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及目的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中將重點式討論過往父職參與研究中談論的內容及研究對象,藉此說明 本研究之緣由並突顯研究之重要性;接著陳述本研究之目的與問題,以舖陳期望 之研究成果;最後,定義本研究中重要之名詞,避免與其他研究中類似詞彙混淆。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本節中將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背景和研究目的。

壹、 研究動機與背景

過往談論父職參與時,比較少將父親在心中「思考」與孩子有關事務的歷程 納入(Dermott, 2008;Lamb, Pleck, Charnov, &Levine, 1985),因此若因為父親外 顯性父職參與較少就認定他是一位低度父職參與的父親,似乎有些不公平

(Palkovitz, 1997),特別華人文化下的父親角色比較權威,華人父親認知的父職 往往僅在提供經濟資源、教導等事情上(蔡佳玲,2007),因此對於部份的外顯 性父職參與如情緒支持、投入活動等可能會有比較多衝突的想法,而傾向投入內 隱性的父職參與。又從孩子的觀點來看,父親角色往往是專注於工作卻忽視家庭 的,父親自認的關愛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單向、強制性的愛,甚至讓孩子無法 感受到(陳安琪,2003),如研究者過往訪談過的一位父親所說,當初怕關心太 多會給孩子壓力,因此選擇減少過問孩子的事情,但最後又在孩子心中成為缺乏 關心的父親。有鑑於上述,研究者認為若能夠對華人文化下的父職參與方式和影 響因素有更具體的描述,或許可以讓父親反思自己的父職參與方式是否合適於自 身的父子關係中,並進一步做出調整。

2

另一方面,研究者亦好奇父親外在表現的父職跟內心運思的父職有怎樣的關 聯?這些較少流露情感的父親內心中真的如表面那樣比較少關心孩子嗎?還是 那些被描繪為講理巨人、言情侏儒的父親,其實有外人無法了解的對孩子關愛的 心(王浩威,1998)?而父親的背景,特別是與華人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的性別角 色態度又是怎麼影響父親父職參與的方式?

最後,除了國外研究多以嬰兒的父親為對象外(Parke, 2000),臺灣過去的 父職研究大部分是針對新手父親(徐東弘,2006;康續祥,2009)、幼兒的父親

(杜宜展,2004,2006;沈品汝,2008;吳翠倩,2006;傅雅暉,2007;陳正弘,

2006;蕭春媚,2001)、國小孩童的父親(石金燕, 2007;江怡文,2008;

黃柏嘉,2006;陳錦賢,2006;謝青儒,2002、鄭斐云,2009)、國中生的父親

(吳黛宜,2003;林彩媚,2008;楊麗容,2007)為主,以高中(職)生、大學

(專)生和成年子女的父親為對象者占少數。考量到孩子高中時期的父職參與有 助於孩子脫離混亂的思緒,幫助孩子平和地進入成年早期(Dollahite, Hawkins,

&Brotherson, 1997),具有發展上的重要性,本研究遂鎖定高中生的父親為研究 對象,期望對於此時期的父職參與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3

貳、 研究目的與問題

伴隨著研究動機,列出本研究之目的與問題:

一、 探究家有高中職生的父親之父職參與現況

(一)探究家有高中職生的父親外顯性父職參與現況。

(二)探究家有高中職生父親內隱性父職參與現況。

二、 探究不同背景變項的父親在父職參與現況上之差異。

(一)探究不同背景變項高中職生的父親在外顯性父職參與上的差異。

(二)探究不同背景變項高中職生的父親在內隱性父職參與上的差異。

三、 探究父親背景變項、外顯性父職參與、內隱性父職參與之關係。

(一)探究背景變項和外顯性父職參與、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相關情形。

(二)探究外顯性父職參與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相關情形。

(三)探究背景變項、內隱性父職參與對外顯性父職參與的預測情形。

(四)探究背景變項、外顯性父職參與對內隱性父職參與的預測情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