)可能會影響父親的外 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

四、發展論

Erikson(1980)的人格發展論分為八階段,他認為每個階段有需要發展的 任務,若任務沒有達成,可能對人的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八個階段包含:嬰兒 期、兒童期、學齡初期、學齡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成熟期,當中成 年期(25~65 歲)的發展任務是傳承創新(generativity),即使一個人沒生孩子,

但只要能關心孩子、指導孩子也可以達成傳承創新的任務;反之只考慮自己的需 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導致人格貧乏和停滯,會變成自我專注(self-absorption)

的人,創新傳承父育理論(Dollahite、Hawkins, &Brotherson, 1997; Snary, 1993)

衍生自此階段的發展任務,強調父職建立與指導下一代的使命。依照創新傳承父 育理論的觀點,既定的父職發展任務讓父親更容易達到良好的父職參與目標

衍生自此階段的發展任務,強調父職建立與指導下一代的使命。依照創新傳承父 育理論的觀點,既定的父職發展任務讓父親更容易達到良好的父職參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