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時代與環境快速變遷,許多非預期的情況不斷發生,對許多人的心理 狀態產生劇烈的影響,而此時,「希望感」是因應變動環境很重要的穩定因素,

像是面對伊拉克多起恐怖攻擊行動,智利發生7.1級強烈地震,澳洲昆士蘭與泰國 發生大洪水,美國中西部7州遭到龍卷風肆虐,日本發生規模9.0的強震與核能危機 等,這些災難不僅造成重大的損傷,也令全球的人們對於未來產生許多的擔憂與 不安,而此時,以日本為例,許多日本人不僅冷靜面對,相互支持幫助,對於未 來的生活與重建的工作仍然充滿希望,甚至著手進行更多關於地震與防災的研究 工作,這著實令人相當佩服,因此,從中顯現出「希望感」對於這動盪的時代具 有的重要意義,因為希望感能協助個體在遭遇生活重大壓力事件時保持彈性,並 具備因應性策略(Horton & Wallander, 2001; Lewis & Kliewer, 1996),因此,希望感 是這個世代生存的重要因素。

再者,過去心理學家多聚焦於個人病理學的研究,從缺陷、無助或負向的心 理特質來解釋,並未關注到個體本身所擁有的資源與長處,但近期出現典範的轉 移(paradigm shift),轉向開始重視個人的優勢與能力的研究(Seligman &

Csikszmentihalyi , 2000 ; Suldo & Huebner, 2004)。Seligman和Csikzentmihayli(2000) 主張美國心理學者應正視人類的快樂、卓越、樂觀等層面,因而,產生正向心理 學。而正向心理學的內涵包含三項,分別為正向的主觀經驗(positive experience)、

正向的個體特質(positive character)與正向的組織環境(positive institutions),

Snyder、Cheavens 和 Sympson (1997) 所發展的希望感理論就是正向心理學中對 於未來持有正向主觀經驗的代表。而希望感理論使人們了解個體達成目標背後的 驅力,以及即使追求目標過程中遭遇阻礙,人們如何克服並朝向目標達成的方向 前進的因應措施(Snyder, Harris, Anderson,Holleran, Irving, Sigmon, Yoshinoubu, Gibb, Langelle, & Harney, 1991),因此,心理學家嘗試開始以不同的角度看到個體 的可能性,而這樣的觀點令人感到振奮且充滿正向的力量,所以,本研究者也期 望學習以這樣的觀點重新解讀正處於這個複雜的環境與自我認同危機的國中學 生,了解孩子們的希望感的現況,進而幫助他們更有希望地克服困境,面對未來 的挑戰。所以,此為本研究探討國中學生「希望感」的動機之一。

此外,Snyder的希望感理論是指個人在追求目標過程的路徑思考與意志力思 考,但此理論的架構畢竟是在西方文化下所形成,是否適用於本土文化?而希望感 在本土文化中是否還包含其他因素,基於以上的思考,本研究期望發展適合於本 土國中學生的希望感,因此,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再者,Syner研究初期是將希望感認定為跨情境下對一般情況的傾向,亦即是 個人長期所呈現的特質,但在充滿變動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擁有許多不同層面的 領域,因而對不同領域所產生的希望感也有所不同,所以,除了長久性的希望特 質之外,也存在短暫性的希望狀態。因此,越來越多研究關注在個人處於不同時 間與環境的希望感狀態,故希望感的研究,從一開始研究個人希望的特質,到個 人在情境下希望狀態的重要性,再到近期逐漸將焦點放在個人在不同生活領域向 度的希望感差異(施周明,2008) 。另外,以本研究者自身的經驗也發現,在處於 不同情境時,自己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期望與想法,像是自己對於與家庭關係與 學校行政工作上的希望感就有所差異,學生亦是如此,有的孩子擅長與人互動,

在人際關係上相當主動,熱心助人,但對於課業學習卻缺乏動力,有的孩子雖然 對課業充滿自信,但是與同儕相處卻處處碰壁,因此,本研究針對求學階段的青 少年在學校分出兩項主要領域的希望感,包含主要的「課業學習」與「生涯抉擇」

的希望感,且本研究者挑選此兩項領域的原因是因為較能清楚設定具體目標與方 式,因此,能更清晰了解學生希望感的情況,且「課業」與「生涯」為影響青少 年未來的重要議題,因此,針對研究國中學生的學校希望感之「課業學習」與「生 涯抉擇」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二、青少年希望感的重要性

青少年時期在整個人生階段扮演極為重要的地位,由於面臨角色轉變及生理 劇烈變化等等因素,導致青少年承受重大的壓力(劉淑燕、林玉茹,2005),加 上各項資料顯示,由於過度重視科技而忽略人文、過度強調智育分數而忽略生命 教育,青少年漸漸失去對人生的希望感與抱負(天下雜誌,2009,敬世龍,2010),

因而,越來越多校園霸凌事件,以及青少年因為情緒障礙及自我傷害行為而尋求 協助者的情況(唐子俊、蔡瑞修、王慧瑛、蔡詩殷、林家興,2006,敬世龍,2010)。

所以,希望感在青少年階段扮演關鍵的角色,其能協助個體在遭遇到壓力事件時 有效提升青少年總體生活滿意度,當壓力越大時,則越能顯現出希望感的功能 (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Herth(1989)研究也指出希望感是個體在面對 各層面的壓力情境中之緩衝壓力因子與因應調適策略。有研究結果也證實希望感 教學有助青少年發展正向自我概念與優勢能力 (Snyder, Lopez, Shorey, Rand,&

Feldman, 2003),還有許多研究顯示希望感能預測學業、運動、身體健康、適應與 心理治療效果,例如Snyder和Shorey(2002)發現高希望感的人在未來學業上的表 現較好;Snyder和Harris等人(1991)認為高希望感的人較有幸福感、正向情緒與好 的人際關係。Snyder等人於2003年更將希望理論應用於學校心理學領域(Snyder, Lopez, Shorey, Rand,& Feldman, 2003),因此,綜合言之,顯示希望感對於青少年 發展的重要性,不僅減緩此階段所面臨的壓力、幫助他們度過發展的危機,也有 助於他們在面對內外在不同面向上更順利地成長,因此,研究國中學生的學校希 望感為本研究動機之四。

另外,本研究者在國中階段教育現場從事輔導與特教工作,發覺大部份的教

師皆關注於學生的缺陷與弱勢,也以這樣的角度解讀學生所發生的情況或出現的 偏差行為,尤其是身為特教老師,很容易只專注於彌補孩子的障礙,卻忽略其本 身的優勢,所以,當學生受限於本身的障礙而無法處理問題、行為無法即時矯正 時,教師與學生容易陷入困境而感到失望無力,此時,若能以正向心理學與希望 理論的角度從新檢視,發掘出孩子的專長與優點,進而建立具體的目標、可執行 的方式以及強化學生的意志力,不僅擁有更多的發展性,也能為師生灌注希望與 力量,因此,期望藉此研究對希望感的探究,激發孩子與老師繼續共同努力前進 的動力,因此,研究國中學生的學校希望感為本研究動機之五。

由上述所知,時代環境所帶來的動盪不安、心理學家從病態到正向觀點的轉 換、希望感研究擴展到不同面向、研究者對本土化希望感內涵的思索、青少年發 展階段所面臨的危機,以及自身在教育現場的省思都是本研究者欲探究希望感的 原因,期望透過了解目前國中就學學生的學校希望感程度與相關影響因素,提供 輔導與教育工作者不同面向的觀點,轉以正向積極的角度教育學生與鼓勵自己,

以營造更具有希望感的校園環境。

三、研究國中學生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不多

「生活適應」與「希望感」的概念有些類似,多是指在生活環境中的狀態,

生活適應較著重於個體內在與外在環境的相互關係,是個體在面對外在生活環境 時,不僅為了滿足心理內在需求,也為了能與環境持續互動,因而產生的自我調 適的過程。而「希望感」是個體在追求自己生活目標過程中的目標導向的認知思 考,包括自身的意志力、思考可能性等,這兩者有所差異,也有其值得探究的意 義,但相關研究不多,多數是對象侷限於國小學生,像是吳宗弘(2009)研究國小五、

六年級學生希望感與生活適應的相關性、施周明(2008)進行國小學童學校生活希望 感量表之發展研究;或是探討不同因素的相關,例如:沈怡吟(2010)探討國中學生 生活壓力與希望感的研究、林美珍(2009)針對國中學生的樂觀特質與生活適應進行 研究等,因此,本研究期望將研究對象聚焦於國中學生,了解此求學階段學生之

「生活適應」與「學校希望感」關係,如此,才有助於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不僅 了解學生在不同背景下學校希望感與生活適應的差異情形,也可藉由觀察孩子的 生活適應,以了解孩子對於不同層面的期望為何,或提升學生的希望感,而增加 生活適應的情況,因此,研究國中學生的學校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為本研究 動機之六。

四、探究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的學校希望感與生活適應的重要性

Seligman等人提出正向心理學後,再探討影響正向情緒的因素曾提到許多可能 因素,其中提到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包含性別與年級等等因素,且再加上家庭 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一直是被關注的焦點,有研究指出完整家庭對於學生的 生活適應明顯較單親家庭的學生佳 (張金圓,1990。路渤瀛,1993。王柏元、高明 珠,1999。羅婉麗,2001。黃淑芳,2005),吳宗弘(2009)研究也顯示:不同家庭 結構的學童在生活適應上的「家庭適應」與「學校適應」的評量有顯著差異,且 雙親家庭的學童優於非雙親家庭的學童。但也有研究顯示不同的家庭結構其生活 適應並沒有差異(許純瑜,2006)。因此,本研究探究不同背景變項國中學生的學校

Seligman等人提出正向心理學後,再探討影響正向情緒的因素曾提到許多可能 因素,其中提到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包含性別與年級等等因素,且再加上家庭 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一直是被關注的焦點,有研究指出完整家庭對於學生的 生活適應明顯較單親家庭的學生佳 (張金圓,1990。路渤瀛,1993。王柏元、高明 珠,1999。羅婉麗,2001。黃淑芳,2005),吳宗弘(2009)研究也顯示:不同家庭 結構的學童在生活適應上的「家庭適應」與「學校適應」的評量有顯著差異,且 雙親家庭的學童優於非雙親家庭的學童。但也有研究顯示不同的家庭結構其生活 適應並沒有差異(許純瑜,2006)。因此,本研究探究不同背景變項國中學生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