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生活美感教育

本節將針對生活美感教育之教育性、生活美感教育之重要、生活美感在教 學中之應用分別說明並做出結論,茲分述如下:

一、生活美感教育之教育性

(一)生活美感教育之範疇

美感素質最重要的是「美」的生活化,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建構美的世界。

因此美的素養不在於休閒時的刺激,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漢寶德,2007)。「賞 花、看畫、聽歌……..都是美,讀好書,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張華芸,

2002)。在美是可教的前提之下,美感表現有其規則可循,提到美育教學之四原 則,1.植根生活原則;2.循序漸進原則;3.成果分享原則;4.欣賞、創作兼容並 蓄原則(謝彩瑤,2001)。人類一切活動最切身相關的莫如日常生活中的食、衣、

住、行、育、樂,將美感注入其中,應用在生活當中,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透過美感經驗的傳承與分享,豐裕生活品質,提升心靈,使之不落入物慾的俗 套中;換言之,眼之所見、耳之所聞,無一不是和美感相關,美感已融入日常 生活,充實了我們的心靈,使理論與實務合而為一,這可稱之為國家的文化財

(李貴榮,2002)。

(二)生活美感教育之落實

如何將美感教育落實在生活教育中,溫惠珍(2006)有五點分享:1、引導 幼兒親近大自然、用心去觀察、感受大自然之美,最後與大自然和諧共生;2、

指導幼兒從儀容舉止中實踐美的理念;3、佈置優美舒適的環境,讓幼兒浸淫其 中;4、培養幼兒的幽默感;5、尊重幼兒,養成其獨立思考與創作的好習慣。

而在實施教學方案之中,可歸納出下列五個方向:

1、美從「心」開始

「美」一定要從自己的內心開始,這非常重要。「美感」便是人與外在環境 打成一片時,覺得很舒適、很契合且讓人毫無壓力。覺知的「美感」才是一種

真正的美;我們要隨時隨地把自己的心保持在微細的覺知狀態,才能體會到生 活之美。把美感變成生活的一部份,隨時隨地都不會跟美感脫節,這才是美感 教育。如果只有上美術課才是美感教育,這是錯誤的想法,只有二十四小時都 在美感的環境裡面,自然就能回歸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林蒼生,2002)。

蔣勳(2006)指出,真正的「美感」發自人類深心,在成長的過程中,由 於經驗不斷累積,在個體身上形成一種與生活環境的融合能力(又稱審美自信 或品味),也在個體心中成為一種更為強烈的反思或者聚焦的能力(或稱創作的 天份)。林蒼生(2002)更談到「美」應從我們的「心」開始談起,因為一個人 的身心狀態將影響對「美」的知覺。當身心狀態合乎欣賞「美」的條件時,看 見的世界就很美;但是當身心狀態不符合欣賞美的條件,例如生病了或感冒發 燒覺得很不舒服或身心疲憊時,看見的世界怎麼會美呢?蔣勳(2005)更認為 美無任何好與不好的問題,卻是相對的,美常是從自己的主觀角度去看待事物,

卻無法理解另外一個族群美感。而你必須瞭解這個文化之背景,就會開始尊重 這個族群的生活方式,所以生活美學中最主要的態度,就是「尊重」。

而兒童時期的「美感教育」中,「親近大自然」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種,但對 於個體身心自幼至長的「潛移默化」更是不可或缺的課程,而所謂的「潛移默 化」就是在教育歷程的空間與時間中,從美感經驗內逐漸累積,促使我們心靈 的感動日趨深沉與從容(席慕蓉,2002)。而感覺的教育,應該不只訓練孩子們 的大腦思維,也同時要開展他們心靈的感覺(蔣勳,2006)。

2、從儀容舉止實踐美

林蒼生(2002)提出一是微笑,二是幽默,三是樂觀,四是充滿希望的正 面思想。又說:很多人都把「美」當成抽象名詞,其實它應該是由個人體會出 來的一種很具體很有生命力的感知覺知的美感,才是一種真正的美。心理學有

「表同」(identification)一詞,亦即不自覺的模仿。幼兒向教師表同,亦即將 老師之行為模式、態度都接收過來,也就是教師的儀容舉止都將反射在幼兒身 上,是故教師應做好幼兒的身教示範(王靜珠,1987)。

3、佈置美的環境

蔣勳(2005)強調居住品質最重要之一點是「空間」,所謂空,就是不塞滿,

不塞滿才有活動空間,反省和思考之品質才能出現,所以食衣住行中強調的不 是「多」,反倒是「少」。

蒙特梭利(Montessori)在她的著作中也提到,最適合一個人生活的地方 應該是一個美麗的環境,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希望學校成為「觀察人類生活的實 驗室」,我們就應該把一些美好的東西都聚集在裡面,供幼兒探索學習。而蒙氏 所崇尚的美是「藝術的美」,美不是產生於臃腫或奢華,而是淺色的高雅、和諧 與簡單、輕便、潔淨融為一體(引自許惠欣,1979)。在「兒童之家」裡,家具、

課桌椅、餐具櫃的形式或顏色、紡織品的圖案或裝飾,都帶有濃濃的鄉村藝術 風格-簡單、淳樸、優雅、自然、美觀、大方。這種鄉村藝術的復活,可能是 一種節約的表現,也可能形成風尚,它將會大大的提高我們的鑑賞力或改變我 們一些不良習慣,使人們的藝術情感與遠古文明結合,也許能給感到窒息的現 代人注入新的生命(施玉芬,2004)。

在教學情境中,教師是學童直接仿效的楷模,在潛移默化中更應為學童樹 立正向積極之典範。環境的美感設計足以讓學童沐浴其中,發揮美感環境教育 功能。為營造美感氣氛,教室不宜充滿教條式標語,造成視覺汙染,造成反效 果(楊深坑,1998)。幼教環境以教室(活動室)為幼兒學習生活之主體,教室 美感之增進,對幼兒之成長與發展有其不可忽視之影響力。

Feeney & Moravcik 則提出教室的美學構想:(1)色彩(color):強烈、豔 麗的色彩會使教室黯然失色且可能喪失藝術和自然的美感;任一場所過多的花 樣易導致幼兒分心,應盡量避免;(2)家具(furnishings):相似的家具應擺置 在一起,顏色以自然中性為主;(3)儲藏櫃(storage):架子上的教材應常更換,

且擺在會吸引人的容器內;(4)裝飾(decoration):幼兒作品應裱褙後展示,

教室內應展示美術家的作品,而不是張貼俗又舊式的海報(引自湯志民,2001)。 教室環境宜由師生共同創作、美化設計,不僅可以增強學習效果,更可藉此建 立師生多項溝通的和諧關係,促進學童學習歷程之美感化(楊深坑,1998)。

4、生活中處處有美

蔣勳(2005)曾表示他較相信莊子講的「天下有大美而不言」,不一定要上 博物館、音樂會才找得到美,其實生活中處處皆可發現美。了解美感產生的過

程,才知道該如何提升美的感受力與欣賞力。

林蒼生(2002)提到,什麼是真正的美呢?隨時隨地將心保持在微細的覺 知狀態,才能體會生活之美、周遭環境之美、藝術作品之美、各地之美,而把 美變成生活的一部份,隨時隨地都不會跟美脫節,這才是「美」的教育。

洪懿妍(2002)在台灣美不美一文中問及「美」是什麼?「自然就是美」

是最多數人的反應,也有多數的人認為「舒服、和諧、自信、順服、賞心悅目」

是謂「美」。除了外在形體的乾淨舒服外,更強調美必須是內求的。亦有人認為

「認真打拼,努力過好每一天,讓自己生活過的健康快樂,是為美」;也有人認 為「熱心助人、不冷漠、善解人意」是一種美;更有人提出,美是一種「直接 的感動,獨一無二的存在」。

台灣的民眾強調「美」對人生之重要,即使對台灣之美的體認各有不同,

但多數人仍肯定美感教育(指培養個人對自然、藝術、人文及空間等美的欣賞 與感受力)對孩子的正面影響。有六成二的受訪者認為,美感教育可以「幫助 孩子尊重自我,也尊重別人」(洪懿妍,2002)。

一旦以美感過生活,改變的絕對不僅是外現的言行舉止,而是牽涉到更內 在的個人生活理念,亦即以生活美學作為生活理念的核心。雖然生活美學與專 業美學不同,但生活美學有一項特質是秉持著傳統的美學:發揮反思能力。「解 放顛覆」或「昇華轉化」,無論是如何詮釋,改變「現狀」若不是美學行動的結 果,那就是它的方法(蔣勳,2005)。

5、美來自個人判斷

對於生活中的人事物,什麼是美?什麼是不美?個人必須自己去建構自己 的答案。這也意味著,個人可獲得更多或更大的空間,但另一方面,則是個人 面臨壓力得為自己的美感體驗負責(蕭新煌、劉維公,2001)。一旦在生活層面 有了美感素養,在精神層面上將有向上垂直發展的契機;美的修養則要從生活 的最貼近處著手:美感自簡潔開始,為什麼簡潔是美感的原則呢?簡是簡單,

潔是整潔,整潔是整齊、清潔,整潔就是從乾淨到井然有序。在現代文明進化 的歷程中,在生活裡「整潔」是個重要指標,凡髒必亂,個人不愛乾淨,生活 環境必然雜亂。當欲改善生活的第一步就是講究清潔,先處理身體手臉的清潔,

食物、衣物的清潔再及於環境;是故,美感和健康是息息相關的。自簡單中尋 求美感,才是精神生活中的美感,古人說「儉以養廉」,在生活中儉即是簡,先 品味簡潔之美,才能深入的探討自己特有的美感潛能(漢寶德,2007)。譬如一 個插花容器,愈樸素愈能呈現花朵的美感,巴哈的音樂就像個樸素的容器,它 包容、儉樸,讓我們覺得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年齡聆聽時,都可以和自己對 話。所以聽覺之美、音樂之美或藝術之美,有時並不一定是自我之完全表現,

可能是一種自我之節制;亦就是緩緩的壓低自我之表現性,而能達到至高之純 淨境界。總之,美其實是一種素樸;美其實是一種單純;美其實是一種感官之 節制,卻不是感官之放縱。多,常常不美,少,反倒更接近美(蔣勳,2006)。

是故,美是來自個人的主觀判斷與生活經驗之累積與調適學習。

是故,美是來自個人的主觀判斷與生活經驗之累積與調適學習。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