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有關「客家議題建構」、「客家媒體再現」的學術研究,近年來從雜誌、報紙、

電視、廣播、網路到電影,都有不同類型的研究論述。本研究整理分析不同類型媒體 的「客家議題建構」、「客家媒體再現」的相關研究文獻,並說明如下:

一、電影電視

孫榮光(2010)的研究探討客家族群近年來在大眾媒介上的表現以及主流媒體中的 客家族群的再現,包括了:當代非主流客家音樂、客家電影、早期台灣客語傳播的環 境、客家記錄片,以及電視綜藝性談話節目中的客家再現。孫榮光主要使用的研究方 法包括深度訪談、文本分析和論述分析。作者首先以族群意識的表達、社區的凝聚,

以及傳統與創新的結合為題,探討非主流客家音樂的文化意涵。該研究發現,非主流 客家音樂一方面保持傳統,一方面推陳出新,創造新的文化意涵;本質上屬於流行音 樂的一環,卻不媚俗、不取寵,希望藉由音樂表達自己,也能使聽者有更多的思考空 間與啟發;部份創作者在特定議題和事件上,發揮凝聚力和影響力,不但發揮「社區 傳播」的功能,緊密結合社區群眾,也藉由音樂突破族群的藩籬,使在地社區的想法 與需求獲得社會大眾更多的關注(孫榮光,2010:41)。例如歌手林生祥的反美濃水庫、

陳永淘的峨眉湖淨湖運動;當代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作為音樂創作 的題材,用屬於文化深層的情感詮釋方式,創作具有客家味道的現代音樂,以表達自 己的客家意識和對土地與社區的關懷。

其次,關於客家電影,孫榮光從後殖民的角度出發,分別從土地的呈現、語言的 使用、身份的認同等三個面向觀察桃園縣客家影展所播映的十二部與客家題材相關的

劇情片。研究發現指出,這十二部劇情片一直關切台灣被殖民、再殖民、與努力去殖 民的經驗,其中有的從土地意象上營造客家家園風貌,有的藉著客語使用挑戰台灣電 影的慣性生態,有的則藉著主角對自己身份的意識與自省呈現高度的「台灣/客家意識」

(孫榮光,2010:65)。

孫榮光的研究指出:早年台灣的客語傳播環境在國家機器不予支持、創作完全沒 有自主空間、本土語言文化受到壓抑的大環境下,委實沒有大規模製作客語電影的條 件。《茶山情歌》勇於建構屬於客家族群的自身論述,彰顯後殖民精神,打破客家族群 在早期台灣大眾傳播媒體被「消音」的宿命,使得這部「第一部客語片」在台灣電影 史有其獨特地位(孫榮光,2010:107)。

孫榮光從族群電影/記錄片以及弱勢族群媒體權的角度,以 Nichols 的六種記錄片 再現真實的模式為研究基礎,針對七部出自《客觀》、《1394 打戲路》系列的記錄片做 影像分析,瞭解其社會意涵與影像呈現方式;研究獲致三點結論,分別是:1. 記錄片 較電視媒體更有在地性、社區性;2. 記錄片是特殊的意義產製媒介;3. 記錄片是民眾 轉化為主動積極的行動者。影像記錄者呈現出和主流媒體不同的聲音與不一樣的客家 形象(孫榮光,2010:145)。

孫榮光並探討電視綜藝性談話節目中的客家再現,研究對象包括《康熙來了》、《國 光幫幫忙》、《大小愛吃》、《冰火五重天》等節目。研究結果指出,這些節目企圖在激 烈對話與自我解嘲中製造笑點,卻深化並傳遞了客家族群的刻板印象,這些刻板印象 包括小氣與節儉、硬頸、溫婉的女性形象、客語是詰屈聱牙的方言等。作者也觀察到 客家再現顯示傾斜的族群關係、負面客家再現可能長期持續、並提出多元文化有待落 實的建議(孫榮光,2010:213)。

古佳慧(2010)分析電影「一八九五」的文本意涵,研究結果指出︰台灣歷年來,

以客語發音的電影作品只有 1973 年的「茶山情歌」,而其他與「客家」相關的電影,

多以片段影像捕捉客家庄景色,或是以客家話、客家傳統婦女形象、藍布衫服飾、山 歌戲曲等穿插形式,在電影作品中以保守、低調的身份呈現客家符號。該研究結果發 現,「客家族群生活型態逐漸改變,與台灣其他族群相較之下,早期勤勞節儉的美德 形象似乎已不再,不再緬懷和彰顯過去所擁有的傳統美德之時,仍有不少媒體框架出 客家族群刻苦耐勞、勤勞節儉的美德,或硬頸精神和傳統保守的族群性格,以及吝嗇 小氣和懦弱自卑的負面形象,為客家族群貼上標籤(古佳慧,2010:53)。

古佳慧(2010)的研究指出,「即使客家相關媒體對客家文化多為正面包裝,但性 格的描繪,仍多以客家人過去歷史背景、生活態度作為詮釋客家族群的來源,反映出 媒體的族群再現圖像很難擺脫以往的刻板印象,亦與媒體商業性格有直接關係(註解

6)。有鑑於此,閱聽人對客家意象的接收與形塑,與媒體表達訊息的方式有密切的關 係」(古佳慧,2010:53)。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可知,有別於以往生活在傳統農村生活 型態的客家人,在現代化生活型態中,如何經由不同的媒體再現新的客家意象,是極 為重要的課題。

黃如鎂(2010)以客家電影《一八九五》對不同族群青少年閱聽人進行解讀研究。

該研究挑選 16 位不同族群的受訪者,分客家族群組 8 人及非客家族群組 8 人的兩組詮 釋社群進行訪談,以瞭解當下閱聽人的接收解讀狀況。該研究結果發現,客家組面對 客家忠勇節義意旨、客語的公領域呈現等,持嚴苛的負面觀點;非客家組的觀感反而 比較正面。兩組青少年均不重視國族、政治及族群議題。就詮釋內容顯示,能勾動閱

6 經營新聞資訊的媒體,一直兼具商業與政治輿論的性格,一方面媒體是國家第四權,是監督政府之 功能的重要機構,另一方面則是交易資訊,追求最受重販賣廣告謀求私人收益的商業體制。當媒體 追求最大利益為宗旨時,會為了錢財而扭曲行為,如新聞偏見選擇、管理者不當操縱、侵犯名人隱 私,追求八卦,散佈色情素材等等,對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該如何對媒體適當的行為規範,為現 代民主國家,最棘手的問題,也是台灣現今最令人擔憂的倫理問題!引自李芝,2010,<從商業倫 理探討台灣媒體新聞倫理>。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聽人情感,發揮傳播效果的,必是貼近閱聽人日常生活經驗的片段,過於遙遠的歷史 時空與壯烈悲情,在訊息多義混雜的當下,會因較難理解而被忽略(註解7)。

鍾皓如(2003)探討電視媒體中的客家族群再現問題,作者認為,客家族群多年 來在台灣媒體的「再現」,一直是薩伊德(Edward W. Said)後殖民主義論述中「他 者」('the other') 理論的展現。客家族群在台灣的媒體形象受到三方面的限制:

1. 過去黨政操控媒體時期,政府透過媒體將客家族群形塑與強調成一溫和勤勉的族 群;2. 媒體本身對於客家文化缺乏瞭解,對於刻板印象中的「他者」一再重複或充滿 迷思;3. 現今新聞媒體的嗜血性或商業考量,客家議題往往被忽視與犧牲,或是被簡 化。作者進一步表示(2003:4),「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媒體如雨後春筍般產生,握 有媒體掌控權的人便擁有「書寫」的「權力」。在台灣的客家族群,就成為「被書寫」

的對象」。鍾皓如表示,「現今族群的認同,在電視媒體中有意識地被加以放大、強 調,這些源自於政治、文化等論述,在一些新聞媒體處理上操作成「他」、「我」之 別,不但壁壘分明,且不斷地刻板化其它族群,如此建構出社會新的認識與價值觀,

對於族群的認知可能產生偏差,進而影響到族群的互動、包容與多元文化的永續發展。

所以梳理客家種種再現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而了解他者再現的過程、機制等等,

或許可以為客家脫離一再複製的形象建構(鍾皓如,2003:14)」。

鍾君勵(2010)的研究則是以在地有線電視台製播的「大苗栗客語新聞」為探討主 題,藉以了解族群傳播與地方新聞結合的地方族群媒體,為特定族群帶來的發聲效果,

採集樣本為「大苗栗客語新聞」中的族群新聞,共 299 則,並以內容分析法加以探討。

作者指出(鍾君勵,2010:122),「過往傳統的客家現象、客家問題已不復見,就算偶 有相關新聞議題,記者處理手法也不似以往強烈,沉重的客家歷史包袱在現今社會中,

7本研究以全國客家日的神話傳說為出發,是否能貼近當代客家人的生活經驗?又如何透過媒體議題 建構,呈現不同的客家意象?值得進一步探討。

已不再被強調,顯示客家包袱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客庄新的文化、新的風俗,在年輕 一輩中發酵,閱聽人接受度更高,更能達到族群傳播的意義。」該研究在客家形象方 面的研究發現指出(鍾君勵,2010:123),「過去傳統的客家形象,包括勤儉持家、重 視教育、倫理等部份,在當下製播的客家族群相關報導中已經鮮少出現,取而代之的 是,客家產業、客家觀光與生計息息相關的客家形象,過於沉重的議題,如族群問題、

族群意象,已不過度討論,以避免和收視者產生隔閡。」該研究也提出兩點結論:一 是客語新聞只是主播說客語、新聞配上客語旁白的一般新聞,新聞主題及受訪者都不 侷限於客家族群相關範圍,客語新聞只能說是「傳承客語」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次,

新聞內容未觸及客家深層文化,新聞流於表面,看似能夠提昇客家能見度與接受度,

其實客家文化、傳統習俗、族群特有形象正在逐漸消失。

二、報紙

董季蓁(2010)的研究探討新聞再現客家館的形象以及閱聽人的接收解讀,該研究

董季蓁(2010)的研究探討新聞再現客家館的形象以及閱聽人的接收解讀,該研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