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環境態度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環境問題的產生,主要是人類缺乏基本的環境知識、環境行動能力、偏差的 環境價值觀與消費行為所導致(楊冠政,1997)。Miller(1995)發現在小學階段 兒童即開始發展對環境保育和污染的態度,所以在小學階段即應開始實施環境教 育的課程。而在進入環境教育課程之前,首先必須了解學生的環境態度,如此才 能建立學生正確的環境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面臨環境問題時,能做出正確的 判斷與表現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楊志文,2004),由此可見環境態度的重要性。

壹、環境態度的意義

Hines(1986)認為「環境態度」是指對環境中的特殊情況、整個環境或與環 境直接有關的人或物之信仰的組合。這些組合包含整體的評估為贊成或反對、喜 歡或厭惡。當個人具有此情感時, 則將產生對環境強烈的關切感和主動參與環境 保護與改進的動機(引自黃耀慧,2005)。

Caron(1989)認為「環境態度」是個人對於環境事物的致力支持程度(引自 沈廣城,2002)。

戚永年、許慧苓(2001)認為環境態度係根據過去的學習經驗,或在自然環 境中所經歷過的知覺體驗,針對環境中特定對象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包括一個好 或不好的評估或評價之意識。

柯俊欽(2004)認為「環境態度」是指個人對整體環境的價值觀以及對人類 在環境中存在的責任和角色的看法

楊志文(2004)認為環境態度是指個人對環境議題的信仰、價值、贊同或反對、

喜好或厭惡與行動的看法或傾向

賴銀海(2005)認為「環境態度」是指學童對整體環境的價值觀以及對人類在環 境中存在的責任和角色的看法,而且憑其個人知覺綜合所產生對於某些與環境有 關的事務持贊同或反對、喜愛或不喜歡的情感傾向。例如自覺對環境的責任感、

對環境問題關心的程度。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環境態度是指個人對整體環境特殊情況之人、事、

物的知覺所產生的價值觀,及其在所處環境中的責任與角色的看法,和支持環境 事物的程度。

貳、環境態度的內涵

環境態度的內涵依研究探討的角度以及社會之趨勢,呈現出多元且分歧的意 義,研究者將國內文獻整理,詳見如表 2-2:

表2-2 國內學者研究國小學童環境態度內涵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份 環 境 態 度 的 內 涵 謝佩靜 2000 生態平衡、自然資源、公害污染、環境倫理 蔡宜霖 2002 垃圾減量、資源回收

沈廣城 2002 資源回收、生態平衡、人口及居住空間、公害、環境倫理 毛群欽 2003 資源回收、自然生態保育、環境倫理、污染防治

陳志欣 2003 環境敏感度、環境信念、價值觀、環境倫理 楊志文 2004 資源回收、自然生態保育、環境倫理、污染防治

賴銀海 2005 認識地球、生態保育、能源問題、資源回收、人口衛生、

噪音問題、水污染、廢棄物處理、空氣污染、有毒物質 黃耀慧 2005 生態平衡、自然資源、公害污染、環境倫理

綜合上述國內學者之研究,可知各研究者對環境態度內涵各有不同的主張,

但大多數都是針對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遇見的問題,以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為主要目 的。早期環境態度的研究,以環境問題的一般概念、環境公害防治的問題及人口 與自然資源的問題等為主要的探討方向。爾後臺灣相繼成立了環境教育中心以推 動學校環境教育,初期環境態度的研究所探討的範圍則偏向於垃圾減量、資源回 收等以人類生存利益面向。之後,環境態度內涵向度涵蓋的範圍則跨越污染防治 面向,轉而朝向環境覺知、敏感度、倫理,以及自然生態平衡與保育之環境倫理 面向探討(毛群欽,2003)。本研究參酌沈廣城(2002)所編製之「環境態度量表」,

將環境態度分為「資源」、「生態平衡」、「人口與居住空間」、「公害」、「環境倫理」

等五個類目。

參、國小學童環境態度的相關研究

表 2-3 國小學童環境態度的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表 2-3 國小學童環境態度的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四、就居住區域而言:大部分研究顯示,國小學童的環境態度不會因為居住區域 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王素貞,2003;江東祐,2002;林佩舒,2002;謝佩靜,2000),

但亦有認為環境態度會因為居住區域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且城市地區學生較鄉鎮 地區的學生積極,而鄉鎮地區學生的環境態度又較山地地區的學生積極(王 財隱,2003;陳景宏,2004)。

五、就家庭社經地位而言:大部分的研究顯示高社經地位的學童之環境態度優於 低社經地位的學童(王素貞,2003;沈廣城,2002;呂文雄,2005林佩舒,2000;

柯俊欽,2004;黃耀慧,2005),但亦有認為環境態度不會因為社經地位不同而有 顯著差異之研究(王財隱,2003;陳志欣,2003;陳景宏,2004;黃耀慧,2005),

顯示父母親的學歷、職業對環境態度的影響尚無定論,仍可再做進一步深入的研 究。

第三節 環境行為的意涵、理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