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學校希望感之差異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學校希望感之差異

由研究結果發現,除了課業目標性以外,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在整體與其他 四項學校希望感皆沒有顯著差異,此結果與國內學者研究一致的包含黃德祥 (2003)等人探討國小、國中與高中學生希望、樂觀程度與學校成就之相關發現:

不同性別在希望感上無顯著差異,敬世龍(2010)以中學生為對象所作的「中學生 希望感量表發展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外部分:Snyder等人於1996 年研究發現 男女之間在整體上的希望感程度是無顯著差異相同,Snyder,Cheavens 和

Michael(1999)針對不同性別的兒童與成人施測希望量表的結果也相同顯示無性 別差異。

與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的課業目標性有顯著差異,且女生高於男生,與 結果部分一致的是Sympson(1999)發展特定領域的希望感量表(Domain Specific Hope Scale),結果發現發現「性別差異存在於特定目標希望感量表的「課業學 習分量表」,與謝淑纓(2008)研究一致,其結果也顯示女生在學習目標上顯著高 於男生。

而與本研究結果不同的包含:施周明(2007)進行「國小學童學校生活希望感 量表」指出女生在希望感的「自我觀念」中的目標設定顯著優於男生;邵惠玲(2008)

在「青少年復原力量表編製與相關研究」研究指出「男女生在希望感、方法與意 志力有顯著差異,男生略高於女生」之結果,還有沈怡吟(2010)發現不同性別的

國中學生在希望感全量表與路徑思考有顯著差異,男生較女生佳,以及戴禎儀 (2010)針對大學生就讀科系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關係結果顯示不同性別 在整體生涯希望感有差異。

綜合研究結果、文獻分析與教育現場發現:本研究的整體學校希望感與四個 層面在性別無顯著差異,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教育單位多年來持續進行的性別平等 教育,使得男女生得以在生理與心理的教育環境中接受同等的教育,且不同性別 對學校希望感差異性之影響也可能受到研究族群的差異、希望感量表內容以及與 不同變項比較而導致研究結果不完全相同之現象,另外,而女生在課業目標性優 於男生的情形,研究者推估女生較男生更有動機去設定具體的課業目標與執行,

可能受到某些中介變項的影響,因此,未來可更進一步探究。

二、不同年級的國中生的學校希望感有顯著差異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的國中學生在學校希望感與其各層面皆達顯著 差異,且多是七年級優於八、九年級,此結果與Ringl(2001)對高中特殊學生在希 望感的因應情形研究結果相同,發現其不同年級在希望感與意志力思考有差異。

顏綵思(2004)與魏麗敏(2005)也指出七年級學生的自我概念較九年級學生更為積 極正向;謝淑纓(2008)研究發現國中七年級與八年級學生在課業目標上有顯著差 異。;敬世龍(2010)對中學生的結果相同,尤其是希望感中的「同儕關係」與「休 閒活動」方面,七年級顯著較高;戴禎儀(2010)以大學生三年級與四年級學生為 對象,結果也顯示不同年級在整體生涯希望感有差異。而本研究結果形成的可能 原因是因為七年級對於剛進入國中階段,對課業與未來期待性較高,而八年級與 九年級已經逐漸習慣兩年或一年的課業壓力與求學環境,沒有特別的好奇與期 待,且九年級即將面臨基測,容易因為升學而感到茫然或不知所措,因此,在整 體學校希望感與其五項因素均顯著低於七年級學生。

另外,本研究結果與黃德祥等人(2003)以及錢靜怡(2006)的研究雖然皆顯 示在不同年級有差異,但差異情況有所不同,錢靜怡認為「因為教育程度越高與

受教年限越多,希望感程度越高」,黃德祥等人則認為年級越高,認知能力越增 加,其問題解決能力也提升,故對人生越有希望,但本研究顯示七年級的學校希 望感得分高於於八、九年級。而與本研究結果不一致是陳怡蒹(2006)以花蓮地區 體育班學生為對象,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在希望感中的意志力、路徑與希望 感總分的沒有顯著差距。

綜合研究結果與文獻分析:雖然多數研究顯示不同年級的國中學生在希望感 有所差異,但差異情形不盡相同,可能因為對象或是研究不同領域的希望感而產 生不同的結果,因此,可知,不同年級的國中學生與希望感之差異性研究結果仍 不一致,未來可更深入探究其差異情形的相關影響因素。

三、不同家庭結構的國中生的學校希望感有顯著差異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家庭結構的國中學生在學校希望感與其各層面皆達顯 著差異,且雙親家庭的學生的學校希望感優於非雙親家庭的國中生,與此結果不 同的是敬世龍(2010),敬世龍研究指出在不同家庭狀況的中學生在希望感各層面 之「課業學習」經事後比較無顯著差異。而與本研究結果達到「相似」結果的是:

邵惠玲(2007)研究結果「不同家庭型態之青少年希望感中的『方法量』表達顯 著,但是在意志力量表及整體希望感並無顯著差異」,與吳宗弘(2008)研究之 發現:非雙親家庭結構學童的家庭適應最差,但可以希望感作為調節,改善孩子 的生活適應。

再者,由研究結果得知不同家庭結構在國中學生的課業目標性與課業自我評 價有顯著差異,此與王枝燦(2009)、謝佳芬(2010)與2011年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 量資料庫電子報研究相仿,其研究結果皆發現家庭結構對學生的課業學習有所影 響,其中研究也認為家庭結構越完整,學生學習狀況也越穩定,且非雙親家庭學 生多半是因為家庭資源的欠缺、父母需間附雙重角色或陪伴子女時間較少,而產 生課表現較雙親家庭學生差的情況。

另外,研究結果得知不同家庭結構在國中學生的生涯目標性、生涯自我評價

與可能性有顯著差異,其結果與王覺興(2001)、黃美雀(2009)與曾筱婕(2009)研 究相似,王覺興研究提到單親家庭子女生涯抉擇往往受到家庭經濟因素考量,所 以,研究者推估非雙親家庭的國中生可能因家庭結構所產生的後續效應,像是對 自己缺乏自信、幸福感較低、考慮家庭經濟等,因此,對於自己未來生涯目標、

生涯自我評價與可能性均較雙親家庭的國中生低;黃美雀提到非雙親家庭兒童之 憂鬱情緒在「失去樂趣」、「負向自尊」與「負向情緒」等層面高於雙親家庭,

而曾筱婕研究也提到不同家庭結構子女的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有差異,且單親家 庭孩子受到父母衝突等因素會對身心發展有所影響。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生活適應之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