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回顧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理論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第二章 理論回顧與文獻探討

Paul N. Doremus 認為外國直接投資的行為主體-跨國公司,不過是具有海外 業務的國內公司,母國的經濟結構及經濟意識形態,對跨國公司的策略及行動產 生極大的影響。不同國籍的跨國公司在策略及行為上的差別,反映各國的制度性 結構,經濟政策及社會特性。10

由於非洲處於相對貧窮的情況,前殖民地宗主國和新興經濟體在對非洲進行 投資時,也同時給予經濟援助。這種情況下,各國對非洲的投資是鑲嵌在各國或 國際組織的制度和援助條件的框架之中。再加上中國大陸被視為國家資本主義政 權,11因此在理論回顧範疇中,將先釐清新殖民主義指涉為何,再就國際政治經 濟學和海外直接投資的理論研究做文獻回顧,並整理大陸和西方學界的相關研 究,以作為本論文的研究基礎,以有助於對中國大陸在非洲的投資狀況的瞭解和 評估。

第一節 理論回顧

一,新殖民主義

新殖民主義一詞最早出現於 1961 年 3 月,在開羅召開的第三屈全非人民大 會通過的有關新殖民主義決議。新殖民主義主要是指,前殖民地獨立建國後,前 殖民母體改變殖民主義時代強佔土地,剝削當地人民,掠奪資源的手段。轉為以 強佔市場,掠奪資源的經濟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的代表性論述是 1965 年恩克 魯瑪( Kwame Nkrumah )的著作〝新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最後階段〞

( New-Colonialism , the Last Stage of Imperialism )。他在書中闡述西方 資本主義國家要維持福利國家制度,又要因應冷戰格局下的軍備負擔,而從殖民 統治取得利益的模式已不再有效。因此前西方殖民國家就轉而以國際金融機構控 制前殖民地國家以獲取最大利益,支應資金需求。由於發達國家的資本進入不發 達地區的目的是剝削,而非發展。因此在新殖民主義控制下,投資的後果反而擴

10陳怡伸,張晉閣,許孝慈譯,羅伯特.吉爾平著,全球政治經濟-掌握國際經濟秩序 (台北:桂

冠圖書,2004 年 1 月),頁 351,362-364。

11Xing, Li,”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State Capitalism,”

描述中國大陸國家資本主義的形成和可能的轉型途徑。

http://journals.aau.dk/index.php/jcir/artical/download/218/1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大了窮國和富國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新殖民主義不但進行經濟剝削,更以「文化 霸權」滲透,壟斷當地的價值觀,意識形態和文化活動。12

另外,古典依賴理論學者阿敏( Samir Amin )從資本主義的全球累積出發,

認為核心國家的發展是以邊陲國家的低度發展而取得的。 這種核心和邊陲關係 構成了資本主義體系,因此邊陲國家的問題不在進入資本主義階段,而在核心和 邊陲的不平等的關係。造成這種支配與剝削關係的動力在價值轉移( transfer of value),即以先進生產方式進入邊陲生產,再經由低工資勞工的高生產力,把價值 轉回核心國家。阿敏在 1971 年分析西非前法屬殖民地獨立前後的經濟發展,認 為非洲要依賴外國發展資本是不可能的。他認為:除了對資本主義中心國家的依 賴是不發展的原因外;邊陲國家由於國內經濟體系的脫節,不能形成在經濟意義 上完整的國內市場,使輕工業發展無法產生外溢效應,也是不發展的因素之一。

13

二, 歷史制度主義

歷史制度主義是新制度主義的分析途徑之一,其特徵在將制度組織和政治經 濟結構視為建構集體行為並產生差異性的決定性因素。歷史制度主義將制度界定 為嵌入政體或政治經濟結構中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規則,規範和慣例。因此 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範圍是相對廣泛的。在分析的範疇上,歷史制度主義有四個 主要的特點:傾向於在廣泛的意義上,界定人和制度的相互關係;強調制度運作 和產生過程中權力的非對稱性;強調制度建立和發展過程的路徑依賴和意外後 果;在研究上著重整合制度分析和產生政治後果的其他因素。對制度如何影響人 的行為,新制度主義提出兩種途徑,「文化途徑」和「算計途徑」。「文化途徑」

認為個人行為是意識形態/世界觀的產物。「算計途徑」則認為個人在追求利益 最大化時,制度提供其他行動者的相關資訊,形塑行動者的策略。

制度為什麼會形成規則化的路徑依賴呢?「文化途徑」認為,由於制度是集 體行為的構成要素,除非突發/意外因素造成歷史斷裂。由於制度的抗拒本質會 塑造具體選擇,不可能被某些行動或個體改變。「算計途徑」則認為,個體依循 制度是因為偏離制度的個體情況會更糟。因此制度的活力,取決於解決集體困境 的能力。歷史制度主義在操作上,通常在兩者之間隨意選用。另外,歷史制度

12趙希方, 後殖民理論 (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10 月 ),頁 29-33。

13趙希方趙, 同前揭書, 頁 34-35。王佳煌,國家發展 (台北:臺灣書店,中華民國 87 年 3 月), 頁 63-6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主義強調社會因果關係中的「路徑依賴」,因為過去制度與現在的觀念信仰存在 相互連結,成為路徑發展的相對穩定的核心因素。14

三,國際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關注於政治和經濟的交集,或政治在經濟過程中的角色。政治會 受經濟發展的影響,而經濟運行則相當依賴政治發展的情況。因此可將政治經濟 學界定為市場機能和國家之間的互動。而政治經濟學詮釋的核心概念是以市場鑲 嵌在更大的社會政治體系中為基礎。而國家和市場的共存和相互作用,即為國家 以政策和政治利益來影響經濟活動及其成本和利潤的分配。而市場和經濟力量也 影響國家和政治行動主體間權力和福利的分配。15 國際政治經濟學是政治經濟學 的代表性學派之一,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焦點延伸到國際層面。國際政治經濟學 對如何處理國際政治和經濟關係,有兩種看法:吉爾平( Robert Gilpin )認為 國際政治經濟學是在分析國際政治和國際經濟的相互作用;斯特蘭奇( Susan Strange )把國際政治經濟學當作分析政治機構和市場力量間相互影響的「分析 架構」。16

吉爾平認為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人類生活受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和馬克思 主義在道德和知識上的分歧而被分化了。這種分歧主要表現在社會組織和經濟事 務對市場的角色和意義上。在國際政治經濟學領域不免也受到這三種意識形態影 響。

(一) 政治經濟學的三種觀點17

當前在全球化帶動的經濟和技術相互依存環境下,貿易,金融和對外投資能 輕易的跨越國境,脫離政治控制,進行產業價值鏈整合,追求利潤最大化。國家 則力圖控制經濟成長與資本積累的過程,以利用經濟活動為國家利益服務。因 此,吉爾平認為:經濟發展和政治發展的因果關係;經濟變化和政治變化的影響;

14薛嘵源,陳家剛主編,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 (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 4

月 ), 頁 195-211。

15楊宇光譯,羅伯特.吉爾平著, 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學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年 10 月),頁 1-2。

16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 (台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 2 月),頁 266-267。

17楊宇光譯,羅伯特.吉爾平著, 同前揭書, 頁 24-3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世界市場經濟對國際間財富分配,對個別國家經濟發展和經濟福利的影響;是國 際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理論問題。對這些經濟和政治事務間關係,有三種對立的觀 點,被人類社會曾經或正在實踐的信念。

1, 經濟自由主義

經濟自由主義從經濟角度看國際政治,堅信自由市場力量最終將糾正不理性 的政治考量。相信行為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選擇,反對任何形式的市場干 預。主張自由貿易,認為國際貿易是互惠互利行為,有助於國際的和平。

經濟自由主義是和政治自由主義共同發展,並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經過長期 發展經濟自由主義己形成多種類型的自由主義流派,如古典學派,新古典學派,

凱因斯主義學派和貨幣主義學派等。各學派在觀點上各有側重,有的注重平等,

主張以社會民主與國家干預來達到目標;有的主張自由與非國家干預,認為經濟 發展,必將以經濟平等為代價。但所有的經濟自由主義都同意,市場和價格機制 是處理國內和國際經濟最有效的手段。而市場是為滿足人類需求而自發產生的,

並按照自身的規律發展。而市場體系的基本原理在增加經濟效益,加速經濟成 長,進而改善人類福祉。

經濟自由主義基本上有四個基本假設:首先,每個消費者,家庭或公司是社 會的基礎,並都是理性的行為者,努力以最小的花費以取得最大的價值,但動機 理性並不能保證結果;其次,從長遠觀點看,市場經濟的趨勢是平衡與內在穩定,

這在市場營運及制約各種市場法則實施的基本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第三,

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生產者與消費者利益有長期協調一致性,並遠勝於任何暫時 利益衝突的協調一致性;最後,經濟將持續發展,並表現在人均財富的增長上。

在以上假設下,經濟自由主義相信貿易及相互依存關係帶來的互惠將有助於 鞏固國家的合作,對維持現狀提供了保證。經濟自由主義者相信市場力量是理 性,無法抗拒的力量。因此經濟自由主義在國家發展上,不認為政治因素可起到 決定性因素,而主張以開放的態度接受外國的資金和技術援助才是達致國家發展 的正確途徑。

2, 經濟民族主義

經濟民族主義的中心思想是經濟活動要為國家建設服務,政治因素決定經濟 關係。經濟民族主義因內容不同,曾以多種形式出現:經濟重商主義,工業重商

經濟民族主義的中心思想是經濟活動要為國家建設服務,政治因素決定經濟 關係。經濟民族主義因內容不同,曾以多種形式出現:經濟重商主義,工業重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