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生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生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Copied!
10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在職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李綢博士、張景媛博士. 高中生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研究生:姚 佳 君. 撰.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

(2) 致謝詞 研究所之路,這一段好長、也累積了好遠的路程,終於在撰寫致謝詞的這一 刻來到尾聲了。前兩年每週二天趕車到台北上課,趕末二班的高鐵回家;第二年 還帶著肚子裡的小孩一起趕車,而今年能牽著我的寶貝女兒一起來參加畢業典 禮,這一切的過程真的順利完成了,回首這三年的學習生活,無限的感恩與感謝 浮上心頭。首先,我要感謝我的論文指導教授─陳李綢老師、張景媛老師,李綢 老師在論文進行的過程一直給我鼓勵與支持,老師對於許多事情的看法與熱忱, 更是我學習的典範,除了論文本身的指導,每次與老師討論之後,都帶著滿滿的 收穫。景媛老師則常常讓我在遇到瓶頸時,提供給我很多具體的意見,看到老師 的回信總讓我豁然開朗,更有寫作的方向;另外,要特別謝謝口試委員─陳淑美 老師,老師溫和又細心的提點,不只緩解了當天口試緊張的情緒,也讓論文內容 更完整確實。 在求學過程當中,特別感謝讓我生平第一次勇於面對統計的班導師─柏熹老 師;還有所有夜碩班一起努力的同學們,尤其是蘭蓓、亭妤在最後一年的熱心協 助;在研究路上幫忙我很多的好友朱思穎、葉美妏、李建賢;在百忙之中,一口 答應我協助發放問卷的新竹地區輔導伙伴們:薇薇主任、貞如、海陵、秀娟、成 德高中輔導室、義民高中輔導室。永遠的竹中輔導團隊:炎儒主任、軒盛主任、 萬淇老師、勝芬、正婷、政彥、碧心姐,因為有你們的幫忙讓我安心地進修,還 常為我加油打氣。當然,還有最辛苦的,我的爸媽、公婆、弟弟、妹妹,在需要 趕車上課時,都是一通電話就來幫忙,在最後論文趕工的日子裡,又幫我照顧小 孩,讓我能專心寫作。最後,要感謝我的老公─明翰,一直以來都支持我做想做 的事,不只在我進修晚歸時接送我回家,也在忙碌時照顧我、分擔許多家務,老 公的體貼與體諒,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完成學業。 畢業後,又是另一個開始。我期許自己能帶著研究所學習到的一切,在教師 生涯裡,保有對於教育的熱情,並能看得更深更遠,做得更多更好。 i.

(3) 高中生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在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情形的差 異,及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與生活適應之間的關係。本研究 採立意取樣,共選取新竹縣市公私立高中共八所學校的高一學生,有效樣本合計 828 人,其中有 87 位學生的家長參與,進行親子成對研究,以探討父母對子女的 期望與高中知覺父母期望的差異。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訊蒐集,使用工具 包括「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量表」、「中學生生活適應 量表」 。所得資料以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迴歸 法進行分析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高中生在父母期望全量表並無性別差異,但在知覺父母對於生活表現的期 望,女生知覺父母期望程度顯著比男生高。 二、父母教育程度不同的高中生,其知覺的父母期望情形有差異,但在學習表現 的期望,並不因父母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高中女生的生活適應情形優於男生;父母教育程度不同的高中生,生活適應 情形並無顯著差異。 四、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情形呈現顯著正相關。 五、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對其生活適應有預測力,其中又以生活表現期望的預測 力最高。 六、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之間有顯著差異。 七、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對於高中生的生活適應情形沒有相關。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高中教育與輔 導工作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父母期望、生活適應 ii.

(4)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al Expectations and Life Adjust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Yao Chia-Chun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s and life adjustment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on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s, parents’ expectation and life adjust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828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area, and 87 parents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pair research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arents’ expectations and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d: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s scale, parents’ expectations scale and life adjustment scale.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d: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inding were as follows: 1.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re were no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s. But as to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s of daily life performance, girls perceived significantly higher expectations than boys. 2.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ife adjustment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arent education level. 3. Girls’ life adjustment in high school was better than boys’; but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arent education level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ife adjustment. 4.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iii.

(5) their life adjustment. 5.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 in predicting their life adjustment. In addition,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s in daily life performance is the most dominant factor in life adjustment. 6.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parents’ expectations. 7. Parents’ expectations were not related to life adjustment of their children in high school..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suggestions for guidance, parenting education, parents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provided.. Key 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ental expectations, life adjustment. iv.

(6) 目次 致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v 表次 ................................................................................................................................ vii 圖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父母期望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 9 第二節 生活適應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 22 第三節 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 27 第三章 研究工具 ..........................................................................................................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3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4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5 v.

(7)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在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的差異 .............. 45 第二節 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及生活適應之間的相關情形 .............................. 54 第三節 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父母對子女期望的差異情形 .......................... 57 第四節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對於高中生生活適應的相關情形 .......................... 58 第五章 討論 .................................................................................................................. 61 第一節 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在背景變項的差異討論 .................. 61 第二節 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之間的相關與迴歸分析討論 .......... 66 第三節 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父母對子女期望的差異討論 .......................... 68 第四節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與高中生生活適應的相關討論 .............................. 7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73 第一節 結論 .......................................................................................................... 73 第二節 建議 .......................................................................................................... 76 參考文獻 ........................................................................................................................ 80 中文部份 ................................................................................................................ 80 英文部份 ................................................................................................................ 86 附錄一:測驗使用同意書 ............................................................................................ 88 附錄二: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預試問卷 ........................................................ 89 附錄三: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正式問卷 ........................................................ 91 附錄四: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量表─正式問卷 ............................................................ 93 附錄五: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初試問卷項目分析結果 ................................ 95 附錄六: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 96. vi.

(8) 表次 表 2-1-1 國內研究者對於父母期望之定義與內涵 .................................................... 10 表 3-2-1 正式問卷有效樣本人數基本資料表 ............................................................ 32 表 3-3-1 正式量表試題分佈及內涵 ............................................................................ 36 表 3-3-2 分量表的內部相關(N=828).................................................................... 37 表 3-3-3 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 37 表 3-3-4 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 38 表 3-3-5 預試之項目分析結果 .................................................................................... 39 表 4-1-1 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知覺父母期望的差異比較 ........................................ 46 表 4-1-2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的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之描述性統計量 ..................... 46 表 4-1-3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的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7 表 4-1-4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的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之描述性統計量 ..................... 48 表 4-1-5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的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9 表 4-1-6 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生活適應的差異比較 ................................................. 50 表 4-1-7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的高中生生活適應之描述性統計量 ............................. 50 表 4-1-8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的高中生生活適應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1 表 4-1-9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的高中生生活適應之描述性統計量 ............................. 52 表 4-1-10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的高中生生活適應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3 表 4-2-1 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相關矩陣表(N=828)........................ 55 表 4-2-2 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對生活適應的共線性診斷摘要表 ............................. 56 表 4-2-3 知覺父母期望對高中生生活適應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57 表 4-3-1 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父母對子女期望之相依樣本檢定摘要表(N=87) ........................................................................................................................................ 58 表 4-4-1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與高中生生活適應的相關(N=87)........................... 59. vii.

(9) 圖次 圖 2-1-1 Finn 的期望網 ................................................................................................. 14 圖 2-2-2 侯世昌的家長期望模式 ................................................................................. 16 圖 3-1-1 研究架構 ......................................................................................................... 31.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的目的主要為闡述本研究的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界定本研究的 重要名詞,並說明本研究進行時的範圍與限制。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 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假設,第四節為名詞釋義,最後一節為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高中生需適應新環境與升學帶來的龐大壓力 雖然大學入學錄取率連年攀升,民國 100 年的大學入學錄取率已達到 90.44 %,但面對逐年變化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年輕學子的壓力並沒有因此減少,根 據 2010 年董氏基金會針對大台北地區兩千多名國高中生調查發現,19.8%的青少 年有明顯憂鬱情緒,推估大台北國高中五十五萬人當中,約有十萬名青少年不時 陷入憂鬱,煩惱來源包括「課業、考試成績不佳」 、 「父母期待」 、 「人際關係」 、 「外 表」等。 對於高中生而言,選擇就讀普通高中即代表選擇了繼續升學的進路,但離開 了國中的義務教育階段,高中的學科課程更為深入,升大學考試的難度也明顯提 升,而且經過了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的篩選,同在一間學校就讀的同學,大多 是國中基測百分等級接近的同儕,在學業上互相競爭切磋的壓力也比國中更大。 另外,民國 98 年教育部擴大開辦了各地區的高中職免試入學方案,許多透過免試 升學的國中生在每年 4 月中旬即到高中報到,雖然他們免去了基測的考試壓力, 但少了三個多月的基測衝刺期與分數篩選的機制,學生是否更有時間彈性去調整 進入高中的生活?抑或是因此更不適應高中的新生活?再者,許多高中生都需要 跨出國中小的學區,花更多的時間通勤讀書,高中校園開放的自主性與空間,也 賦予學生更多責任與挑戰,王玉珍(2007)以質性研究的方法,訪談 66 位高中畢 業生,歸納出學生多數的適應阻礙為學業的變化與人際關係型態的改變,使高中 1.

(11) 生活的壓力變大,需要學生因應與調適。因此,是否能盡快適應高中生活的步調, 站穩腳步,更思考未來生涯的方向,便是高中學生的重要課題。. 二、父母需要因應青少年時期的發展與變化 高中生在生長的階段邁向青春期的後半階段,也將在高中的最後一年成為法 定成年人,而且高中職階段已不屬於義務教育,許多高中職學生開始不在附近的 學區念書,也因為到了勞基法法定工作的最低年齡,許多學生開始打工賺取學費、 生活費;在學校制度方面,高中職的班級經營模式也與國中不同,導師介入班級 事務的機會減少,校內多了更多由學生自治的社團、組織。 從生理、心理與環境各方面來看,高中時期的學生處於一個邁向成熟、獨立 的階段,不只在生理上即將完成青春期的發展,心理上更是走到了艾瑞克森所說 的「自我認同 vs.自我混淆」時期,能度過這個發展危機,有完整正向的自我認同 也是這段時間的重要任務。因此這個階段的父母常苦於要把孩子當「小孩子」看, 還是「成人」看待,不知道如何與孩子互動,如何表達對孩子的關心,能適切協 助孩子有更好的身心發展。根據國語日報於 2009 年針對 1349 位國小高年級家長 做的調查,發現有近六成的家長擔心孩子的語言競爭力,六成二的家長擔心孩子 的升學問題,七成的家長擔心孩子未來的就業問題。對於家長而言,除了照顧孩 子們的生活與健康,希望子女在升學與就業的路上順順利利,也是所有父母的期 許,因此許多國內針對父母期望的研究,將研究主題鎖定在教育的期望(楊景堯, 1993;侯世昌,2001;呂慧勳,2006;李鴻章,2007;羅瑞珍,2007) 。只是父母 的期望有時候是一種助力,有時候又是壓力,即使是剛剛脫離高中階段的大學生, 仍很在意父母的期望,以周文菁(2003)調查 1464 位 92 學年度入學的大一學生 的結果顯示,大一學生壓力之來源為「自我要求」 、 「父母期望」 、 「考試」 、 「課業」 及「師長期望」,而「父母期望」排名第二位,僅次於「自我要求」。而正在高中 階段就學的學子,知覺父母期望的情形為何?父母的期望對本身的生活會有什麼 2.

(12) 樣的關係,即是本研究欲探討的重點。. 三、教學現場觀察的心得 除了舉辦每學期的親職教育座談會、家長讀書會,學校輔導室平時也常常會 有家長打電話到辦公室求助,想了解自己該如何跟孩子相處,尤其處理孩子的學 業問題,除了學業成績低落,擔心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學,家長們更憂心於孩子投 入學習的狀況,常常覺得孩子不夠用功、不夠努力,但是只要多叮嚀幾句,常常 換來的是孩子的壞臉色,甚至不時因為學業問題引起親子之間的衝突。葉芯慧 (2010)以「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樣本為研究對象,也發現國中學生的 親子關係與學業成就呈現負相關。由於國中生需要面對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壓 力,而學業表現也往往成為學生與父母之間的衝突點,當父母對於學業有所要求 與期盼時,往往成為子女的壓力來源,而降低親子關係的品質。在親子關係因孩 子的學業表現而陷入僵局時,經常聽學生反應道: 「我爸媽只在乎我的功課。」當 父母太過焦慮於孩子的課業表現時,碰到高中階段叛逆、有主見的孩子,有時反 而會引起反感。但是身為父母,想要表達自己對於孩子的期望與關心,卻不知道 如何是好的時候,內心的焦急與憂慮可想而知。 但當我們有機會邀請一些大家眼中「成功」的家長分享自己的教養經驗,希 望提供不知所措的家長更多撇步時,卻發現許多家長都提到「我的孩子自己就會 做,我都不用管他。」那些家長的孩子也真的說: 「我爸媽對我最好的地方,就是 他(她)不會管我。」讓我們不禁想問,面對青春期的孩子, 「不管」難道真的是 最好的方式嗎?還是他們用了什麼方式不著痕跡地表達自己的期望,或是有其他 的關係與協助,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父母的關心與期望而不會反彈?找出學生 認為適當且有效的親子相處之道,希望能給更多徬徨的家長多一點方向,即是本 研究希望達成的目標。. 3.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所述: 一、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在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的差異情形。 二、分析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的相關情形。 三、探討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對於生活適應的預測力。 四、探究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之間的差異情形。 五、瞭解高中生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與高中生生活適應的相關情形。 六、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學校辦理高一新生定向輔導,及舉辦親職教育活動 的建議。.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一、研究問題 基於以上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希望解答的研究問題為: (一)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情形是否有差異? (二)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的情形是否與其生活適應有相關? (三)高中生知覺的父母期望的情形是否對其生活適應有預測力? (四)高中生知覺的父母期望與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是否有差異? (五)高中生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是否與高中生的生活適應有相關?. 二、研究假設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提出下列的研究假設: (一)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情形有差 異。 1-1 不同性別的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的情形有差異。 4.

(14) 1-2 不同性別的高中生,生活適應的情形有差異。 1-3 父母教育程度不同的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的情形有差異。 1-4 父母教育程度不同的高中生,生活適應的情形有差異。 (二)假設二: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的情形與其生活適應有相關。 (三)假設三: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的情形對其生活適應有預測力。 (四)假設四:高中生知覺的父母期望與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有差異。 (五)假設五:高中生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與高中生生活適應有相關。.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高中生 本文的高中生為就讀於國內普通高中或就讀於綜合高中、高職之普通科的高 中學生。. 二、父母期望 本研究對於父母期望的定義為父母表達對於子女在學習與日常生活的期望, 因研究對象包含高中學生及家長,因此高中生知覺的內容稱為知覺父母期望;父 母認為自己表達的部份稱為父母對子女期望。本研究並參考教師期望理論、侯世 昌(2002)的家長教育期望模式與相關文獻,以學習精熟、學習表現、生活表現 與互動回饋四個層面來說明父母期望的內涵,並以此四個層面編製適合本研究的 「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與「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量表」 。前者由受試的高中學 生填答,於「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得分愈高者,代表其知覺到的父母期望 程度愈高;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量表」為高中生的父母填答,得分愈高者,代表其 對子女的期望程度愈高。. 5.

(15) 三、生活適應 本研究的生活適應係指中學生在生活中與環境互動調和的過程,本研究擬採 用陳李綢、蔡順良(2009)編製出版的「中學生生活適應表」中的八個分量表及 總分,來了解高中生的生活適應情形,包括自我定向、家庭適應、社會適應、人 際關係、學習適應、自我意識、工作適應及勝任八種適應能力,在此量表的得分 愈高,表示受試高中生的生活適應能力愈高。.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以高一學生為研究對象,主要在探討高中生知覺的 父母期望、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之間的關係。茲將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說明如下: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本研究以新竹縣市的高中為取樣範圍。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預計以民國 100 年入學,就讀於新竹地區的高一新生及其父母進行取 樣。.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雖希望能力求客觀嚴謹,但礙於資源與條件之限制,恐有未盡周延之 處,茲將本研究之限制說明如下: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因受限於研究者的人力、物力的限制,無法親自施測,為提高問卷回收率與 減少施測誤差,本研究僅以新竹地區為研究範圍。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因研究者關注高中生的生活適應情形,因此以新進高中的高一新生為研究對 6.

(16) 象,探究高一學生進入高中後,與新環境互動的過程,故無法兼顧到所有年級的 高中生。 (三)就研究結果解釋而言 因研究樣本僅限於新竹地區,若後續研究結果與建議要推論到其他地區,應 抱持審慎的態度。. 7.

(17) 8.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相關的理論與重要研究文獻。全章共分為三節:第 一節為父母期望之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生活適應的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三 節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父母期望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從生養、照顧到教育,父母長期與子女的相處過程,對孩子造成直接或間接 的影響皆有其深遠的意義,郭生玉(1975)引述 Herriott 指出,個人通常依據參照 團體來進行自我評價,而家庭是個人重要參照團體,父母與兄弟姐妹也是重要他 人,所以子女常以家人的表現為依據來自我評價,並影響其抱負水準。侯世昌 (2002)則認為家長是子女第一位老師,家長在子女學習歷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 的角色,對子女在教育上所抱持的期望會轉換成外顯行為,將影響子女的具體表 現及教育成就。即使父母對於子女的期望多數是正向,但當父母對孩子有不合適 應的期望時,有時反而會造成負向的效果,鍾思嘉(2004)即指出,父母對於孩 子的錯誤期望可能來自四個方面:對於孩子有負向的期望、不合理的高標準、過 分的野心、過分強調競爭及過分看重錯誤。由此可知,父母期望對於子女的生活 有其影響力,而瞭解父母親對於孩子有什麼樣的期望,這些期望又會對孩子的生 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即是本研究欲探討的地方。本節將從父母期望的意義、內 涵與相關研究做整理闡述,以作為設計研究工具與建構研究架構的參考。. 一、父母期望的意義 (一)期望的意義 在英國韋氏字典中,期望(expectation)指的是對未來的事物或人的狀態有所 希望和等待,它是未發生而期盼它發生或達成的目標,但因期望熱切的程度不同, 9.

(19) 也有不同表達的意涵。邱靜娟(1993)即提出與期望有關的兩個概念,一個是 aspiration,指個人想要達到期望的目標;另一個是 expectation,指個人在評估自己 能力與相關影響因素之後,個人實際能達到的目標。前者,有時又被研究者翻譯 為渴望、抱負,是一種強烈想要達成一件事情的狀態;而後者,則是本研究想要 探討的期望,是一個經過認識、評估而形成且希冀達成的目標。. (二)父母期望的意義與內涵 父母期望係指父母對子女日常生活表現及未來教育之期望(郭生玉,1975)。 張世平(1982)認為父母期望是為人父母對其子女的行為表現及未來成就所寄予 的期望,在其研究中定義為為人父母者對其子女未來學業成就及學習能力的看 法。蕭惠蘭(2004)則將父母期望的定義加入了對未來學歷與工作的期望。吳孟 錞(2004)則認為父母期望是父母依其子女在心目中的形象,及日常生活中與子 女互動的經驗,而對子女學習表現及日後發展所寄予的期望與評價,將父母與子 女相處時的看法與互動,對於子女期望的影響加入討論。賴文誠(2006)則進一 步強調知覺的重要性,他指出父母期望為父母依據子女在其心目中的形象,及日 常生活中,與子女溝通的經驗,對其子女日常功課表現及未來教育發展方向,所 賦予的期望與評價,而且經由學生之知覺,才能對學生產生影響、發生意義。 表 2-1-1 國內研究者對於父母期望之定義與內涵 研究者. 年份. 定義. 內涵. 郭生玉. 1975. 平日的學業期望 未來的教育期望. 張世平. 1982. 侯世昌. 2002. 蕭惠蘭. 2004. 父母期望係指父母對子女日常生活表現 及未來教育之期望 父母期望是為人父母對其子女的行為表 現及未來成就所寄予的期望 家長希望子女接受何種教育、得到怎樣 的成效,所持有的一種心向或態度 父母對孩子學業成績的期許,及未來學 歷或工作上的期望. 學業及成就 品德及人際 學業成績 未來學歷 工作期望 (續下頁). 10.

(20) 表 2-1-1 國內研究者對於父母期望之定義與內涵(續) 研究者. 年份. 定義. 內涵. 吳孟錞. 2004. 林文乾. 2006. 父母依其子女在心目中的形象,及日常 生活中與子女互動的經驗,而對子女學 習表現及日後發展所寄予的期望與評 價。 父母對子女現在以及未來表現的期望. 賴文誠. 2006. 課業提供 親子互動 成績關注 參與活動 學業成就表現 特殊才藝表現 家務表現 同儕活動表現 一般成就表現 平日的學業期望 未來的教育期望. 楊環華. 2010. 蘇哲正. 2011. 父母依據子女在其心目中的形象,及日 常生活中,與子女溝通的經驗,對其子 女日常功課表現及未來教育發展方向, 所賦予的期望與評價,而且經由學生之 知覺,才能對學生產生影響、發生意義。 父母對子女學習表現及日後發展所寄予 的期望與評價. 父母對於子女升學、成績、學習狀況與 成就表現寄予的期望。. 課業期望 升學期望 行為期望 職業期望 目前表現的期望 成就表現期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在國內有關父母期望之研究,有些以父母期望稱之,有些則以父母教育期望 為研究主題,但通常都包含在教育成就與一般生活領域之期望。侯世昌(2002) 對於家長期望的定義也以此做更明確的解釋,他將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界定為 家長希望子女接受何種教育、得到怎樣的成效,所持有的一種心向或態度,其又 可包括兩個層面: 1.學業及成就的期望 指父母對子女在學業成就的及未來社會成就的期待。包括子女的學業成績、 最高學歷及未來社會成就的期望。 11.

(21) 2.品德與人際的期望 指父母對子女在品德修養的期望及人際關係的期待。品德指子女的操守、道 德觀念與行為表現;人際關係指學生在學校受歡迎的程度。. 綜合各學者的研究與定義,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不僅在於學業表現,更包含了 日常生活的品行與人際關係,國內近期許多研究也根據侯世昌(2002)發展的向 度進行研究(林淑娥,2004;周文欽,2007;李文芳,2008;簡璐琪,2010) ,因 此延續過去的成果,本研究也將父母期望的範疇界定在學業與日常生活,但考量 學習生活與學業成就的追求為多數高中生的生活重心,本研究希望進一步擴展高 中階段父母對於學業期望的內涵。整理各學者對於父母在學業期望的內涵,有些 以成績表現做為期望的內涵(Seginer,1983;吳孟錞,2004) ;有研究者綜合討論 目前的成績表現與未來學歷,再加上社會成就或職業的期望(侯世昌,2002;蕭 惠蘭;2004) 。為了更明確探討父母對於學業的期望,究竟著重在學業方面的表現, 抑或是學習過程本身,本研究引用目標導向理論的概念,並參考 Ames 的分類方 式,將學習目標分為精熟目標與表現目標(引自程炳林,2003)將父母期望子女 學業的成就期望分為學習精熟(mastery)期望與學業表現(performance)期望, 前者是父母期望子女投入學習時,在認知、情意、行為所獲得的發展和技能;後 者是期望子女展現在外在的學習成果與表現,包含學歷、成績與評價。. 二、父母期望的理論模式 (一)教師期望理論 在國內外有許多對於父母期望的研究,但有關於期望的理論,還是以教師期 望理論發展得較為完整,許多父母期望的概念,也從教師期望的理論衍伸而來, 其中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最被重視。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Rosenthal 與 Jacobson(1966)透過實驗,發現當告知教師班上有某些學生在智力測驗上較為 12.

(22) 優秀,即使這些學生只是隨機挑出的實驗組,但經過 18 個月後的智力測驗,實驗 組的學生增加的 IQ 卻比控制組學生為高,顯示在教師身上產生的自我應驗預言的 心理作用,因而對這群被認為較優秀的學生有更多鼓勵的、期許的、積極的態度; 另一方面,學生也產生了自我應驗預言的心理作用,從教師對自己的重視、鼓勵、 愛護中,加強了自信與自尊,因此提升了自我期許,激勵了學習動機(張春興, 1991)。 Rosenthal 與 Jackson 並進一步在 1968 年提出了資料-期望-行為-成就-智力期 望理論,將這五個要素連成一個環鎖,認為教師獲得了學生的一些資料後,會造 成教師對學生的期望,進而表現在外在行為上,而影響學生的成就與智力(引自 陳冠貝,1998)。不過,也有學者持不同的看法,West 與 Anderson 認為是學生的 成就影響了教師的行為與期望,教師對學生的行為與期望其實是在觀察學生後形 成的,因此提出了 Rosenthal 和 Jackson 相反方向的環鎖模式。 為了能更解釋師生之間互動所產生的作用,後續學者提出教師與學生雙層面 的期望模式,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不是單向固定的,而是會隨著學生的反應隨 時調整。Finn、Gaier、Peng 與 Benks 提出的教師期望模式,認為教師期望形成的 第一個步驟是學生的各種生理與心理資料輸入給教師,教師依據其個人態度、經 驗、價值觀念或人格特性,對這些輸入的資料賦予不同的知覺,而對學生形成不 同的期望,這些期望進而影響教師在教學中所表現的教學行為,最後影響到學生 的學業成就表現,而這些實際的表現又輸入給教師,作為原來期望的回饋或修正 期望的線索(引自林淑娥,2004)。Braun(1987)進一步將所有影響教師看待學 生時的中介變項,如:教師人格、性別、歸因方式…等,及教師輸出對學生期望 時的中介變項,如:教師的可信性、教師人格、學生自我概念等因素,建構更完 整的教師期望理論。 綜合教師期望的理論模式,可以發現有關教師理論的發展,從單向、雙向到 整個的循環過程,除了強調師生之間的交互作用,也突顯了期望與表現是一個持 13.

(23) 續不斷調整與修正的過程,且會受到許多中介變項的影響,可做為討論父母期望 時的參考。但是,雖然父母與教師都是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但兩者仍 有不同,張春興(1981)指出兩者在性質上至少有三點不同:首先,教師對學生 的期望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向的,但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絕大多數是正向的。 且師生關係在生活上接觸面小、時間短,故期望的影響力可能較小,但子女從小 與父母相處在一起,自幼即受父母管教、期望的影響,再者,從「知覺」的角度 言之,對他人期望的知覺和接納,其間感情成分很重要,一般說來,親子間的感 情較師生關係深厚,因而父母期望也較教師期望易被子女所知覺,對子女更容易 產生影響。. (二)Finn 的期望網. 文化傳統和需求 個人被覺知到的個性. 同儕期望. 父母期望. 教師期望. 他人期望. 自我期望 直接影響. 自我概念. 成就表現 圖 2-1-1. Finn 的期望網. 資料來源:引用自周新富、賴鑫城(2004)。父母期望的理論與影響因素之探討,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1,頁 305。 14.

(24) 根據 Finn(1972)期望網的理論,可知父母期望、同儕期望、教師期望這些 重要他人的期望,有部份會直接影響人的成就表現;同時這些期望也會與個人的 自我期望產生相關,期望之間的交互影響將會影響個人的自我概念,進而影響了 成就與表現。而這些重要他人的期望又受到自身文化背景與對子女的知覺而影 響。以華人文化而言,由儒家哲學思想所塑造的價值觀:重視教育、努力工作的 信念、家庭的倫理義務、延宕滿足,使父母期望的意義與父母管教方式與其他文 化有顯著不同(Li,2004)。因此,除了國內父母期望的研究,國外也有許多華裔 族群父母期望的討論,或針對不同族群進行比較研究,相關研究的結果將在後續 討論中探討。. (三)侯世昌的家長期望模式 侯世昌(2002)參考 Braun 的教師期望模式,將家長的教育期望歸納為七個 階段,如圖 2-4。 1.學生外在表現 學生因其個別條件或成長背景的不同,在各方面會有不同的實際成就或行為 表現。這種行為會受到學生在家中的排行、學生人格特質、智力、性別、年齡、 興趣等因素的影響。 2.家長知覺 學生的表現透過外顯行為而為父母所知覺到。家長的知覺與子女實際的行為 表現愈符合,親子間的互動會愈好。 3.家長期望 父母因自己對子女表現的知覺及其本身的希望,建立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此 期望的產生往往受到家長性別、職業、年齡、社經地位、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及 親子關係的影響而調整。家長的教育期望可區分為對子女學業成績及未來成就的 期望、對子女品德及人際關係的期望兩個層面四部份。 15.

(25) 背景變項 智力、性別、 家長排行、 年齡、興趣. 學生外在表現. 家長知覺 中介變項 家長性別、職業、年齡、學歷、 社經地位、過去經驗、親子關係. 家長期望. 學業 成績. 未來 成就. 品德. 人際 關係. 家長行為. 學生的知覺. 中介變項 學生自我概念、學校教育 同儕關係、親子溝通. 學生的自我期望. 家長教育期望的 應 驗 圖 2-1-2 家長教育期望模式 資料來源: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 能之研究,頁 32。. 16.

(26) 4.家長行為 家長因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所期望,而表現出一切能為外界所察覺的態度或 行為取向,尤其是與子女間的互動關係。 5.學生知覺 因父母的態度、行為或父母直接告知,學生知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期望為 何。學生所知覺到的父母期望與父母實際的期望愈接近,親子間愈易溝通,以建 立適當的期望水準。 6.學生的自我期望 學生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期望後,會影響學生對自己的自我概念、成就動 機及對自己的期望水準,並因而影響其實際的行為表現或成就水準。 7.家長教育期望的應驗 學生的實際行為表現或成就水準如與父母的教育期望相符,長久以來,即顯 示家長的教育期望應驗。反之,如學生的實際行為表現或成就水準與父母的教育 期望不符,則父母需思考其所知覺到的子女表現是否正確,以重新建立其對子女 的教育期望或改變其外顯行為。. 綜合上述的理論模式,無論從教師期望理論或父母期望模式,可知重要他人 的期望是透過口語或行為的表達讓子女接收後,有部份會直接影響子女的表現, 有部份則透過父母期望對自我概念、自我期望的影響,間接影響子女的行為及表 現。但父母期望對於子女表現影響的深淺,受到許多因素的中介影響,包含文化 傳統、父母的親別、年齡、學歷、職業、社經地位等背景變項,這些理論模式也 共同指出親子互動、親子溝通對於父母期望的重要性,良好的親子互動與溝通不 只有助於建立適當的期望水準,更能提升子女對於父母期望的知覺,進而提高父 母期望對子女的影響力。以上的理論模式雖然將親子互動與溝通視為影響的中介 變項,但為了能更完整探討本研究中父母期望對於子女生活適應的影響,因此, 17.

(27) 本研究除了探知父母對於子女在學習與生活層面的期望,也欲瞭解父母在表達期 望時,親子之間互動與回饋的狀況,所以將父母向子女表達期望時的溝通、支持 與行為,納入父母期望的內涵。. 三、影響父母期望的相關因素 (一)社經地位 通常我們會認為社經地位高的父母,傾向對孩子有更高的期望,期待在良好 物質與教養環境下,孩子的表現能青出於藍勝於藍。但也有另一種思考,因為父 母的社經地位不高,所以期待孩子能透過教育翻身,爭取向上流動的機會,使低 社經地位的父母對子女有更高的期望。而這兩種觀點因其研究不同,都各有其支 持的研究結果。 Marjoribanks(1991)以澳洲地區 11 歲學童做研究,發現父母的社經背景、教 育程度會影響學童知覺父母期望的程度,也會影響學童在學校的表現。同樣的研 究方式在 1995 年施行於 16 歲的青少年,也獲得同樣的結果。在澳洲地區,英裔 的澳洲白人家庭與希臘裔、義大利裔的家庭相比,青少年能覺察到父母有較佳的 經濟狀況與教育程度,對於父母期望的知覺也比較強烈,在學校的表現,例如: 數學成績,也比非英裔家庭的青少年優異。周文松(2006)的研究結果也顯示不 同家長社經地位學生在家長教育期望中的「學業期望」項目達到顯著水準,高家 長社經地位者,對於孩子的期望顯著高於低社經地位者。但在「品德期望」、「人 際關係」與「成就期望」三個項目中並無顯著差異。. (二)父母教育程度 楊景堯(1993)藉由調查研究來探討高雄地區公立高中父母教育期望的差異 情形。研究結果顯示父母親的學歷與父母親的教育期望有明顯的正相關。楊瑩 (1995)研究也發現,子女所知覺的父親教育期望依父親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極 18.

(28) 為顯著的差異,父親教育程度愈高者,學生所知覺的父親期望也愈高。而柯銀德 (2002)的研究結果則顯示父母的期望水準與學生母親的受教育年數有關。. (三)家庭結構 Karl and Doris(1998)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的家庭結構中,家 長對於孩子閱讀與數學學習的期望差異,結果發現雙親家庭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期 望比任一親別的單親家庭來得高,無論在白人或非裔美國人皆達到顯著水準,而 與母系親友同住的家庭次之。父母期望不僅傳達父母對於孩子能力的看法,也是 家庭環境影響孩童學業成就的中介者,當家庭環境提供資源,父母有時間陪伴孩 子做功課、帶孩子上圖書館或從事其他相關學習的活動時,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 也會愈高。但單親家庭面對現實生活較有限制,所以若有親友可以協助照顧孩子, 父母的期望也會提升。. (四)家庭居住地 侯世昌(2002)指出市區學校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較高,鄉鎮其次,偏 遠地區學校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最低,且市區學校家長的教育期望與鄉鎮、 偏遠學校家長之間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準。楊環華(2010)以高雄縣公立國中的 學生為研究對象,也指出國中學生的父母期望會因學校區域而有差異,位於市鎮 區的國中一年級學生對於父母期望的感受最高。. (五)子女的能力表現和文化傳統 在 Finn 的期望網理論中,可知父母期望會受到文化傳統以及對子女能力、特 質的知覺所影響。在美國 NELS1988 的資料中,亞裔男女生對自己的教育期望, 及他們眼中父母對他們的教育期望,都比其他族群高(引自楊孟麗,2005) 。為了 瞭解跨文化對於父母期望的差異,Chen and Lan(1998) 以美國籍高中生、華裔 19.

(29) 美國人及中國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即使三個族群學生在研究中的「獨立性」 量表的結果相當,相較於美籍的學生,中國的學生較願意去接受來自父母的關心、 建議與期待。Weggel(1987)指出華人的行為基礎有很多來自團體的規範與傳統 的價值觀,相反的,美國人則表現出更多的個人主義與自主性。因此,文化對於 父母期望是有影響力的,而家庭對於教育價值的信念,也會影響對於教育期望的 溝通與知覺。 在國內的研究方面,羅瑞珍(2008)以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資料為樣 本,發現當子女自己決定就讀目前的高中、對子女有高自我教育期望時,家長也 容易產生較高的社會期望。以文化傳統而言,華人社會普遍有「萬般皆下品,唯 有讀書高」的觀念,這使得多數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有較高的教育期望。在楊孟 麗(2005)以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研究為例,發現台灣人民對於教育成就 真的賦予極高的價值,不論父母或青少年自己,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期望至少 大學畢業,其中更有百分之三十以上期望研究所畢業。. 四、父母期望與子女學習生活的相關研究 根據 Finn(1972)期望網的理論,可知父母期望、同儕期望、教師期望皆會 影響子女的自我期望,期望之間的交互影響將會影響子女的成就與表現,因此許 多研究皆探討期望與成就表現的相關。而本研究關注的是高中生的生活適應,包 含高中生生活的所有層面,有鑑於多數高中生的生活重心仍在於學習與升學,因 此茲就父母期望與青少年子女學習生活的相關研究作整理。 郭生玉(1975)以台北市的國二學生為受試對象,發現當父母期望水準與子 女能力相當時,子女追求成功的動機最為強烈,且以男生的影響較為明顯。但是 當父母期望水準與子女能力之間有太大的差距時,對於子女追求成功的動機則有 不良的影響。 張世平(1982)曾針對台北市公立高中 752 位同學進行調查,發現高中生的 20.

(30) 父母期望、教師期望及自我期望的一致性很密切,且學業成就與父母期望、教師 期望及自我期望有相關,其中,母親期望是對高中生學業成就具有最大解釋力的 數項期望因素之一。 周文松(2007)以中部地區的國中生為研究對象,想了解國中學生學習動機、 家長教育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發現家長教育期望與學業成就呈現正相 關,且對於學業成就有顯著的預測力,其中家長對於孩子的學業期望、品德期望 對於國中各科的學業成就有正向的預測力。蔡淑芳(2007)以台灣教育長期追蹤 資料庫(TEPS)內容進行次級資料分析,探討國一、國三學生父母期望、自我期 望與學習成就三者間的相關與預測情形,結果也顯示父母期望與自我期望愈高, 學習成就也愈高,父母期望對於學習成就的預測力甚至高於自我期望對學習成就 的預測力。 除了學業成就,也有研究者針對父母期望與成就動機或學習壓力做相關研 究。柯銀德(2002)研究樣本為台南縣位於市、鎮、鄉之公立國中與私立國中各 一所的二年級學生共 461 名。父母的期望水準愈高或學生的成就動機愈高,則焦 慮程度也愈高。楊環華(2010)以 894 名高雄縣之公立國民中學的學生為研究對 象,發現國中學生父母期望越高,學生的學習壓力越大。 由本節對於研究者的定義整理可知,父母期望大多包含了父母對子女教育與 學業成就的期望,而綜合以上學者之研究,發現父母確實對於子女的學業表現有 顯著的影響力,反映在其學習動機或學業成就上。其中在國中小階段的研究成果, 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愈高,子女也能因應父母的要求而有好的表現或積極的動機 (劉奕佩,2006;周文松,2007;蔡淑芳,2007) 。但升上高中之後,當父母的期 望過高,讓子女在努力之餘也感受到過多的壓力與能力的落差時,反而不一定會 有正面的影響。由於在國內有關於父母期望的研究,多集中在國民義務教育階段, 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的資料較少,僅有張世平於 1982 年、蘇哲正於 2010 年的研 究。有鑑於時代的變遷,家庭結構、親子關係與學生學習升學概況已有大幅度的 21.

(31) 改變,探究今日的高中學生知覺的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之間的關係,應有其必要 性。. 第二節. 生活適應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適應是人生中的重要課題,因為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持續不停地與我們周 遭的人事物互動。在學生的校園生活裡,要跟隨不同的老師學習、每堂課學習不 同的課程內容、與不同的同學建立不同的關係,都需要良好的適應能力,以達成 和諧的適應狀態。國內外有關適應的研究相當多,本節首先敘述各學者對於適應 的定義與內涵,再整理相關的理論與研究。. 一、適應的意義與內涵 (一)適應的意義 Arkoff(1968)將適應定義為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立基於這種雙向的動態 過程中,說明個體在不斷地尋求滿足自身需求的歷程,個體改變,環境也在變, 個體與環境之間便不停的調整適應、再適應,以求達到雙方面協調一致的狀態(轉 引自鄭麗珍,2001) 。而 Lararus(1976)認為適應乃是一種成功或適當的因應行為, 能夠幫助個體達成環境對他的要求,或克服個人內部加諸於其身上的壓力,而使 個體與其內在及外在環境間維持和諧的關係(引自羅婉麗,2001)。 Arkoff 提出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觀點,且強調適應是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 也被許多的研究者所採用。國內的學者張春興即指出適應是指個體為排除障礙, 克服困難,以滿足其需求所表現的各種反應;它包含個體為了與其生活的環境保 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反應,也可以說是個體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的一切內在 改變歷程(張春興,1985)。 簡茂發(1986)以動態與靜態的觀點來說明適應,並加入了心理健康的內涵, 他認為適應係指個體為了滿足其生理的、社會的和心理的基本需求,而在現實環 22.

(32) 境中適當解決問題,在朝向自我實現的歷程中,力求與環境之和諧;從靜態觀點 而言,適應即指個人的需求在環境中得到滿足的狀態,此時二者關係美滿,個人 生活幸福,此即心理健康的人。吳新華(1993)則指出適應具有多重含義,消極 的適應是指個體被動的順應環境;而積極的適應則指個體一邊企圖改變環境的條 件,一邊調整自我的需求,使個體與環境間處在最和諧的狀態下。而陳李綢、蔡 順良(2009)認為生活適應是一種心理健康的表徵,表示個體與環境之間能維持 和諧的關係,生活適應的人因為自己需求獲得滿足且獲得認可,因而產生快樂幸 福的感受,此即是一種心理健康的狀態。 不過雖然多數的學者皆認同良好的適應代表心理健康,但羅婉麗(2001)指 出心理健康是一種較穩定的人格特質,不受環境和時間的限制,所以一個心理健 康的人,很少因為換了環境,心理就不健康;但一個人其家庭適應良好時,學校 適應卻不必然好,因此心理健康的層次比良好的適應更深,在探討個人的適應問 題時,便需要進一步瞭解其在不同環境、不同層面的狀態。 綜合以上學者的定義,可以發現「適應」指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人跟 環境之間的互動,也是個人因應環境的變化與自身內在需求之間,一直不停調整 的歷程,透過這樣的過程,希望獲得個人需求的滿足,與環境之間達到和諧的狀 態。因此,因應的行為是「適應」,整個動態的過程是「適應」,達到的靜態結果 的和諧也是「適應」 ,而且隨著環境的不同,個體與其互動的情形也不相同,需要 瞭解個人生活各個層面的適應狀態,方能瞭解個人整體生活適應的全貌。. (二)生活適應的內涵與測量 生活適應的測量,最早以 Mooney 所編纂的「孟氏行為困擾量表」為代表,由 個人的各個生活層面所遇到的困擾來顯示個人生活適應的程度(引自鄭麗珍, 2001)。而 Thorpe, Clark and Tiegs 於 1953 年修訂完成的加州人格測驗(California Test of Personality)則以個人適應及社會適應來說明生活適應的內涵,國內學者路 23.

(33) 君約(1971)即以此修訂為國內適用的量表,在個人適應包括自恃、個人價值意 識、個人自由意識、相屬意識、退縮傾向及社經症狀;而社會適應則以社會安全 感為中心,包括:社會標準、社會技能、反社會傾向、家庭關係、學校關係及社 團關係。 國内生活適應的研究,也多以加州人格測驗的觀點為基礎,將個人適應與社 會適應的內涵進一步討論與延伸。簡茂發(1978)認為個人適應的關鍵在於自我 觀念的建立與發展,而社會適應則注重在社會環境中成為一個有效率的成員,而 能基於適當的群己關係,表現社會化的品格和行為。陳小娥、蘇建文(1976)認 為自我適應包括了個人的自我概念與本身之評價;社會適應是個人在環境中有效 地與他人交往的程度,它不但是包括了個人態度與行為是否符合社會認可的標 準,而且包含了個人和家庭、學校及社團的關係。由此可知,社會適應包含了家 庭、學校及社團等,只要是個人需要長期互動的環境,都是社會適應可以討論的 範圍,因此,在學生生活適應研究中,為了更仔細探究學生在不同層面的適應狀 況,許多學者將家庭適應、學校適應區分出來,以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 應、社會或人際適應來詮釋生活適應的狀況(劉焜輝,1985;黃玉臻,1997;郭 妙雪、郭玲芳;2008)。 除了以人格適應的觀點來探討個人的生活適應,也有學者將心理健康、行為 表現納入生活適應的內涵。周文欽(1991)即以適應困擾的問題、因應方式及心 理健康的症狀來瞭解高中生的生活適應情形。吳新華(1996)則以日本「田研式 心理健康診斷測驗」為藍本,參酌「心理健康測驗」及「小學人格測驗」編製「國 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 ,將影響個人心理健康的正、負向因素均列入生活適應的測 量,包括:親和力、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功課與遊戲的調適、生活的目標、行 為成熟度、適應感、自我接受度、情緒穩定性、心理堅忍度十個分量表。 綜合以上所述,個人是否有良好的適應,不只跟人格有關,近年來許多研究 走向整合性觀點,而陳李綢、蔡順良(2009)綜合相關學者的理論與研究,歸納 24.

(34) 出以下列幾項:1.以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為評定生活適應的兩個向度。2.以心理健 康為生活適應的評量指標。3.以行為特徵來評量生活適應。4.以認知能力與心理成 熟度評定個人的適應。並以此編製「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 ,將中學生的生活適應 分為自我定向、家庭適應、社會適應、人際關係、學習適應、自我意識、工作適 應及自我勝任八個部份。 以本研究關注的高中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在發展階段正處於尋求自我認同與 同儕認同的時期,他們不只需要適應高中校園新的學習內容、人際關係,更有未 來選組選系的生涯抉擇課題,再再考驗高中學生的因應能力,故本研究採用陳李 綢、蔡順良(2009)的觀點,以自我定向、家庭適應、社會適應、人際關係、學 習適應、自我意識、工作適應及自我勝任八個部份來瞭解高中生的生活適應,以 期能從多元的角度,更深入探討高中生在不同層面的適應狀況。. 二、生活適應的相關理論 由於生活適應是每個人的生活中時常面臨的課題,有許多學者提出相關的研 究與理論,本研究茲以青少年發展心理的理論進行整理。. (一)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 皮亞傑(Piaget Jean)的認知發展論,認為適應是改變個體的基本行為模式, 以適應環境要求的歷程,而適應的方式有兩種,一為同化(assimilation),是以既 有的認知結構去解釋或辨認環境中的事物,如此可被新的經驗同化進既有的經驗 中;另一為調適(accommodation) ,指的是當既有的行為模式無法適合新事物的特 徵時,或是個人原有的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的經驗時,即形成心理上的失衡狀態, 因此個人會改變或擴大其原有的行為模式或認知結構,以適應新的環境。因此, 適應即是透過同化與調適以達到平衡狀態(equilibration)的過程(周文欽,1991; 張春興,1991)。 25.

(35)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艾瑞克森(Erikson)將人生發展分為八個階段:1.對人信賴與不信賴 2.活潑自 動與羞愧懷疑 3.自動自發與退縮內疚 4.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5.自我認同與角色混 亂 6.友愛親密與孤獨疏 7.精力充沛與頹廢遲滯 8.完美無憾與悲觀絕望(引自張春 興,1991) 。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危機與發展任務,當個體能解決該時期的問題時, 危機將變成轉機,就能順利發展下去;但若發展危機不能適時化解,就會造成個 人的適應不良,持續累積的結果,甚至可能喪失了個人的適應能力,導致行為異 常。. 三、青少年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 適應是每個人人生中不斷要面對的課題,尤其在身心皆面臨極大變化的國高 中時期,因此本研究試從個人、家庭與學校三方面整理影響青少年生活適應的相 關研究。. (一)個人因素與生活適應 適應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因此個人不同的背景及特質與環境產生 的變化也不同。在性別方面,由於性別社會化的因素,女生與同儕有較緊密的往 來,與師長的關係也較男生親近、和諧,有許多研究皆指出女學生的生活適應較 男學生為佳(羅婉麗,2001;許瑞蘭,2002;李佩玲,2003;沈如瑩,2003) 。但 在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也有研究顯示學生的生活適應不因性別而有差異(莊榮 俊,2002;林美珍,2009)。. (二)家庭與生活適應 家庭適應是生活適應的一部份,但家庭對青少年生活適應的影響力不只在家 庭環境中。羅婉麗(2001)研究顯示不同家庭結構的國中小學生在整體生活適應、 26.

(36) 家庭適應、學校適應及人際適應有顯著差異,且來自完整家庭的學生優於來自不 完整家庭的學生。郭妙雪、郭玲芳(2008)以單親家庭的高中職生為研究對象, 發現與母親同住的單親家庭學生適應情形比跟父親同住的學生好。不過鄭麗珍 (2001)的研究顯示青少年的整體生活適應並不因為居住在單雙親家庭而有所不 同,且單親家庭的學生更積極參與團體活動或向外結交朋友,使居住在單親家庭 的學生比雙親家庭有較好的社會適應。 家庭的社經地位也是影響青少年生活適應的相關因素,在陳小娥、蘇建文 (1976)的研究指出中上社經階層國中生的生活適應比較低社經階層者為優,且 在個人適應、整體適應都達到顯著水準,吳萬春(2006)的研究也顯示相同結果, 雖然不同社經背景的學生在學校適應上沒有顯著差異,但低社經地位的學生個人 適應、家庭適應及整體適應較差。. (三)同儕與學校生活適應 在國高中時期,學生每天在學校的時間至少八小時,相處時間最久的對象便 是同學,加上青少年逐漸將認同對象轉移至同儕,與同學朋友之間的人際關係與 學校生活便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林美珍(2009)研究發現,當國中生的社會支 持愈高,生活適應也愈好。許瑞蘭(2002)則指出當國中生在面臨人際問題,解 決態度愈積極有計畫、能同理比較、愈自信、不受情緒影響時,學校的生活適應 情形愈好。. 第三節. 知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如前一節所述,家庭因素會影響個人的生活適應,而父母親是多數人成長過 程中最主要的照顧者,與父母互動的關係對於個人的生活適應更扮演舉足輕重的 地位。在國內的研究中,直接探討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的研究不多,因此本節分 別就父母與生活適應、期望與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做探討。 27.

(37) 一、父母與生活適應 父母與生活適應的研究眾多,其中以父母之教養方式最受心理學家之重視, 此乃由於父母的教養行為中所表現之態度將成為兒童之自我影像,積極的教養方 式將幫助兒童發展自我接納的態度,而消極的教養方式則發展自我拒絕的態度進 而導致適應不良(陳小娥、蘇建文,1976) 。簡茂發(1978)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 研究對象,欲探求父母不同教養態度對學生生活適應的影響,結果發現父母關懷 程度的高低與其子女是否生活適應良好有密切的關聯性,父母愈關心子女者,其 子女的生活適應狀況亦愈佳。陳富美(2005)的研究指出父母民主關懷教養與兒 童生活適應呈正相關;獨斷專權與忽視冷漠的教養方式則與生活適應呈負相關。 吳萬春(2006)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也發現父母親採開明權威教養方式,國中 生在生活適應各層面的適應均最好;採用忽視冷漠教養方式時,國中生的生活適 應最差。 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也會影響其生活適應。當青少年知覺到的親子溝通品質 愈高時,在生活適應的情形亦佳(林玉慈,1999) ;反之,若親子之間常常發生衝 突,不論在父子衝突或母子衝突方面,研究結果均顯示,親子衝突程度對青少年 生活適應有負向的直接影響(薛雪萍,2000)。Larose & Boivon(1998)以高中最 後一學期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當高中生從父母身上知覺到較高的安全感,有 較好的依附關係時,未來至大學就讀的社會適應情形也愈佳。 綜合以上所述,父母的確會對子女的生活適應造成影響,無論從教養方式、 溝通品質與親子關係來看,父母親表現的關懷程度愈高,與子女之間正向互動愈 多,對子女的生活適應有愈正面的影響,除了感受到來父母的關心與支持,在家 庭層面有良好的適應,也因為父母教養方式的不同與子女的自我概念、A 型人格 特質有相關,間接影響子女在其他生活層面的適應狀況(黃玉臻,1997;賴靜瑩, 1999) 。因此,在探討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時,其所展現的關懷與支持,是父母能否 對子女產生正面影響的關鍵因素,故本研究討論父母期望對子女的影響時,也將 28.

(38) 父母傳達期望時所表達的關心與支持納入期望的內涵。. 二、期望與生活適應 如第一節所述,國內父母期望的研究,部份以父母的教育期望為主題,將父 母對於子女未來學業成就與表現為探討重點,相關變項的研究也多與學業成就、 學習動機有關;部份研究則針對父母期望與子女自我層面的因素做討論,欲瞭解 父母期望對於子女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自我調整學習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直 接探討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關係的研究並不多,但由於生活適應內涵廣泛,如同 第二節的整理,不同學者根據其研究目的與動機,也會將行為困擾、心理健康納 入生活適應的討論,因此本研究也將相關的研究整理進來。 在父母期望與適應的研究中,吳幼淑(2009)的研究指出國小高年級學童知 覺父母期望與生活適應上有顯著正相關,且知覺父母期望對生活適應有預測效 果。黃立婷(2006)則以新住民子女為研究對象,關注新住民國小學童的學習適 應情形,同時以問卷調查與訪談方式來瞭解父母教育期望對於子女適應情形的影 響。其研究結果發現父母親的教育期望愈高,新住民子女對學習適應知覺愈高, 其中父母教育期望為大學以上學歷者,子女也大致以父母期望做為自我的教育期 許;在訪談中更發現父母的期望、協助與鼓勵,比純粹的物質環境或社經地位的 影響來得顯著,尤其是新住民子女積極的學習態度,更是父母適切期望造成的成 效。 吳孟錞(2004)以 513 位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為對象,並將父母期望的內涵分 為課業提供、親子互動、成績關注、參與活動四個項目,欲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 知覺父母期望與行為困擾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父母期望中的成績關注、親子互 動可以有效預測行為困擾,兒童透過親子互動所感受到的父母期望愈高,行為困 擾程度愈低;兒童透過父母對其成績關注所知覺到的期望愈高,其行為困擾也會 愈高。不同於多數研究以學生為受試對象,李文芳(2008)則以家長認知的教育 29.

(39) 期望、子女行為困擾為主題,發現注重品德及人際期望之家長,其子女較不易有 人際關係與家庭生活方面之困擾。 有些研究則關注父母期望對學生焦慮程度的影響。柯銀德(2003)以臺南縣 市共 461 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公私立國中學生父母期望、學生成就動機與焦 慮之關係,其研究結果指出父母的期望水準愈高或學生的成就動機愈高,則焦慮 程度也愈高。不過,賴文誠(2006)同時對國小、國中、高中就學階段的學生進 行研究,發現父母期望水準、教師期望水準與學子的升學焦慮感之間,除了高中 學生的教師期望水準與學子的升學焦慮呈現顯著正相關外,皆無顯著關係存在。 在跨國研究方面,Crystal 等人(1994)對台美日三國青少年樣本的研究,雖 然認為學生的心理適應與其學習成就無關,但是他們發現:父母期望高,或父母 對其課業滿意度低的青少年學生,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都比期望較低或課業滿 意度高的父母之子女問題稍多,只是有些心理健康的指標沒有達到顯著水準;而 且台灣的樣本顯示,父母期望高組與期望低組之間,學生心理適應上的差異達到 顯著水準的數量,是三個國家最多的;父母對課業的高滿意度組及低滿意度組之 間,也有相同的情形。因此,父母的教育期望及對課業的滿意度的確或多或少影 響子女的心理適應,而且以台灣的情況最為明顯(轉引自楊孟麗,2005)。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在國內的研究中,即使多數的研究結果顯示父母期望與 子女的適應情形或行為困擾有相關,其相關情形似乎隨著研究者定義的父母期望 內涵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再者,多數的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雖然 部份學生已在國小五、六年級開始進入青春期,但以本研究關注的高中生而言, 在高中階段所要面臨的適應問題與親子之間的緊密程度已隨著年紀增長而有所不 同,賴文誠(2006)的研究即指出國小學生與國中學生所感覺到的父母期望顯著 高於高中學生所感覺到的父母期望。因此,高中生所知覺的父母期望是否仍與其 生活適應有相關?父母期望內涵的不同,對於生活適應各個層面的影響是否有差 異?便是本研究希望能進一步瞭解之處。 30.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在說明本研究的方法與程序,全章共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 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實施程序;第五節為資料分析 與處理。.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並參考相關文獻與研究之後,提出以下之研究 架構。. 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 學習精熟 學習表現 生活表現 互動回饋 學生背景變項 性別 父母教育程度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學習精熟 學習表現 生活表現 互動回饋.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31. 生活適應 自我定向 家庭適應 社會適應 人際關係 學習適應 自我意識 工作適應 自我勝任.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預試樣本 本研究問卷經參考相關文獻,並請指導教授評定後,進行預試。本研究預試 採取便利取樣的方式,學生填答的「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選取新竹市國立 新竹高中 5 個班級共 214 名學生實施預試量表(附錄二) ,共回收 195 份問卷,回 收率 91.12%。剔除填答不完全之問卷後,共得 177 份有效問卷,可用率 90.77%。 家長填答的「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量表」共發出 60 份問卷,回收 50 份問卷,回收 率 83.33%,得 49 份有效問卷,可用率 98%。 二、正式樣本 本研究以新竹地區為研究範圍,採取立意抽樣的方式,分別抽取新竹市、新 竹縣共八所學校施測。「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選取 22 個班級,共發出 990 份問卷,回收 916 份問卷,回收率 92.52%。剔除含有遺漏值的問卷後,共得 828 份有效問卷,可用率 90.39%。家長填答的「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量表」由各校協助 施測的教師邀請學生帶回家給父母填答,或由導師利用親職教育座談會邀請該班 家長填答,八個學校共發出 126 份問卷,其中有新竹高中、磐石高中、關西高中 及湖口高中四所學校家長協助填答,共回收 87 份,回收率 69.05%。 表 3-2-1 正式問卷有效樣本人數基本資料表 性別. 縣市. 學校名稱. 抽樣 班級數. 男. 女. 各校人數 合計. 新竹市 新竹市 新竹市 新竹市 新竹縣 新竹縣 新竹縣 新竹縣. 國立新竹高中 國立新竹女中 市立成德高中 私立磐石高中 國立竹北高中 國立關西高中 縣立湖口高中 私立義民高中. 4 3 3 2 3 2 3 2. 155 0 68 56 43 28 35 43. 0 112 51 46 66 37 54 34. 155 112 119 102 109 65 89 77. 22. 428. 400. 828. 小計. 32.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根據前述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有四種: 「基本資料調查 表」、「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與家長填答的「父母 對子女的期望量表」。 在高中生填答的問卷,為避免受試者受到量表名稱之干擾,問卷統稱為「高 中學生生活概況調查」,第一部份為「基本資料調查表」,調查學生性別與父母教 育程度;第二部份為「高中學生生活概況調查─父母篇」 ,以研究者自編之「高中 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施測;第二部份為「高中學生生活概況調查─自我篇」 ,以 「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施測。 由高中生之父母填答的問卷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為「基本資料調查表」 ,包 含父母親別與教育程度;第二部份則為研究者自編之「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量表」。 茲將本研究使用之研究工具介紹如下。. 一、基本資料調查表 根據研究目的,問卷的基本資料調查表包含受試者的性別與父母親的教育程 度。 (一)性別:分為男性與女性。 (二)教育程度: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分為國中以下、高中職、大專院校、研究 所以上共四組。. 二、高中生知覺父母期望量表 (一)量表編製依據與架構 經研究者閱讀及整理與父母期望相關的文獻後,雖然發現有些研究以父母教 育期望,有些研究以父母期望稱之,但多數研究者皆將父母期望的內涵關注在子 女的學業成就與生活表現兩個層面,其中國內的研究者多引用侯世昌(2002)的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is research does a survey on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e life adjustment at school, and studies how the backgrounds of the mothers of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grade 7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mpetencies during mathematics problem pos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