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理論框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為結論,此章節將總結本篇論文的重點和貢獻、提供未來研究之建議。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由前面章節介紹,我們知道「跑」在漢語中是比較活躍的動詞,不僅使用的 頻率高,延伸出來的義項也很多。本文以語料庫為本,探討造成「跑」多種語意 背後的機制及義項間的關聯性。作為論文的研究基礎,本章將回顧 2.1 理論框架 和相關研究;2.1.1 將介紹 Talmy(1975, 1985, 2000)的移動事件框架;2.1.2 將 介紹 Lakoff(1987)的放射形範疇結構;2.2 將回顧與移動事件框架相關之研究;

2.3 將回顧語意網絡建構相關的文獻;2.3.1 將介紹 Evans(2005)的原則性多義 理論;2.3.2 將回顧語意網絡的相關研究;2.4 將回顧「跑」的相關研究;最後,

2.5 將統整前人的文獻、提出相關分析不足之處,進一步帶出值得深入探討之議 題。

2.1 理論框架

2.1.1 Talmy(1975, 1985, 2000)移動事件框架

空間移動是人類最重要的經驗活動之一,從認知語意學的角度來看,Talmy

(1975, 1985, 2000)提出的移動事件框架理論(Motion event frame)是最全面也 最具體的。此位學者提及移動事件有四個主要的要素,包含位移主體(Figure)、 位移(Motion)、路徑(Path)、以及參照物(Ground),另外還有位移的方式(Manner)

以及位移的原因(Cause)兩個次要要素。詳細定義如〈表 3〉所示,移動事件框 架就是位移主體相對於某個參照點的運動,其過程包含了移動時的路線或方向。

〈表 3〉移動事件框架要素的定義

移動事件框架要素 定義

位移主體(Figure) 相對於參照物移動的主體 位移(Motion) 運動本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路徑(Path) 物體移動時的路線或方向 參照物(Ground) 位移主體移動時所參照的實體 位移的方式

(Manner)

位移主體移動的方式

位移的原因(Cause) 位移主體移動的原因

Talmy(2000)藉由以下的(2a)、(2b)、(2c)例子闡述移動事件框架中的不 同要素。在(2a)句子中,the pencil 是位移主體,而動詞 blew 是位移運動本身,

off 是移動的路徑,the table 則是移動時的參照物。此外,Talmy(2000)比較了

(2b)及(2c)的例子來解釋最後兩個次要素的差別,在(2b)裡,筆是以滾動 的方式移動(位移+位移的方式);而在(2c)裡,造成桶子移動進倉庫的原因是 因為推的動作(位移+位移的原因)。

2. Talmy(2000)移動事件框架的例子:

(a) The pencil blew off the table. (鉛筆從桌子上被吹走)

[位移主體] [位移] [路徑] [參照物]

(b) The pencil rolled off the table. (筆從桌上滾下來)

[位移+位移的方式]

(c) I pushed the keg into the storeroom. (我將桶子推進倉庫)

[位移+位移的原因]

資料來源:Talmy(2000, II: p.26)例子(4)及 Talmy(2000, II: p.28)例子(m)

根據 Talmy(1975, 1985, 2000)提出的理論,我們發現移動事件框架可以提 供動詞較全面性的探討,藉由語言事實中不同要素的組成,能夠了解彼此間的語 意關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2 Lakoff(1987)放射形範疇結構

Lakoff(1987)指出範疇劃分(categorization)和人類的經驗息息相關,人們 會根據事物之間的共同點來劃分範疇,也就是所謂集合(set)的概念,屬於同個 範疇的成員間都是相互關聯的,而「放射形範疇結構」是由一個中心體(central meaning)和許多變體(variations)組合而成的連鎖性結構,彼此之間的連結是以 語意特徵的差異作為區別。在一個範疇中,中心體被視為最典型(prototypical)

的語意,接著向外延伸到不同變體,雖然彼此間的關聯無法經由特定規則預測而 來,但並不是隨意延伸,而是按照語言使用者對詞彙的認知來做語意相似性的區 分和推斷,越靠近中心體的變體共有特徵最多,較邊緣的變體相似的語意特徵較 少,最後會形成一個放射形結構的範疇圖像。

舉例來說,Norving & Lakoff(1987)建構了英文動詞 Take 的放射形範疇結 構。首先,作者發現 Take 共有七個義項,例子如下:

3. Take 的例子

(a)The baby took the toy from its mother.

(b)The messenger took the book to Mary.

(c)I took the book home.

(d)I took a punch at him.

(e)I took a punch from him.

(f)Sam took Sadie to the theater.

(g)I took a glance at John.

資料來源:Norving & Lakoff(1987, pp.199-204)

Norving & Lakoff(1987)指出 Take 有幾個基本的論旨角色(如〈表 4〉與

〈表 5〉所示),參與角色(participants)有主事者、來源、接受者、受事者以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工具,而佈景角色(settings)則有起點和終點,各個義項間的語意變化和論旨角 色的改變息息相關。

〈表 4〉 Take 的參與角色

參與角色 定義

主事者(Agent) 使一動作發生的主體 來源(Source) 事情的根源

接受者(Recipient) 接收或被給予某物的人 受事者(Patient) 受動作支配的人或事物 工具(Instrument) 用來運送受事者的工具

〈表 5〉 Take 的佈景角色

佈景角色 定義

起點(Origin) 一開始出現的位置 終點(Destination) 最後結束的位置

Norving & Lakoff(1987)認為 grab 是動詞最典型的語意(中心體),而中心 體與變體除了論旨角色的差異外,也分別參考以下幾種理論來做語意的區別,推 斷出向外延伸的方向與連結,進而畫出語意網絡圖:

4. Norving & Lakoff(1987)參考的理論:

(A)Image-schema transformation links(意象圖示)

(B)Metaphorical links(隱喻的關聯)

(C)Metonymy links(轉喻的關聯)

(D)Frame-addition links(附加框架)

(E)Semantic role differentiation links(語意角色的不同)

(F)Profile shift(語意的側重)

綜合以上理論根據,Norving & Lakoff(1987)建立出 Take 的放射形範疇結 構,如圖 2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 Take 的放射形範疇結構圖像

SR: Semantic role differentiation links P: Profile shift

M: Metaphorical links, Metonymy links F: Frame-addition links

資料來源:Norving & Lakoff(1987, p. 205)

Norving & Lakoff(1987)對義項間的相關性作了以下解釋:首先,中心體的 位置是字典所示最典型的語意 grab,在上述的例子(3a)中,寶寶(主事者+接 受者)從媽媽(來源)那裡拿到了玩具(受事者),而玩具在整個事件中是從一 個起點移到另一個終點;根據語意角色的不同,從(3a)延伸出來義項(3b),在 例子中,傳信人(主事者)帶著書(受事者)一起從起點移到瑪莉那邊(接受者 +終點),可以發現這邊的方向和語意都跟(3a)的情況不一樣;接著,因語意側 重的不同,由(3b)往外延伸至(3c),例子:I took the book home,從原先側重 的是人(接受者)在的終點,變成側重於地點;而義項(3b)經由隱喻會延伸出 義項(3d),例子:I took a punch at him,是從來源域的 taking 映射到目標域的執 行一個快速有力的行動,原本來源域裡的接受者變成了目標域的受事者(他:被 打的人),且來源域裡的受事者變成了目標域裡的行動;義項(3d)經語意的不 同側重會延伸出義項(3e),例子:I took a punch from him,這邊是側重於強調接 受者,而背景化(backgrounded)了主事者;接著,義項(3c)因為附加框架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素會延伸到語意(3f),例子:Sam took Sadie to the theater,作者提及這裡附加了 The Going-to-Destination Schema,框架裡有兩個要素,一是目的地(電影院),二 是去目的地的原因(為了娛樂),而地點是用來代表事件目的的轉喻;最後,文 中發現原型義項(3a)和義項(3g)之間是隱喻關係,例子:I took a glance at John,

這邊表示感知就是接收(perceiving is receiving),是從來源域 receiving 映射到目 標域 percieving,從原本的主事者/接受者映射成了接收者(perciever),而受事者 映射成為感覺(percept)。

總結來說,Norving & Lakoff(1987)使用了許多理論框架來解釋英文動詞 Take 義項間的語意關聯,不僅展示了一詞多義與人們的認知息息相關,也展現了 放射形範疇結構的系統性和可信度,其背後是需要經過嚴謹的語意理論推斷而來。

以本節提及的理論為基礎,在接下來的 2.2 小節中,將回顧前人研究的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