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活適應與相關研究

生活適應簡稱為適應(adaptation),是在1859年達爾文生物演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最先提出「適應」的觀點,其認為適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 是生物生存的法則,生物須在生理機能與心理結構上適度改變自己,才能與環境 配合(張春興,2006)。此後開始有眾多學者以不的角度解釋「生活適應」的概念,

分述如下:

(一)生活適應是相互作用的動態歷程

Arkoff(1968)認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歷程,個體在滿足 自我的需求與外在環境之間不斷忍受(bearing)與影響(influence),是一種動態 且雙向的過程,人與環境皆會改變,因此需要不斷調整,以達到平衡的狀態(吳華 新,1996)。Magnusson、Duner與Zetterblom(1975)、Hartman(1986)認為適應是 指個人內外在系統居於平衡的關係。Calhoun與Acocella(1983)與國內學者洪冬桂 (1986)與黃玉臻(1997)也主張適應是與自我、他人與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簡言 之,生活適應是個體與環境之間動態雙向的調整。

(二)生活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的和諧狀態

此觀點的代表人物是Maslow,Maslow(1970)認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處於和諧 狀態或關係。Bruno(1977)主張適應是可符合個人需求與環境的要求所呈現出來的 平和。Atwater(1979)認為透過自我的修正,達到與環境及其他人的和諧關係。楊 國樞(1983)也表示:「生活適應是個人努力使自己適存於物理的與社會的環境中,

並努力改變環境以配合自己之需求,達成個人與環境兩者和諧的境地」(引自謝璟 婷,2008)。

(三)生活適應是一種過程(process)

Patty與Johnson(1953)認為適應就是生活歷程本身,楊國樞也提出「人生可 以視為生活適應的連續歷程」。賴保禎與簡仁育(1981)也持相同的觀點(魏銘相,

2006)。

(四)生活適應是壓力與成功或適當的因應行為

Lazarus(1953)以壓力因應歷程的觀點出發,與Folkman(1984)想法皆認為生 活適應是個體克服環境與內部自己壓力的因應行為。Kaplan和Stein(1984)認為適 應是個體運用各種策略與技能,以克服生活所面臨的挑戰的歷程。張春興與林清 山(1989)也主張適應乃指一個人對環境的主動與被動的因應行為,一方面調整自 己的內在,一方面也試圖改變外在環境,此觀點強調個體如何因應內在心理狀態 與外在環境的綜合行為。

(五)生活適應是心理健康的表徵

從醫學角度看待生活適應,認為此概念是心理健康的狀態,Adams(1972)就 認為心理健康代表擁有較佳的生活適應。Lindgren和Fisk(1976)也認為心理健康 的人即是有良好的生活適應,也就是能在心理層面健全地發展,在人際層面有良 好的互動關係。國內學者簡茂發(1978)研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就是生活適應的 人,心理健康的人因擁有完整的人格,愉快的心境,因此,容易與人建立和諧的 關係,也減少對自己與環境中的人事物過度的矛盾與衝突之感受(謝璟婷,2008)。

陳李綢、蔡順良(2009)也認為生活適應是心理健康的表徵,代表個體不僅自己的 需求得到滿足,又能與環境維持和諧關係,因此,產生快樂幸福的感受,此即為 一種心理健康的狀態。

綜合上述,生活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相互協調的過程,是克服內心與外在環境 變動的因應行為,最終是為了達到心理健康與和諧的狀態。總而言之,生活適應 是個體與環境互動所相互激盪的歷程,需在自我的需求、環境的挑戰求取平衡,

且不單只是個人遷就環境,環境也因人而有所變動,所以,生活適應是屬於動態、

互動的生命過程。

二、生活適應的本質

根據眾多學者對生活適應的定義,可歸納出生活適應的本質,其中吳華新

(1996)與楊錦登(1999)將生活適應的本質整理為下列五類:

(一)三我間的和諧圓融

Freud認為生活適應是內部人格系統的交互作用,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者 的互動情形,最佳的狀況是三者達成平衡。Freud也認為越早期在發展上遇到阻 礙,對人格與生活適應的影響也越深(吳新華,1996)。

(二)充分社會化且勇於追求卓越

Adler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卑感,為了補償自卑感而追求優越感,所以,人在面 對困難時仍會繼續努力,追求卓越,適應良好者更是如此,不畏懼失敗,勇敢向 前。Adler另一個重要概念是「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指個體覺知到 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一份子,以及個體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的態度。Adler(1973)認為 人類所有問題皆是社會適應的問題,當具備社會興趣者就能自然地適應社會,社 會興趣不足者就會產生適應問題。所以,生活適應不是單單只有個人,還包含社 會化的情況,而適應良好是指充分表達社會興趣,為他人幸福而努力,因而個人 可以終止自己追求卓越感的目標(吳新華,1996)。

(三)充分發揮功能的個體

Rogers認為適應良好的人即是充分發揮功能的個體,而要充分發揮功能需以 動態、開放而彈性的態度面對生活。Rogers也相信一個人內在存有「自我實現」

(self-actualization)的動力,藉此突破困難,提升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因此,

個體若能開放接受自我以及所有的經驗,將生活視為一種歷程或連續蛻變的狀 態,就能成為功能充分發揮的個體,也就達到最佳的生活適應狀態(韓宜娟,2011)。

(四)自我實現的人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次論中提到人有五大基本需求: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 求,依序是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而唯有在較低 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後,才能追求較高層次需求的滿足。Maslow認為一個適應良 好的人就是充分發揮潛能、實現潛能,且達到自我實現的人,而個體唯有追尋自

我、超越自我以及與外在環境取得平衡,接受自己、他人與自然,才能達到自我 實現的目標也才可以達到較高層次的生活適應水準(謝璟婷,2008、韓宜娟,2011)。

(五)成熟的人格與不斷成長的個體

Allport將人格視為個體身心系統內的動力組織,個體以此決定如何與環境適 應(引自黃淑芳,2005),所以,個體所知覺到的與外界真實情況是否符合是生活 適應良好的關鍵。Allport也認為擁有溫暖的社會關係是幸福人生重要的層面,想 形成這樣的人際關係就需培養親密與同情的能力,因此,心理健康的個體具有統 整的人生觀,敏銳的洞察力,且對自己與生活的各種事物都能客觀、明確地了解(魏 銘相,2006、謝璟婷,2008),如此,才是生活適應良好的人。

綜合上述對於生活適應本質的觀點,發覺個體為了與環境達成和諧的關係,

以不同的出發點尋求適應,有的以自我內在的人格、需求或內在的動力為出發點,

有的以社會環境與人際關係觀點看待,而無論是以何種角度解釋生活適應,重要 的是維持內外在平衡,且與自我、他人與環境達到良好的關係,而本研究也將從 此觀點探究國中學生內在層面與外在環境的生活適應情形,以及其相關影響因素。

三、生活適應的分類

眾多學者因研究對象與聚焦的層面不同,所以,對於生活適應的分類有不同 的方式,國外學者如Mooney在1940年代認為生活適應的程度代表個人在生活的不 同層面所面對的困擾。Thorpe、Chark與Tiegs(1953)認為以「個人適應」與「社 會適應」兩項建構生活適應,Thorpe等人以生活適應為心理健康的概念為基礎,

融合Erikson發展危機理論,認為生活適應包含正向與負向的影響因素,正向包 括:親和力、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功課與遊戲的調適、生活目標,負向包括行 為不成熟、情緒不穩定、不適應感、器官自卑感、神經質等(鄭麗珍,2002)。Arkoff

(1968)將家庭適應、學校適應、學院適應、職業適應與婚姻適應分為生活適應 的五類。Tallent(1978)認為適應包括對生理上的適應,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及對 自己的適應(吳宗弘,2009)。

大多數國內學者將生活適應分為兩類,像是賈馥茗(1968)主張人格適應包 含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兩種,個人適應強調自我調節、確定個人目的及價值系統,

最終達到自我統整;而社會適應則在維持我與他人之間的和諧關係。簡茂發

(1978)、路君約(1981)與藍采風(1982b)也將生活適應分為個人適應和社會適應。

另外,學者從就學學生所接觸到生活不同層面做分類,如劉焜輝(1985)認 為生活適應包括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等的適應。個人生活 是指了解、欣賞、接納與體認自己與他人的價值;家庭生活是指家庭生活得快樂 程度與問題的處理;學校生活包含學業成就與個人成長;社會生活是適當地與環 境的人事物共處(吳宗弘,2009)。黃淑芳(2005)主張自我適應、自我接納、學 習適應與同儕關係為生活適應的重點。黃月美(1996)、黃玉臻(1997)、羅婉麗 (2001)與鄭世昌(2005)認為生活適應包含: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與人 際適應。此四類與劉焜輝(1985)所定義的內涵有些差異,故參考吳宗弘(2009) 的整理分述如下:

(一)個人適應:內在與環境平衡的狀態,包含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外界環境的態 度與技能。

(二)家庭適應:家庭氣氛、父母教養方式、對於父母管教態度的認同感,親子與 家庭成員的溝通順暢度,對家庭的歸屬感。

(三)學校適應:課業學習的成效、與師長同學的互動情形、對學校的認同感 (四)人際適應:與他人互動情況與在團體裡的接納度。

再者,有學者除了以不同的生活領域分類,也融合關於人格發展、智力、「未 來」概念,以及至實際教學現場蒐集資料,陳李綢、蔡順良(2009)就以Edwards心 理需求理論與訪談國高中職教師的資料做為編制架構,以Sternberg(1994)的 PRSVL人與環境互動模式、Ford(1994)的生活系統適應論、Chiu、Hong Dweck(1994) 人格與智力統合說做為生活適應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研究模式,再以Erikson(1983) 心理社會理論與Chickering(1969)的七項心理社會發展向度做為理論依據,將生

活適應分為自我定向、家庭適應、社會適應、人際關係、學習適應、自我意識、

工作適應及自我勝任等八部分,以做為「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的架構(陳李綢、

工作適應及自我勝任等八部分,以做為「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的架構(陳李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