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客家新聞報導之媒體議題建構---以全國客家日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客家新聞報導之媒體議題建構---以全國客家日為例"

Copied!
9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論文

客家新聞報導之媒體議題建構—

以全國客家日為例

Agenda setting of Hakka News—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Hakka Day

指導教授:李美華 博士

研 究 生:黃玉美

(2)

客家新聞報導之媒體議題建構—

以全國客家日為例

Agenda setting of Hakka News—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Hakka Day

學 生:黃玉美 Student:Huang Yu Mei

指導教授:李美華 博士 Advisor:Dr.Meihua Lee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September 2013

(3)

客家新聞報導之媒體議題建構—以全國客家日為例

研 究 生:黃玉美 指導教授:李美華 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摘 要

行政院客委會於 2010 年 9 月 10 日公佈客家天穿日(農曆正月二十日)為全國客家日, 並從 2011 年,也就是建國一百年開始,在全國盛大舉辦各項慶祝活動,以彰顯客家族群 文化的精神與內涵,一時之間,客家新聞的報導又多了一些議題。 隨著傳播科技的發達與普及,文化活動的推波助瀾與族群意識的建構有著密不可分 的關係。對於客家族群深具意義的全國客家日,是代表全國性的客家形象,和地域性的 節慶文化活動有著不一樣的影響力。根據上述背景,大眾媒體的報導如何建構和再現全 國客家日議題,是一個相當值得重視的研究問題。 本研究以國內四大報紙,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於客家基本法公 佈當年(即 2010 年)1 月 1 日起至 2012 年 6 月 30 日期間所報導的全國客家日活動的文本 作為分析對象。以『議題設定與議題建構』、『媒體再現與媒體建構』為理論架構,採內 容分析與文本分析之研究方法,將台灣報紙媒體有關全國客家日之新聞報導文本計 190 則進行研究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一、媒體對於客家基本法的報導簡略,客家議題仍以慶賀式文化活 動為主;二、政治節慶的呈現,讓全國客家日是政治籌碼,說客語、辦客家活動是政治 人物認同客家的表現;三、以神話傳說為主的全國客家日,各地活動以傳統民俗居多, 且活動相似度高,報紙媒體多以綜合報導或連線報導方式介紹活動;四、強調傳統的思 潮,要如何創新以達到全國客家日具國際視野的核心,並結合環保樂活的新生活觀,擴 大產業觀光效應,值得關注;五、憂心母語斷層,客語傳承是媒體報導全國客家日活動 中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全國客家日、天穿日、議題建構與設定、媒體再現與建構、客家意象

(4)

Agenda setting of Hakka News—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Hakka Day

Student:Huang Yu Mei Advisor:Dr.Meihua Le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Abstract

On the 10th of September in 2010, Hakka Affairs Council, Executive Yuan announced that Ripped Sky Festival (the 20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in lunar calendar) would be the National Hakka Day. After the announcement, various celebratory activities have been grandly held by the Council to foster the spiri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Hakka culture all over Taiwan since 2011,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r a time, there are more issues to write about in Hakka news reports.

With the advancement and popularity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promotion of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proves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awareness. For

Hakka people, National Hakka Day significantly represents the nation-wide Hakka image and delivers the significance which cannot be achieved by regional festival cultural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background, how the mass media constructs and represent the agenda

of National Hakka Day is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This study collects the news reports regarding National Hakka Day activities between

January 1st, 2010 (the year Hakka Basic Act was announced) and June 30th, 2012 from the top 4 domestic newspapers: China Times, United Daily News, Liberty Times, and Apple Daily, and adopts those reports as the texts for analysis. Using “Agenda Setting and Building” and “Media 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as theory framework, this paper deploys content analysis and

text analysis to research on the 190 news articles reporting the National Hakka Day from newspapers in Taiwan.

(5)

In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reveals five phenomena: first, media still emphasized more on

the celebratory aspects of the activities rather than the Hakka Basic Act. Second, National Hakka Day became a political leverage, enabling politicians to tie their identity to Hakka

people by speaking Hakka and holding Hakka activities. Third, the core theme of National Hakka Day revolved around myths and legends, so the events were mostly about the traditional

folk activities. Since each of them has many in common in terms of the contents, the National Hakka Day activities were merely briefly touched on in a summary report or breaking news.

Fourth, we should stress on the traditional Hakka thoughts. It is essential to discuss how to deliver an innovative and international National Hakka Day with the new concept LOHA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promote and expand industrial tourism. Fifth, the inheritance of Hakka language was the main concern in National Hakka Day reports.

Keyword: National Hakka Day, Ripped Sky Festival, Agenda Setting and Building, Media

(6)

誌 謝

進入交大客家文化學院就讀,是一段非常愉快又充實的學習過程,雖然過程中有交 作業時的焦頭爛額、有課堂討論的緊張壓力、也有聽課時如沐春風的學習、更有論文寫 作期間的茫然不知所措和找資料時的千頭萬緒……,然而一切的過程在通過論文口試的 剎那,仿佛像影片倒帶般,一幕一幕浮現腦海,有感動,有不捨,更有感謝。 離開大學學校二十多年的我,再次重拾課本,何其有幸在交大客家文化學院進修, 老師們個個溫文儒雅、學識豐富,對待學生時充滿教育的熱忱,讓一群在職場上各擁一 方的“資深”學生,能兼顧工作和課業,偶而也顧及尊嚴,不忍苛責,耐心教導,亦師 亦友地鼓勵我們不要放棄學習,盡力協助完成學位,可謂不離不棄。 我先要感謝導師林崇偉教授,他的幽默及口才,以及對學生的照顧,讓剛進入專班 的我,不會茫然無助,論文題目也幸賴崇偉老師指點方向,這才讓我有了學習的目標; 而一路帶領我向目標前進的則是辛苦的指導教授李美華老師,因媒體工作的忙碌,讓我 的論文停停寫寫,美華老師卻經常主動親切的關心和指導,逐字逐句的修改,並適時解 決我的困惑,讓論文可以繼續進行,我真的非常感謝美華老師的耐心和關心;美華老師 長期對客家傳播方面的研究,給予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獲益良多。而口試委員羅烈師、 劉大和兩位教授對論文的針砭,使我對研究有更具廣度和深度的思考,真的是寫完論文 才是做研究的開始。汗顏自己在媒體服務二十多年,論文的書寫過程也讓我不斷地反思 自己的工作。 論文不可能一人獨力完成,除了謝謝老師之外,也感謝一起做分析的士豪、還有黃 莉,協助蒐集資料的凱毓,以及經常用激將法和冷嘲熱諷法督促我看書寫論文的老公, 當然媽媽在忙碌的工作之餘還願意讀書,孩子們也經常給我加油加油,而街坊鄰居、親 朋好友和同學頻頻詢問:論文寫好了沒?畢業了嗎?也是讓我不得不趕快畢業的動力之 一,一併感謝。 其實論文口試通過的當天,我最想分享消息的人是我年邁的雙親,感覺自己有和時 間賽跑的壓力,「阿爸~~捱畢業囉!(客家話)」,電話另一端傳來父親虛弱卻喜悅的聲音 說:「恭喜、恭喜(客家話)」,一聽見父親的聲音我內心悸動萬分,淚早已悄悄流下,我 很感恩這一切都還來得及,多麼希望自己能永遠和父母親說著客家話,分享我好多好多 的事情。 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7)

2013/9/22 玉美

目 錄

摘要………v 誌謝………v 目錄………v 表目錄………v 圖目錄………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從天穿日到全國客家日……….. 3 第三節 客家基本法………..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理論探討……… 10 2-1-1 議題設定與議題建構………10 2-1-2 媒體再現與媒體建構 ………..12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 15 第三節 節慶活動的文化意涵 ..………. ...27 第四節 研究問題 ………..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2 第一節 內容方析法……… 32 3-1-1 樣本取得與抽樣……… 33 3-1-2 類目建構……… 34 3-1-3 信度檢驗………... .34 第二節 文本分析法 ……….. .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7 第一節 內容分析結果 ………37 第二節 文本分析結果 ……….. ….46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 .5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53 第二節 結論 ……….. .5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56 參考文獻 ……….. .58 附錄 ………. 63

(8)

表目錄

表 1-1︰全國客家日(天穿日作為全國客家日)選定過程表 ………9 表 2-1︰媒體再現的客家意象文獻分析一覽表 ………25 表 3-1:報紙樣本資料統計表 ………34 表 3-2︰複合信度表………35 表 4-1︰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刊登月份及則數分析………38 表 4-2︰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刊登年份及則數分析………39 表 4-3︰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地區及則數分析………40 表 4-4︰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類型及則數分析………41 表 4-5︰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篇幅及則數分析一………42 表 4-6︰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篇幅及則數分析二………43 表 4-7︰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主題及則數分析………44 表 4-8︰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方向及則數分析………44 表 4-9︰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權威類目及則數分析………45 表 4-10︰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民俗活動及則數分析 ………46

圖目錄

圖 4-1︰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地區分佈圖………40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行政院客委會於 2010 年 9 月 10 日公佈客家天穿日(農曆正月二十日)為全國客家 日,並從 2011 年,也就是建國一百年開始,在全國各地盛大舉辦各項慶祝活動,以 彰顯客家族群文化的精神與內涵,一時之間,客家新聞的報導又多了一些議題,例如 以下的兩則新聞報導內容: 農曆正月廿日(本周六)是全國客家日,新竹市政府將在當天於孔廟前廣 場舉辦「全國客家日歡喜尞天穿」活動,市長許明財邀請全國民眾踴躍 蒞臨竹市,歡喜來作客! 許明財說,農曆正月廿日是客家年俗中最特別的日子,稱為「天穿日」 (或天川日、天蒼日),不僅是客家文化節日,也是客家人獨享節慶。市 府周六下午在孔廟廣場舉辦的「全國客家日歡喜尞天穿」活動,安排有 失傳已久的麒麟陣表演及龍鳳園戲劇團演出的「憨人有憨福」,竹市各 客家社團也輪番表演客家歌謠、二胡等,另外還有「節約環保、客庄樂 活」教學DIY及客語闖關活動。 【2012/02/09 - 中國時報/桃竹苗新聞/C2 版,全國客家日 週六看戲趣】 客家重要節慶「天穿日」昨天登場,竹縣逾萬人投入祭天、拜女媧、吃 湯圓、炸年糕,「無樂不作」熱鬧玩天穿。 「訂出天穿日為全國客家日,就是彰顯客家人的勤奮」總統馬英九選在 昨天到新竹縣謝票,提到天穿日,他說,了解客家人以前終歲辛勞,只 過春節期間才休息,客家鄉親視天穿日為年假最後一天,要好好玩一玩。 【2012-02-12/聯合報/B2 版/新竹生活,竹縣玩天穿 祭天、踩街無樂作】 客家文化活動近年來蓬勃發展,除了炒熱客家議題外,透過文創商品及文化觀光,

(10)

也的確為文化經濟帶來相當可觀的產值。例如耳熟能詳的客家桐花祭、義民文化節、 客庄十二大節慶等。依據行政院客委會「2010 客家桐花祭總體效益與影響評估」調查 報告顯示,99 年度 4、5 月客家桐花祭活動遊客人次超過 648 萬,活動周邊商家總營 業額達 231 億元(客委會 2010-12-01 新聞稿)。2011 年建國百年,首次的全國客家日活 動,客委會主辦的活動包括,「全國客家日」的大型客家藝文晚會,以及與全國 4 個直 轄市、13 個縣市政府及 44 個鄉鎮市區公所,共計 61 個政府機關、6 個國內社團、學 校及 2 個海外社團,聯合盛大辦理「全國客家日」的 71 項活動。多項活動在各地熱鬧 登場,喧騰之餘,不禁讓人好奇全國客家日會成為第二個客家桐花祭嗎?有關全國客家 日的媒體報導又再現了何種客家意象?隨著傳播科技的發達與普及,文化活動的推波 助瀾與族群意識的建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於客家族群深具意義的全國客家日, 除了代表全國性的客家形象,也和地域性的節慶文化活動有關,而兩者對於社會有著 不一樣的影響力。 回顧過去兩年(2011 年、2012 年),新竹市政府所舉辦的全國客家日活動,內容包 括客家踩街、客家大戲、麒麟陣、送菜苗等兼具傳統民俗與環保的節慶活動,不但活 動熱鬧且深具客家文化的意義,但是媒體卻以流於表象的方式報導(註解1 )。究竟媒體 如何報導全國客家日?又如何彰顯客家文化的精神?一般大眾又是如何透過全國客家 日的媒體報導認識客家文化?媒體透過全國客家日再現何種客家意象?希望透過本論 文的耙梳,瞭解台灣主要報紙媒體如何報導全國客家日此一新聞議題。 針對上述研究問題,本論文選擇台灣四家主要報紙之新聞文本作為內容分析對 象,因報紙能詳盡報導,不受時間限制,反應多數人的意見,且在輿論形成過程中 1 研究者連續兩年(2011 年、2012 年)參與新竹市政府所舉辦的全國客家日活動,擔任活動主持的工 作,瞭解客家社團積極動員,希望呈現客家特色,以博得新聞版面,並爭取施政績效。可惜全國客 家日活動的媒體節目內容仍跳脫不了大眾刻板印象的傳統民俗演出形式,甚至變成各社團聯誼的同 樂會,很難吸引媒體和非客家族群的興趣。

(11)

較其他媒介功能來得更大(張華葆,1986;彭文正,2009)。此外,報紙的最大功能 在於透過訪問、社論、專欄、評論與讀者投書等資訊發佈方式,成為重要消息的公告 場域,以及意見交換的媒介,乃組織公眾不可或缺之意見公器(Cooley,1966;彭文 正,2009)。再者,報紙不僅能報導事件,而且更能夠分析其背後的意義,以滿足公 眾之求知慾(聯合報,1992;彭文正,2009:11)。 本論文分析從客家基本法通過(2010年1月)全國客家日之遴選(註解2 ),並公佈選定 天穿日為全國客家日之後,政府連續兩年(2011、2012)舉辦之全國客家日活動,如何 在四家台灣主要報紙媒體(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的報導中呈現, 除了探究台灣報紙媒體所建構與再現的全國客家日的報導議題以及客家族群意象的建 構與再現;並探討台灣主要報紙媒體報導全國客家日所使用的新聞框架,以及四家報 紙媒體所建構的全國客家日議題框架的差異性。

第二節 從天穿日到全國客家日

客家俗諺:「有食冇食,聊到年初十,有賺冇賺,聊到天穿」,意思是說,農曆春 節期間盡情放鬆享樂,無論生活艱困與否,都要玩到天穿日過後,也就是過完農曆正 月二十才要開始一年辛苦的耕作(註解3 )。 2 全國客家日的制訂,係依據 2010 年 1 月 27 日總統公布實施的「客家基本法」精神實施,該法案歷時一年七個月 的研擬,跨越族群的界限,並獲得朝野一致的支持,是落實憲法肯定多元文化基本國策的關鍵性法案。「客家基 本法」第十四條明訂:政府應訂定全國客家日,以彰顯客家族群對台灣多元文化之貢獻。 3研究者對天穿日的印象就是要吃甜粄,以及在竹東鎮連續四十幾年舉辦的天穿日客家山歌比賽。對研究者來 說,客家節慶中,天穿日雖很熟悉但並不像年初九「天公生」來得深刻,因為年初九要炸甜粄拜天公,是年節 過後第一次可以吃到甜粄。對研究者來說,「天公生」比較重要,因為母親終於要「開甜粄」(客語),就可以吃 到喜歡的甜粄了,據說吃甜粄可以補天的破洞,很有趣。

(12)

天穿日的由來源自傳說故事。何石松(2011)指出,目前客家人所過的天穿日是針 對煉石補天而言的。天穿日的產生,傳說是因為上古時代,因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 發動戰爭,大自然遭受破壞,天柱折,地維絕,天穿地漏,淹死生民無數,女媧乃煉 五色石以補蒼天,洪水止息,解救許多人民,庶民感激無己,每逢天穿之日,便祭拜 女媧,有飲水思源,感恩圖報之意,日久便形成所謂的天穿日。農業時代,客家族群 非常重視「天穿日」。這天客家人不工作,並唱山歌自娛。此外,客家人也會將保留 一塊年節時做的甜粄,煎過後在「天穿日」時上香祀拜。煎炸過的甜粄黏稠 Q 軟,有 助女媧補天之意;也會把甜粄揉成小圓球狀,油炸後稱為「油堆子」或「油槌子」, 插上針線拿來祭拜,稱做「補天穿」。更有不少廟宇選在這時候「開印」、「開扉」, 部分客家鄉鎮還會舉辦山歌比賽。每到「天穿日」,各地客家庄熱鬧非凡,呈現歡樂 慶祝的氣氛。天穿日和女媧所呈現的現代意義包括:敬天法祖飲水思源、珍惜物資環 保、休生養息兩性同樂、創作想像文學象徵。天穿日休息,叫做「寮天穿」,所謂「天 穿毋寮苦到死,天穿毋寮做到死」、「有賺無賺,總愛聊天穿」。寮天穿最好的方法, 就是放下工作好好休息一天,有人唱山歌,有人聽山歌。 關於天穿日的民俗活動,客家鄉親最熟悉的,莫過於新竹縣竹東鎮的全國客家山 歌比賽,至 2012 年已經舉辦第四十八屆。全國客家山歌比賽以「山歌連天穿」為主軸, 比賽天數為期一週,參賽人數更高達上千人。比賽組別包括長青組、傳統三大調、流 行歌曲、合唱組、超級組、即興創作組等與時俱進的比賽組合。新竹縣竹東鎮的全國 客家山歌比賽傳承客家山歌文化,意義深遠,堪稱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山歌比賽。 天穿日的活動代表著古代的祭祀活動、民俗活動、休假觀念、兩性平等、愛護大自然 等多重的意義和價值。何石松(2011)表示,事實上,天穿日源自大陸,日期名稱多有 不同。天穿日的日期從正月初七開始直到正月三十日有七、八種之多,地區也跨越廣 東、河南、江西、陜西、江蘇,而且時逾百代,難免日期會有所不同,名稱也可能不

(13)

太一樣。如天穿、補天、補天穿、寮天穿、甚至還有天倉、添倉、填倉,因而意義也 可能不同,活動也可能相當多元,十分值得探討。 楊玉君(2011)表示,客委會訂定正月二十為全國客家日,許多非客家族群才正要 開始認識這個節日,然而被選為代表客家族群的天穿日,並非客家人獨有的節日,也 不是所有的客家人都過天穿日,甚至即使是客家人過天穿的日子也未必是在農曆正月 二十,而可能在正月二十三日。該研究指出,補天的傳說和節日餅食結合的案例,在 台灣的分佈點很零星而孤立,甚少往外擴張,只有在北部客家族群間有明顯集中的情 形。例如宜蘭市的天穿日這一天,要吃「菜頭糜」,相對應的俗諺是:「天穿,呷菜 頭糜呷目賙光」(註解4 )。桃竹苗的民眾過天穿日會炸年糕,以紀念女媧煉石補天。這 一天據說也是鐵、針、刀的生日,不拿這些工具表示尊敬,所以大家都休息一天。 除了客家人之外,閩南族群也流傳補天的傳說,例如鹿港相傳五月端午吃煎堆, 是因為女媧娘娘要補天,雲林北港的地區也在端午節吃「補天餅」,兩者都是因為當 地傳說農曆五六月時經常陰雨潮濕,嚴重影響百姓的耕種和作息。陰雨的原因是因為 天空有破洞,所以要吃補天餅,而補天的概念依附在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上。但閩南 族群的補天習俗由於和端午重疊,除了吃煎餅外沒有其他的相關習俗,足見閩客兩大 族群的補天習俗傳承自不同的歷史和地理途徑(楊玉君,2011:14)。 天穿日的日子游移於節氣雨水、驚蟄之間,在閩南族群中甚至與梅雨季的天候相 關,足見天穿的習俗與氣候變化有密切關係。它的內容反映的無非是農業時代對生活 的幾種祝願:雨水有節、倉稟豐實、生活富足、蟲豸不生。天穿日基本上應視為一個 4 「天穿,呷菜頭糜呷目賙光」為宜蘭地區流傳的俗諺,意思是指農曆正月二十日當天要吃蘿蔔稀飯,因為年節 過後吃點清粥,反而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好吃。蘿蔔稀飯是將白蘿蔔切成細絲和白米熬煮成粥,再視個人口味 添加豬肉絲、魷魚乾、蔥、薑等配料。

(14)

與節氣相類似的自然節日,又因為女媧傳說的敘事魅力而增添人文色彩,使得這個節 日千年來綿延不絕(楊玉君,2011:19)。 全國客家日的制訂,係依據 2010 年 1 月 27 日總統公布實施的「客家基本法」精 神實施。據行政院客委會黃玉振主委表示,「全國客家日」的遴選過程相當嚴謹,自 99 年 1 月到 8 月,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以開放式問卷收集立法委員、相關領域學 者專家、客家事務地方機關、團體代表、客家大老、客家社團負責人的意見後,第二 階段再委託專業調查機構進行調查。全國客家日係針對全台 15 歲以上的客家民眾進行 全面性調查所產生,於 2010 年 9 月 10 日公佈天穿日為全國客家日(行政院客委會 2010-09-10 新聞稿)。行政院客委會以天穿日具客家文化獨特性、沒有文化排他性、又 具備高度國際視野,是客家人獨有的特殊節日,亦具有「敬天」、「讓大地休養生息」, 符合世界潮流的「節能」、「減碳」與「樂活」等的意涵。上述意涵皆可以做為推動 各項全國客家日的活動核心。全國客家日以「客庄好樂活、勤儉愛地球」為主軸,不 僅是客家族群的重要節日,也是全國國人的共同節日 (行政院客委會 2011-02-20 新聞 稿)。 此外,全國客家日的目的,是為了彰顯客家族群對台灣的多元文化貢獻。是對客 家族群深具意義的節日,媒體報導的議題建構和再現,不僅讓客家族群學習重新認識 自己,也讓其他族群藉由媒體新聞報導認識客家族群。根據上述關於全國客家日的研 究背景,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在於:探究全國客家日做為客家文化節慶活動的核心價值 與意義;以及分析媒體透過全國客家日的報導所建構與再現的客家文化與客家意象, 最後希冀可以提供研究發現做為政府在未來舉辦全國客家日活動之參考。

(15)

第三節 客家基本法

《客家基本法》係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客委會主委黃玉振上任後積極推動所 制訂,並於2010年1月27日公佈施行。《客家基本法》第一條:「為落實憲法保障多元文 化精神,傳承與發揚客家語言、文化,繁榮客庄文化產業,推動客家事務,保障客家 族群集體權益,建立共存共榮之族群關係,特訂定本法」,意謂客家事務的根本大法(附 錄一)。王保鍵(2011:85)認為,《客家基本法》之制定,落實憲法保障多元文化之精 神,讓客家事務更明確化、制度化,具有建構制度性保障機制與明確化客家政策之意 涵。並以「客家母語權」、「客家文化權」、「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客家知識體 系」等主題,分析《客家基本法》對客家族群的重要性(王保鍵,2011:19)。 對於多年來一直扮演隱形角色的客家族群來說,「客家基本法」的頒佈,可以視為 客家運動的重要指標,它提供政府在推動客家政策的法源基礎。江明修(2011)的研究 發現,一、《客家基本法》對客家地方行政機關產生影響,《客家基本法》推行的前 後,除了提供法源基礎以外,對於客家地方行政機關的組織運作產生變動,例如客家 地方行政機關陸續成立,預算編列的合法性以及政策執行的正當性。二、在政策形成 的過程中,《客家基本法》串連起客家地方行政機關、鄉鎮縣市各相關單位,並發現 《客家基本法》有助於客家地方行政機關從事相關政策之推動。三、客家地方行政機 關在《客家基本法》實施之後,人力、資金、物力各方面的資源上之變動性,以及資 源分配的合理性與透明。田上智宜(2012)表示,《客家基本法》具備兩個面向,它一 方面內化了客家運動以來的目標,也就是維持客家族群為語言群的特徵,同時它也積 極地導入象徵性的族群觀點。 王保鍵〈2011:1〉表示,「臺灣客家族群長期以來,先因威權政體統治之戕害, 後因閩南族群獨佔臺灣本土化論述之衝擊,讓客家族群出現「隱形化」之擔憂,面臨 著身分認同斲失、文化活力萎縮及客家公共領域式微的危機。及至臺灣族群運動風潮, 客家精英們創辦《客家風雲雜誌》,以社會運動(臺灣客家運動)方式,讓「客家」

(16)

議題公共化,並迫使政府重視客家事務。先於2001年設置客家事務行政機關(行政院 客家委員會),再於2010年制定《客家基本法》。自此,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電 視頻道、大學客家學院、《客家基本法》等俱成為客家族群保障與發展的主要支柱。 而其中最主要的主幹,當是《客家基本法》」。 《客家基本法》是繼《原住民族基本法》後,另一部以族群權益保障為目的之法 律;雖對照原住民族之保障機制,客家族群之保障機制仍有相當大差距,但《客家基 本法》確是客家運動的重要里程碑。王保鍵(2011:116)表示,「雖然《客家基本法》 以預算獎勵或補助措施做為主要政策工具,在法的實質規範性上不足,惟《客家基本 法》仍是有其重要的象徵意義,除了確立客家族群品牌,並藉以凝聚客家意識,以及 強化客家族群之自我認同為主要宗旨」。 雷耀龍(2012:79)指出,「《客家基本法》係為傳承與發揚客家文化、語言,繁 榮客庄文化產業、保障族群集體利益,而特別創設的『優惠性公平待遇』。它預期的 目的,在於建立共存共榮的族群關係,符合現階段台灣社會觀念所認知的「族群融合」 的本質期望」。但是就規範內涵而言,無論在客語教育、法律規制配套、公共或社會 生活、以及客家的傳播媒體近用權、乃至客家族群的特殊代表權(參政權)等方面,均 未受到憲法的「實質上」平等原則的保障,以至於目前還尚難和強勢的國語文化和閩 南語文化相提並論,甚至不及其萬一,顯然客家文化仍處於相對弱勢的處境(雷耀龍, 2012:80)。 綜合上述,在客家基本法的法源下,訂定全國客家日以彰顯客家族群對台灣多元文 化之貢獻,對客家族群來說是重要的里程碑(全國客家日選定過程表見表 1-1)。從《客 家基本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且經過兩年來全國客家日的活動舉辦,台灣傳播媒體 究竟如何建構全國客家日的新聞議題?且再現何種客家文化意象?不同媒體在兩年間 的報導內容又有何差異?本研究將透過內容分析方法與文本分析方法進行上述研究問 題的探討。

(17)

表 1-1 全國客家日選定過程表 日期 摘要 說明 99 年 1 月 5 日 《客家基本法》三讀通過 立法院三讀通過《客家基本 法》 99 年 1 月 27 日 總統頒布《客家基本法》 總統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017991 號令頒布《客家 基本法》 99 年 1 月至 8 月 依據《客家基本法》第十四 條明訂:政府應訂定全國客 家日,以彰顯客家族群對台 灣多元文化之貢獻 分兩階段遴選全國客家日。 第一階段以開放式問卷收集 立法委員、相關領域學者專 家、客家事務地方機關、團體 代表、客家大老、客家社團負 責人等意見後,第二階段再委 託專業調查機構,針對全台 15 歲以上客家民眾進行全面 性調查。前八名依日期排序分 別為:客家基本法三讀通過日 (國曆 1 月 5 日)、客家人掃 墓祭祖日(農曆 1 月 16 日)、 天穿日(農曆 1 月 20 日)、 客委會成立日(國曆 6 月 14 日)、義民節(農曆 7 月 20 日)、還福收冬戲(農曆 10 月 15 日)、國父誕辰紀念日 (國曆 11 月 12 日)、還我母 語運動(國曆 12 月 28 日)。 99 年 9 月 10 日 公佈天穿日為全國客家日 行政院客委會以天穿日具客 家文化獨特性、沒有文化排他 性以及高度國際視野,是客家 人獨有的特殊節日,亦具有 「敬天」、「讓大地休養生 息」,符合世界潮流「節能」、 「減碳」與「樂活」的意涵, 做為推動各項全國客家日的 活動核心。 資料來源:行政院客委會,研究者自行整理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與研究文獻,以作為問題意識以及提供資料蒐 集與分析參考的依據。第一節理論探討,將探討媒體如何建構議題與再現真實、形塑 形象。第二節相關研究回顧,探討媒體再現的客家形象與全國客家日的關係。第三節 節慶文化的內涵,探討起源於傳說故事的全國客家日,如何代表客家文化精神。第四 節研究問題。

第一節、理論探討

一、議題設定與議題建構 現代社會的形象塑造與議題建構和大眾媒體息息相關。Anderson (1991)將媒體、 語言與資本主義連結構思,闡明印刷資本主義是建構民族想像共同體的基礎。在日常 生活中,群眾受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非常深遠,然而卻習以為常而不自知。早在 1922 年李普曼在談「民意」時,就已經指出,媒介在形成人們對公共事務認知及對外在世 界經驗了解的重要性。由於外在世界過於複雜,人們必須透過大眾媒介來了解外在世 界,因此,媒介便不斷把「外在世界」塑造成個人「腦海中的圖像」,替個人建構社會 環境(Lippman,1922;翁秀琪,2009:139)。

傳播媒介的議題設定理論(agenda- setting theory)是由麥堪斯和蕭(McCombs &

Shaw)在 1972 年所發表。此理論起源於 1968 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宣傳活動,研究者觀 察美國總統選舉期間,人們如何決定那些議題是重要的。該研究發現:傳播媒介報導 的重點,與受眾腦海中認為重要題材之間,有一強而正面的關係;同時媒介中加強報 導的題材與事件,會提高人們對這些題材與事件的重視程度(翁秀琪,2009:139)。因 此,在大選期間,媒體決定人們討論那些議題以及議題的重要性,且媒體告訴人們應 該思考什麼,以及何種議題重要。當我們說媒體對議題設定產生影響時,就意味著媒 體有能力去選擇和強調某些議題,並且可以導致大眾認為這些議題是很重要的(王筱

(19)

璇、勤淑螢譯,2005:112)。柯恩(Bernard Cohen)在其著作「新聞界與外交政策」一

書中指出,媒體也許不會告訴人們思考什麼(what to think),但卻可以告訴人們去想些

什麼(what to think about)(Joseph R. Dominick 著;王國讚、黃昶立合譯,2000:497)。

因此,媒體對於新聞事件的報導,除了因強調程度的不同而影響到民眾的注意程 度外,媒體也會將論題「框架」(frame)出來,給予某種強調或標籤。社會學者艾文. 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74;彭懷恩,2004)以「框架」(frame)指涉一組特定的期望, 我們應用這些期望來理解特定時間點上的社會情境。陳世敏、吳翠珍(2007:136)表示, 所謂「框架」(frame),就其字義,就是一個有邊有界的範疇。這個範疇的大小、樣式 與結構會使從外部進入的資訊產生個人化的詮釋,人們或組織對事件的主觀解釋與思 考結構,包括了「選擇」與「重組」兩個機制。媒體一方面以自己的經驗(框架)將事 件從原有情境中抽離;另一方面,則將此事件與其他社會意義相連結,產生新的情境 意義。

議題建構假設(Agenda building hypothesis)認為,媒體的影響力不僅止於標示議題

的重要性,更具有「賦予意義」和「影響認知」的建構功能(Lang & Lang,1983;彭

文正,2009)。例如每年舉辦的桐花祭活動,透過行政院客委會的強力宣傳行銷,以及

電子和平面媒體的廣為報導,使得已經盛開了幾個世紀,卻默默無聞的台灣桐花,成

了炙手可熱的觀光景物,並透過桐花來瞭解客家族群的生活環境。

郎氏夫婦(Lang & Lang,1983;彭文正,2009:5)的研究指出,媒體常將議題與

次級符號(註解5 )相連結,使閱聽人容易辨識這些次級符號,讓議題成為公眾關心的機 5林東泰(2008,54-60)指出,人類溝通行為乃是透過「符號」(symbols)或記號(signs)以及符號所蘊含 的「意義」(meaning)來交往、溝通、互動。美國符號學之父皮爾斯(Peirce,1931-58)認為在符號互動 過程,主要取決於符號(sign)、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三者之間的關係。索緒爾(de Saussure, 1960)認為符號是帶有意義的客體,它是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兩個要素緊密結合而成。符 號不僅是人類溝通之所繫,它更重要的是人類文化傳衍的媒介,也是文化溝通中重要的單元。

(20)

會增加。全國客家日的訂定,是以彰顯客家族群對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性,這對一般 閱聽眾而言,比較高調和抽象。於是客委會將客家族群「敬天」的傳統民俗觀念,與 節能減碳、樂活愛地球的環保議題連結,將客家族群在天穿日要休息的傳說,和「讓 大地休養生息」的土地利用相連結;同時也將客家常民生活內容,透過活動,讓一般 民眾認識並體驗客家文化的內涵。例如,用客家話闖關遊戲,讓民眾有聽、說客家話 的機會,以傳承語言文化;品嚐手工打粢耙(麻薯),讓民眾體驗食物製作過程的繁複 與艱辛,進而瞭解客家族群飲食文化的內涵。因此,在全國客家日的新聞議題中,相 關活動報導是媒體取材的焦點,這也使得一個新聞事件透過次級符號得以較為容易被 閱聽人所辨識。 根據議題設定與建構理論,本論文欲探討媒體形塑客家議題之後,媒體所再現的 客家文化議題與客家文化意象的樣貌。 二、媒體再現與媒體建構

「再現」,乃研究人類如何透過語言、符號、圖像形成自己的文化、經驗和意義, 並進而透過符號、語言,連結到社會文化之中,一方面表達抽象的概念,另一方面則 是產生意義(Hall,1997:13-74,引自嚴玉鳳,2000,孫榮光,2010:161)。從使用符 號的角度來看,不只是語言,包括文字、印刷、電視、電影、錄音等在內的一切表意 系統,都可視為「再現」藉以進行社會表達過程的簡介,在不同的媒體、不同論述中, 都含有意識型態的再現(孫榮光,2010:163)。 古佳慧(2010:28)表示,大眾傳播媒體是日常生活傳遞訊息的重要媒介,直接或 間接地影響閱聽眾的行為與思想,因此顯得極為重要。新聞的功能是產製各種生活現 實,同時也反應日常生活現實的一部份(周君蘭、畢盈、李盈諄,2001:6)。新聞報導 看似客觀地反映新聞事件,但德國社會學者舒爾茨(1982)指出,社會真實的『正身』

(21)

無法驗明,所有人類感知的社會真實,都是某種建構的結果。楊意菁(2002)指出,再 現(representation)一詞意指「再次—呈現」(re-presentation),再現一些東西就是挑出一 個原始的東西,傳遞它以及「處理它還原」(play it back),但是這個過程需要修改原始 的實體(真實)(Grossberg et al., 1998)。再現就是將不同的符號組合起來,表達複雜而抽 象的概念,再現的動作需要將許多分散的元素,聚集成一個可明瞭的形式,而這個過 程經常被稱為建構或選擇,因此再現也具有意識形態的意義,從來沒有任何的再現可 以完全反映所指物的事實(陳世敏、吳翠珍,2007:121)。 張錦華(1994)認為,媒體與社會事實的關係是透過反映論(relection)及再現論 (representation)所呈現出來的。反映論認為,媒體有如一面鏡子,反應社會現狀;社會 有什麼,媒體就反應什麼。再現論則主張,媒體並非被動反映社會狀況,而是從無數 紛雜零星的社會事件中主動加以挑選、重組、編排,以文字或影音圖像等符碼,組成 一套有秩序、可理解、有意義的敘述方式。經由媒體的再現或是中介,不可能完全反 映社會的真正面貌。媒體為人們重新建構社會真實,而其呈現的內容只能說是一種「媒 體真實」,它與「社會事實」存有一段距離(鍾蔚文,1999;鄭貞銘,1995;轉引自楊 意菁,2002;倪炎元,2003)。易言之,新聞有可能以特定方式對事件重新界定,使之 具有和原本不同的意義,因此新聞再現能夠影響對事件的詮釋(董季蓁,2010:6)。 學者(陳世敏、吳翠珍,2007)主張:媒體訊息不可避免地,影響我們看事情的角 度,而這些訊息也相對而言,傾向某種主觀的片面觀,不過這不代表媒體刻意誤導大 眾。民眾在接受這些訊息的時候,還是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去理解,去評估內容的真實 性,且依據評估來決定相信的程度。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媒體確實提供我們一些 真實世界的線索,儘管有些內容是經由想像產生的畫面,但這些訊息都可以辨認出一 些符合實際現象的線索,供我們探索真實的社會(陳世敏、吳翠珍,2007:122)。

(22)

換言之,我們所感知的世界,都是經過文化加工、轉型過的世界,都是某種語言

與社會的建構。討論世界的種種課題,根本不可能與描述它的語言分離,包括我們自

身在內,亦即我們建構實體的同時,也建構了我們自身( the reality that us),我們影響

週遭的同時,也受到我們已建構的世界所影響(倪炎元,2003:12)。而當媒體文本不 再被視為是對世界的複製,而是一種建構或生產時,個體或社會群體的再現問題,即 成為媒體研究的核心關懷之一(倪炎元,2003:16)。 新聞文本被認為可以解讀出被再現者的形貌,以及媒體對再現對象的觀點,如同 Said(薩伊德)強調,再現者在再現別人時,也再現了自己(Said,1978/王志宏等譯,1999; 董季蓁:2010:7),特別是經由主流及支配者的視角,再現往往成為具有權力影響的 界定和論述,因而被再現者成為一種他者(Said,1997/閻紀宇譯,2002;夏曉鵑,2001; 陳碧雪,2004;董季蓁:2010:7)。因此新聞再現並非客觀描述特定的對象與事物, 亦非如實呈現事件的全貌,反而是經由再現而呈現某種輪廓,以及加諸特殊的詮釋, 進而影響事件的本質,並為閱聽人提供特定的認識角度。而閱聽人則會透過媒體的觀 點而對被再現者產生看法,也形塑出被再現者的形象(賀政,2006;董季蓁,2010)。 古佳惠(2010:22)表示,「事實上,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同媒體的使用, 形塑彼此不同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型態。媒體技術的多樣化,已在現代社會中創造了各 式新語言與新編碼方式,在與媒體傳播執行力量的配合下,已成為主導人類思維模式 與意象形成的重要媒介」。 由於傳播媒介是儀式和神話複製最重要的管道,藉由再現以及符號連結的過程, 正可以塑造民意,建構公眾論域的議題,甚至可維繫族群權力的現況。也因此,媒體 對族群的再現,往往是反應社會建構的形象,而且是選擇性、單面相、片面及扭曲的。 傳遞的往往都是族群的刻板印象(Hall,1985,轉引自林信丞,2008,孫榮光,2010:164)。

(23)

因此在媒體的眾多新聞中,媒體如何報導全國客家日議題?又,媒體建構、再現 何種客家意象?是本文欲探討的議題。

第二節、相關研究回顧

有關「客家議題建構」、「客家媒體再現」的學術研究,近年來從雜誌、報紙、 電視、廣播、網路到電影,都有不同類型的研究論述。本研究整理分析不同類型媒體 的「客家議題建構」、「客家媒體再現」的相關研究文獻,並說明如下: 一、電影電視 孫榮光(2010)的研究探討客家族群近年來在大眾媒介上的表現以及主流媒體中的 客家族群的再現,包括了:當代非主流客家音樂、客家電影、早期台灣客語傳播的環 境、客家記錄片,以及電視綜藝性談話節目中的客家再現。孫榮光主要使用的研究方 法包括深度訪談、文本分析和論述分析。作者首先以族群意識的表達、社區的凝聚, 以及傳統與創新的結合為題,探討非主流客家音樂的文化意涵。該研究發現,非主流 客家音樂一方面保持傳統,一方面推陳出新,創造新的文化意涵;本質上屬於流行音 樂的一環,卻不媚俗、不取寵,希望藉由音樂表達自己,也能使聽者有更多的思考空 間與啟發;部份創作者在特定議題和事件上,發揮凝聚力和影響力,不但發揮「社區 傳播」的功能,緊密結合社區群眾,也藉由音樂突破族群的藩籬,使在地社區的想法 與需求獲得社會大眾更多的關注(孫榮光,2010:41)。例如歌手林生祥的反美濃水庫、 陳永淘的峨眉湖淨湖運動;當代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作為音樂創作 的題材,用屬於文化深層的情感詮釋方式,創作具有客家味道的現代音樂,以表達自 己的客家意識和對土地與社區的關懷。 其次,關於客家電影,孫榮光從後殖民的角度出發,分別從土地的呈現、語言的 使用、身份的認同等三個面向觀察桃園縣客家影展所播映的十二部與客家題材相關的

(24)

劇情片。研究發現指出,這十二部劇情片一直關切台灣被殖民、再殖民、與努力去殖 民的經驗,其中有的從土地意象上營造客家家園風貌,有的藉著客語使用挑戰台灣電 影的慣性生態,有的則藉著主角對自己身份的意識與自省呈現高度的「台灣/客家意識」 (孫榮光,2010:65)。 孫榮光的研究指出:早年台灣的客語傳播環境在國家機器不予支持、創作完全沒 有自主空間、本土語言文化受到壓抑的大環境下,委實沒有大規模製作客語電影的條 件。《茶山情歌》勇於建構屬於客家族群的自身論述,彰顯後殖民精神,打破客家族群 在早期台灣大眾傳播媒體被「消音」的宿命,使得這部「第一部客語片」在台灣電影 史有其獨特地位(孫榮光,2010:107)。 孫榮光從族群電影/記錄片以及弱勢族群媒體權的角度,以 Nichols 的六種記錄片 再現真實的模式為研究基礎,針對七部出自《客觀》、《1394 打戲路》系列的記錄片做 影像分析,瞭解其社會意涵與影像呈現方式;研究獲致三點結論,分別是:1. 記錄片 較電視媒體更有在地性、社區性;2. 記錄片是特殊的意義產製媒介;3. 記錄片是民眾 轉化為主動積極的行動者。影像記錄者呈現出和主流媒體不同的聲音與不一樣的客家 形象(孫榮光,2010:145)。 孫榮光並探討電視綜藝性談話節目中的客家再現,研究對象包括《康熙來了》、《國 光幫幫忙》、《大小愛吃》、《冰火五重天》等節目。研究結果指出,這些節目企圖在激 烈對話與自我解嘲中製造笑點,卻深化並傳遞了客家族群的刻板印象,這些刻板印象 包括小氣與節儉、硬頸、溫婉的女性形象、客語是詰屈聱牙的方言等。作者也觀察到 客家再現顯示傾斜的族群關係、負面客家再現可能長期持續、並提出多元文化有待落 實的建議(孫榮光,2010:213)。 古佳慧(2010)分析電影「一八九五」的文本意涵,研究結果指出︰台灣歷年來, 以客語發音的電影作品只有 1973 年的「茶山情歌」,而其他與「客家」相關的電影,

(25)

多以片段影像捕捉客家庄景色,或是以客家話、客家傳統婦女形象、藍布衫服飾、山 歌戲曲等穿插形式,在電影作品中以保守、低調的身份呈現客家符號。該研究結果發 現,「客家族群生活型態逐漸改變,與台灣其他族群相較之下,早期勤勞節儉的美德 形象似乎已不再,不再緬懷和彰顯過去所擁有的傳統美德之時,仍有不少媒體框架出 客家族群刻苦耐勞、勤勞節儉的美德,或硬頸精神和傳統保守的族群性格,以及吝嗇 小氣和懦弱自卑的負面形象,為客家族群貼上標籤(古佳慧,2010:53)。 古佳慧(2010)的研究指出,「即使客家相關媒體對客家文化多為正面包裝,但性 格的描繪,仍多以客家人過去歷史背景、生活態度作為詮釋客家族群的來源,反映出 媒體的族群再現圖像很難擺脫以往的刻板印象,亦與媒體商業性格有直接關係(註解 6 )。有鑑於此,閱聽人對客家意象的接收與形塑,與媒體表達訊息的方式有密切的關 係」(古佳慧,2010:53)。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可知,有別於以往生活在傳統農村生活 型態的客家人,在現代化生活型態中,如何經由不同的媒體再現新的客家意象,是極 為重要的課題。 黃如鎂(2010)以客家電影《一八九五》對不同族群青少年閱聽人進行解讀研究。 該研究挑選 16 位不同族群的受訪者,分客家族群組 8 人及非客家族群組 8 人的兩組詮 釋社群進行訪談,以瞭解當下閱聽人的接收解讀狀況。該研究結果發現,客家組面對 客家忠勇節義意旨、客語的公領域呈現等,持嚴苛的負面觀點;非客家組的觀感反而 比較正面。兩組青少年均不重視國族、政治及族群議題。就詮釋內容顯示,能勾動閱 6 經營新聞資訊的媒體,一直兼具商業與政治輿論的性格,一方面媒體是國家第四權,是監督政府之 功能的重要機構,另一方面則是交易資訊,追求最受重販賣廣告謀求私人收益的商業體制。當媒體 追求最大利益為宗旨時,會為了錢財而扭曲行為,如新聞偏見選擇、管理者不當操縱、侵犯名人隱 私,追求八卦,散佈色情素材等等,對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該如何對媒體適當的行為規範,為現 代民主國家,最棘手的問題,也是台灣現今最令人擔憂的倫理問題!引自李芝,2010,<從商業倫 理探討台灣媒體新聞倫理>。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聽人情感,發揮傳播效果的,必是貼近閱聽人日常生活經驗的片段,過於遙遠的歷史 時空與壯烈悲情,在訊息多義混雜的當下,會因較難理解而被忽略(註解7 )。 鍾皓如(2003)探討電視媒體中的客家族群再現問題,作者認為,客家族群多年 來在台灣媒體的「再現」,一直是薩伊德(Edward W. Said)後殖民主義論述中「他 者」('the other') 理論的展現。客家族群在台灣的媒體形象受到三方面的限制: 1. 過去黨政操控媒體時期,政府透過媒體將客家族群形塑與強調成一溫和勤勉的族 群;2. 媒體本身對於客家文化缺乏瞭解,對於刻板印象中的「他者」一再重複或充滿 迷思;3. 現今新聞媒體的嗜血性或商業考量,客家議題往往被忽視與犧牲,或是被簡 化。作者進一步表示(2003:4),「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媒體如雨後春筍般產生,握 有媒體掌控權的人便擁有「書寫」的「權力」。在台灣的客家族群,就成為「被書寫」 的對象」。鍾皓如表示,「現今族群的認同,在電視媒體中有意識地被加以放大、強 調,這些源自於政治、文化等論述,在一些新聞媒體處理上操作成「他」、「我」之 別,不但壁壘分明,且不斷地刻板化其它族群,如此建構出社會新的認識與價值觀, 對於族群的認知可能產生偏差,進而影響到族群的互動、包容與多元文化的永續發展。 所以梳理客家種種再現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而了解他者再現的過程、機制等等, 或許可以為客家脫離一再複製的形象建構(鍾皓如,2003:14)」。 鍾君勵(2010)的研究則是以在地有線電視台製播的「大苗栗客語新聞」為探討主 題,藉以了解族群傳播與地方新聞結合的地方族群媒體,為特定族群帶來的發聲效果, 採集樣本為「大苗栗客語新聞」中的族群新聞,共 299 則,並以內容分析法加以探討。 作者指出(鍾君勵,2010:122),「過往傳統的客家現象、客家問題已不復見,就算偶 有相關新聞議題,記者處理手法也不似以往強烈,沉重的客家歷史包袱在現今社會中, 7本研究以全國客家日的神話傳說為出發,是否能貼近當代客家人的生活經驗?又如何透過媒體議題 建構,呈現不同的客家意象?值得進一步探討。

(27)

已不再被強調,顯示客家包袱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客庄新的文化、新的風俗,在年輕 一輩中發酵,閱聽人接受度更高,更能達到族群傳播的意義。」該研究在客家形象方 面的研究發現指出(鍾君勵,2010:123),「過去傳統的客家形象,包括勤儉持家、重 視教育、倫理等部份,在當下製播的客家族群相關報導中已經鮮少出現,取而代之的 是,客家產業、客家觀光與生計息息相關的客家形象,過於沉重的議題,如族群問題、 族群意象,已不過度討論,以避免和收視者產生隔閡。」該研究也提出兩點結論:一 是客語新聞只是主播說客語、新聞配上客語旁白的一般新聞,新聞主題及受訪者都不 侷限於客家族群相關範圍,客語新聞只能說是「傳承客語」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次, 新聞內容未觸及客家深層文化,新聞流於表面,看似能夠提昇客家能見度與接受度, 其實客家文化、傳統習俗、族群特有形象正在逐漸消失。 二、報紙 董季蓁(2010)的研究探討新聞再現客家館的形象以及閱聽人的接收解讀,該研究 以台灣四大報紙媒體(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和蘋果日報)為研究對象,採用文 本分析和接收分析的取徑,運用深度訪談,分析四報自 1994 年至 2008 年間的客家館 新聞文本共 1880 則進行分析,並訪談一般受訪者及館方人員。研究結果指出:報紙再 現客家館的形象有三方面:1. 客家館以客家元素呈現空間意象,如文物展示、客家傳 統建築設計營造園區客家氛圍;2. 客家館活動以「客家」和「地方」為主題,並且和 地方發展有關;3. 客家館營運定位不明與資源(財力、人力)不足。此外,受訪者解讀 客家館新聞後,對於客家館的形象包括:1. 具有客家意象的建築風格,但缺乏明確的 動線設計與多元的展示設計;2. 展品具有懷舊與傳承的意義,但不夠豐富,也沒有妥 善保存;3. 缺乏專業導覽解說人員;4. 應以活動活絡館舍,同時發揚客家文化並建立 地方關係;5. 客家館觀眾不多,且有年齡偏高的傾向,另應提昇觀眾素養。上述研究 觀察媒體再現客家館的形象,傳統建築設計和文物展示是客家館的特徵,同質性高。

(28)

而在缺乏創新活動帶動下,客家館給人傳統、守舊、高齡化的形象,是否也與客家人 性格的刻板印象相連結,值得未來研究繼續探討。 彭文正(2009)分析 2006 年台灣四大報紙的內容發現,「1987 年「還我母語」運動 以降的二十年努力,讓台灣客家意識逐漸覺醒,在影響力深遠的廣電媒體上,客家由 噤聲到發聲,在印刷媒體上,客家在質與量均獲得相當的重視,然而客家意象卻依然 停留在二十年前還我母語運動時的傳統階段」(彭文正,2009:20)。該研究也發現, 四大報紙多在地方版報導客家事務相關議題,以客家活動報導為大宗,報導類別以風 土民情和藝術文化居多;客家出現的名詞以客家話出現的次數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 桐花,透過媒體宣傳,客家逐漸從「殺豬公」「義民」等傳統意象之外,開拓了新的 符號,也成功主導了框架作用,將客家文化深化及多元化(註解8 )。 李美華、劉恩綺(2008)以客委會成立前後六年,共 12 年的三大報(中國時報、聯合 報和自由時報),以系統抽樣法抽取 2,571 篇與客家相關的報導分析。該研究結果指出: 媒體往往以「他者」的角度切入,再現少數族群的新聞。研究結果亦發現:1. 客家新 聞是台灣政治生態的產物,2. 客家新聞建構與複製客家精神的刻板印象,3. 獵奇式與 瑣碎化客家新聞的報導(註解9 )。 三、雜誌 8 至於全國客家日是否能再次開拓新的客家文化符號,則是當今重要的議題,而媒體的議題建構則是扮演建構客家 文化符號過程中相當重要的角色。 9 根據上述研究文獻的分析觀點,本論文欲探討對客家族群深具意義的「全國客家日」重要議題,此一重要新聞議 題,是否還是被台灣主要報紙媒體以刻板印象的方式再現與建構。

(29)

李美華(2011)指出,被認為是台灣客家運動肇始者的《客家雜誌》,是台灣第一 本針對「客家」所創辦的雜誌,也是目前發行最久的客家文化雜誌。在客家族群媒體 中,和寶島客家電台、客家電視台等,扮演提升客家認同、振興客家文化、延續客家 語言的重要使命。根據媒介真實建構與客家議題發展的理論視野與研究背景,李美華 (2011)針對《客家雜誌》自 1990 年至 2010 年的社論與編輯手札進行媒介框架分析, 並進一步詮釋媒介框架所屬之歷史脈絡與背景情境。研究結果發現,《客家雜誌》的 媒介框架之脈絡發展是從 1990 年代早期「後還我母語運動期」(1990-1995)的「還我母 語運動」、「客家媒體政策」、「本土語言文化政策」、及「政治資源分配不公」的 歷史脈絡巨觀結構;以及包括「隱形人」、「客家鄉親」與「福佬人」、「外省族群」 等的認同與他者框架,到 1990 年代晚期的「客家主題意識期」(1996-2001 年)所呈現 的「客家主體性」、「保存客家語言文化」、「積極參與政治」與「客家精神」之文 本論述巨觀結構;以及包括「義民爺」、「客家人」、「隱形人」、「少數族群」與 「政府」、「各政黨」、《民眾日報》等的認同與他者框架。至於「客家語言文化傳 承與發展期」(2002-2007 年)則是呈現包括「客語的保存與傳承」、「提倡客家學術研 究」、「客家的全球化」及「客家文化現代化」的文本巨觀結構;以及「客家族群」、 「弱勢少數族群」、「閩南人」、「政府」、「閩南高級知識份子」、「外省族群」 等的認同與他者框架。最後,「客家基本法與媒體政策期」(2008-2010 年)則是藉著《客 家基本法》的推動與施行,以客家文化的「深度化」、「全面化」、「主流化」、「年 輕化」為努力方向,開啟客家媒體法制化之第二波的客家文化復興運動;呈現「與其 他族群對話的客家族群」與「政府」、「教育」、「媒體」的認同與他者框架。研究 的分析結果顯示,在強化客家族群認同過程中,《客家雜誌》的「他者」議題以及事 件文化的建構過程有交互作用的關係。 李雅婷(2009)以客家雜誌第一期至 222 期,1987 年至 2008 年間共 1,384 篇報導, 採用立意抽樣法將文本分類為五大項(語言、政治、社會、文化與教育、其他)加以分

(30)

析。該研究發現「語言」是客家雜誌首要關注的議題,佔總篇數的 32.0%,總計有 433 篇;其次依序為政治、文化與教育、社會及其他。在次類目的比重上,雜誌所關注的 前三個議題是:選舉(149 篇)、廣播電視(146 篇)、政策倡議(131 篇)。分析客家雜誌議 題的發展脈絡,和客家運動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也隨著客家運動的發展,而出現一 些當代指標性議題。隨著時代和環境的變遷,某些議題成為新的焦點,有些則轉型或 趨於沒落,這印證了客家運動和新聞議題是有週期性的。 林信丞(2008)以《客家雜誌》1987 年創刊至 2006 年間,總共 221 期,立意抽取 438 篇文章,作為文本分析的素材。該研究將客家雜誌分為四個階段說明議題發展的 變遷,四個階段分別是 1987-1989 年的母語運動期、1990-1995 年的正名宣示期、 1996-2000 年的文化發展期、以及 2001-2006 年的政府推廣期。整體來說,客家語言和 認同的流失是雜誌議題的主軸,其次是文化產業的議題,原因在於自文化發展期後, 客家族群不再隱形,樂於介紹自己客庄的特色,客家庄的觀光產業從此漸次發展,台 灣其他族群逐漸體認不同的客家族群。而到了政府推廣期,客家形象有了改變,舉凡 桐花、擂茶、木雕都成為代表客家的代名詞。林信丞(2008)認為,行政院客委會的成 立,對客家雜誌內容本身有很大的影響,論述的內容不再拘泥於傳統美德或特質的維 護,而是在於文化的創新與再造,呈現出和以往不同的客家風貌(註解10 )。 四、廣播 林彥亨(2003)以自身收聽三家廣播電台(寶島客家電台 FM93.7、中廣客家頻道 AM747、中央廣播電台客語節目)的 100 個小時客家廣播節目為例,鎖定以帶狀廣播節 目的主持人談話內容,與聽眾、來賓的對話互動作為研究範圍。研究方法除了參與觀 10 而由客委會所推動的全國客家日,是否能呈現不一樣的客家風貌,也值得探究。

(31)

察法外,也有文本分析與深入訪談法。該研究指出,客家廣播意象包括:1. 呈現出濃 厚的鄉愁與鄉民生活,由於收聽對象大都是中年以上的聽眾,訴說鄉愁與鄉民生活的 節目比例很重;2. 再現出客家菁英與庶民的落差,客家社團領袖大聲疾呼要團結,但 也有聽眾表示不要談政治;3. 源自於行動者主觀經驗的投射,無論是節目主持人基於 自身經驗或節目效果,又或者是和聽眾「隨口說說」,客家意象的形塑都源自於行動 者主觀經驗的投射;4. 客家意象的形塑,是透過議題動態參與的過程,在主持人與聽 眾動態的互動過程中,主導意識較強的主持人可以刻意地反覆再現特定議題而引起討 論,進而形塑出他要強調的客家意象。在客家廣播節目中,不知道那個議題會開始或 在何時結束,透過議題形塑的客家廣播節目意象,似乎只能觀察它的走向而非定型的 結果;5. 已獲得形式上尊重多元文化的差異,也就是節目中可以尊重不同腔調的客家 話或各地不同的客家習俗。然而面對資源競爭的時候,例如客家人才能唱客家歌或者 客家話正確與否的代表性,這些「他者」往往是客家文化差異的展現;6. 廣播的客家 意象正在勾勒「台灣客家」的共同範疇,透過族群經驗的分享、集體焦慮的形成、國 族建構的操弄,勾勒出台灣客家的族群邊界(註解11 )。 五、網路 李美華(2011:135)指出,比較歷年客委會調查結果可知,電視、網路與網路遊戲 是客家民眾最希望藉以利用學習客語的媒體管道。該研究蒐集桃竹苗地區(除小學外) 之各級學校(含社區大學)的各單位為抽樣架構,連同國、高中、大學與社區大學的受 訪者,總共回收 2101 份問卷樣本,該研究採用社會調查方法,分析民眾之客家網路 11 以研究者製作主持客家廣播節目的經驗而言,在 call-in 互動的部份,由於 callin 的聽眾同質性相當高,會打電話 進節目聊天表達意見者,經常是忠實聽眾。主持人往往一聽聲音就可以辨別出是從那裡打來的”麼個哥””麼 個嫂”,在 100 個小時的廣播節目中,聽眾的樣本代表性及討論議題是否足以形塑客家意象?是值得繼續探究的 議題。

(32)

相關資訊的使用與滿足情形;同時採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方法,以面對面方式訪談七 名居住在桃竹苗地區的客家網路媒體使用者,以探究其客家網路媒體的使用項目、使 用情形、以及使用評估。研究結果發現,桃竹苗地區的閱聽人,對於客家網路媒體的 使用與滿意程度相當高,使用動機包括「獲取新知」、「了解客家族群對事物的看法」、 「喜歡網路資源內容」、以及「間接與客家族群接觸」。受訪者使用客家網路媒體的 頻率與客語能力之間有正面相關性;亦即,受訪者的客語能力越好,其使用客家網路 媒體的頻率越高。深度訪談的研究結果指出,受訪者最常使用的客家網路媒體為:1. 網 站、2. BBS、以及 3. 部落格。受訪者表示其使用目的包括:1. 學習客語、2. 獲得資 訊、3. 喜愛客家文化。 該研究指出,閱聽人的客語能力與其使用客家網路資源的頻率相關,且網路媒體 是學習客語的最佳管道。在當今媒體匯流的潮流趨勢下,未來客家網路媒體應該可以 發揮無遠弗屆的力量,藉由各類網路訊息(網站、BBS、部落格、微網誌等),提升閱 聽人對於客家文化的喜愛與關切,並扮演提升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關鍵角色(李美華, 2011:151)。 綜合上述文獻分析可得知,客家議題可透過不同媒體形式被討論、被關注,且媒 體類型越來越多元,相關文獻也頗豐富(相關文獻整理表見表 2-1)。值得注意的是,不 同媒體形塑的客家議題,和再現客家的形象,都有助於瞭解更深層的客家文化內涵, 且無論是媒體議題建構或再現的客家意象,都和歷史脈絡與社會情境有所關連。據此, 本研究主要關注的,是報紙媒體如何報導全國客家日以及使用那些新聞框架呈現及再 現客家意象;是一再重複客家刻板印象?抑或是有新的文化符號生成?主流報紙媒體 之間對全國客家日的報導有何差異性?

(33)

表 2-1 媒體再現的客家意象與客家議題之相關文獻一覽表 媒體類型 研究者 客家議題與客家形象 音樂 孫榮光 (2010) 不媚俗、不取寵、客家意識濃烈、土地與社區的關懷 電影 孫榮光 (2010) 在壓抑的環境中勇於建構客家族群的自身論述 古佳慧 (2010) 客家族群生活型態改變,媒體仍框架出刻苦耐勞、勤勞 節儉的美德,或硬頸精神和傳統保守性格 黃如鎂 (2010) 青少年閱聽人較不重視國族、政治及族群問題,過於遙 遠的歷史時空與壯烈悲情,較難理解而被忽略 電視 鐘君勵 (2010) 傳統客家形象,包括勤儉持家、重視教育較少出現,取 而代之的是,客家產業、客家觀光、以及與生計息息相 關的客家形象 鐘皓如 (2003) 握有媒體掌控權的人便擁有「書寫」的「權力」,在台 灣的客家族群成為「被書寫」的對象,了解他者再現的 過程、機制等可以為客家脫離一再複製的形象建構 孫榮光 (2010) 電 視 綜藝性 談 話節目深 化並傳 遞客 家族群 的刻 板 印 象,負面客家再現可能長期持續 報紙 彭文正 (2009) 報紙媒體以客家活動報導為大宗,「桐花」開拓了新的 符號,成功主導框架作用

(34)

李美華、劉恩綺 (2008) 客家新聞是台灣政治生態的產物、客家新聞複製與建構 客家精神的刻板印象、獵奇式與瑣碎化的客家新聞報導 董季蓁 (2010) 新聞再現客家館形象在缺乏創新活動帶動下,客家館給 人傳統、守舊、高齡化的形象,也連結到客家人性格的 刻板印象 雜誌 李美華 (2011) 客家雜誌是第一本針對「客家」為主的雜誌,在強化族 群認同過程中,《客家雜誌》的「他者」議題以及事件 文化的建構過程有交互作用的關係 李雅婷 (2009) 客家雜誌議題的發展脈絡和客家運動息息相關,隨著時 代和環境的變遷,某些議題成為新焦點,有些則轉型或 趨沒落,印證客家運動和新聞議題是有週期性的 林信丞 (2008) 行政院客委會的成立,對客家雜誌內容有很大影響,不 再拘泥傳統特質維護,而是文化的創新與再造 廣播 林彥亨 (2003) 客家意象的形塑源自於行動者主觀經驗的投射,並勾勒 台灣客家族群的邊界 網站 李美華 (2011) 閱 聽 人的客 語 能力與其 使用客 家網 路資源 的頻 率 相 關,且網路媒體是學習客語的最佳管道 紀錄片 孫榮光 (2010) 記錄片影像記錄者呈現出和主流媒體不同的聲音與不 一樣的客家形象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5)

第三節 節慶活動的文化意涵

節慶活動在我們生活及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無論在公開或私底下的場合,人們 都想要紀念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日子,慶祝生命中的關鍵時刻。在公眾的層次上,大型 的活動會變成人們據以度量自己生活的指標,而個人也需要大型的節慶活動事件來標 誌個人的生活細節,活動是我們生活裡的記憶指標(Johne allen 著,陳希琳譯,2004: 24)。例如某一年的奧運、某一年的桐花季的文化活動,都標誌著生活的記憶。 台灣在近十年的本土化呼聲之下,意欲脫離所謂的「中國文化」,找尋屬於「台 灣」本土的文化認同,已是不爭的事實。針對這樣的呼聲,政府也透過多種方式來實 踐,而推行台灣本地文化觀光正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包括1994年文建會提出的「社區 總體營造」,以及1995年再度提出的「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甚至提出2008年 為台灣觀光年,其主要訴求均為「建構台灣本土文化特色以發展文化觀光」(朱婉寧, 2009)。客家文化活動在此潮流中也沒有缺席,客委會在2002年推出桐花祭活動,以「文 化扎根、帶動觀光、振興產業和活化客庄」為活動核心價值,透過活動執行和媒體報 導,讓客家的能見度增加,讓文化創意得以激發,族群認同感有新的思維,達到擴大 文化版圖的意涵。不僅展現族群文化特色,也開拓文化產業的產值。 俞龍通(2011:61)認為,天穿日意含敬天崇地和珍惜自然等環境保育的概念和思 潮,在當代文化消費的社會中,是大家所熟悉且符合人們的生活型態,其活動範圍更 具備超越客家桐花祭的潛力。然而全國客家日(天穿日)是否能像桐花一樣,賦予客家 新的意象,並促進客庄活絡?就一個全國性、紀念性的節日而言,全國客家日應該是 「一種社會儀式,塑造集體記憶的一種方式,透過公共空間的紀念或慶祝來創造傳統, 進行價值的社會化、張力的管理、有助於政治正當性的取得、同時也決定集體認同的 塑造;特別是在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中,妥適的紀念日秩序重建,將有助於多元社會 的整合、以及集體認同的塑造(nation-building)」(施正鋒,2010;俞龍通,2011:59)。

(36)

行政院客委會說明將天穿日訂定為全國客家日的原因在於,天穿日具客家文化獨 特性、沒有文化排他性及具備高度國際視野等元素(行政院客委會2010-09-10新聞稿)。 值得注意的是,學者羅烈師以節慶與族群的觀點提出:由公部門主導節日的訂定,「以 社會運動為起點,卻走入政治終點的主體性……既已抉擇了節慶,而且又必然籠照在 施政成果、文化產業及觀光行銷等考量下……對於推展族群而言,其實是兩面刃,不 得不慎」(羅烈師,2011:52)。也有學者認為,天穿日的文化意涵欠缺現代客家之普 同經驗,與當今台灣客家的集體歷史經驗關係淡微處理(洪馨蘭,2010;俞龍通,2011: 59)。而做為一個神話傳說的天穿日是否可以代表台灣客家族群的重要意義,並且可以 再現客家文化傳統與族群精神和價值?又,進一步思索天穿日又如何可以成為客家節 慶中的文化品牌?也就是如何達到文化真實性的管理,這些都是重要的課題(俞龍通, 2011:57)。客家桐花祭的成功經驗,是否能適用於全國客家日?上述問題仍有待學者 進行研究及持續觀察活動內容,方可得以瞭解。 節慶活動以人類基本娛樂需求為起始,隨著收入增加,閒暇時間增多,透過活動 展現旺盛生命力及活潑民族特性的象徵。政府為了建構全民共同的意識,促進經濟發 展,也支持各項節慶活動,甚至主辦活動,更積極對外爭取大型國際活動,彰顯國家 行政能力。因此,現代化社會舉辦節慶活動可以說是產業型態之一,也是經濟發展的 代名詞,也是競爭力的表現(李威霆,2008)。例如 2011 年的台北花卉博覽會(註解12 ), 12 例如 2011 台北花博會,根據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處之經濟效益分析調查報告指出,舉辦臺北國際花 博會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共 430.68 億元,包括政府與民間企業投入效益約 135.91 億元,營運效益約 176.78 億元,以及此兩項效益所衍生帶動的產業關聯效果 117.99 億元,若扣除上述政府與民間企業 投入經費則舉辦花博會的淨效益約為 294.77 億元,總計花博展覽期間參觀遊客有 8,963,666 人次, 其中國外觀光遊客為 585,327 人次(占全體參觀人次 6.53%),國內參觀遊客為 8,378,339 人次,帶來 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資料來源為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處網站,檢索日期 2012.12.15 http://www.doed.taipei.gov.tw/ct.asp?xItem=19221091&ctNode=51074&mp=105001。

數據

表 3-1:報紙樣本資料統計表  年份            報 紙  中國時報        聯合報      自由時報      蘋果日報  第一年            7              7            8                  0  第二年          29            75          32              2  第三年          34            88          23              3  資料
表 3-2:複合信度表  類        目  編碼員 1、2  編碼員 1、3 編碼員 2、3 平均同意度  複合信度  報導地區  95    89    89    91    97    報導類型  84    68    63    72    88    報導篇幅  74    58    63    65    85    報導主題  100    89    89    93    98    報導方向  74    84    79    79    92    權威類目  100
表 4-5 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篇幅及則數分析(一)  中國時報  聯合報  自由時報  蘋果日報  總和  百分比  100 字以下  2  4  0  1  7  3.7%  101~200 字  1  8  2  0  11  5.8%  201~300 字  3  4  5  3  15  7.9%  301~400 字  9  26  2  0  37  19.5%  401~500 字  11  22  10  0  43  22.6%  501~600 字  3  22  15  0  4
表  4-7  各報對全國客家日新聞報導主題及則數分析            報導主題  報紙名  社會  政治  政策  經濟  文化 ( 含藝文,文教 )  環保  觀光 休閒  其他  合計  中國時報  0  5  0  29  0  2  0  36  聯合報  1  5  2  91  3  5  3  110  自由時報  0  10  0  27  2  1  0  40  蘋果日報  0  0  0  4  0  0  0  4  小計  1  20  2  151  5  8  3  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擾亂全球生活節奏,今年首度以「世界提琴 日」( World Violin Day )之名,在美國時間 12 月

李焯芬教授 馬紹良先生 黃玉山教授 曹萬泰先生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utilization of the budget of individual department/institute, this study also performs data mining on the book borrowing data

Key Successful Factors of Health Care Industry Management from the Resource Based Approach --- An Application of Strategic Matrix Method.. Student: Yu-Min Su Advisor:

Sanwan beautiful natural landscape is the simple folk of the Hakka is rural, how grad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creat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近年來世界各主要國家,莫不致力於顧客滿意指標,以作為產業競爭力的 評量指標。如:瑞典首先在 1989 年建立包含 31 項產業的瑞典顧客滿意度氣壓 計(Fornell,

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 研 究 生:黃仁性 敬啟 指導教授:楊錦章 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

Henton, Mary.(1996).Adventure in the classroom: Using adventure to strengthen learning and build a community of life-long learners:Active learning; Adventure games; Cre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