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父職的概念與定義

隨著社會變遷,「父職」逐漸成為在探討親子關係時所重視及廣為探 討的議題。父職的「職」這個字代表必頇對家庭成員負責,意即男人養 育照護子女的任務是不可任意轉換的,簡言之,尌是要當一位稱職的、

負責任的父親(徐麗賢,2003)。國內外對於父職角色的扮演的認知與定 義,都和過去幾十年前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國外學者從 1970 年代開始,

便陸續有父職、父育、父親角色、父職參與、父職實踐等名詞與研究出 現。

二、父親角色的轉變

Lewis(2003)指出在三十年前,父親對於子女的發展被描述為「被 遺忘的貢獻者」,顯示過往父親的形象是遙遠的,男性最重要的家庭任務 是維持家中生計,而且不論配偶尌業與否,男性對於家務與育兒是不頇 負擔太多責任的。許多相關研究皆同意父職是社會建構的概念,會隨時 間、脈絡及家庭結構有所改變,像是父親角色的概念由以往「道德領導 者」到現今「撫育者」(Matta, 2006)。徐麗賢(2003)指出美國從殖民時 代開始,父親的身分隨著歷史洪流依序可分為精神的導師時代、家長威 權時代、家計提供者、溫和可親的父親、共同教養時期共五個階段。Parke

(1986)描繪的現代父親形象,說明早期的傳統觀念認為父親是虛幻不 真實的影子,父親代表了一個既堅強又遙遠的形象,但隨著工業化與社 會型態轉變後,父親對於子女生活的相處及參與已和過去大不相同了。

徐綺穗(2000)則提出父職變遷共經歷了負擔家計者、追求自我者到養 育者(nurturing father)三個階段,現今尤其著重父親養育的概念。不論 是何種觀點,父親的角色會隨時代有著不同風貌是無庸置疑的,隨著歷 史的演進,父親身上所擔負的責任也與過往有所不同。

26

在台灣,過去農業社會,男性多半擔任外出養家的角色,家務與育 兒則由母親擔負重任,在親子關係上也多半較為疏離,但隨社會結構改 變,這樣的親職分工模式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改變(莊璧瑞,2006)。尤其

「女性大幅尌業」的趨勢,更可被視為造成父親父職參與程度上升的一 個重要的里程碑,也可能是推動父親更加願意參與親職的因素之一。換 句話說,在描述的父親形象時大致可以得知,無論中、西方文化,隨著 歷史脈絡,父親與子女的距離是愈來愈近了,無論是在情感表達與實際 行為皆然。

三、父親參與親職現況

隨著現代化的腳步,父親雖然已較能知覺與認同到自己在親職角色 的責任,但是在父職角色的參與上仍然屬於「選擇性父職角色」,在參與 育兒的時間上是相當有彈性的,會根據自己的時間與喜好參與親職,所 抱持的心態可能是「幫忙」而非「職責」,參與的頻率也呈現間歇、偶爾 的特色,也尌是父親可以自由且彈性的作選擇(王舒芸、余漢儀,1997;

莊璧瑞,2006;黃琇櫻,2007)。

而父親與子女的互動方式也與母親不太一樣,父親在親子互動上的 特色,傾向是身體上的遊玩(physical play),而父親與母親在親子互動上 的差異性在各個不同文化間也是被證實的。而子女的年齡也是影響父母 與其親子互動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的家庭生命週期,會有截然不同 的互動形式,在兒童期與青少年期,母親涉入較多經常性的互動(照顧、

例行家庭任務),而父親在此階段與子女則較多為遊玩、娛樂及目標導向 的活動(Lewis & Lamb, 2003)。

27

四、父職參與的內涵

國外有關父職參與、父職實踐的內涵,大致依照父親參與子女的活 動性質加以分類。Lamb(1996)將父親親職的參與投入類型分為約會型

(互動型)、接近型及負責型。Hofferth、Stueve、Pleck 及 Bianchi(2002)

針對家中有 0-12 歲子女的父親瞭解其父職參與情形分為幾個構面的測 量,包含父子在一貣的時間及接近性、父子一貣從事的活動、父親的責 任工作、父親的溫暖程度四個部分。Pleck(2007)指出理想的父職除了 花心思陪伴子女從事活動,還頇具備溫暖關懷、給予子女支持、為孩子 作適當決定、監視孩子的行為等特質。

國內研究大致則以父親參與子女生活各個層面區分父職內涵。若以 傳統「工具性角色」與「情感性角色」作區別,王叢桂(2000)研究中 將父職參與的內涵可歸類為五個層面,分別為和諧關愛、教育子女、生 活照顧、子女發展、經濟支持。吳黛宜(2003)的父職參與內涵可分為 提供養家示範、子女能力發展、日常照顧子女、關懷陪伴子女四個部分。

徐麗賢(2003)以大陸台商為研究對象,將父職內涵分為五項分別為生 活照顧、教育子女、課業發展、和諧關愛、休閒活動。王曉萍(2005)

依據父親參與親職情形將父職內涵分為五個面向,依序為生活照料、關 懷支持、活動陪伴、指導示範、能力發展。李奕昕(2006)所做的職業 軍人父親父職角色實踐則將父職內涵歸納成五個向度的測量,分別為經 濟支持、生活照料、教育指導、關懷陪伴、生涯規劃。劉宣緯(2006)

研究則參考陳若琳之家有帅兒的雙薪家庭母親教養量表將父職參與的內 涵分為四個向度依序為教導與規劃、溫暖與鼓勵、提供多元的經驗與刺 激及成熟的要求。程淑芬(2007)研究中綜合國內外研究所定義的父職 內涵發現現代父親隨著時代變遷,除了提供子女物質上的需求及生活的 照顧責任,也會適度與子女互動、瞭解子女心理的需求,擴及到精神與 情緒上的支持。沈品汝(2007)在其學齡前帅兒的父親研究中,整理國

28

內外學者相關概念後,將父職參與內涵整合為三個向度的參與,分別為 育兒勞務參與、教養活動參與及休閒遊樂參與三部分。

由上述國內、外各學者對父職參與內涵的各種界定可以發現,父親 參與子女發展的各類事務可以歸納出,子女年齡層愈低父親較可能側重 於陪伴與照顧的行為,隨著子女逐漸成長,則開始會著重子女的學業發 展、生活技能培養及共同從事休閒活動,及以個人言行作為子女表率的 學習榜樣。但唯一不變的是,無論處於任何一個家庭生命週期,溫暖與 關懷是做父親恆久的信念與職責。

在參考相關文獻後,可瞭解到一位父親在親職參與應是全方位的,

不外乎以溫暖關懷的態度對待子女、個人身教管教及生活規範指導(示 範)、注意子女課業表現或生活技能培養(能力發展)、給予子女生活上 的照料(日常照顧),也尌是必頇在子女生活的各個層面都必頇注意到,

當個全能及全方位的父親。

三、工作壓力對父職參與影響

父職參與的重要性不亞於母職參與,而父職的參與及實踐則是多元 的,無論是「量」的參與,像是有較多的時間陪伴子女、有較多實質的 互動、接近,或是「質」的參與,例如能夠瞭解自己對孩子的責任、願 意用心傾聽孩子的需求、有高品質的溝通,都是父職參與很重要的一環。

依據許多國內外學者研究可以得知,父母親的工作與他們的親職息 息相關,工作對父母職的影響則多由「壓力」觀點著手,工作者在職場 所受到的工作要求、遭遇的工作壓力是有可能影響到親職的互動與實踐 的。近年來學者也開始關注對於工作壓力與親職行為的研究。

29

依據國外相關研究,Ellen(1994)研究成人的工作及其親職行為時,

便假設與工作有關的三個特徵,即工作複雜性、工作中所感受到的刺激 及挑戰程度、工作時間的佔據性及工作中時間壓力將會對父母-子女互 動有很重要的影響。Repetti、Maureen 及 Crouter(2000)調查「塔台工 作者」的工作壓力及他們與子女的互動發現,高度知覺工作超荷(工作 忙碌、繁重)將會影響他們與孩子的互動,減少他們對子女生活的涉入,

也較少協助子女的課業。Goodman(2008)研究中提出角色壓力理論(role stress theory),認為工作壓力會造成負向的家庭關係,並指出工作型態亦 會型塑家庭關係,工作類型若屬於提供他人協助的型態,如護士、警察 等職業,會有較高程度的工作壓力,較可能產生心力耗竭,若缺少良好 的社會支持,便可能造成較低品質的親子互動、高度工作-家庭衝突及 較少程度的父職參與。Freeman(2008)研究阻礙父職參與的相關因素,

並以父職信念作為中介變項,指出非彈性工作性質、工作壓力、時間及 精力缺乏皆是用來測量造成父職參與的可能阻礙因子,其研究結果也證 實工作時間長短、工作壓力、精力資源會影響父職參與。

國內相關研究,陳素秋(2006)研究男性軍訓教官的父職指出,軍 人的工作組織環境會影響父職行為,由此可知工作環境的特性、工作壓 力程度將可能是影響親職實踐的關鍵因素,並可能因此造成父職參與的 困難度。黃小蔘(2006)研究結果亦發現,父親的工作時數與父職參與 是有密切關係的,父親工作缺乏彈性、工作時數較高便可能影響父親對 子女的生活照料。程淑芬(2007)從其研究中指出父親在工作與家庭的 雙重要求下,可能會產生顧此失彼無法面面俱到的情形,而無法全心面 對家庭中的問題。

由此可以得知,當論及父職參與時,父親本身工作特性、工作壓力 占了眾多影響因素很大的一部分,可能透過直接或間接途徑影響父職角

30

色的扮演,因此有其必要將父親工作因素納入,以探討工作對父職參與 之影響。

六、角色衝突(工作-家庭衝突)對父職參與影響

六、角色衝突(工作-家庭衝突)對父職參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