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外顯性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外顯性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研究"

Copied!
2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碩士論文. 外顯性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研究 The Study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Fathering. 指導教授:魏秀珍博士 研 究 生:陳嘉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二月.

(2) 謝誌 感謝我父母親從小提供我良好的讀書環境,讓我一路無後顧之憂地念書;謝 謝叔叔、嬸嬸及所有家人們教導我「善」與「惡」,讓我在長大後能夠判斷社會 中的黑與白。謝謝三舅與三舅媽,讓我研究所生涯能夠專心致志,也謝謝其它四 位舅舅與舅媽,讓我每次都有很棒的家庭聚會,能調劑身心。. 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魏秀珍老師一路真摯的陪伴,並給予我許多鼓勵與關心; 也謝謝馨慧老師帶領我踏入研究之門;謝謝恩伶老師鼓勵我面對自己內心的問 題,讓我走向正確的道路;謝謝如萍老師精闢的授課,讓我學習到許多;謝謝麗 端老師一直以來的關心跟對系上付出;最後,謝謝其它教導過我系上的老師、助 教們,念書的過程中有你們真好。. 感謝我女朋友一路的陪伴與支持,妳讓我體會到功成名就也比不上關心和珍 惜身邊的人重要。感謝昭婧老師用自己的生命故事感動我的生命。特別要感謝研 究所的朋友們,首先是碩班 98 級家庭組一起學習的夥伴:小米、蛙蛙、怡文、 珮秀、Didi、宥婷、小公主、涵郁、明翰、胡蕙、巫婆等,很開心跟你們一起上 課、讀書會、參加研討會,感染你們好學的精神;接著是自習室認識的夥伴們: 立航、Grace、Phoebe 等,沒有你們,我研究的世界中想必會更孤獨與封閉;最 後,感謝婉紋、Fang、韻茹、貝俞的鼓勵與協助,並感謝庭蓁學姐在重要的時刻 給我統計上的建議。. 感謝福智文教基金會給予我生命轉折的機會;謝謝三寶與法王的加持攝受, 謝謝和尚與僧團所有法師;謝謝燕麗、桂英、金英、素品、瑞芬、美華、惠華等 師姐的關心與教導;感謝崑將老師以身作則傳遞儒家精神;謝謝蓉青老師給予我 許多學習的機會;感謝芳枝老師的良善與活力;謝謝屏梅教官與師丈在我遭遇困.

(3) 難時大方伸出援手協助。最後,謝謝北大教聯所有的老師,成為我生命中良好的 典範。. 最後要感謝三總的陳政宏醫生提供專業的判斷與協助,讓我能在正確的治療 道路上前進;謝謝我姐姐 Janet 充滿智慧的鼓勵;謝謝社團的魯道、瑞祥、Emma、 Chong Yu、Cherie、Sasa 及所有新加入的朋友;並謝謝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社團 的 Sam,及所有其他病友。.

(4)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係探究外顯性父職參與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關係,並探討不 同生態系統之背景變項對於外顯性父職參與和內隱性父職參與的影響。研究主要 採用問卷調查法,運用的工具包含「性別角色態度量表」 、 「外顯性父職參與量表」 和「內隱性父職參與量表」,研究對象為台灣各地區高中職學生之父親 598 位。 研究資料透過網路及紙本兩種途徑回收,經統計分析後,有以下主要結果: 一、 台灣高中職生父親的外顯性父職參與特徵主要為「關心與掌握」和「情緒 支持」;而父親在外顯性之「投入活動」參與上較低。 二、 台灣高中職生父親的內隱性父職參與情感主要為「珍視與牽掛」 、 「榮耀」、 「尊重」三者;而父親在內隱性之「謹慎」和「自責」參與上較低。 三、 家庭生態系統背景變項中:小系統的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父親居住地區、 父親職業、父親工作彈性、孩子高中職別、孩子性別、家庭生命週期階段、 孩子出生序,在父親的外顯或內隱性父職參與之構面上產生影響。 四、 「父子假日相處時間」越多、 「珍視與牽掛」 、 「榮耀」 、 「尊重」參與越多的 父親,其整體外顯性父職參與越多。 五、 「正向溝通」 、 「關心與掌握」 、 「情緒支持」 、 「資源連結」參與越多的父親, 其整體內隱性父職參與越多。 最後依據文獻、研究結果與結論,針對父親、學校、社會三方提出建議。. 關鍵字:父職、父職參與、外顯性父職參與、內隱性父職參與.

(5) ABSTRACT The main goals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licit and implicit fathering and to discuss different effects on explicit and implicit fathering from various background variations of fathers’ families. This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mainly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contents three kinds of scales: “Sex-role Attitude Scale ”, “Explicit Fathering Scale”, and “Implicit Fatheing Scale”. Respondents were 598 fathers of high-school teenagers from Taiwan. Data of this study was collected via either internet or paper questionnaires and was examined through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came out with some major results below: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licit fathering shown by fathers of high-school teenagers in Taiwan are “Caring & control”, and “Emotional support”; however, Taiwanese fathers show lower involvement in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2. The emotions and feelings of implicit fathering involved by fathers of high-school teenagers in Taiwan are “Cherisher & obsession”,“Glory”, and “Respect”; however, Taiwanese fathers involve lower in “Caution”, and “Feeling guilty”. 3. The diversity of “Paternal education degree”, “Paternal Residence”, “Paternal employment”, “Paternal flexibility of work”, “Child’s Order of birth”, “Child’s school system”, “Child’s gender”, and “Stage of family life cycle ”from background variations of micro-system under the “biological system” context. effects fathers’. explicit or implicit fathering. 4. A father having more “Father’s time with the child on holidays”, “Cherisher & obsession”, “ Glory”, or“Respect” shows more explicit fathering. 5. A father having more “positive communication”, “emotional support”, “resources connection”, or “activities participate on” involves more implicit fathering..

(6)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results, and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ions to fathers, schools, and the society have been proposed. Key words: fatherhood, fathering, explicit fathering , implicit fathering.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定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父職和父職參與緣起....................................... 7 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 17 父職參與理論與應用...................................... 32 影響父職參與之因素......................................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5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59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變項處理...................................... 8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高中職生父親之背景變項.................................. 93 第二節 高中職生父親之父職參與現況.............................. 9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父職參與上的差異......................... 109 第四節 背景變項和外顯、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相關................... 135 第五節 背景變項、外顯性父職參與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預測情形..... 14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16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8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8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91 英文部分...................................................... 199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對象與孩子的互動情況............................... 209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附錄五 附錄六. 訪談大綱與研究對象填寫之問卷........................... 211 家有高中生子女預試問卷................................. 213 家有高中生子女之正式問卷............................... 218 性別角色態度量表使用授權書............................. 222 不同資料收取途徑的父親之背景變項....................... 223.

(8) 圖目錄 圖 2-1-1 國內父職研究數量趨勢圖..................................... 16 圖 2-3-1 本研究之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理論架構:生態系統理論......... 35 圖 3-1-1 研究流程圖................................................. 53 圖 3-1-2 研究架構圖................................................. 54. 表目錄 表 2-1-1 父職參與研究中名詞使用表.................................... 9 表 2-2-1 早期外顯性父職參與程度研究發現整理表....................... 18 表 2-2-2 Palkovitz(1997)親職參與面向中之外顯性父職參與部分 ....... 21 表 2-2-3 Stoop 不同時期之父親角色類型............................... 23 表 2-2-4 國內外顯性父職參與研究整理表(2000~) ..................... 25 表 2-2-5 國內父職參與量表題項與親職項目之外顯性父職參與之比較 ...... 26 表 3-2-1 表 3-2-2 表 3-2-3 表 3-2-4 表 3-2-5 表 3-2-6 表 3-2-7 表 3-2-8. 外顯性父職參與預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65 內隱性父職參與預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69 性別角色態度預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73 正式施測外顯性父職參與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76 正式施測內隱性父職參與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79 正式施測性別角色態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82 正式施測之外顯性父職參與量表因素分析與內部一致性結果 ...... 84 正式施測之內隱性父職參與量表因素分析與內部一致性結果 ...... 87. 表 4-1-1 表 4-1-2 表 4-2-1 表 4-2-2 表 4-2-3 表 4-2-4 表 4-3-1 表 4-3-2 表 4-3-3 表 4-3-4. 背景變項資料分佈摘要表 .................................... 96 性別角色態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97 外顯性父職參與各題項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98 外顯性父職參與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100 內隱性父職參與各題項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104 內隱性父職參與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105 不同教育程度之父親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變異數摘要表 ......... 110 不同教育程度之父親在內隱性父職參與上變異數摘要表 ......... 111 不同居住地區之父親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變異數摘要表 ......... 113 不同居住地區之父親在內隱性父職參與上變異數摘要表 ......... 114. 表 4-3-5 不同父親職業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變異數摘要表 ............... 115 表 4-3-6 不同父親職業在內隱性父職參與上變異數摘要表 ............... 116 表 4-3-7 不同工作彈性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之 t 考驗 ................... 118 表 4-3-8 不同工作彈性在內隱性父職參與上之 t 考驗 ................... 119 表 4-3-9 不同孩子學校高中職別之父親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之 t 考驗 ..... 120 表 4-3-10 不同孩子學校高中職別之父親在內隱性父職參與上之 t 考驗 ..... 121.

(9) 表 4-3-11 不同孩子性別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之 t 考驗 ................... 122 表 4-3-12 不同孩子性別在內隱性父職參與上之 t 考驗 ................... 123 表 4-3-13 不同家庭生命週期階段之父親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之 t 考驗 ..... 124 表 4-3-14 不同家庭生命週期階段之父親在內隱性父職參與上之 t 考驗 ..... 125 表 4-3-15 不同孩子出生序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變異數摘要表............. 126 表 4-3-16 不同孩子出生序在內隱性父職參與上變異數摘要表............. 127 表 4-3-17 不同母親就業情形家庭之父親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變異數摘要表. 128 表 4-3-18 不同母親就業情形在內隱性父職參與上變異數摘要表........... 129 表 4-3-19 不同背景變項在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上差異摘要表........... 133 表 4-4-1 背景變項對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相關摘要表 ................. 137 表 4-4-2 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及各構面相關摘要表 ................... 141 表 4-5-1 虛擬背景變項和外顯性父職參與相關摘要表 ................... 143 表 4-5-2 虛擬背景變項和內隱性父職參與相關摘要表 ................... 144 表 4-5-3 背景變項和內隱性父職參與構面對外顯性父職參與迴歸摘要表 ... 151 表 4-5-4 背景變項和外顯性父職參與構面對內隱性父職參與迴歸摘要表 ... 153 表 4-5-5 研究結果與假設對照表 ..................................... 162.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中將重點式討論過往父職參與研究中談論的內容及研究對象,藉此說明 本研究之緣由並突顯研究之重要性;接著陳述本研究之目的與問題,以舖陳期望 之研究成果;最後,定義本研究中重要之名詞,避免與其他研究中類似詞彙混淆。.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本節中將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背景和研究目的。. 壹、. 研究動機與背景. 過往談論父職參與時,比較少將父親在心中「思考」與孩子有關事務的歷程 納入(Dermott, 2008;Lamb, Pleck, Charnov, &Levine, 1985) ,因此若因為父親外 顯性父職參與較少就認定他是一位低度父職參與的父親,似乎有些不公平 (Palkovitz, 1997) ,特別華人文化下的父親角色比較權威,華人父親認知的父職 往往僅在提供經濟資源、教導等事情上(蔡佳玲,2007),因此對於部份的外顯 性父職參與如情緒支持、投入活動等可能會有比較多衝突的想法,而傾向投入內 隱性的父職參與。又從孩子的觀點來看,父親角色往往是專注於工作卻忽視家庭 的,父親自認的關愛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單向、強制性的愛,甚至讓孩子無法 感受到(陳安琪,2003),如研究者過往訪談過的一位父親所說,當初怕關心太 多會給孩子壓力,因此選擇減少過問孩子的事情,但最後又在孩子心中成為缺乏 關心的父親。有鑑於上述,研究者認為若能夠對華人文化下的父職參與方式和影 響因素有更具體的描述,或許可以讓父親反思自己的父職參與方式是否合適於自 身的父子關係中,並進一步做出調整。. 1.

(11) 另一方面,研究者亦好奇父親外在表現的父職跟內心運思的父職有怎樣的關 聯?這些較少流露情感的父親內心中真的如表面那樣比較少關心孩子嗎?還是 那些被描繪為講理巨人、言情侏儒的父親,其實有外人無法了解的對孩子關愛的 心(王浩威,1998)?而父親的背景,特別是與華人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的性別角 色態度又是怎麼影響父親父職參與的方式?. 最後,除了國外研究多以嬰兒的父親為對象外(Parke, 2000),臺灣過去的 父職研究大部分是針對新手父親(徐東弘,2006;康續祥,2009)、幼兒的父親 (杜宜展,2004,2006;沈品汝,2008;吳翠倩,2006;傅雅暉,2007;陳正弘, 2006;蕭春媚,2001)、國小孩童的父親(石金燕,2007;江怡文,2008; 黃柏嘉,2006;陳錦賢,2006;謝青儒,2002、鄭斐云,2009)、國中生的父親 (吳黛宜,2003;林彩媚,2008;楊麗容,2007)為主,以高中(職)生、大學 (專)生和成年子女的父親為對象者占少數。考量到孩子高中時期的父職參與有 助於孩子脫離混亂的思緒,幫助孩子平和地進入成年早期(Dollahite, Hawkins, &Brotherson, 1997),具有發展上的重要性,本研究遂鎖定高中生的父親為研究 對象,期望對於此時期的父職參與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2.

(12) 貳、. 研究目的與問題. 伴隨著研究動機,列出本研究之目的與問題:. 一、. 探究家有高中職生的父親之父職參與現況 (一)探究家有高中職生的父親外顯性父職參與現況。 (二)探究家有高中職生父親內隱性父職參與現況。. 二、. 探究不同背景變項的父親在父職參與現況上之差異。. (一)探究不同背景變項高中職生的父親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的差異。 (二)探究不同背景變項高中職生的父親在內隱性父職參與上的差異。. 三、. 探究父親背景變項、外顯性父職參與、內隱性父職參與之關係。. (一)探究背景變項和外顯性父職參與、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相關情形。 (二)探究外顯性父職參與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相關情形。 (三)探究背景變項、內隱性父職參與對外顯性父職參與的預測情形。 (四)探究背景變項、外顯性父職參與對內隱性父職參與的預測情形。. 3.

(13) 第二節. 名詞定義. 本研究以外顯及內隱性父職參與為研究重點,相關研究名詞之介定如下:. 壹、. 父職. 「父職」名詞源自國外,故國內學者對於此名詞解釋有不同之看法,而本研 究中亦將針對此部份特別探討(請參見第二章);簡而言之,本研究中「父職」 定義為:身為父親的狀態,或反映出父親角色認同的認知、情感及行為。. 貳、. 父職參與. 研究者參酌國內外父職參與研究中之定義與內容後,茲列出最認同的定義如 下: 「父職參與係指父職中與父親角色認同相關的認知、情感、行為」 (Pleck, 2007; Marsiglio & Cohan, 2000);鑒於此,本研究中「父職參與」之定義即為:反映 出父親角色認同之認知、情感及行為。. 參、. 外顯性父職參與. 本研究中「外顯性父職參與」指父職參與中能夠反映父親角色認同的「行為」 , 且該行為是清楚與明確讓人容易察覺的,例如:與孩子的共同活動、情緒支持、 提供資源等;本研究採用自編之外顯性父職參與量表測量父親外顯性父職參與的 程度,量表分為「正向溝通」 、 「關心與掌握」 、 「情緒支持」 、 「資源連結」 、 「投入 活動」等構面,分數越高代表該外顯性父職參與行為出現的頻率越高。. 4.

(14) 肆、. 內隱式父職參與. 本研究中「內隱性父職參」是指能夠反映父親角色認同的「情感」,也就是 「情緒或感受」 ,且該父職參與的情緒或感受本質上是不顯露,讓人難以察覺的, 例如考慮孩子想法、對孩子感到內疚、對孩子感到驕傲等;本研究採用自編之內 隱性父職參與量表測量父親內隱性父職參與的程度,量表分為「珍視與牽掛」 、 「自 責」 、 「榮耀」 、 「尊重」 、 「謹慎」等構面,分數越高代表該內隱性父職參與情緒或 感受出現的頻率越高。. 5.

(15) 6.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目的係探究外顯性父職參與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關係,並檢視背景因 素對於父職參與的影響,但研究者根基於此脈絡整理文獻時,發現國內研究中存 在狀況如:父職和父職參與等名詞使用上缺乏共同之介定標準、較少明確運用家 庭相關理論等,故經思考後,將本章之內容分為如下四節:父職和父職參與緣起、 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父職參與理論與應用、影響父職參與之因素與研究,試 圖將父職到父職參與研究之背景完整陳述,並將符合本研究脈絡之相關研究及理 論作整理與呈現。. 第一節 父職和父職參與緣起 在瀏覽文獻時,研究者注意到國內研究中提及父職、父職參與、父職實踐、 父職角色實踐等多種名詞,但過多性質重複的名詞可能不利於後續父職相關研究 之發展與累積,故本節中將先從父職和父職參與的名詞定義談起,釐清其中之異 同,接著再依序談論西方歷史觀點、華人歷史觀點中的父職角色,並整理出中西 方父職研究的發展情況,以完整勾勒出父職和父職參與之背景。. 壹、. 父職與父職參與名詞. 「父職」與「父職參與」名詞源自於國外,因此探討其定義時應該從國外的 文獻談起:「父職」(fatherhood)在社會科學中有兩種研究取向,第一種是生 育狀態(fertility status),主要應用在家庭人口統計中,例如研究男人何時會有 孩子,或繁衍後代對其生命之影響等(Pleck, 2007),因此又叫做「身為父親的 狀態」(state of being a father);近來此指稱範圍亦擴大到與孩子沒有血緣關係, 但在法律或社會意義上為父親者(Eggbeen & Knoester, 2001; Jayakody & Kalil, 2004)。第二種取向是行為與角色認同,它關注男人身為父親角色做的事情與身 為父親角色的經驗(Pleck, 2007),也稱為「父職參與」(fathering),「fathering」 7.

(17) 便是為了區分父職中「與父親角色認同相關的認知、情感、行為」和身為父親狀 態的不同所產生的詞彙(Pleck, 2007; Marsiglio &Cohan, 2000)。還有其它父職 參與的說法如「paternal involvement」、「father involvement」,則是來自參與父 職並且重視參與價值的「參與的父親」(involved fathers)名詞的變化(Palm, 1993),不過這兩種英文名稱在運用上並無不同,因此一般國內都用「父職參與」 的翻譯名稱稱之。 國內的研究對於父職的定義則有:個體認為父親對子女應盡的職責 (王叢桂,2000;吳黛宜,2003;林莉菁,2000)、父親在親職行為方面所表現 出的父親特有的行為模式(梁志彬,2003)、父親地位上具有的行為模式或成為 一個父親所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謝延仁,2004)、父親教養子女之道(李沛青, 2007)等,總結來說,國內的父職定義比較強調的是認知與行為(黃庭偉,2006); 不過凃妙如(2007)對於父職亦有比較廣泛的定義:「父職是為父之道,是指在 社會地位中有關於父職角色的典範、價值和信念,包含認知(父職信念)、行為 (父職實踐)、情感以及關係等因素」。 與國外比起來,國內的父職並不大談論「身為父親的狀態」,導致「父職」 和「父職參與」名詞上的劃分沒有引起注意,因此有些研究者將兩者互用 (江怡文,2008;吳黛宜,2003;翁雅雪,2005;傅雅暉,2007);除此之外, 一些研究也用「父職實踐」(conduct of fatherhood)或「父職角色實踐」來指稱 父職參與。但父職實踐應該只是父職參與的一部分(王大維,2000),而且是偏 向容易被人察覺的外顯性父職參與,因此是否適合把父職實踐擴大指稱到父職參 與上,仍待後續研究的討論。最後,有鑑於碩、博士論文的研究者較常在父職相 關的名詞上有認知的差異,下面研究者將台灣父職研究蓬勃發展(西元 2000 年) 後台灣碩、博士論文研究中使用的名詞整理成表 2-1-1。. 8.

(18) 表 2-1-1 父職參與研究中名詞使用表 研究者(年代). 父職(fatherhood). 父職參與. 與父職參與互用. 使用名稱. 沒有 謝青儒(2002). .  . . 陳錦賢(2005). . 陳靜芬(2005). . 黃柏嘉(2006). . . 陳正弘(2006). . . 石金燕(2007). . 李沛青(2007). . 陳素秋(2007).  .   . 傅雅暉(2007). . .  . 江怡文(2008). 父職角色 實踐. . . 翁雅雪(2005). 父職實踐.  . 吳黛宜(2003) 杜宜展(2004). 父職 參與. 有. . 沈品汝(2008). . . 黃琇櫻(2008). . . 陳靜怡(2008). . . 陳雅雪(2009). . . 鄭斐云(2009). . . 張瑞芬(2010). . . 9.

(19) 根據表 2-1-1,可以看到有一些研究(4/19)將父職和父職參與的名稱互用, 故可能會造成讀者的困惑(沈品汝,2008);另一方面,父職參與和父職(角色) 實踐使用的數量則是 13:6,同樣可能造成混淆,因此本研究根據國外的文獻, 特地將三者之間的關係做說明,也就是:「父職參與」包含在「父職」之中,「父 職實踐」又涵蓋在「父職參與」之中。. 貳、. 歷史觀點中的父職角色. 「父職」的本質是不斷變動的社會建構歷程(Mead, 1969; Daly, 1995),意 即父職角色的典範會不停隨社會核心價值變化而更迭。為比較西方及華人社會歷 史觀點中父職角色變化之異同,下面分兩部份探討之:. 一、西方的父職角色 關於不同時期父職角色的劃分,西方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 Gerson (1997)將父職角色的變遷分為主要經濟提供者(primary earners)、自主導向 者(autonomous orientation)、養育的父親(nurturing father)三個階段;而 Pleck 的分類法則為:傳統的道德指引(moral guidance)、經濟提供(breadwinning)、 性別角色楷模(sex-role modeling)、到當代的養育(nurturance)(引自 Lamb, 2000);下面研究者選用 Pleck 分類之四時期為主,並補充其它文獻分述之: (一)道德指引者時期 此時期係從十七世紀初英國的清教徒(Puritan)移民到美國開始,至十九世 紀中的共和時期初期(Lamb, 2000);清教徒改革時期(1640-1649),社會強 調父親是家庭的領導者,並倡導工作與家庭有同樣重要的價值,因此父親開始有 較多的父職參與(Mattocks, 2012)。此時期父親教育孩子讀懂聖經,讓孩子遵 循基督的教義,因此 Pleck 稱此時期父親的職責為道德指引者(引自 Lamb, 2000) 。. 10.

(20) (二)經濟提供者時期 從十八到十九世紀的工業化開始,父親被迫到遠處工作,使得家庭變成以母 親為中心,父職角色幾乎只剩下經濟支持的功能(Pleck & Pleck, 1997; Lamb, 2000; Mattocks, 2012)。Pleck 指出從 1850 年代到 1920、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的這段 時期,家庭經濟的困頓更讓經濟提供成為衡量父職唯一的標準。(引自 Lamb, 2000)。 (三)性別角色楷模時期 Pleck 指出因為 1930 年代至 1940 年代經濟大蕭條、新政(New Deal)、第 二次世界 大戰接 續而 來造成 的社會 失序, 1940 年代開 始出現 許多不 適任 (inadequacy)父親的問題(引自 Lamb, 2000);而可能是期望藉由家庭的力量 讓社會早日重回正軌(Parsons& Bales, 1955),這個時期對於父職角色強調的是 性別角色楷模,特別是對於兒子來說,父親的性別角色楷模更具重要性(Pleck, 1981);最後仍需一提的是,儘管典範已經轉移,父職經濟提供功能的目標仍存 在於此時期(Lamb, 2000; Mattocks, 2012)。 (四)新的養育父親角色 1975 年代左右,許多作家開始呼籲父親應該負起對孩子日常照顧的責任, 並且應該主動參與父職角色,這種「新父職」(new fatherhood)的概念也引起 學者的興趣(Daly, 1995;Lamb, 2000; Pleck, 1987),並引導後續父職研究的方向。. 二、華人的父職角色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因此在華人社會中,父職角色難免有不少歷史包袱需追 溯到古代的社會文化與思想,此處整理從古至今影響父職角色的歷史事件,試圖 歸納出華人父親在不同時期的主要父職角色。. 11.

(21) (一)管教者時期 商朝晚期,中國的文字開始出現時,父親的「父」字是釜的象形字,代表石 器時代男性手拿斧頭工作,並可廣泛泛指壯年的男性;後來進入父系社會,「父」 字轉而被拿來當作父親的意思,並解讀為父親手拿杖遵循法度,對子女進行教誡 (閻愛民,1998);推測父職角色在此時開始被賦予為家庭中的管教者。. (二)集權者時期 周朝「嫡長子」(嫡子是指元配所生的孩子,其它小妾所生的孩子為庶)的 宗法制度再度深化中國傳統社會的階級(曾意琇,2001)。國家的天子是以嫡長 子繼統,叫做「大宗」,其他子嗣被分封為諸侯的則叫做「小宗」,封建制度靠 宗法制度維持,等於是把家族系統擴大為政治系統,讓家庭中的父親有極高的權 力。爾後,戰國時期出現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觀念,又如 孟子滕文公上說:「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父子關係僅排在君臣之後。綜合上述,可看出父親角色 在當時被社會賦予的權威性。. (三)規範者時期 西漢武帝獨尊儒術,奠下儒家在中國歷朝代中穩固的地位,更讓倫理支配社 會兩千多年(陳佳榮,2000)。倫理講求「父權子嗣」、「男尊女卑」、「長幼 有序」,因此在家庭內,孩子與母親都必須聽父親的話,沒有人能挑戰父親的權 威(蔡佳玲,2007);又傳統的父子軸中特別重視雙方角色的上下關係,故父親 可以提出詳細的行為規範,要求孩子遵循(何友暉、陳淑娟、趙志裕,1989)。. (四)表達親密時期 二十世紀末研究已發現,現代化的社會變遷足以改變中國人的基本價值觀念 (楊國樞、黃囇莉,1986)。民主化與自由化的趨勢讓近代華人文化的社會中, 12.

(22) 父子之間的上下關係產生一些鬆動,父親開始能自由表達天生親密的情愫 (李美枝,1998)。. 比較西方與華人父職角色的演進歷程,西方父職角色變遷的趨勢是從家庭的 領導者、經濟提供者、性別角色楷模,到關注情感面參與、有較平等的性別角色 態度,並且有更多孩子照顧參與的新父職;華人文化下的父職角色則從家庭中的 管教者、集權者、規範者,一直到現在試圖更密切參與孩子生活,能較自由表達 親密的父職角色。可見無論東西方,父職角色都從較嚴肅、管理且與孩子保持距 離的角色,漸漸努力變成孩子能夠於日常生活中親近的對象。. 壹、. 父職研究的發展. 研究者認為父職參與是包含在父職之下,而西方父職研究發展又早於台灣, 故討論父職參與的發展前,應該先探討父職研究的發展脈絡,並依序陳述西方與 台灣父職研究發展的情形。. 一、西方父職研究的發展 (一)社會科學獨立、二次世界大戰 一般認為父職角色的研究是在社會科學從哲學、生物學與醫藥學分出來之 後,而研究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 SigmundFreud(Richards, 1987; Lamb, 2000),他強調父親男子氣概對孩子性別角色的影響,並指出父職最重要的功能 是提供孩子認同,Freud 的觀點對 1920-40 年代父職研究的走向有很大的影響 (Lamb, 2000)。二戰之後學者開始研究單親家庭中父親缺席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邱珍琬,2008),除了戰爭的影響造成父親缺席,這時期父親將父職當作「最 好的消遣」(the best of men’s hobbies),視父職為一種休閒活動,或許也是父 親缺席的原因(Pleck & Pleck, 1997)。 13.

(23) (二)婦權運動興起、Lamb 三元素論 1970~1984 年,受婦權運動的影響,學者開始質疑過去強調的父親對孩子性 別特質的影響,改用更客觀的方式來研究父職,像是許多學者用「時間日誌法」 (time diary)或是用訪談的方式(Kotelchuck,1975; McBride & Mills,1993)探究 父職參與的類型和父職參與的程度(Lamb, 2000;Zeigler, 1980; Baruch &Barnett, 1983),此外,學者也用父職參與的時間和母職參與的時間做比較(Baruch & Barnett, 1983; Pleck, 1983),以了解相對的親職參與程度。1985 年,Lamb 等人 (Lamb, Pleck, Charnov, & Levine, 1985; 1987)首度使用「paternal involvement」 名稱(魏秀珍,2005),強調父親投入孩子生活所做的事情,他們也提出父職參 與三元素的論點,讓父職參與研究者有一個標準,比較不同的研究發現(Palkovitz, 1997; Pleck,2007; Brown, McBride, Shin, & Bost, 2007)。. (三)社會政策支持、研究議題擴張 1990 年代受到社會政策的支持,父職研究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在議 題的廣度和深度都有突破性的發展(Marsiglio, Amato, Day, & Lamb, 2000),例 如學者提出父親提供資本的重要性,無論是人力(如傳授知識)、經濟(如提供 金錢)甚至是社會資本(如提供家庭與社會網絡)都可為父職參與的一部份 (Amato, 1998; Coleman, 1988; Marsiglio, Amato, Day, & Lamb, 2000)。三元素論 對於此時期的父職研究仍有持續性的影響(Marsiglio, Amato, Day, & Lamb, 2004),不少研究受到其概念的啟發,對父職參與做更進一步的探討(Palkovitz, 1997)。2000 年以後父職研究則主要針對繼親家庭,例如:父親與孩子的血緣 關係及父親與孩子同住的影響做討論(Marsiglio, 2004; Eggbeen, & Knoester,2001; Marsiglio & Hinojosa, 2007),較少去討論一般性家庭中的父職。. 14.

(24) 二、國內父職研究的發展 (一) 蟄伏期 相較於西方的父職研究,台灣的父職研究直到 1992 年才出現有「父職」名 稱的實證研究(魏秀珍,2005);在此之前林生傳(1979)曾研究父親角色的期 望,另外有黃坤瑛(1989)研究影響父職角色扮演的因素,不過整體來說,90 年代以前,父職並不是台灣學者研究關注的焦點。. (二) 萌芽期 1995 年,一系列以「新好男人」,也就是紳士、居家型男性(林莉菁、 鄭麗珍,2001)為訴求的房車廣告使得男性為主體的研究慢慢獲得關注(洪文龍、 畢恆達,2006),爾後在此環境影響下,台灣的父職研究也慢慢興盛起來,根據 魏秀珍(2005)所整理的資料,1996~1999 年間,台灣每年會公開 4 篇以上的父 職研究,比起 1991~1995 年一年平均 2 篇左右的數量高出不少。. (三)蓬勃發展期 2000 年以後台灣的父職研究可能持續受到 90 年代晚期男性研究的影響(畢 恆達,2006;黃欣民,2007),因而呈現蓬勃發展的狀態。研究者用「CEPS 中 文電子期刊服務」、「台灣期刊論文搜尋系統」、「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 統」搜尋關鍵字或題目包含「父職」、「父職參與」、「父親」、「親職」等的 研究,發現台灣父職研究在議題上可分歸納為「父職角色內涵或角色變遷」、「父 職與孩子之關係」、「父職影響因素或角色適應」、「父職教育需求或方案評估」、 「父職與母親之關係」等五種;此外,研究對象上則包含多元族群、特殊職場文 化、及高風險家庭當中的父親,例如「原住民父親」(沈玉琴,2007;龐秀英, 2007)、「新住民家庭父親」(楊文景,2010;陳思宇,2009;陳靜怡,2008; 賴麗珍,2006)、「軍職父親」(李亦昕,2007;徐羽萱,2008;魏秀珍, 2005)、「受刑人父親」(孟玉麗,2006;張百蓮,2006;梁志彬,2003; 15.

(25) 鄭惠娟,2007)、「身心障礙兒童的父親」(黃琇櫻,2008;葉嘉雯,2007)、 「單親父親」(吳財龍,2007;林麗菁、鄭麗珍,2001)等。最後,在父職研究 的產量上也可以看出台灣學界對於父職議題的關注度:根據研究者蒐集的資料, 2000 年後,除了 2002-2003 年外,每年至少會有 4 篇研究,而 2007 年還出現過 15 篇的狀況。. 16 14 12 10. 研究數量 8 6 4 2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西元年. 圖 2-1-1 國內父職研究數量趨勢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總結上述,國外父職研究發展從社會科學獨立後有較多的討論,後續受不同 歷史事件、學者研究等影響,遂有不同的研究取向及主題,從:父職對孩子性別 角色的影響、父親缺席的影響、父職參與類型、父職參與程度、擴張性父職參與, 到現在探究繼親家庭或婚姻關係外的父職,關注的重點已經不再是一般性父職的 功能或內涵,而是呈現多樣性的研究面貌;國內父職參與研究發展起步較晚,可 能與新好男人概念的出現有關,而 90 年代晚期男性運動思潮的延續下,國內的 父職研究在西元 2000 年之後呈現多元豐富的研究面貌,於議題的廣度和研究數 量上都有不錯的發展。. 16.

(26) 第二節 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 「外顯性父職參與」指能夠反映父親角色認同的「行為」,且該行為是清楚、 明確且讓人容易察覺的。過往並未有外顯性父職參與的專有名稱,但有意涵與之 類似的「父職實踐」或「父職參與行為」,並有不少父職參與的研究內涵與「外 顯性父職參與」相似,故本研究之「外顯性父職參與」(explicit fathering)之文獻 仍是從「父職參與」研究中尋找資料。另一方面,「內隱性父職參與」(implicit fathering)則是指能夠反映父親角色認同的「情緒或感受」,且該參與的情緒或 感受本質上是不顯露,讓人難以察覺的,它也是一種參與的方式,只是過往常被 忽略;不少學者針對認知面的父職參與(認同)做研究(Daly, 1993; Fox & Bruce, 2001;Rane & McBride, 2000),但卻較少人去探究同樣可能讓外人難以察覺的父 職的情感面的參與。鑒於上述,本節特地分外顯性父職參與與內隱性父職參與兩 部分,並分別論述之。. 壹、. 外顯性父職參與. 依據蒐集到的文獻類型,分為「外顯性父職參與程度及類型」 、 「國內外顯性 父職參與特色」兩部分,下面分述之:. 一、外顯性父職參與程度及類型 (一)早期研究中父職參與程度及類型 早期國外父職參與研究中,常見父職參與程度之探討。父職參與程度的標準 除父親參與的絕對時間外,亦以母親的參與時間作為參照,衡量父親的相對參與 程度;衡量參與程度的類型主要可分為下列兩者:. 17.

(27) 1.「互動」 包含父親照顧孩子的行為或和孩子的共同活動等(Pleck, 1983),當中 Pederson 與 Robson(1969)針對八到九個月半的嬰兒父親做研究,發現父親每天平 均的互動參與為 1.1 小時。. 2.「提供接近性」 指父親讓孩子有需求時可以馬上找到他(Robinson, 1977; Quinn & Stains, 1979) ,當中 Kotelchuck(1975)訪談 180 位中產階級父母,發現在 0~2 歲的嬰兒清 醒時,父親平均每天花費 3.2 小時提供嬰兒接近性,母親則為 9 小時(引自 Lamb, et al., 1985)。. 為觀察家庭中孩子不同年齡是否有不同的父職參與程度,下面將國外早期 「外顯性父職參與程度」研究結果依上所述之兩個面向整理成表 2-2-1,列出參 與內涵、研究者與年代、研究對象與研究發現,並依照研究對象家中孩子的年齡 依序排序:. 表 2-2-1 外顯性父職參與程度研究發現整理表 參與 研究者 研究對象 內涵 (年代) Pederson&Robs 八到九個月半的嬰兒父親 互 on(1969) 動 Pleck(1983) 五歲以下孩子的就業父親. 研究發現 父親每天1.1小時 父親每天26分鐘,為 母親的20%~50%. Baruch&Barnett (1983) Zeigler(1980). 幼稚園到四年級(4~10歲) 孩子的父親 中產白人家庭國小三到四 年級(9~10歲)孩子的父母. 父親每天2.5小時. Pleck(1983). 6~17歲孩子的父親. 父親每天16分鐘. 父親每週4小時;母親 每週5小時 (下頁續). 18.

(28) 表 2-2-1 外顯性父職參與程度研究發現整理表(續) 參與 研究者 研究對象 內涵 (年代) 提 供 接 近 性. 研究發現. Baruch&Barnett( 1983). 幼稚園到四年級(4~10歲) 孩子的父親. 父親每天5~6小時. Kotelchuck(1975). 0~2歲嬰兒之180位中產階 級父母. 父親每天3.2小時;母親 每天9小時. Robinson(1977). 家中至少有一位四歲以下 孩子的父母. 父親每天2.0~2.7小時; 母親每天2.9~7.8小時. Quinn&Stains(19 79) Robinson(1977). 孩子六歲以下. 父親每天2.6~3.6小時. 超過四歲孩子的父母. Zeigler(1980). 中產白人家庭國小三到四 年級(9~10歲)孩子的父母 6~17歲孩子的父親. 父親每天2.5~3.9小時; 母親每天 2.4~6.0小時 父親每天12.5小時;母親 每天21小時 父親每天2~2.1小時,為 母親之50%~60%. Quinn&Stains(19 79). 根據表 2-1-1,可發現不同研究之間的結果有不小的落差,但僅從孩子年紀 亦難以判斷,故推測可能是研究者對父職參與定義不同所造成。除此之外,早期 的父職參與研究還提及父親的育兒責任,像 Kotelchuck(1975)發現 180 對父母當 中有 75%的父親平常不用負擔任何照顧孩子的責任、Baruch 與 Barnett(1983)發現 160 位父親中有 113 位承認不必負責育兒的工作等,不過這些研究中所說的「育 兒責任」其實是指父親擔負孩子的照顧工作與否,因此性質上還是接近第一個面 向(互動),且仍屬於本研究外顯性父職參與範疇中。. 由於早期的研究常使用父職參與的「絕對量」來衡量父職參與的程度,或用 父職跟母職的參與量做比對,因此較容易捕捉或測量的「外顯性父職參與」便成 為主要的研究內容。但由於沒有客觀的統一介定標準,不同研究者對於父職參與 各種的定義導致研究結果之間有較大的差異。. 19.

(29) (二)近期父職參與不同類型劃分法 除前述早期多用以測量外顯性父職參與程度之兩種類型,根據近期學者提出 父職參與不同的類型劃分法,再整理出:「三元素論」、「親職參與面向」、「孩 子不同時期之父親角色類型」、「直接/非直接分類法」等四部分,分述如下: 1.三元素論 Lamb(1986, 2000)將父職參與內涵分為「約會式互動」(engagement)、「接 近」(accessibility)、「責任」(responsibility)三個元素(Lambet al., 1985),前兩個 元素主要仍是談論外顯性的父職參與,例如「約會式互動」是指父親與孩子直接、 一對一的互動、「接近」則強調父親提供孩子潛在的直接互動機會,讓孩子有需 求時可以馬上找到他(如父親在廚房中做菜時孩子在隔壁房間玩耍等);「責任」 則是指「父親能替孩子的福祉與照顧負起最終的責任,例如孩子生病時能幫忙約 診及確認孩子就醫、提供孩子教育的機會、確保孩子生活無虞等,而責任的父職 參與往往會在父親做事情的時候同時透過焦慮、擔心、計畫發生」(Lamb, 1996 ; 2000;Lambet al., 1985);可知,Lamb 的「責任」父職參與同時具有外顯與內隱的 性質,例如幫孩子約診等項目屬於「外顯性父職參與」,但透過焦慮焦慮、擔心、 計畫等思考方式則屬於「內隱性父職參與」。可能因為「責任」元素的定義較曖 昧,引發學界一些討論,像 Palkovitz(1997)指出責任元素的重點是父親沒有直 接表現出來的父職參與思考歷程,而 Marsiglio 與 Cohan(2000)則認為責任元 素中強調的是父親對於孩子管理的概念。. 20.

(30) 2.親職參與面向 Palkovitz(1997)參考過往質性研究的資料,加入自身的觀察與發現,將親 職參與行為分為十五個面向,包含共同活動、照顧……等,提供許多貼近平日父 職參與的項目;當中有十四個面向屬於外顯性父職參與,茲整理成下表 2-2-2: 表 2-2-2 Palkovitz(1997)親職參與面向中之外顯性父職參與部分 分類面向 分類細目 「共同活動」 (shared activities). 運動、購物、野餐、看電影、公園散步、用餐、玩耍、 建設堡壘、慶祝節慶、一起工作、一起跳舞、監督事件. 「照顧」 (caregiving). 餵、洗澡、穿衣、哄睡、替孩子接近東西、照顧生病 孩子。. 「任務」. 載、挑選東西、打電話給孩子。. (errands) 「共同興趣」 (shared interets). 發展孩子專長、提供指導、從事親子共讀。. 「溝通」. 傾聽、交談、寫字條、通電話、傳達愛、傳達關心、. (communication). 傳達原諒、傳達價值觀、展現對孩子日常生活(朋友、 興趣、感受、志向)的興趣. 「教導」 (teaching). 建議、角色楷模、問題解決、豎立原則、穩固獨立性、 提供長程觀點、提供選擇並尊重決定、協助學習新生活 技能等、鼓勵興趣與嗜好、回答問題。. 「可及性」 (availability). 參加活動、帶領活動(童子軍、家長會等)等陪伴孩子 一起的行為,或允許/鼓勵孩子參與休閒活動等。. 「情感表達」 (affection). 愛、擁抱、親吻、依偎、搔癢、眼神接觸、微笑、 真摯的友誼、展現耐心、讚美。. 「情感支持」 (supporting emotionally) 「計畫」 (planning). 鼓勵、發展孩子的興趣。. 「監控」 (monitoring) 「保護」 (protection). 替孩子安排生日、假期、節慶的活動或旅遊,並規劃 孩子的教育,存款供孩子未來使用、約定、安排與朋友 的時間。 掌控孩子的友誼、約會對象、安全、健康、打扮、學業、 生活習慣等,或利用接送掌握孩子的行蹤。 佈署環境、監控安全、提供腳踏車安全帽或安全衣等。 (下頁續). 21.

(31) 表 2-2-2 Palkovitz(1997)親職參與面向中之外顯性父職參與部分(續) 分類面向 分類細目 「與孩子相關的維持工 清掃、修補、洗衣、熨衣、烹飪、照顧寵物等家務, 作」 或創造孩子為主的空間。 (child-related maintenance) 「提供」 提供經濟與居住的地方。 (providing) 資料來源:Palkovitz, R.(1997). Reconstructing “involvement”: Expanding conceptualizations of men’s caring in contemporary families. In A. J. Hawkins, & D.C. Dollahite(Eds), Generative Fathering: Beyond Deficit Perspectives(pp200-216).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相對於 Lamb(1986; 2000)三元素論中責任型父職參與的定義,Palkovitz (1997)的分類就較明確把外顯性和內隱性父職參與分開,例如表 2-2-2 中所列 的十四項皆屬於外顯性父職參與,而另一項「思考歷程」(thought processes) (請參見本節後半段)則完全符合內隱性的父職參與;儘管 Palkovitz(1997)在 分類的名稱上可能不夠周延(Parke, 2000),但他詳細地分出親職參與的面向仍 獲得學者們肯定(Parke, 2000;Marsiglio, Day,& Lamb, 2000)。. 3.孩子不同時期之父親角色類型 依照 Stoop 的說法,「外顯性父職參與類型」可能隨孩子年齡階段改變而有 所不同(見表 2-2-3),故他依據孩子的年齡,劃分出不同時期父親應該扮演的 角色類型,分述如下(柯里斯、林為正譯,1995): 1. 孩子 0~5 歲時:父親是典型的養護者,功能著重在對孩子的關愛與照顧。 2. 孩子 6~12 歲時:父親扮演規範者的角色,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典範。 3. 孩子 12~18 歲時:父親是戰士/保護者的角色,在適應孩子青春期變化的同時, 又使孩子成長、獨立。 4. 孩子成年後:父親成為精神導師,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僅協助修正孩子 的意見避免過多的干涉,並傾聽孩子的內心。 22.

(32) 表 2-2-3 Stoop 孩子不同時期之父親角色類型 孩子年齡 父親角色類型 功能 0~5 養護者 關愛與照顧 6~12 規範者 樹立典範 12~18 戰士/保護者 適應孩子變化、鼓勵獨立 成年後 精神導師 避免過多干涉、傾聽 資料來源:柯里斯、林為正(譯)(1995)。Stoop, D.著。父愛不缺席:心理醫 生剖析父親的十二種模式。台北:智庫。(原著出版年:1990 年). 4.直接/非直接分類法 學者依據父親對小孩直接或間接的貢獻將父職參與分為「直接參與」與「非 直接參與」,前者包含照顧孩子、共同活動等,後者則包含營造幸福的家庭氣氛、 提供母親情緒支持與提供家庭經濟支持等(Pleck, 2007);此分類中,「直接參 與」係很外顯的父職參與方式,而「非直接參與」的項目雖然相較下沒那麼外顯, 但還是屬於讓人能察覺的外顯性父職參與。. 綜合上述,近期較多研究依照 Lamb 的三元素論發展研究,但其中的責任元 素定義仍存在解釋空間,本研究中較認同責任元素的重點是父親沒有直接表現出 來的父職參與思考歷程;而 Palkovitz 的親職參與面向詳細羅列父職參與的可能 項目,但過往卻較少研究去探究,故本研究中將運用其與國內文獻作比對;另外, 直接/非直接分類法的分類方式中儘管納入「非直接」的父職參與,但仍未談論 到內隱性父職參與,可見內隱性父職參與之重要性需要被提升;最後,Stoop 的 孩子不同時期之父親角色類型則可在本研究中作進一步探究,看是否臺灣高中職 生父親的父職參與類型符合其所說的戰士/保護者。. 23.

(33) 二、國內的外顯性父職參與特色 王大維(2000)與王叢桂(2000)呼籲學界思考國內父職參與的標準是否適 合與國外相同,但迄今仍較少研究針對這點做論述,因此此處特地用蒐集到之文 獻歸納出國內之外顯性父職參與可能存在的特色。考量到西元 2000 年前後父職 研究量的落差,下面採用兩種方式:一為從 2000 年以前重要的父職研究中尋找, 二為整理 2000 年後國內研究中的父職參與內涵,並與國外 Palkovitz(1997)之 親職參與項目作比對,以捕捉國內之外顯性父職參與相較於國外較不重視之處, 並再從過往的研究結果補充可能存在於國內的外顯性父職參與特色。. (一)被動式父職參與 王舒芸(1996)認為父職的特徵是「選擇性育兒」,她提及造成父職低度參 與的一系列因素,包含文化規範、社會化歷程、勞動市場體制、社會福利體制等; 相對於王舒芸的研究,王叢桂(2000)則訪談九位高度父職參與的父親,歸納出 影響高度父職參與的七個主要因素,包含父親對家庭的承諾、觀察到負面家庭對 子女的影響、本身疏忽父職導致的危機、配偶的支持、育兒的正面回饋,父親本 身經驗過缺乏父職的幼年,及夫妻本身成長學習經驗。歸納上述,台灣父親的外 顯性父職參與可能較被動,存在一種選擇性、補救式的特色。. (二)缺乏明確保護孩子的參與、較少幫孩子做維持工作 2000 年以後國內父職研究數量較多且亦可能較符合父職參與之現況,故此 處從蒐集到之文獻搜尋國內之外顯性父職參與特色。國內研究中父職參與定義的 內涵仍以外顯性父職參與為主(吳黛宜,2003 李淑娟,2004;謝青儒,2002), 例如李淑娟(2004)指出「父職參與指的是父親實際付出了多少實際的行動,來 滿足子女的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便為「行動」面,故偏向於外顯性父職參與; 而國內父職參與研究中所測量的往往也是外顯性父職參與(杜宜展,2004; 24.

(34) 沈品汝,2008;徐麗賢,2004;鄭斐云,2009),而徐麗賢(2004)的父職實踐 量表以關懷愛護、生活照顧、子女培育、經濟支持、子女發展為構面、鄭斐云(2009) 將父職參與分為生活需求與照顧、休閒活動與陪伴、學校及課業參與、管教培育 與示範、關懷鼓勵與溝通等五個構面,都是針對較明確的父職參與行為,下面將 蒐集到國內自西元 2000 年來外顯性父職參與研究中測量的構面整理出來:. 表 2-2-4 國內外顯性父職參與研究測量之構面整理表(2000~) 研究對象. 研究者(年代) 父職參與測量之構面. 托兒所或幼稚園. 杜宜展(2004) 互動、接近、責任. 幼兒的父親. 陳正弘(2006) 責任、接近互動 傅雅暉(2007) 生活照顧、情感支持、教育學習、自我實現 沈品汝(2008) 育兒勞務參與、教養活動參與、休閒遊樂 參與. 國小學童或國小 學童之父親. 謝青儒(2002) 課業指導、親密度、溝通支持 陳靜芬(2005) 參與休閒活動、生活討論互動、生活照顧 責任、協助選擇規劃、參與學校活動 翁雅雪(2005) 關懷與陪伴、照顧與管教、教育與栽培、 養家與示範 陳錦賢(2006) 關懷引導、課業指導、管教照料、經濟支持 石金燕(2007) 投入、易接近性、責任 江怡文(2008) 養家、身教、能力培養、支持、關懷、經驗 指導、生活照顧 鄭斐芸(2009) 生活需求與照顧、休閒活動與陪伴、學校及 課業參與、管教培育與示範、關懷鼓勵與 溝通. 國中生或國中生 之父親. 吳黛宜(2003) 關懷與陪伴、能力發展、養家與示範、日常 照顧 李沛青(2007) 關懷與陪伴、照顧與管教、教育與栽培、 養家與示範. 國中或高中(職) 徐敏容(2005) 經濟支持、生活照料、課業指導、管教規範、 子女之母親 關懷引導. 25.

(35) 表 2-2-4 當中幾個研究雖然構面中有「責任」元素(杜宜展,2004;陳正弘, 2006;石金燕,2007),但內涵還是屬於外顯性父職參與,例如經進一步檢視杜 宜展(2004)的研究可知其責任構面包含:交通接送、生病就醫、準備膳食、協 助學習等,其實仍未脫離外顯性父職參與之範疇。 有些研究的構面是比較鉅觀的「面向」,例如互動、接近、責任等,但多數 研究仍是用「細分的項目」,例如課業指導、關懷、陪伴、經濟支持。其實若不 限制研究對象孩子的年齡,用面向分類是比較合適的,因為可以避免不同階段的 父職參與項目有很大的歧異;但若針對特定的家庭生命週期,則細項分類會更為 合適,因為可以更容易看出該階段父職參與的特色;因此下面遂用不同家庭生命 週期之分類方式,對照 Palkovitz(1997)親職項目中外顯性父職參與的項目,利 用內涵的比對,找出國內相較於國外較不重視之處: 表 2-2-5 國內父職參與量表題項與 Palkovitz(1997)親職項目之外顯性父職參與之比較 家 中 孩. Palkovitz(1997)親職項目分類 研究者. 共 照 任 共 溝 教 可 情 情 計 監 保 幫 提 同 顧 務 同 通 導 及 感 感 畫 控 護 孩 供. 子 階 段. (年代). 家 有. 杜宜展 (2004).  .  . . 學 齡 前 幼 兒. 陳正弘 (2006).   .   . . 傅雅暉 (2007).  . 沈品汝. 活 動. 興 趣. 性 表 支 達 持. 子 維 持. .         .       . . . . (2008) (下頁續). 26.

(36) 表 2-2-5 國內父職參與量表題項與 Palkovitz(1997)親職項目之外顯性父職參與之比較(續) 家 中 孩 子 階 段. Palkovitz(1997)親職項目分類 研究者 (年代). 共 照 任 共 溝 教 可 情 同 顧 務 同 通 導 及 感 活 興 性 表 動 趣 達. 家 有 學 齡 期. 謝青儒 (2002).      . 陳靜芬 (2005).       . 兒 童. (2005).     .        . . 陳錦賢 (2006).           . . 石金燕 (2007).      .  . . 江怡文 (2008).           . . 鄭斐云 (2009).  . 翁雅雪. 家. 吳黛宜. 有 青 少 年. (2003) 李沛青 (2007).  . 情 計 監 保 幫 提 感 畫 控 護 孩 供 支 子 持 維 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表 2-2-5 中項目出現的機率可以看出國內父親似乎不大看重對孩子保護 (protection)的面向(0/13),且亦較少去協助與孩子相關的維持工作(3/13); 但除上述 2 項目外,另 12 個項目出現的頻率都超過一半,例如:共同活動(12/13)、 照顧(12/13)、任務(9/13)、共同興趣(11/13)、溝通(12/13)、教導(13/13)、可及性 (11/13)、情感表達(7/13)、情感支持(10/13)、計畫(7/13)、監控(11/13)、提供(8/13)。 由此對照結果可看出台灣和西方外顯性父職參的異同,即為:較不重視對孩子的 27.

(37) 保護與協助相關的維持工作。 除了上述,國內亦有研究發現:大學教育程度,家有學齡前幼兒之父親的教 養類型主要為要求、學習、管教、情感表達等(蕭春媚,2001);而受到國內升 學主義傳統觀念的影響,父親對子女學業成績的重視亦可能是華人社會的特色 (鄭斐云,2009);又對華人父親而言,經濟提供與教導角色的扮演是是資源、 權力的象徵(蔡佳玲,2007)。故總結之,國內的外顯性父職參與上的特色可能 較為被動,且較不重視家務類(與孩子相關的維持工作)與保護的行為上,並重視 經濟提供和學業方面的指導。. 貳、. 內隱性父職參與. 「內隱性父職參」是指能夠反映父親角色認同的「情緒或感受」,且該父職 參與的情緒或感受本質上是不顯露,讓人難以察覺的。王叢桂(2000)提及台灣 的父職資訊多半來自美國,在社會文化的差異下,他質疑台灣社會的父職標準是 否適合與美國相同,這說法提醒了研究者:華人文化下的父職參與或許會有更多 情感面的參與,因此探討台灣的內隱性父職參與顯得更加重要。而在缺乏實證研 究佐證的情形下,可以從現有的文獻中歸納出可能的內隱性父職參與緣起及類 型,分述如下: 一、內隱性父職參與緣起 儘管過去研究中父親的情感很少被紀錄下來,但不代表父親的情感不存在 (Dermott, 2008),Osherson 以影子來形容傳統父親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暗示 父親是模糊、看不清楚面貌、又無時無刻存在的(引自黃怡瑾,2002)。下面將 從華人文化脈絡中的嚴教觀與傳統性別角色分工來探討內隱性父職參與的緣 起,分說明如下:. 28.

(38) (一)華人的嚴教觀 傳統華人父親採用「嚴教觀」教育子女,他們認為在子女面前必須建立父親 的威嚴,才能使子女服從管教,所以不能輕易向子女表達內心的感受或稱讚兒女 (林文瑛、王震武,1995),而父子之間也存在一種「養子不教父之過」的階層 位序權力關係(王行,1996),或是形式化的關係(楊國樞,1992);Shek(2000) 也發現華人子女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中,父親比起母親較少表現出關心,而較常 使用管教的方式;陳安琪與謝臥龍(2009)訪問 35~50 歲的中年父親,請他們回 憶過往的父親印象,有人認為看到父親出現就是要被懲罰的時候,有人則從父親 下班之後就會陷入緊張的狀態;周玉慧、黃宗堅、謝雨生(2004)將家人之間的 訊息交換方式分為「關愛扶持」跟「疏離拒斥」兩類,發現父親對高中職的孩子 有 58.5%的人是疏離拒斥的,關愛扶持的人為 41.5%,而母親對孩子則是 41.9% 疏離拒斥、58.1%關愛扶持。總結上述,對孩子來說,缺乏關心又常常扮演管教 者的父親,自然不會是吐露心聲的對象,相較於母親的關心,一來一往之間,孩 子更傾向與母親互動,並與父親產生距離感(李美枝,1996);而父親從一開始 的不願意親近孩子,最後可能導致不知道如何親近孩子(林文瑛、王震武,1995) , 因此更可能使用內隱性的父職參與,選擇將對孩子的關愛放在心中。. (二)傳統性別角色分工 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可能也是內隱性父職參與的推手。過往華人社會講求 「男主外,女主內」,母親被賦予相夫教子的角色,以丈夫和孩子的成就來獲取 自身在家中的地位和權力,扮演情感性的角色,父親則扮演工具性的角色,利用 資本的提供來鞏固家中的權力(胡幼慧,1995;李美枝,1998);儘管國外有新 父親(new father)概念的出現(LaRossa, & LaRossa, 1989),而台灣亦有「新 好男人」的概念,但時至今日,台灣父親還是感受到傳統對於男性角色看法的壓 力(林莉菁,2000),像是父親需扮演經濟提供者的觀念(邱珍婉,2009)或男 29.

(39) 性「不受情感牽絆」較容易成大器的想法,使得台灣男性在成年有孩子後,往往 容易用「忽略」的方法來處理與孩子的情感(邱珍婉,2008;陳安琪、謝臥龍, 2009),另一方面,台灣料理家務與照顧角色主要為母親所擔任,因此母親也自 然地比父親與孩子有更多的溝通機會(李美枝,1996),所以在台灣,父親的沉 默便往往與母親嘮叨的形象成為明顯的對比(陳安琪、謝臥龍,2009)。 總結上述,華人父親可能受到嚴教觀和傳統性別角色分工的影響,被迫和孩 子拉遠距離,並對孩子表現出忽略的態度;邱珍琬(2009)也發現父親對孩子的 溫柔平常很少出現,只有在不需要防衛自己男性尊嚴或生命攸關的時候才願意表 現;亦有研究指出父親最需要的課程是訓練情感表達的能力,父親其實也有想與 孩子做更好溝通的欲望(郭佳華,2001),故對孩子可能只是「愛在心裡口難開」。. 二、內隱性父職參與類型 Palkovitz(1997)的親職項目中首度將內隱性父職參與歸納成一個項目,名 為「思考歷程」(thought process),細目分為:擔心、計畫、夢想、希望、評估、 替孩子禱告、想在孩子身邊等。在國內少數提及情感面父職參與的質性研究中發 現:大學教育程度,家有學齡前幼兒之父親能以孩子的需求來調整自己的教養目 標(蕭春媚,2001);而以男受刑人父親為對象之研究中也發現父親會去擔心孩 子的安全、品德、課業等(孟玉麗,2006)。另外,黃淑滿(2008)訪談 11 位 育有青少年子女的母親,歸納出內隱性母愛的內涵(意思類似內隱性的母職參 與),內隱性母愛所談的的情感部分包含母親對孩子的擔心、思念、心疼、渴望 親近和愧疚感。儘管父職參與和母職參與並不能說是同一件事情,但或許在內隱 性的親職參與上會有類似的表現。根據上述,對孩子的內在思考歷程或情感如: 計畫、夢想、希望、評估、替孩子禱告、擔心、思念、心疼、渴望親近和愧疚感 等都可能是內隱性父職參與的類型。 30.

(40) 後續雖然較少有研究去探討Palkovitz(1997)的親職項目,不過此分類的出 現,有利於後續研究針對內隱性父職參與進一步探究。而有鑒於過往研究中內隱 性父職參與類型之文獻較少,本研究中即進行前導研究以探究內隱性父職參與之 類型。 綜述本節內容,瞭解研究中若對於(外顯性)父職參與的定義不同會導致結果 難以比對,並讓研究的發現難以累積,可見名詞界定之重要性。另一方面,國內 的外顯性父職參與上的特色可能較為被動,且較不重視家務類(與孩子相關的維 持工作)與保護的行為上,並重視經濟提供和學業方面的指導;而孩子不同時期 的外顯性父親參與類型引發研究者的疑問:此情形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台灣是否會 相同?最後,國內父親可能受到華人嚴教觀和傳統性別角色分工的影響,被迫和 孩子拉遠距離、缺乏機會表露真實情感,但其對孩子的關愛可能一直透過計畫、 夢想、希望、評估、替孩子禱告、擔心、思念、心疼、渴望親近和愧疚感等內隱 性父職參與的方式存在,只是較難被外人所察覺。. 31.

(41) 第三節 父職參與理論與應用 近年來,學者更頻繁地運用理論觀點解釋父職參與(Doherty, Kouneski,& Erickson, 1998; Fox, &Bruce, 2001;Marsiglio,& Cohan, 2000; Pleck, 2007;Rane, & McBride, 2000),以彌補過往用經驗詮釋研究結果之不足(Rane, & McBride, 2000)。在運用的理論上,國外父職研究者運用的種類較為多元,除了中型以上 規模的理論(如系統理論、符號互動論、發展、社會交換論、結構功能論)外,亦 頻繁使用微型理論(如親職投資論、認同論);但在國內,由於生態系統理論解釋 的層面較廣泛及其發展歷史上與父職的淵源,不少父職研究者選擇運用之為理論 架構發展研究(何斐綾,2001;凃妙如,2007;魏秀珍,2005);但亦有一些研 究者為了聚焦研究之議題而採用微型理論如認同論或父育知覺理論(杜宜展, 2004;2006;李淑娟,2004),只是整體而言,國內父職參與研究上明言運用理 論的情形仍不普遍。. 壹、. 研究理論架構. 過往較少研究明確指出生態系統理論對於內隱性父職參與的影響,但研究者 認為此理論的影響性難以侷限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而是同時會對父親內隱性父 職參與產生作用。故在考量適切性與解釋之彈性後,本研究採用生態系統理論作 為理論架構。下面先說明生態系統理論的緣起與內涵,及過往在研究中運用的方 式,再說明本研究之理論架構。 一、生態系統理論 生態系統理論特別之處為其焦點在人類(同時為生態中的有機體與社會中的 人類)和環境的互動上。生態系統的想法最早出現在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作品 中,關於成長與發展對於人口規模和結構與環境穩定的議題上(Duncan, 1965;引 自 Marget M. Bubolz 和 M.Suzanne Sontag, 1993),但是直到 19 世紀生態系統的概 念才成為科學的一部分。 32.

(42) 1979年Bronfenbrenner提出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 theory)與模型,檢 視家庭內部運作被家庭外部的情況和環境所影響的歷程,他描述個體的環境為一 連串巢狀結構,彼此互相涵蓋,像俄羅斯娃娃一樣。它們分為四種系統:小系統 (micro-system) 、 中 間 系 統 (meso-system) 、 外 系 統 (exo-system) 、 大 系 統 (macro-system),像對孩子而言,家庭是發展的小系統場域,家庭和其他場域(如 學校)的關係是中間系統,而家庭外部的環境是外系統,例如父母親的工作場域 或社會網絡等,都能透過父母親或家庭成員間接影響孩子,大系統則包含理想價 值、規範、特定文化下的模式構成的發展藍圖。後續生態系統理論又加上時間系 統(chrono-system)檢視個人在環境中連續性的發展與改變。Bronfenbrenner的系統 層級模型在多元的物理、生物、科技與社會文化脈絡下,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 並適合應用於家庭及其它領域當中。 不少研究運用Bronfenbrenner的系統觀點來詮釋家庭內外境域(setting)對於 外顯性父職的影響,例如Doherty、Kouneski與Erickson(1998)利用此觀點歸納 出影響父職參與的因素、魏秀珍(2005)用此解釋軍人父親職場對於父職參與的 影響、涂妙如(2007)用此觀點歸納台灣父職參與的研究等。. 二、研究理論架構 受限於個人的能力,本研究中無法一次操作所有的生態系統因素,固選用魏 秀珍(2005)修正 Doherty 等學者(1998)的父職生態系統建構模式,並做進一步的 調整,作為本研究之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理論架構(圖 2-3-1)。本研究的研究主 題是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因此將其置於中間,代表所有生態系統中的因素都 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父親的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由於父職參與是直接發生在父 親和孩子上,因此在生態系統的影響因素上,本研究主要鎖定在父親、子女的小 系統對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的影響,其次才是母親小系統的影響。 若以系統的階層來分類,本研究的小系統包含家有高中職生的父親、就讀高 中職的子女、家有高中職生的母親,並依其對象分別命名為父親變項、子女變項、 33.

(43) 母親變項。當中父親變項包含:教育程度、年齡、居住地區、職業、工作時數、 工作彈性、父子相處時間、家庭月收入、性別角色態度;子女變項包含:孩子高 中職別、家中孩子數量、孩子性別、孩子出生序、家庭生命週期階段;母親變項 則為母親就業情況。 中間系統為父親與母親、父親與孩子及父親與母親之間的互動;外系統則為 投過直接影響外顯及內隱性父職參與之間接影響因素,例如父親的鄰居透過父親 對於外顯性父職參與產生影響;大系統則為等能同時影響各層次系統的影響因 素,例如社會環境與文化等。. 34.

(44) 大系統 小系統: 外系統. 1.教育程度 4.職業 2.年齡. 7.性別角色態度. 5.工作時數 8.父子相處時間. 3.居住地區 6.工作彈性. 9.家庭月收入. 父親 個人 中間系統. 中間系統 外顯/內隱 性父職參與. 外系統. 母親. 子女. 個人. 個人. 外系統. 中間系統 小系統:. 小系統:. 母親就業狀況. 1.孩子高中職別 2.家中孩子數量 3.孩子性別 4.孩子出生序 5.家庭生命週期階段. 圖2-3-1本研究外顯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生態系統理論架構. 35.

(45) 貳、. 其他相關理論. 此處整理其它理論之緣起、內涵與其在父職參與上應用的觀點,並融合生態 系統觀點說明其給本研究的啟示。依照理論源起的時間順序,將功能論、家庭系 統論、社會交換論、發展論、符號互動論等分述如下: 一、功能論 Parsons和Bales(1955)以生物特性觀點,認為父親在家庭中適合擔負「工具性」 功能,藉由男人天生的體力與勞動力,提供家庭所需經濟;男人出外工作,獲得 較大的社會權力,並將社會的知識與能力帶回家中,扮演家庭與社會連結的角 色。早期的社會科學研究者對於父職的看法受到功能論的影響,例如Winch認為 父職主要功能是控制、讓孩子社會化並學習社會要求的行為規範(引自王舒芸、 佘漢儀,1997);而王舒芸(1996)的「選擇性育兒角色」之影響因素中所提之 文化規範、社會化歷程、社會福利體系、勞動市場體制也反應功能論興盛的結果 (唐文慧,2007) ,在早期的時空背景下,父親認為工作是對家庭最主要的職責, 並較不重視育兒責任。功能論的角度中,社會文化箝制父親對孩子比較親密的表 達,並讓外顯性父職參與的類型縮減至特定幾種如經濟提供者、管教者等,可能 多少造就西方早期「父親缺席」的狀況,另外也與華人「嚴教觀」中重視管教角 色的觀念類似。. 二、家庭系統理論 Burgess 指出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家庭並非侷限於其型態與法律定義,而是由 家庭成員的互動共構出的一個不斷成長的超個體(引自 Boss, Doherty, LaRossa, Schumm, & Steinmetz, 1993);家庭系統中存在許多次系統(subsystem),例如父 子、夫妻等,彼此互相影響;家庭外的環境與文化則稱為超系統(super system), 亦與家庭內次系統互相影響。家庭系統強調家庭界域(boundary)和家庭規則 36.

(46) (family rules),前者用來劃分家庭系統與外界環境的界線,對於內外之間資訊 的流動產生影響,後者則是指家庭中重複的行為模式,例如一個失去工作的父 親,父職角色從原本的提供者變成照顧者,父職模式的轉變使家庭中父子接觸的 時間提升,打破原本的家庭界域,並造成家庭規則的變化(Palkovitz, & Palm, 2009);此外,與父職相關的母親守門效應(Allen,& Hawkins, 1999)亦可以說 是家庭內夫妻次系統對父子次系統的影響。家庭系統的角度中,家庭中的特定成 員的行為能影響家庭規則,直接或間接造就不同的父職參與方式;而母親對於父 親父職技巧的不信任則可能讓父親更少有外顯性父職參與的機會。. 三、社會交換論 社會交換論認為社會上每個關係都是建立在交換上,是市場機制的延伸,它 假定每個人都會遵守互惠規範,因此個體的行為都會著眼於自己的最小成本與最 大酬賞(Blau, 1964)。社會交換論中的資源是指任何能透過交互行為被交換, 並且有價值的物質或符號(Bosset al, 1993),因此它包含人際吸引力、社會接 納、工具性服務、尊敬與聲望、服從與權力等(Blau, 1964)。交換論引申出一 個微型理論名為「親職投資論」(Parental Investment Theory),用來解釋婚姻 與親職中,因應有限資源,在投資孩子方面發展出的策略,它假定所有人都會擔 心下一代繁衍的成功於否,並且以下一代與下下一代的總數來衡量成功度,其成 本則包括懷孕、生子,以及養育子女所需的時間、精力與資源(Trivers,1972)。 依上述論點出發的實證研究發現,隨著孩子能力的增加(年紀越大),父親可能 獲得的潛在福祉越高,因此父親在孩子身上的投資時間、金錢與精力資源也會跟 著增加(Fox, &Bruce, 2001),而交換論或親職投資也用來解釋父職的低度參 與,例如父親的親職不確定性高於母親,所以他們相對於母親會有比較低度的親 職參與。交換論的角度中,父親會在投資孩子前評估成本與報酬,導致父職參與 程度的差異,因此孩子高中職別(可能暗示不同的孩子學業能力程度、孩子性別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To enable pre-primary institution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school culture and support to children, actions can be take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Caring and

Comparing mouth area images of two different people might be deceptive because of different facial features such as the lips thickness, skin texture or teeth structure..

Taiw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TCSI) model shown in Figure 4-1, 4-2 and 4-3,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Quality Research Center of Taiwan at the Chunghua University in

Even though the σ−modification term in the parameter tuning law and the stabilizing control term in the adaptive control law are omitted, we shall show that asymptotical stability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control phase, by using Taguchi Method, the dynamic curve of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organizing map (SOM) to get the expected data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for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eachers; some dimensions of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