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涯理論中偶發事件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生涯理論中偶發事件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在國外與創傷性腦傷者就業相關的研究文獻中,幾乎都以傷前已 有工作、傷後重返職場這樣的情況為主軸,至於以在學階段的創傷性 腦 傷 者 為 對 象 的 文 獻 , 則 多 聚 焦 於 從 學 校 到 工 作 的 轉 銜 服 務

(school-to-work transition)內容,如 Savage(2005)的文章便詳細 介紹了美國的轉銜服務。然而,畢竟這些服務都架構在他國的特殊教 育與職業重建系統之上,與台灣目前的現況大不相同。

本研究中,B 與 C 兩位研究參與者,都正巧在畢業前不久發生車 禍而造成創傷性腦傷。在他們的經驗裡,受傷後不曾接受特殊教育或 轉銜等任何服務,只是自己咬著牙回到學校完成學業,畢業後再獨自 面對廣大的就業市場。對他們來說,車禍造成創傷性腦傷的事實,不 過就是一個意料之外的偶發事件,逼迫他們在十字路口停下來,重新 思考接下來的方向。

壹、傳統生涯理論的限制

過去著名的生涯理論,無論是 Holland 的類型論、Parsons 的特質 因素論、Dawis 與 Lofquist 的工作適應理論、Super 的生命全期理論 等,基本上都是一種理性規範性(prescriptive model)生涯模式,主 張人可以經由理性的分析與計畫性的步驟,尋得適配的工作場域並達 成圓滿的生涯發展(曾信熹,2007)。在那個強調科學、邏輯與理性 的時代裡,人們相信個體在對自己、對環境有了充分的認識,並做出 生涯決定後,人生是可以在縝密的規劃後不斷前行的。

然而,在現今這個不斷變遷的後現代社會中,計畫卻往往趕不上 變化,傳統理性思維的生涯理論受到挑戰。Krumboltz(1998)就表

示,當未來是不確定的時候,人們無法擬訂並執行一個確定的、長期 的計畫,這樣的情況遠比能給出一個肯定的承諾來得合理。

貳、偶發事件的普遍性

Tien(2001)指出,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台灣大學生,還沒有對未 來生涯做出決定。而在 Tien、Lin 與 Chen(2005)針對 532 位台灣大 學生所做的紮根研究中,可以看到生涯不確定感(career uncertainty)

通常會給個體帶來負向的感覺,如生理或心理上的無力感、低自尊、

對達成目標的無能為力……等;然而,若能充分體驗這些感覺並從中 得到洞察,便有助於跨越泥濘走向前方。研究結果也指出,造成生涯 不確定感的來源包括個人因素、環境因素與兩者的交互作用結果;其 中,非預期事件便是環境中的一種不確定感來源。

Bright、Pryor 與 Harpham(2005)以澳洲青年為對象的研究指出,

在 105 位高中生、667 位大學生/研究生,平均年齡 23 歲的樣本群中,

多數個體均曾經歷至少一次以上的非預期事件,並且在生涯決定的過 程中,受到這些偶發事件的影響。Hirschi(2010)的研究也提到,在 474 位參與研究的瑞士青少年中,大多數個體都提到他們在轉銜的過 程中,都受到偶發事件的顯著影響。Williams、Soeprapto、Like、

Touradji、Hess 與 Hill(1998)以十三位諮商心理學界的女性著名學 者為對象的研究也指出,偶發事件對研究參與者的生涯選擇都帶來影 響,這些影響包括:改變原本的生涯之路;提供更多選擇、機會或彈 性;改變原本的自我概念;以及帶來新的人際連結。

從這些文獻可以看出,這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齡的個體,在 他們生涯選擇或決定的過程中,都存在著偶發事件所帶來的重要影 響。正如同 Krumboltz(1998)在〈意外事件不意外(Serendipity Is Not

成重大生涯影響的非預期事件,或更多造成小衝擊的次要意外事件。

有影響力的意外事件並不特別,它們每天都會發生。意外事件並不意 外,意外到處存在。」

參、偶發事件的內涵與相關因素

雖然相關研究一致同意,偶發事件存在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也影響了多數人的生涯方向。然而,在近年來的國外文獻中,關於偶 發事件的描述卻是以不同的詞彙交替使用,包括:chance event、

happenstance、serendipity、contingency 與 synchronicity 等(Guindon &

Hanna, 2002; Krumboltz, 1998; Magnuson, Wilcoxon & Norem , 2003;

Mitchell, Levin & Krumboltz, 1999; Williams et al., 1998);國內文獻中 則常見以偶發事件(曾信熹,2007;楊雅嵐,2009)來描述這些相似 的概念。

Bright 等人(2005)指出,雖然這些學術用語在各個文獻上的定 義有微小的差異,但一般而言,會把機會事件定義為「規劃之外、意 料之外、無法預測或偶然的一些事件或遭遇,這些事件或遭遇會對個 體的生涯發展與行為帶來影響」。本研究承襲上述的定義來進行研 究,並以「偶發事件」來描述此一概念。

人的一生中,每一個行動、每一個微不足道的選擇,都可能帶來 意料之外的結果;然而這些數不清的偶發事件,哪些才會對我們的生 涯帶來影響呢?是不是有某些人比較容易受到偶發事件的影響,另外 一群人則方向較不易更動?

在 Hirschi(2010)的研究中,分析了可能影響個體對偶發事件 詮釋的社會人口學因素,他發現個體對偶發事件的知覺,與所處的環 境結構緊密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在社會結構中居於弱勢地位(如:

移民背景、來自弱勢學校等)的學生,普遍認為偶發事件對其生涯有 顯著影響。可能的解釋是,在社會環境中得到較多限制或不公平待遇 者,對於自己的生涯發展會覺得較無法掌握,因此傾向認為偶發事件 對其生涯有較大的影響力。

在人格因素方面,Bright 等人(2005)以及 Hirschi(2010)的研 究結果一致指出,控制信念(locus of control),也就是個體對於環境 事件的歸因傾向,與其受偶發事件影響的程度息息相關;傾向於外控 歸因的個體,往往認為事件無法被自己掌控,因此在看待自己的生涯 發展時,傾向於認為受到較多偶發事件的影響。另外,Hirschi(2010)

的研究也發現,人格上開放性(openness)較高者,對嶄新經驗的接 受度較高,認為自己在未來可能經歷較多計畫之外的事件;然而,在 此同時,當他們回顧過去的生涯轉銜經驗時,對經驗抱持較高彈性的 他們,則認為偶發事件對自己的影響較小(與開放性較低者相比)。

量化研究提供了大樣本的證據,證明偶發事件的無處不在,也說 明了個體對於偶發事件的覺察、以及偶發事件對其生涯發展的影響程 度,和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及人格因素息息相關。不過,身為一個「如 其所是」的個體,偶發事件對我們的意義何在?Krumboltz(1998)

對諮商心理師的三個建議,點出面對偶發事件時應具備的積極態度:

一、拓展自己的視野,不再將「無法在未知中做出決定」視為缺乏能 力的表現,而視之為一種開放的態度。

二、教導當事人偶發事件是正常的,也是生涯發展過程中值得期待的 一部份。

三、教導當事人偶發事件不僅是被動等待幸運事件的發生,而需要主 動採取某些行動,去創造對人生有幫助的意外事件。

肆、規劃的偶發事件理論

Mitchell、Levin 與 Krumboltz(1999)進一步提出「規劃的偶發 事件理論(Planned happenstance theory)」。這個看似矛盾的用語,所 強調的正是以積極的態度採取行動,來創造及參與各種可能的機會。

「規劃的偶發事件理論」源自生涯理論中的社會學習理論,基本 前提是一致的:人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每個人生來都有不同的特質 與性向。我們成長在一個充斥著無數意外事件的環境中,這些正向或 負向的事件都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個體可以自己創造各種事件,並利 用各類事件與資源來拓展自我的學習。

在傳統的生涯理論與文化環境中,一個人對生涯的猶豫不決,常 被認為是需要被處理的問題。Mitchell 等人(1999)的觀點卻認為應 以「開放性的思考(open-mindedness)」來取代傳統的「生涯未定向

(indecision)」,教導個案忍受模稜兩可與不確定感,並對此發展出願 意探索的態度。他們認為,所謂的偶發事件並不是被動地等待好運到 來,而是需要個體主動探索與尋找,並對全新的、未預期的機會展現 出開放的態度。

從這樣的觀點來看,當個體對生涯猶豫不決時,也意味著處於開 放性思考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個體處於過去的自己和未來的自 己之間,敞開著等待所有的訊息進來。在開放性思考中,個體有機會 抱持好奇的態度,被「如果…會發生什麼」的問題引導並發現選項,

勇於探索並掌握各種機會,而不只是被計畫所綑綁。Mitchell 等人

(1999)也提出五種抓住機會的技巧,分別是好奇心(curiosity)、堅 持(persistence)、保持彈性(flexibility)、樂觀(optimism)與冒險

(risk taking)。

必須注意的是,看重偶發事件並不代表忽視原有的生涯規劃。

Hirschi(2010)以及 Williams 等人(1998)均明白表示,生存在難以

預測的世界中,機會和計畫對於個體的生涯發展都很重要。要積極掌 握一個人的生命,並不是要去除偶發事件,而是正因為這些非預期事 件的必然發生,我們可以去「創造」偶發事件、瞭解個人發展的潛能、

並將個人遭遇轉化為正向的收穫。

伍、從偶發事件的觀點來看生涯阻礙

過去對於偶發事件的研究與討論,多聚焦於偶發事件對個體的正 向影響(Hirschi, 2010; Williams et al., 1998)。然而,Mitchell 等人

(1999)指出,偶發事件的性質並不全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向的經 驗,如:發生意外、生病、被拒絕等事件。

Bright 等人(2005)的研究結果顯示,在 105 位高中生、667 位 大學生或研究生的樣本群中,所有影響生涯決定的偶發事件比例裡,

「傷害或健康問題」(常見的事件包括車禍或運動傷害)佔了 11%。

看來雖然只是簡單的數字,但在這群平均年齡二十三歲的年輕人所經 歷的偶發事件中,就有十分之一是因為傷害或健康問題而帶來的影 響,其意義是值得被重視的。

面對這些生命中帶來負向感覺的偶發事件,有些人的反應是失

面對這些生命中帶來負向感覺的偶發事件,有些人的反應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