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科技學科教學知識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活科技學科教學知識探究

第一節 教學表徵相關理論探究

本節將探討有關教學表徵的各面向,包括:教學表徵的定義、特 性、知識基礎、種類、形成因素、形成過程、如何有效呈現教學表徵 等面向,以做為研究者了解生活科技教師實作教學歷程中,如何將教 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透過有效的教學表徵轉換,使教師明 瞭要用何種教學實作方式來讓學生能簡單易懂,而學生也能透過教師 所傳達的教學實作方式,自己親身實作演練,以達成學習。

一、教學表徵的定義與特性

所謂表徵是指某種東西的信號或代表,並傳遞某種事物的訊息

(彭姌齡、張必隱,2000),另根據 Lesh、Post 與 Behr(1987)將

「表徵」詮釋為心智過程模式化所使用的符號系統,如圖形、符號、

語言、文字、具體操作物等,也就是將概念轉為顯著易見的具體化外 在表現。表徵可說是人類進行學習的媒介,亦是個體思考時的重要工 具(洪郁雯、楊德清,2006)。教學是指教師針對某一科學內容與學 生進行溝通的歷程,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將個人的學科專門知識轉化

12

成不同的形式並傳達給學習者,其形式包括類比、圖解、例證、解釋、

和示範等不同型態(Shulman,1986)。教師將學科內容知識適當地轉 化成口語解說、模型、圖片、肢體語言檔等表徵形式的訊息,以做為 學生學習或建構知識的來源。為達教學目標,教師運用各種不同方式 呈現學科內容幫助學生建構科學知識,而形成課室教學的整體面貌。

學科教學表徵是在促進學生對概念內容的學習,涉及教師對概念內容 的表徵型態。且從教師所採用的概念表徵來看,教師對概念的表徵形 式具有兩種意義,一方面可用來評量教師對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也 可做為教師反省自我對概念理解的程度。

在教學過程中呈現課程教材內容之所有形式稱之為「教學表 徵」,此為教學的重要工具,亦是教師專業所在(王國華、段曉林、

張惠博,1988)。教學是一個複雜的歷程,而影響教學成效的重要因 素之一即是認知的過程。在這一個過程中個體要由複雜的領域中提取 知識,以方便教學(Leinhardt & Greeno,1986)。夏應慈(2003)則 提出教學表徵是指教學內容中的概念或技巧可以用哪些方式去呈 現,通常教師必須使用多種表徵方式去完成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方法。

教學表徵的選用是一種教學策略與方法,優良教學表徵形式之目的在 使學科內容易於被學生瞭解且能夠引起其興趣,培育學生對科學內容 做概念性的瞭解(Grossman,1989),而對於特定的一群學生,如何使 用最適當的表徵呈現學科內容。例如:類比、圖解、舉例、解釋等,

使學科內容呈現的讓學生瞭解且有興趣(McDiarmid,Ball &

Anderson,l989;Willson,Shulman & Richert,1987)。

Rumwlhart 與 Norman(1981)曾把「表徵」看成是一種「替代事 物的模式」;也就是「用某一種事物來取代另一種事物的效應」。另外 在心理學上「表徵」則是指:將外在現實世界轉換為心理事件的歷程,

13

以概念代表實物的歷程即是內在表徵。就是指存在心中的近似物,以 影像、描述、符號、圖、表、例子、類別等不同的形式存在(林曉雯,

1994);Hirberrt 和 Carpenter 兩人將表徵依其存在的形式,區分為 外在表徵與內在表徵。此兩類表徵分別在人類的溝通活動與心智思考 中扮演重要角色(引自黃永和,1997)。

(一)外在表徵:指以語言、文字、符號、圖片、具體物、活動 或實際情境等形式存在的表徵。透過外在表徵,我們可以 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與它們達到溝通的目的。

(二)內在表徵:只存在於個人心中或腦海裡,它人無法直接觀 察的心智表徵。透過內在表徵個體可以進行想像、構思、

推理等心智的思考活動。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擔任主動溝通的角色,其必須有效的使 用表徵、建立豐富的表徵資料庫,將自身已知的學科知識,適當的轉 換成語言、符號、圖片、具體事物或活動等訊息做為學生概念建構的 來源(黃永和,1997)。若以教學層面來討論教學表徵的性質,則有下 列特性(林曉雯,1994):

(一)教學表徵具有學科專一性

教師一定要透過學科專門知識,來形成、選擇及評鑑教學 表徵,並用學科專門知識,而非個人的喜好,來判斷教學表徵 是否使用恰當。因每一學科特性非完全相同,所以教師在使用 教學表徵時,也要展現出學科專一性。

(二)表徵中教材內容及教學形式為不可分割的一體

教學表徵同時包含了教材內容與形式的呈現,形式使得學 生更理解內容,而內容與形式都可能傳達一些教學設計中的訊 息。

14

(三)教學表徵具可轉換性

教學內容雖然相同,但教師在考量學生心智狀態、動機、

時間、環境等因素下,會以不同的形式呈現,且形式間可 變化交替來使用。

(四)教學表徵的不完備性

每一種教學表徵都有其限制,即沒有完美的教學表徵。教 學表徵就像一把雙面劍,用它來幫助學生學習的同時,也可能 誤導其學習。所以教師在使用教學表徵時,要時時提醒自身以 此檢視教學,以促使教師掌握不同教學表徵的限制而有所轉 換。

(五)教學表徵的可能性

任何科學概念都可以用某些心智上的方式,有效的教給任 何發展階段的兒童。換言之,若教師將學科內容轉換成適合學 生的表徵模式,便能促使學生有效學習,所以教學表徵在促進 學習成效上具有極大的可能性。

謝秀月(2001)認為教師於教學的歷程中,不但是教學知識的產 生者,亦是教學表徵的創造者,教師需將其「學科教學知識」具體的 呈現於教學實務中,最能具體看到的教學行為就是教學表徵。因此以 教學表徵來看教學時,教學表徵可展現其特性。

Sternberg 與 Horvath(1995)認為教學表徵的特性是:「一個完 美的表徵系統,應具備完整性、獨特地、簡捷地、似真地等特性」。

黃永和(1997)亦指出教學表徵主要特性有二:(一)「被表徵實 體」與「表徵實體」間的一致性與差異性:就教學而言,由於「被表 徵實體」與「表徵實體」間的一致性相互呼應,使得教學表徵得以有 效地傳達知識訊息;但也由於兩者在某些層面上的差異,不當的教學

15

Rumwlhart & Norman(1981) 把「表徵」看成是一種「替代事物的模 式」;也就是「用某一種事物來取代另

Lesh,Post,& Behr(1987) 將「表徵」詮釋為心智過程模式化所使 用的符號系統,如圖形、符號、語言、

文字、具體操作物等,也就是將概念轉 為顯著易見的具體化外在表現。

Leinhardt & Greeno(1986) 教學是一個複雜的歷程,而影響教學成 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認知的過程。

王國華、段曉林、張惠博(1988) 在教學過程中呈現課程教材內容之所 有形式

(Grossman,1989;Leinhardt &

Smith,1985)

是一種教學策略與方法,優良教學表徵 形式之目的在使學科內容易於被學生 瞭解且能夠引起其興趣,培育學生對科 學內容做概念性的瞭解

16

(McDiarmid,Ball & Anderson,l989;

Willson,Shulman & Richert,1987)

對於特定的一群學生,如何使用最適當

17

化及具體化的表徵形式,然後再逐步往圖形、符號及語言等表徵 進行抽象思考。也就是根據學生認知發展的階段,選擇具體、半 具體或抽象的表徵方式。

(三)迦納闡述人具備多元的智慧

意即人因先天條件的差異,不同領域的能力有所差異性,教 學表徵的形式,如果能多元,就能使不同智慧取向的學生,有較 高的接受度,而不會因為經常只使用某種表徵方式,而忽略某些 取向的學生。

黃永和(1997)整理 McDiarmid 和 Shulman 等人認為影響教師發 展適切教學表徵的知識基礎如下:

(一)學科知識

教師對學科概念理解越深刻、越廣泛,則更能選擇、創造 與使用適當且多元的教學表徵。

(二)教學知識

教師能有目標、有原則、有計畫、有方法的使用教學原則、

方法與策略,才能引導出適當學科教學表徵。

(三)學習者知識

教師在教學前,必須充分瞭解學習者的心智狀態、先備知 識、學習風格、動機以及易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之另有概念等,

才能選擇適當的教學表徵。

(四)情境脈絡知識

包括所處班級、學校、社區、政治、文化等大環境思潮,

甚至是學生、學校、家長對教師的期許也是影響教師呈現教學 表徵的重要情境脈絡因素。

18

表 2-2 教學表徵知識基礎歸納表

教學表徵知識基礎 理論特點

建構理論 教師需依據學生既有的舊經驗,選擇適

切的教學表徵,如:競賽、小組合作等,

讓學生產生有意義的學習,以提升建構 知識的能力

認知發展理論 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有著密切的關

連,因此教學表徵的形式必須符合該年 齡的認知發展

多元智能論 闡述人具備多元的智慧,意即人因先天

條件的差異,不同領域的能力有所 差異性,教學表徵的形式需多元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 2-2 可了解教學表徵知識基礎是建立在學習者的特質上,因 學習者有個別差異存在,故需以適合學習者特性來進行教學,以便使 教學表徵的功能發揮其最大作用。

三、教學表徵的面向及種類來源 (一)學習者的感官

Ball 曾提出教學表徵也可以用參與學習的感官來做檢視。

有些教學表徵主要是以聽覺方式呈現,偏向語文方面,比如教師 講述;有些教學表徵主要是以視覺方式呈現,比較偏向文字、符 號、圖像,比如圖形呈現、實物展示,板書;以觸覺方式呈現,

偏向動作操作,比如學生實際操作;也有可能是空間和動態的方 式呈現。

(二)師生的參與程度

林曉雯(1994)根據教師與學生參與程度的不同,將 Shulman

林曉雯(1994)根據教師與學生參與程度的不同,將 Shul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