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特展的意義、內涵與成效評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特展的意義、內涵與成效評析

劉其偉百歲誕辰紀念活動之一-「市役所特展」,於 2011 年 10 月 22 日至 12 月 11 日以特展形式開始為期近兩個月的展出活動。特展是以特定主題、特定 時間內舉行的展覽活動,有別於常設展,而通常舉辦一次特展,所投入的成本、

人力、物力相當多,其帶來的教育意義與實質推廣的成果,是值得探討的。然市 役所特展沒有公部門的資助,籌劃過程皆由劉老的家屬及生前的好友自行發起,

人力、物力皆是招募而來,過程可能遭遇困難,可能需要大量的協調與溝通,且 市役所特展所要傳達的目標及精神,即劉老的多元面向、生命熱忱及保育精神,

是否能藉由特展傳達給大眾,這些都是研究者在歷程中所要呈現的。

這樣的歷程有別於一般博物館辦理的特展活動,博物館有既有的資源,如:

場地、人力、經費等,辦理的方式亦不同,研究者於本節探討過去針對特展歷程、

成果等的研究進行探討,瞭解過去辦理特展的方式與成效,之後在第四章結果呈

20

現時,做為對照之參考。

展覽是由專人、為了某種目的、遵循某種邏輯,經過有意識的規劃設計,而 形成的物件陳列(林平,2005)。展覽的呈現,亦即展示,對於博物館而言,是博 物館與社會大眾接觸的重要管道(張崇山,2008),透過展示,可以讓觀眾認識博 物館,吸收知識。而展示若依時間來劃分,可區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有確定展期 的,稱之為特展;而持續且無限定展期的,則稱之為常設展(黃世輝、吳瑞楓,

1996)。早期的博物館是以蒐藏來吸引群眾,然而一成不變的展示,無法持續帶來 群眾,因此傳統博物館為求發展,便開始辦特展。特展展期短,主題能不斷推陳 出新,已漸漸成為傳統博物館展示的新興勢力。

特展展示的目的,為提供教育的、娛樂的、國際的與區域性(在地性)的資源,

以增加知識提升、增進自我認同(黃光男,2006)。傳統的展示方法大致以確定主 題、選品、研究、布置、解說與教育考量,即所謂「知識」學習,除了定時導覽 外,也會特別安排解說,但大多是被動的,且大致是靜態陳列為主,均以「物」

的陳列及安全為考量,「人」的互動性稍顯不足。然近十餘年來,展覽觀念大幅 改變,以「人」為主的設計方法,改變了傳統沉靜的氣氛,使得展場設計有更活 潑的考量(黃光男,2006)。因此,市役所特展在展示的內容,跳脫了過去以靜態 陳列為主的展示,而以強調人與人之間互動性較強的活動,如:講座、小劇場等 穿插在特展展示內容之中。

再者,導覽與觀眾的互動,更能引發觀眾的情感連結,且若展覽內容超出觀 眾的認知,觀眾必須花費很大的精神去瞭解,才能從中獲得滿足,也因此,國內 的觀眾參觀博物館時,特別依賴博物館的導覽解說服務(呂秀玉,2002)。而觀眾 進入博物館,無非是希望博物館能帶給他們一些收穫,與觀眾影響最直接的,即 是與觀眾最直接接觸的導覽人員及服務人員,因為他們是溝通博物館、展品和觀 眾之間最重要的媒介。所以,好的導覽解說服務,可以讓觀眾更瞭解展示的議題,

因此研究中也發現,觀眾對導覽解說的滿意度越高,其重遊意願也會越高,顯示 導覽解說在博物館服務與觀眾的感受之間,扮演著最直接的影響角色,而導覽解

21

說的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也會影響觀眾的重遊意願(林宜嘩、林詠能,2008)。因 此,市役所特展尤重視導覽解說的服務,招募志工之後,籌備委員積極辦理志工 培訓,甚至擔心志工的時間難以配合,還辦理了兩梯次,針對兩梯次皆無法參加 的志工,還提供培訓課程的影片供參,期能在市役所特展的導覽解說,發揮影響 的功能,不只介紹特展內容,還能將劉老的影響帶給參觀者,甚至能不只一次重 遊特展,或是影響其他人來參觀的意願。

此外,在導覽的過程中,觀眾被帶進「物」的情境世界,不僅從中瞭解展品 的內容,同時也藉由導覽人員的聲調、肢體動作,以及對藝術品或文物內容的真 情流露,共同分享這一份喜悅。所以導覽是與觀眾分享喜悅的一種心理服務,成 功的導覽也往往能在觀眾中產生強烈的共鳴和無窮的感染力(賈建明,2000)。

因為觀眾會對與自己舊經驗相關的展示內容感到有興趣,這個舊經驗的範圍 很廣,可能是一次的旅程、生活經驗、與他人的對話或者是得自媒體的記憶,展 示內容一旦可以與舊經驗產生連結,觀眾除了會被吸引外,還會花時間去討論與 展示相關之事物(許世璋、陳淑寶,2004),因此導覽若能成為展品與觀眾之間的 連結,促發舊經驗的連結,展示的功能就能被彰顯出來。

國內博物館習以特展,甚至是大規模的超級特展來吸引觀眾,期能吸引新觀 眾群形成參觀人潮(陳慧玲,2003),然而若只提供大眾休閒娛樂,展示很容易流 於商品化與庸俗化,加上營運若以營利為目的,展示的布置趨於流行或被賦予過 度誇張的解釋,可能促發觀眾通俗的態度,使得觀眾無暇省思生活價值與參觀的 意義(黃光男,2006)。

若展覽是教科書,要把這本書編好,才能正確引導大家研讀;

若展覽是個有趣的故事,必須把故事說好,才能引人入勝;

若展覽是個劇場,必須把角色(風格)與演員(展品)安排好,才能使劇 力增強;

若展覽是個儀式,必須規劃出在莊嚴中不失其幽默感,使參加儀式 者備感珍惜;

22

若展覽場是教室,學習情境必須考量個別差異的學生,也必須考慮 協同教學的分工(黃光男,2006,p. 13)。

因此,特展的展示內容是否能連結觀眾的舊經驗,是否能達到展示的目的,

讓展示的內容傳達有趣的故事、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就需要經過展示成效的評 量來做進一步的探討。

然而,一個有效的展示,不僅要能吸引且持續抓住觀眾的注意力,還要能成 功的傳達訊息,當展示空間提供一個舒適的、愉悅的學習環境,展示內容層次分 明、難易適中,展示手法生動活潑、具親和力,觀眾將樂於學習(張崇山,2008)。

一般來說,展示的成功與否,可以用兩種方式來判斷:觀眾評量和專業評估。

觀眾評量包括行為測量、知識測量和情感測量;專業的評估觀點也有三種,分別 來自從是觀眾研究的專家、研究展示內容的專家、以及美學專家(呂理政,1999)。

黃光男(2006)也曾提出展覽成功與否,應當有以下條件:

(一)好的展覽,必能引起大家的興趣;參觀者能獲得被尊重、被服務的機會,

不論從自動導覽、口述介紹,或是出版品等都能得到某種滿足感。

(二)可以引發知識的增進、美感的引發及情感的連結等,即可視為策展的成功。

(三)對於史跡、史料的展覽策劃,要能有系統的整理史實的準確性,並提供教 育、知識的服務。

(四)有活力的展覽必須具備啟發性與未來性,讓參觀者感受到新鮮可期。

除此之外,顏上晴(2004)依相關文獻之論述,從觀眾面向探討展示評量指標,

將其分為「展示教導」、「展示成功」及「瞭解觀眾」三項,包含了知識及訊息的 傳達、展示成功與否、觀眾族群之探討等內涵;因此,相關研究探討的之特展成 效,也大致依循這樣的原則。

例如林庭宇、李文嵐、馬嘉黛、蘇俐穎、楊玲美(2009)曾以「驚豔米勒—田園 之美畫展」進行參觀藝術展覽之觀眾行為研究,以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瞭解參 觀展覽的觀眾性別、年齡、學歷、婚姻狀況等基本資訊,至於滿意度部分,看過 展後的民眾多數表示喜歡的作品占展出作品中的 50%-75%,且有六成七的民眾表

23

示願意推薦此展覽,但也發現 16 歲以下的學生對展室空間的滿意度明顯不佳,

應是受限於人潮擁擠,無法近距離觀賞作品之原因。

許世璋、陳淑寶則在 2002 年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展示館」、及 2004 年 以「太魯閣國家公園展示館」的遊客參觀行為進行研究,探討不同展示單元對遊 客所造成的吸引力和持續力,以及遊客和展示品間的互動行為及發生頻率,以非 參與式觀察記錄遊客在自然情境下的參觀行為,僅以現場的觀察來判斷,並不直 接詢問遊客,但因該研究者長期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擔任全職解說員,經常與遊客 接觸,對於各年齡層與不同團體組成的遊客之行為特質已相當熟悉,使得誤判的 機率大為降低,其研究結果則發現展示經費與空間大小並非構成有效展示的絕對 要素,是否能與遊客的舊經驗相連結,才是吸引遊客的首要條件,另外多元互動 式的展示更能吸引親子型態的遊客。

然這樣的評估似乎較偏重表象,可能僅能瞭解觀眾是否喜歡該特展、滿意度、

以及行為上的測量,對於知識測量及情感測量方面,也就是屬於展示教導的部 分,較無法深入評估。

另外,張崇山(2008)以 2007 年科學工藝博物館「科技臺灣驚嘆號—從帝國邊 園道製造王國」為主題的特展進行展示效果評量,以瞭解觀眾參觀後的收穫即對 該展場的滿意度,並比較不同觀眾群對於展場的空間設計、展示內容及展示手法 等觀點的異同,探討展示的適切性。展示的適切性是在綜合考量各項因素後所選 擇的一種較佳的呈現方式,該研究指出,展示內容的鋪陳方法可以是廣而淺,或 是精而深,但均應以觀眾的學習及吸收度為考量,而非學術專業者的角度來衡量 (張崇山,2008)。

因此,展示空間如何塑造、展示內容如何篩選及展示手法的選擇,皆是一種 創造性的行為,因為不同的基礎與條件而有不同的取捨,幾乎沒有什麼規則可

因此,展示空間如何塑造、展示內容如何篩選及展示手法的選擇,皆是一種 創造性的行為,因為不同的基礎與條件而有不同的取捨,幾乎沒有什麼規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