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理論依據

本研究為了描述學生的學習歷程中其概念改變情形,採取 Pirie & Kieren (1989, 1992, 1994) 提出的「數學理解成長的動態理論 ( A Dynamic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Mathematics Understanding)」來分析學生學習「對數概念」之變化情形。

Pirie & Kieren (1989, 1992, 1994) 認為理解本身會不斷地成長與改變,不斷 條標示特別粗的線,稱為”不需要”的界線(“Don’t need“ Boundaries, 簡記為 DNB1, DNB2, DNB3)。此模型之所以特別標示並加粗這三條線,是認為學習者 一旦超越該界線之後,就”不需要”一再地折回、”不需要”一再地依靠較內層的理 解也能面對問題,但學習者有需要時,仍可隨時返回內層的理解。Pirie & Kieren (1989, 1992, 1994)指出,DNB1 在「製造心像(2.IM)」與「擁有心像(3.IH)」之間;

DNB2 在「注意性質(4.PN)」與「形式化(5.PN)」之間;而 DNB3 則在「觀察(6.O)」

以及「結構化(7.S)」之間。

Ⅰ.Primitive Knowing

Ⅱ.Image Making

Ⅲ.Image Having

Ⅳ.Property noticing

Ⅴ.Formalizing

另外,此數學理解成長的動態理論還認為數學理解是一個動態的(dynamic)、

非線性的(nonlinear)、遞迴的(recursive)的成長過程。「動態」的意思是數學理解 並非ㄧ次到位的靜態成果,而是持續在層次間來回移動的過程。「非線性」的意 思為數學理解不一定是直線式的發展,也就是說,每個層次之間都有其路徑可以 來回,沒有一定要完成某特定層次才能進到下一層,它有可能是突然頓悟而直接 跨越到較外的層次,也可能遇到阻礙而回到更內層加以思索,如此反覆的建構其 理解過程。「遞迴」則是指理解的每一個層次內容都會與它之前的層次內容結構 相似,但卻又超越之前的層次。

不同程度的學生皆有學習軌跡可循,經由來回的過程,讓學生對問題有更深 刻的理解。學生沿著這樣的學習路徑,配合對數學知識與概念的基礎進行學習,

遇到困難時,或許會停滯而往返到內層加以思索,當頓悟獲致重要啟示後,即能 往前擴展到達最後目標;有些學生資質聰穎、能力經驗豐富,在某些歷程的層次 上即可跨越,無須按部就班、循序而上。因此研究者想透過數學理解成長的動態 理論來了解學生概念的層次改變情況,適時給予學生引導,幫助學生確實了解所 面對的數學概念與問題並達到教師授課的教學目標。

下表,則再針對每一個層次的特徵進行說明(見表 1):

7

表 1

數學理解層次之特徵說明(整理自 Pirie & Kieren,1994;吳淑琳,2001)

層次/名稱 特徵 1 起始知識

(primitive knowing)

起始知識(primitive)並非意指低層次的數學,而是開始的地方。

即是一個觀察者(通常是老師)在給予一個新作業時,假定學習者「在 他頭腦中」已存有的知識,即先備知識。

2 製造心像 (image making)

學習者透過一連串獨特的、指引的活動或問題,發展出與起始知 識不同的心像。「製造心像」是理解的開始,必須與學習者以前擁有 的能力有所不同,甚至是超越。

3 擁有心像 (image having)

以內在形式取代一連串的活動。不需要實際操作即能進行回顧,

能察覺並說出某些概念的規律(patten)。

4 關注性質

(property noticing)

學生能回顧前三個階段,以特定的性質檢驗心像,注意心像之間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依據 Pirie & Kieren (1989, 1992, 1994)的「數學理解成長的動態模型」,將理 解過程細分為八個層次,分別是:起始知識、製造心像、擁有心像、注意性 質、形式化、觀察、結構化、創造與發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