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中等學校生活科技教師,包括國、高中生活科技教師,本研究設 定之訪談對象為高級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在於高中生活科技課程除了 有核心課程實作活動外,尚有進階的進修課程實作活動。對此,高中 教師的實作教學勢必需比國中教師有更多加深、加廣且多元的教學表 徵,以期學生能有效吸收科技能力是整合知識、設計及製作三面向。

因此,本研究設定對象為高級中學生活科技教師。

二、選定原則

採用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為原則,以榮獲中華民國工 業科技教育學會頒發生活科技教育教學績優獎之高中教師及 101 年 度高中生活科技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及種子教師,需共同符合之高 中生活科技教師為選取對象名單。

三、篩選流程

(一)將歷屆從 86 至 100 學年榮獲中華民國工業科技教育學會頒 發生活科技教育教學績優獎之高中教師篩選出來,其篩選需 條件如下所示:

1.可查詢到獲獎教師的目前服務學校且能夠與之聯絡。

2.針對本研究具有高度訪談意願。

3.刪除國中生活科技獲獎教師。

符合上述各條件之高中生活科技教師教學績優人員名單,其高 中教師姓名及目前任教學校用「背景反灰」及「斜體字」來代表之,如 下表 3-1 所示。

69

70

71

72

四、選取人選

依照上述立意原則來收集高中生活科技教師訪談人員資料,由表 3-1 教學績優人員名單及表 3-2 之教學研發及種子教師人員名單,進 行相互疊合比對,將同時榮獲中華民國工業科技教育學會之教學績優 獎以及選定為 101 年度高中生活科技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及種子 教師的教師名單,其人員篩選出來,評選結果如下表 3-3 所示。

表 3-3 本研究所評選出深度訪談之高中生活科技教師名單 編號 教師姓名 服務學校 職稱

1. 尤丁玫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專任教師 2. 黃玉鷹 國立新店高級中學 專任教師 3. 蔡廷科 國立內壢高級中學 專任教師 4. 李建嶠 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 圖書館主任 5. 馬準彥 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

高級中學

輔導組長

6. 汪殿杰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專任教師

與上表 3-3 可知,評選出最終符合本研究深度訪談之研究參與 者,亦即受訪對象。此外,亦透過電話對談及電子信箱確認有高度深 度訪談之意願。因此,確認共有 6 位高中生活科技教師共同與研究者 進行本次研究主題之參與。

五、研究參與者

對於本研究核心受訪者對象,亦即本研究之參與者在正式訪談 前,先事前通知各研究參與者填寫個人基本資料及背景,以利整體研 究之完整性及適切性。因此,針對研究對象之學經歷、教學風格、教

73

學經驗、教學模式、教學心得及看法、得獎事蹟等各面向之敘述,將 在本研究做詳實訪談紀錄,以利後續資料分析、統整過程之完善性。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質性方法做為研究核心主軸,其研究方法以紮根理論之

立意為宗旨,輔以深入訪談方式進行研究分析,以期歸納綜結出實作 教學表徵之特徵,以呼應本研究目的。其分別探討如下所示:

一、紮根理論 (一)理論發展

發展紮根理論不是先有一個理論然後去證實它;而是先有一個待 研究的領域,然後自此領域中萌生出概念和理論。亦即,紮根理論是 經由系統化的資料搜集與分析,而發掘、發展,並已暫時地驗証過的 理論 (Strauss & Cobin,1990)。而「紮根理論」是由 Barney G.Glaser 和 Anselm L.Strauss 兩位社會學者最早發展出來的,Strauss 和 Corbin(1990)在『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中這樣描述:

所謂的紮根理論研究方法係指以一組系統化的程序,對某個社會 現象或主觀經驗建構出一套歸納式的理論。紮根理論研究法深受 符號互動論的影響,強調理論要根植於事實的重要性;…主張社 會現象與經驗的本質是不斷演化的(evolving),並強調人在塑 造其世界的主動角色;…重視情況、意義與行動三者的互動關係

;…關注的焦點則在社會現象的改變與過程…。

74

Locke(200l)提醒研究者要不停的思考所欲研究之資料,廣泛 的瞭解他所研究的領域,同時研究者必須對資料的特色或解釋存疑,

才會提出疑問並尋找答案。研究者可能在潛意識裡尋覓一段時間之 後,真正的問題或答案才會突破而浮上意識。此外,他還強調研究者 即便對所研究的,不論是理論或所蒐集的資料都耳熟能詳,應該設法 擺脫目前的研究的束縛,否則會扼殺剎那的靈感,或新理論的新觀點。

(二)理論特性

在方法論或研究程序上,不同學者所持的立場不盡相同,吳 宗祐(2003)整理出六點紮根理論的基本原則,說明如下:

1.資料與理論的緊密連結

紮根理論的重點在於「發現理論」,而理論發現之處,是 以「資料與理論間的親密對話」為基礎,由資料分析到理論 建立,並非直線性的歷程,而是反覆循環的過程。

2.標準化的操作程序

Strauss 和 Corbin(1998)運用開放性譯碼(open coding):將資料分解、比較、分類;主軸譯碼(axialcoding): 將類別重新組合,找出現象本身、前因後果、脈絡間之關聯 性;選擇性譯碼(selective coding):寫成一個完整的理論 故事;以及歷程編碼(process coding):將事件演進的歷程 加以分析。透過上述之編碼分析,讓研究者有所遵循,不再 對質性研究的分析過程感到困擾。

3.持續比較的方法(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紮根理論最重要的精神之一,即是不斷的進行比較。從 一開始的資料初步分析,到最後的理論成形,這個比較的過 程重複不斷的進行著。藉由這種持續比較的歷程,研究者會

75

慢慢捕捉到資料本身所提供的豐富意涵,進而提升理論的深 度與廣度。

4.理論敏感度(theoretical sensitivity)

Strauss and Corbin(1998)認為理論敏感度有四個來 源:①既有的文獻(literature);②專業經驗(professional experience);③個人經驗(personalexperience);④分析 過程(analytic process)。Strauss and Corbin(1999)甚 至提供了幾種方法來幫助研究者提升理論敏感度,諸如丟銅 板技術(the flip- flop technique)、極遠比較(far-out comparions)、搖紅旗(waving the red flag)等。

5.理論抽樣(theoretical sampling)

紮根理論的抽樣方式是依據理論的關聯性(theoretical relevance)來抽取相關的事例樣本,讓理論有更高的適用 性。最後,當研究者發現即使再增添新的資料,也沒有再出 現新的觀點,即是進入「理論飽和」(theoretical

saturation)的階段,此時就可停止資料的蒐集。

6.理論的評價標準(criteria for evaluation)

Glaser and Strauss(1967)認為紮根理論的分析結果 須具備:

(1)適合度(fit),意指該理論是否切合實際的狀況。

(2)瞭解性(understanding),意指該理論對於被研究者 而言,是否可以理解,對他們來說是否有意義。

(3)概化性(analogy),該理論是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 釋相關的情境。

76

(三)理論研究流程

蔡儀華(2004)建構紮根理論之研究流程,分為三個主要階 段:首先,因果模型(conditional matrix)是一種有助於思考諸 多條件與結果,以及所研究現象之關係的分析性圖表;此模型可 供研究者區分並聯結條件和結果的各種層次。繼而,理論性抽樣 (theoretical sampling)是以已經証實與形成中的理論具有相 關性之概念為基礎所做的抽樣;此中,抽樣的單位是事件而不是 個人,因為研究者的興趣乃在於收集個人所做或不做的行動/互 動方面的資料。最後,譯碼過程(coding)是一種把資料分解、概 念化,然後再以一個嶄新方式把概念重新組合的操作過程,藉此 而得以由龐雜資料中建立起紮根理論。

(四)理論編碼程序

Strauss and Corbin(1998)主張理論必須「紮根」於實地 中所蒐集和分析的資料之中,而紮根理論提供一套有系統的思考 和概念化資料的分析策略。透過理論抽樣並對資料進行開放編碼

(open coding)、主軸編碼(axial coding)、選擇編碼(selective coding)等過程,來統整資料中的條件、脈絡、行動和結果,進 一步發展並建立理論。相關編碼方式說明如下:

1.開放性編碼

開放性編碼是設計來協助分析者逐步進行理論之建立—

概念化、定義類別,並依據其屬性和面向來發展類別—概念 化就是根據一些既定的屬性來群組相似事項,並賦予一個能 代表該共通連結的命名,一旦有了類別就可以指明其屬性,

並想要顯示這些概念,藉由特定化和面向化繼而形成組型,

提供建立理論所需的基礎和最初的架構。

77

2.主軸編碼

主軸編碼的目的,是為了將在開放編碼中被分割的資 料,再加以類聚起來,在主軸編碼中,將類別與次類別相互 關連,以對現象形成更精確且更複雜的解釋。雖然主軸編碼 的目的不同於開放編碼,但兩者並不必然是具有次序性的分 析步驟,標定命名的方式也與開放編碼有別。主軸編碼要求 分析者擁有一些類別,而對於這些類別如何相連的感覺,常 在開放編碼中就顯現出來了。

3.選擇編碼

選擇編碼是統整和進一步精鍊理論的歷程。就統整工作 而言,所有的類別是以一個核心的解釋性概念組織起來的。

統整工作是一份持續性的工作,開始於資料分析的最初階 段,而一直要到最後的撰寫階段才告終結。一旦選定核心意 涵,研究者藉由解釋性的關係陳述將主要類別連結到這個核 心意涵。

(五)理論抽樣程序

巫珍宜(2006)指出,理論抽樣是指以已經證實及形成中的理 論有關聯的某些“概念”作為基礎,進行抽樣。其程序可分為三 個階段:

1.開放編碼中的抽樣-目的是儘量找到有研究潛力的類別 及其性質與面向,類別要越多越好。因此抽樣是開放性 的,容許所有可能性的資料蒐集過程;抽樣方式可以是碰 運氣的、系統性的、立意的、或現場的即興抽樣。

78

2.主軸編碼的抽樣-是關係性和變異性的抽樣。目的是發現

2.主軸編碼的抽樣-是關係性和變異性的抽樣。目的是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