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發展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發展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主旨在於建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以下簡稱環教場所)評鑑指 標及試評,為了建構環教場所評鑑指標,事前的文獻收集是必須的,研究 者在本章探討有關國內外與環教場所評鑑指標的相關文獻進行探討,以下 針對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發展、何謂評鑑指標、優質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特質進行說明。

第一節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發展

環教場所的在國內及國外均有發展,其名稱更是多樣化,如北美洲的 自然中心、英國的田野學習中心、日本的少年自然之家、臺灣的國家公園、

中國環境教育基地等等。然而環教場所最早可探及到 1892 年英國設置了 第一個田野學習中心,鼓勵學校的學科利用實地的現場環境來進行教學;

後來在美國 1913 年有一個最早的自然中心 Fontenelle Forest;日本則在 1948 年設置了清理森林學校,環教場所在各國間均有發展,且歷史悠久,

而在臺灣的發展也有將近三十年的時光,從最初的國家公園的設立、師範 學院校內環境教育中心的籌設、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戶外教室的成立、

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的推動等,一直到環教法通過後有了新的代名詞「環 境教育設施場所」,而這些場所不外乎的都是利用一個場域,來提供環境 教育(周儒,2011;梁明煌,1992)。

一、臺灣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訂立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一詞為臺灣通過環境教育法(以下簡稱環教法)

後,所制定的一個名詞,但實際上它是指臺灣各地區實施環境教育的場所,

且經由認證後的一個統稱。其中依照環境保護署(2013)公告已經認證通 過場所中,就包含了國家公園、自然教育中心、焚化爐、博物館、社區、

水土保持教室、水庫等等,其種類多元,也使得環境教育場所更為豐富。

然而環教場所在法規中也給予了很明確的定義,根據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 證及管理辦法中第二條:「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指整合環境教育專業人力、

6

課程方案及經營管理,用以提供環境教育專業服務之具有豐富自然或人文 特色之空間、場域、裝置或設備」(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0)。而在國內 也有些學者給予環教場所類似定義,例如周儒(2007)定義:「環境學習 中心是擁有環境特色的地區,提供適當的場域、展示、教育、設施與活動,

在環境中學習。環境學習中心的學習,可透過專業人員的解說、引導及教 育,使各年齡的對象能在環境中體驗自然的美好,珍惜環境與資源的可貴,

學習環境的知識,探索人與環境互動的互賴關係,並培養對環境負責任的 行為」。

簡單來說,環教場所就是利用當地自然、人文資源特色的場域,整合 環教場所內部的人力、方案來提供一個專業的環境教育服務給予民眾、學 生,以提倡優質的環境教育。

二、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目標

環教場所除了上述所稱的提供環境教育之外,還能夠達成目標包含了 教育、研究、保育、文化及遊憩等(周儒,2011;Simmons,1991),其 相關目標說明如下:

圖 2-1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目標(周儒,2011) 環境教育

設施場所目標 教育

研究

保育 文化

遊憩

7

(一)教育:透過環教場所提供的環境教育服務,經由專業的環境教育人 員帶領,讓學校老師、學生以及民眾去接觸、了解以及愛護環境,達到環 境教育的目的。

(二)研究:為了增加對環教場所附近區域環境的了解,必須由環教場所 專家的協助,藉由觀察、調查、研究等,增進對環教場所附近的自然資源、

環境問題的認知,再利用所研究的資料來提供教育、解說使用。

(三)保育:藉由環教場所的教育活動及現況環境的了解,促使民眾對於 當地的環境資源能夠運用及管理。並滿足地方上的需求,如認識環境問題、

環境改善經驗、營造有品質環境行動以及資訊服務等。

(四)文化:經由環教場所收集及觀察之資料,提供當地環境長期變遷的 理解、體驗環境的經驗,以從中領會人與環境長期互動的過程,並由其中 了解環境與人互動的關係。

(五)遊憩:利用環教場所的空間、特殊場域透過有趣的活動、參與及體 驗,鼓勵參與者追求有意義的休閒遊憩活動,來滿足人們對精神的淬鍊及 愉快的需求。

環教場所的目標兼具了教育、研究、保育、文化、遊憩,得知環教場 所的目標不只是提供環境教育服務而已,也必須針對當地的自然、文化特 色以及周遭環境問題進行研究,這些研究除了可以增進對於環境的認知,

也能夠用來開發教育上的課程,也許這些目標目前對於一些場所來說不一 定全部具有,但也給予了在未來的發展上作為一個參考。

三、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組成要素

然而除了目標之外,了解一個環教場所的組成是重要的。Erickson 和 Erickson(2006)的研究中發現,環教場所要發展成功的話需要考慮到人、方 案、設施等要素;環境教育設施在認證時,認證時須檢附的主要資料以及 所考慮到的項目則是包含了場域設施、人員、方案、經營管理,這些也與 周儒(2011)認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發展,須具備四項最基本的要素是

8

9

及目標,這種關切可以探及到經營管理、財務、資源維護、棲地管理等,

有完善的經營管理才能夠提供有品質的環境教育。

環境場所的功能藉由環境教育與自然學習的過程中,促進民眾與自然 的環境產生感情與了解,也促進了對環境負責任的行為,並提供自然知識

(Bogner,2010;郭育任,2008),而這些環境教育與自然學習提供以及實 施的過程中,都必須倚靠環教場所的四個組成要素的互相扶持及影響,方 案、設施、人以及營運管理缺一不可。

四、多元化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上述提及目前在我國中,具有的環教場所很多元,如國家公園、自然 教育中心、焚化爐、博物館、社區、水土保持教室、水庫等等,且他們所 提供的環境教育也都不同,以下以差異性比較大的例子來進行說明(吳鈴 筑、王鴻濬,2012;任孟淵、許世璋,2007;林明瑞、曾家鈺、李雅鳳、

劉泳倫,2010;周儒,2011;魏竹秀,2012):

(一) 博物館型的環教場所:這類型的場所,應具備了「文化展演、器具、

設備、場所」與人類發展關係的連結,具有歷史性、特殊性、地域性 的時空要素。藉由蒐藏、展示、設備、人員、解說方案,來提供不同 時期的人文、環境、研究特色,讓學習者了解文化、環境的形塑,進 而發展特殊的倫理關係。其中博物館的科學性的展場,通常結合了當 代的議題,透過館場的優勢,彰顯環境教育的特色,這類型的場所目 前已經通過認證,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二) 社區型的環教場所:主要由民間創設的自然中心,以自然保育與環境 教育為宗旨,除了保育與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也融合了社區當地的 歷史、人文、經濟資源以及面臨的問題和共同願景等,可以充分展現 社區本身的自然及人文特色,這類型的場所往往不侷限於自然體驗,

更結合了社區產業、文化來提供做為教學的使用,目前已經通過認證 的環教場所就像是茄荖山環保生態園區、頂菜園社區等。

10

(三) 環境工程、保護相關的環教場所:這些場所也許是人造的,但卻也是 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場所,像焚化爐透過其內部的設備、爐體、流程 結合內部的人員、研究、方案,也可以衍伸出環境教育的特色主題來 提供環境教育,像目前已經通過認證的有台南城西焚化廠、翡翠水庫 環境學習中心等。

(四) 自然、環境教育中心類型的環教場所:這些類型的場所為政府早期在 推動環境教育的場所,如國家公園、自然教育中心等,通常這些場所 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透過解說服務、教材、課程及活動推廣環境教 育的場所。目前已經認證通過的環教場所包括了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

陽明山國家公園。

環教場所推廣的地點越來越多,從早期比較偏向於親自大自然的國家 公園以及自然教育中心,到現在博物館、焚化爐、水庫等也陸續的加入,

使得環境教育的實施不在侷限於說一定要到大自然中,像都市中的博物館,

這樣室內的環教場所,透過館藏、館內設施的多元性、豐富度,也是提供 環境教育的一個管道。

1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