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適應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活適應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節 生活適應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適應是人生中的重要課題,因為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持續不停地與我們周 遭的人事物互動。在學生的校園生活裡,要跟隨不同的老師學習、每堂課學習不 同的課程內容、與不同的同學建立不同的關係,都需要良好的適應能力,以達成 和諧的適應狀態。國內外有關適應的研究相當多,本節首先敘述各學者對於適應 的定義與內涵,再整理相關的理論與研究。

一、適應的意義與內涵

(一)適應的意義

Arkoff(1968)將適應定義為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立基於這種雙向的動態 過程中,說明個體在不斷地尋求滿足自身需求的歷程,個體改變,環境也在變,

個體與環境之間便不停的調整適應、再適應,以求達到雙方面協調一致的狀態(轉 引自鄭麗珍,2001)。而Lararus(1976)認為適應乃是一種成功或適當的因應行為,

能夠幫助個體達成環境對他的要求,或克服個人內部加諸於其身上的壓力,而使 個體與其內在及外在環境間維持和諧的關係(引自羅婉麗,2001)。

Arkoff 提出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觀點,且強調適應是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

也被許多的研究者所採用。國內的學者張春興即指出適應是指個體為排除障礙,

克服困難,以滿足其需求所表現的各種反應;它包含個體為了與其生活的環境保 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反應,也可以說是個體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的一切內在 改變歷程(張春興,1985)。

簡茂發(1986)以動態與靜態的觀點來說明適應,並加入了心理健康的內涵,

他認為適應係指個體為了滿足其生理的、社會的和心理的基本需求,而在現實環

境中適當解決問題,在朝向自我實現的歷程中,力求與環境之和諧;從靜態觀點 而言,適應即指個人的需求在環境中得到滿足的狀態,此時二者關係美滿,個人 生活幸福,此即心理健康的人。吳新華(1993)則指出適應具有多重含義,消極 的適應是指個體被動的順應環境;而積極的適應則指個體一邊企圖改變環境的條 件,一邊調整自我的需求,使個體與環境間處在最和諧的狀態下。而陳李綢、蔡 順良(2009)認為生活適應是一種心理健康的表徵,表示個體與環境之間能維持 和諧的關係,生活適應的人因為自己需求獲得滿足且獲得認可,因而產生快樂幸 福的感受,此即是一種心理健康的狀態。

不過雖然多數的學者皆認同良好的適應代表心理健康,但羅婉麗(2001)指 出心理健康是一種較穩定的人格特質,不受環境和時間的限制,所以一個心理健 康的人,很少因為換了環境,心理就不健康;但一個人其家庭適應良好時,學校 適應卻不必然好,因此心理健康的層次比良好的適應更深,在探討個人的適應問 題時,便需要進一步瞭解其在不同環境、不同層面的狀態。

綜合以上學者的定義,可以發現「適應」指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人跟 環境之間的互動,也是個人因應環境的變化與自身內在需求之間,一直不停調整 的歷程,透過這樣的過程,希望獲得個人需求的滿足,與環境之間達到和諧的狀 態。因此,因應的行為是「適應」,整個動態的過程是「適應」,達到的靜態結果 的和諧也是「適應」,而且隨著環境的不同,個體與其互動的情形也不相同,需要 瞭解個人生活各個層面的適應狀態,方能瞭解個人整體生活適應的全貌。

(二)生活適應的內涵與測量

生活適應的測量,最早以Mooney 所編纂的「孟氏行為困擾量表」為代表,由 個人的各個生活層面所遇到的困擾來顯示個人生活適應的程度(引自鄭麗珍,

2001)。而 Thorpe, Clark and Tiegs 於 1953 年修訂完成的加州人格測驗(California Test of Personality)則以個人適應及社會適應來說明生活適應的內涵,國內學者路

君約(1971)即以此修訂為國內適用的量表,在個人適應包括自恃、個人價值意 識、個人自由意識、相屬意識、退縮傾向及社經症狀;而社會適應則以社會安全 感為中心,包括:社會標準、社會技能、反社會傾向、家庭關係、學校關係及社 團關係。

國内生活適應的研究,也多以加州人格測驗的觀點為基礎,將個人適應與社 會適應的內涵進一步討論與延伸。簡茂發(1978)認為個人適應的關鍵在於自我 觀念的建立與發展,而社會適應則注重在社會環境中成為一個有效率的成員,而 能基於適當的群己關係,表現社會化的品格和行為。陳小娥、蘇建文(1976)認 為自我適應包括了個人的自我概念與本身之評價;社會適應是個人在環境中有效 地與他人交往的程度,它不但是包括了個人態度與行為是否符合社會認可的標 準,而且包含了個人和家庭、學校及社團的關係。由此可知,社會適應包含了家 庭、學校及社團等,只要是個人需要長期互動的環境,都是社會適應可以討論的 範圍,因此,在學生生活適應研究中,為了更仔細探究學生在不同層面的適應狀 況,許多學者將家庭適應、學校適應區分出來,以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 應、社會或人際適應來詮釋生活適應的狀況(劉焜輝,1985;黃玉臻,1997;郭 妙雪、郭玲芳;2008)。

除了以人格適應的觀點來探討個人的生活適應,也有學者將心理健康、行為 表現納入生活適應的內涵。周文欽(1991)即以適應困擾的問題、因應方式及心 理健康的症狀來瞭解高中生的生活適應情形。吳新華(1996)則以日本「田研式 心理健康診斷測驗」為藍本,參酌「心理健康測驗」及「小學人格測驗」編製「國 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將影響個人心理健康的正、負向因素均列入生活適應的測 量,包括:親和力、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功課與遊戲的調適、生活的目標、行 為成熟度、適應感、自我接受度、情緒穩定性、心理堅忍度十個分量表。

綜合以上所述,個人是否有良好的適應,不只跟人格有關,近年來許多研究 走向整合性觀點,而陳李綢、蔡順良(2009)綜合相關學者的理論與研究,歸納

出以下列幾項:1.以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為評定生活適應的兩個向度。2.以心理健 康為生活適應的評量指標。3.以行為特徵來評量生活適應。4.以認知能力與心理成 熟度評定個人的適應。並以此編製「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將中學生的生活適應 分為自我定向、家庭適應、社會適應、人際關係、學習適應、自我意識、工作適 應及自我勝任八個部份。

以本研究關注的高中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在發展階段正處於尋求自我認同與 同儕認同的時期,他們不只需要適應高中校園新的學習內容、人際關係,更有未 來選組選系的生涯抉擇課題,再再考驗高中學生的因應能力,故本研究採用陳李 綢、蔡順良(2009)的觀點,以自我定向、家庭適應、社會適應、人際關係、學 習適應、自我意識、工作適應及自我勝任八個部份來瞭解高中生的生活適應,以 期能從多元的角度,更深入探討高中生在不同層面的適應狀況。

二、生活適應的相關理論

由於生活適應是每個人的生活中時常面臨的課題,有許多學者提出相關的研 究與理論,本研究茲以青少年發展心理的理論進行整理。

(一)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

皮亞傑(Piaget Jean)的認知發展論,認為適應是改變個體的基本行為模式,

以適應環境要求的歷程,而適應的方式有兩種,一為同化(assimilation),是以既 有的認知結構去解釋或辨認環境中的事物,如此可被新的經驗同化進既有的經驗 中;另一為調適(accommodation),指的是當既有的行為模式無法適合新事物的特 徵時,或是個人原有的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的經驗時,即形成心理上的失衡狀態,

因此個人會改變或擴大其原有的行為模式或認知結構,以適應新的環境。因此,

適應即是透過同化與調適以達到平衡狀態(equilibration)的過程(周文欽,1991;

張春興,1991)。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艾瑞克森(Erikson)將人生發展分為八個階段:1.對人信賴與不信賴 2.活潑自 動與羞愧懷疑 3.自動自發與退縮內疚 4.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5.自我認同與角色混 亂 6.友愛親密與孤獨疏 7.精力充沛與頹廢遲滯 8.完美無憾與悲觀絕望(引自張春 興,1991)。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危機與發展任務,當個體能解決該時期的問題時,

危機將變成轉機,就能順利發展下去;但若發展危機不能適時化解,就會造成個 人的適應不良,持續累積的結果,甚至可能喪失了個人的適應能力,導致行為異 常。

三、青少年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

適應是每個人人生中不斷要面對的課題,尤其在身心皆面臨極大變化的國高 中時期,因此本研究試從個人、家庭與學校三方面整理影響青少年生活適應的相 關研究。

(一)個人因素與生活適應

適應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因此個人不同的背景及特質與環境產生 的變化也不同。在性別方面,由於性別社會化的因素,女生與同儕有較緊密的往 來,與師長的關係也較男生親近、和諧,有許多研究皆指出女學生的生活適應較 男學生為佳(羅婉麗,2001;許瑞蘭,2002;李佩玲,2003;沈如瑩,2003)。但 在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也有研究顯示學生的生活適應不因性別而有差異(莊榮 俊,2002;林美珍,2009)。

(二)家庭與生活適應

家庭適應是生活適應的一部份,但家庭對青少年生活適應的影響力不只在家

家庭適應是生活適應的一部份,但家庭對青少年生活適應的影響力不只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