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理論探討

一、議題設定與議題建構

現代社會的形象塑造與議題建構和大眾媒體息息相關。Anderson (1991)將媒體、

語言與資本主義連結構思,闡明印刷資本主義是建構民族想像共同體的基礎。在日常 生活中,群眾受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非常深遠,然而卻習以為常而不自知。早在 1922 年李普曼在談「民意」時,就已經指出,媒介在形成人們對公共事務認知及對外在世 界經驗了解的重要性。由於外在世界過於複雜,人們必須透過大眾媒介來了解外在世 界,因此,媒介便不斷把「外在世界」塑造成個人「腦海中的圖像」,替個人建構社會 環境(Lippman,1922;翁秀琪,2009:139)。

傳播媒介的議題設定理論(agenda- setting theory)是由麥堪斯和蕭(McCombs &

Shaw)在 1972 年所發表。此理論起源於 1968 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宣傳活動,研究者觀 察美國總統選舉期間,人們如何決定那些議題是重要的。該研究發現:傳播媒介報導 的重點,與受眾腦海中認為重要題材之間,有一強而正面的關係;同時媒介中加強報 導的題材與事件,會提高人們對這些題材與事件的重視程度(翁秀琪,2009:139)。因 此,在大選期間,媒體決定人們討論那些議題以及議題的重要性,且媒體告訴人們應 該思考什麼,以及何種議題重要。當我們說媒體對議題設定產生影響時,就意味著媒 體有能力去選擇和強調某些議題,並且可以導致大眾認為這些議題是很重要的(王筱

璇、勤淑螢譯,2005:112)。柯恩(Bernard Cohen)在其著作「新聞界與外交政策」一 書中指出,媒體也許不會告訴人們思考什麼(what to think),但卻可以告訴人們去想些 什麼(what to think about)(Joseph R. Dominick 著;王國讚、黃昶立合譯,2000:497)。

因此,媒體對於新聞事件的報導,除了因強調程度的不同而影響到民眾的注意程 度外,媒體也會將論題「框架」(frame)出來,給予某種強調或標籤。社會學者艾文.

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74;彭懷恩,2004)以「框架」(frame)指涉一組特定的期望,

我們應用這些期望來理解特定時間點上的社會情境。陳世敏、吳翠珍(2007:136)表示,

所謂「框架」(frame),就其字義,就是一個有邊有界的範疇。這個範疇的大小、樣式 與結構會使從外部進入的資訊產生個人化的詮釋,人們或組織對事件的主觀解釋與思 考結構,包括了「選擇」與「重組」兩個機制。媒體一方面以自己的經驗(框架)將事 件從原有情境中抽離;另一方面,則將此事件與其他社會意義相連結,產生新的情境 意義。

議題建構假設(Agenda building hypothesis)認為,媒體的影響力不僅止於標示議題 的重要性,更具有「賦予意義」和「影響認知」的建構功能(Lang & Lang,1983;彭 文正,2009)。例如每年舉辦的桐花祭活動,透過行政院客委會的強力宣傳行銷,以及 電子和平面媒體的廣為報導,使得已經盛開了幾個世紀,卻默默無聞的台灣桐花,成 了炙手可熱的觀光景物,並透過桐花來瞭解客家族群的生活環境。

郎氏夫婦(Lang & Lang,1983;彭文正,2009:5)的研究指出,媒體常將議題與 次級符號(註解5)相連結,使閱聽人容易辨識這些次級符號,讓議題成為公眾關心的機

5林東泰(2008,54-60)指出,人類溝通行為乃是透過「符號」(symbols)或記號(signs)以及符號所蘊含 的「意義」(meaning)來交往、溝通、互動。美國符號學之父皮爾斯(Peirce,1931-58)認為在符號互動 過程,主要取決於符號(sign)、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三者之間的關係。索緒爾(de Saussure,

1960)認為符號是帶有意義的客體,它是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兩個要素緊密結合而成。符 號不僅是人類溝通之所繫,它更重要的是人類文化傳衍的媒介,也是文化溝通中重要的單元。

會增加。全國客家日的訂定,是以彰顯客家族群對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性,這對一般 閱聽眾而言,比較高調和抽象。於是客委會將客家族群「敬天」的傳統民俗觀念,與 節能減碳、樂活愛地球的環保議題連結,將客家族群在天穿日要休息的傳說,和「讓 大地休養生息」的土地利用相連結;同時也將客家常民生活內容,透過活動,讓一般 民眾認識並體驗客家文化的內涵。例如,用客家話闖關遊戲,讓民眾有聽、說客家話 的機會,以傳承語言文化;品嚐手工打粢耙(麻薯),讓民眾體驗食物製作過程的繁複 與艱辛,進而瞭解客家族群飲食文化的內涵。因此,在全國客家日的新聞議題中,相 關活動報導是媒體取材的焦點,這也使得一個新聞事件透過次級符號得以較為容易被 閱聽人所辨識。

根據議題設定與建構理論,本論文欲探討媒體形塑客家議題之後,媒體所再現的 客家文化議題與客家文化意象的樣貌。

二、媒體再現與媒體建構

「再現」,乃研究人類如何透過語言、符號、圖像形成自己的文化、經驗和意義,

並進而透過符號、語言,連結到社會文化之中,一方面表達抽象的概念,另一方面則 是產生意義(Hall,1997:13-74,引自嚴玉鳳,2000,孫榮光,2010:161)。從使用符 號的角度來看,不只是語言,包括文字、印刷、電視、電影、錄音等在內的一切表意 系統,都可視為「再現」藉以進行社會表達過程的簡介,在不同的媒體、不同論述中,

都含有意識型態的再現(孫榮光,2010:163)。

古佳慧(2010:28)表示,大眾傳播媒體是日常生活傳遞訊息的重要媒介,直接或 間接地影響閱聽眾的行為與思想,因此顯得極為重要。新聞的功能是產製各種生活現 實,同時也反應日常生活現實的一部份(周君蘭、畢盈、李盈諄,2001:6)。新聞報導 看似客觀地反映新聞事件,但德國社會學者舒爾茨(1982)指出,社會真實的『正身』

無法驗明,所有人類感知的社會真實,都是某種建構的結果。楊意菁(2002)指出,再 現(representation)一詞意指「再次—呈現」(re-presentation),再現一些東西就是挑出一 個原始的東西,傳遞它以及「處理它還原」(play it back),但是這個過程需要修改原始 的實體(真實)(Grossberg et al., 1998)。再現就是將不同的符號組合起來,表達複雜而抽 象的概念,再現的動作需要將許多分散的元素,聚集成一個可明瞭的形式,而這個過 程經常被稱為建構或選擇,因此再現也具有意識形態的意義,從來沒有任何的再現可 以完全反映所指物的事實(陳世敏、吳翠珍,2007:121)。

張錦華(1994)認為,媒體與社會事實的關係是透過反映論(relection)及再現論 (representation)所呈現出來的。反映論認為,媒體有如一面鏡子,反應社會現狀;社會 有什麼,媒體就反應什麼。再現論則主張,媒體並非被動反映社會狀況,而是從無數 紛雜零星的社會事件中主動加以挑選、重組、編排,以文字或影音圖像等符碼,組成 一套有秩序、可理解、有意義的敘述方式。經由媒體的再現或是中介,不可能完全反 映社會的真正面貌。媒體為人們重新建構社會真實,而其呈現的內容只能說是一種「媒 體真實」,它與「社會事實」存有一段距離(鍾蔚文,1999;鄭貞銘,1995;轉引自楊 意菁,2002;倪炎元,2003)。易言之,新聞有可能以特定方式對事件重新界定,使之 具有和原本不同的意義,因此新聞再現能夠影響對事件的詮釋(董季蓁,2010:6)。

學者(陳世敏、吳翠珍,2007)主張:媒體訊息不可避免地,影響我們看事情的角 度,而這些訊息也相對而言,傾向某種主觀的片面觀,不過這不代表媒體刻意誤導大 眾。民眾在接受這些訊息的時候,還是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去理解,去評估內容的真實 性,且依據評估來決定相信的程度。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媒體確實提供我們一些 真實世界的線索,儘管有些內容是經由想像產生的畫面,但這些訊息都可以辨認出一 些符合實際現象的線索,供我們探索真實的社會(陳世敏、吳翠珍,2007:122)。

換言之,我們所感知的世界,都是經過文化加工、轉型過的世界,都是某種語言 與社會的建構。討論世界的種種課題,根本不可能與描述它的語言分離,包括我們自 身在內,亦即我們建構實體的同時,也建構了我們自身( the reality that us),我們影響 週遭的同時,也受到我們已建構的世界所影響(倪炎元,2003:12)。而當媒體文本不 再被視為是對世界的複製,而是一種建構或生產時,個體或社會群體的再現問題,即 成為媒體研究的核心關懷之一(倪炎元,2003:16)。

新聞文本被認為可以解讀出被再現者的形貌,以及媒體對再現對象的觀點,如同 Said(薩伊德)強調,再現者在再現別人時,也再現了自己(Said,1978/王志宏等譯,1999;

董季蓁:2010:7),特別是經由主流及支配者的視角,再現往往成為具有權力影響的 界定和論述,因而被再現者成為一種他者(Said,1997/閻紀宇譯,2002;夏曉鵑,2001;

陳碧雪,2004;董季蓁:2010:7)。因此新聞再現並非客觀描述特定的對象與事物,

亦非如實呈現事件的全貌,反而是經由再現而呈現某種輪廓,以及加諸特殊的詮釋,

進而影響事件的本質,並為閱聽人提供特定的認識角度。而閱聽人則會透過媒體的觀 點而對被再現者產生看法,也形塑出被再現者的形象(賀政,2006;董季蓁,2010)。

古佳惠(2010:22)表示,「事實上,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同媒體的使用,

形塑彼此不同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型態。媒體技術的多樣化,已在現代社會中創造了各 式新語言與新編碼方式,在與媒體傳播執行力量的配合下,已成為主導人類思維模式 與意象形成的重要媒介」。

由於傳播媒介是儀式和神話複製最重要的管道,藉由再現以及符號連結的過程,

正可以塑造民意,建構公眾論域的議題,甚至可維繫族群權力的現況。也因此,媒體 對族群的再現,往往是反應社會建構的形象,而且是選擇性、單面相、片面及扭曲的。

傳遞的往往都是族群的刻板印象(Hall,1985,轉引自林信丞,2008,孫榮光,2010:164)。

因此在媒體的眾多新聞中,媒體如何報導全國客家日議題?又,媒體建構、再現 何種客家意象?是本文欲探討的議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