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登山

在文檔中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頁 16-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登山

一、登山活動的歷程

登山的歷程主要分成山下的準備和山上不斷移動的生活。張蕙芳(2000)針對政大 登山隊的登山經驗將它分成四個階段:山下、上山、山上和下山。

山下包括登山團體的結構和行前工作。一個完整的登山隊伍應該有的職務為:領 隊、嚮導、總務、財務和留守人。領隊負責「開」隊伍,他決定去那裡、怎麼走、排幾 天,他也有決定人數於決定「收」誰的權力。隊伍行進時,領隊走在隊伍的最後面,觀 察整個隊伍的狀況,並且依整隊的狀況決定應該走還是應該休息。嚮導走在隊伍的最前 面,他必須有足夠判斷地形、地勢的能力。遇到不確定的地方,便由兩個人共同討論,

而由領隊做最後的決定。登山者所背的重量是錙銖必較的,因為登山者一整天都需要背 者背包。因此,所有太重的東西都是違禁品,含有水份的東西也盡量不帶,但是這些規 則會因為不同的領隊而有所改變。行前工作則細分成計劃、蒐集資訊、成員、裝備和出 發。

在上山這個階段,登山活動的目的並不是在登頂,而是在登山。上山的過程是登山 活動的重要部分,就算登到山頂,如果沒有過程,就不算是登山。登山者一天大約要走 六到八個小時的路,在登山的過程中,登山者是很少交談的,就是一直走路,講話的機 會通常是替夥伴打氣或者研判地圖。台灣的高山系統尚未規劃,更不用說中級山了,所

以登山者走的路不一定有路跡,而且必須在途中和地圖與植被奮戰。再加上背包的重量 與稀薄的空氣,這對所有登山者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山上主要是介紹到了營地之後登山者做些什麼及夥伴之間互動的狀況,細分成食、

衣、火和住。

張蕙芳(2000)提出,其實登山的最終目的不是登頂而是下山。認為離開山下的生 活這麼久,在山中掙扎了這麼久,雖然也有些登山者捨不得回去,但是大部分的登山者 都是迫不急待地想回家,就像他們那時迫不及待地想上山一樣。

以上的登山歷程,是屬於比較有組織,且參與者變動性較小的學校登山社。研究者 認為營利的社會登山團體、私人登山團體、政府或民間舉辦的年度登山活動跟學校登山 社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在山下的階段,大部分的準備工作和登山過程的工作多由主辦單 位或召集人負責。

二、登山活動的類型與登山者的類別

登山型態區分成傳統登山活動(單以登山為主要目的的活動)、生態性登山活動(懷 有特定目的,包括研究、欣賞及享受當地的景緻和野生動植物,及任何現存文化特性,

故這類活動內容包含生態與文化性的登山活動。如賞鳥、探勘古道等活動)和冒險性登 山活動(必須具備某種程度特殊技術、知識及體能的付出,登山者能感受刺激與挑戰,

以滿足冒險性的體驗,如溯溪、攀岩,長程探勘活動皆是)(張惠芳,2000)。登山活動 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它因為地形不同而會包括攀岩、溯溪等活動,在登山過程中也包 含了露營、長途徒步的活動,但是任何起中一個項目都不足以代表登山活動。

同樣是在進行登山的活動,但是卻會出現態度和行為不一樣的登山者。歐雙磐和侯 錦雄(2007)透過認知、情感與行為三個專門化面向擬定問卷,分析出六種不同類型的 登山者,分別為「玩票性登山者」、「入門型登山者」、「實踐型登山者」、「情感性登山者」、

「認知型登山者」以及「專業型登山者」。

「玩票型登山者」大多沒有參與社團,登山活動對於「玩票性登山者」來說僅是休 閒活動之一,偏好易達性高的一般郊山作為踏青地點,為普遍的登山休閒遊憩行為。「入

門型登山者」對於登山活動處於初學狀態,對登山認知不足相對也侷限自己的行為參 與,喜歡山帶給自己的意境想像,對登山活動產生興趣並逐漸摸索登山相關的事項,進 而加入社團以及參與課程,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僅能參與一般郊山以及入門的高山行 程。「實踐型登山者」著重在登山知識以及登山經驗與裝備的累積,積極參與登山活動 來增加自己的經歷並且隨時充實自我登山技術與知識,其情感程度與入門型登山者的情 感程度接近,亦可以算是「入門型登山者」的進階。「情感型登山者」從投入登山活動 中獲得成就感與快樂,常將生活重心寄託於登山活動、寄情山林,雖然認知程度不足且 行為程度中等,但對於登山的活動與情境展現出難以忘懷,其情感的表現甚至與認知型 登山者接近。「認知型登山者」在專門化認知、情感以及行為程度皆高的條件下,仍注 重登山的相關知識與技術學系,積極參與相關訓練以提升自我能力來邁向專業,登山類 型偏好以高山為主。「專業型登山者」在各面向程度皆為最高,在接觸登山時間較長的 前提之下,進而累積了登山的知識、技術以及經歷,在年齡上也較其他登山者類群高,

而「專業型登山者」似乎不偏好一般郊山的情境,較喜歡高山。

本研究的受訪者喜歡中級山或高山的體驗,但不會介意接觸郊山。在山林中,他們 有過在城市所沒有的深刻感受,登山更在他們生命當中有著特殊的意義。不在山上的日 子,他們也會談論山、關心自然環境,甚至透過不同的課程活動去接觸關於山的課題。

偏屬於「情感性登山者」和「認知型登山者」之間的類別。

山林接受任何想要接近它的人,但是隨者環保意識的抬頭、氣候的變化、自然環境 的崩壞或減少,人類接近大自然的態度和方式在近幾年開始被關注與討論。吳夏雄

(2007)提出,早期登山叫做「砍山頭」,後來叫「攻山頭」,到了近代開始叫做「走山 頭」;「山岳文化」因時代變遷而提升。為了強化文化層面,提升登山素質,登山界必須 覺醒,他認為,除了改變一般社會對登山負面、刻板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要讓大家體認 登山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是文化的一環。現今登山界應表現出登山人對山的熱愛與對山 岳文化的關切,這種情懷將是未來登山活動得以永續發展,山岳文化得以延續不斷的原 動力。吳夏雄也提出,登山活動必須具備正確的登山觀念,應具有尊重自然、謙卑為懷、

目的、生命之價值、生活之意義,才是一個真正有內涵的登山人。本研究的受訪者,是 三位目前在登山的時候已經不介意有沒有攻頂的人,他們會認為,只要能夠上山就是一 件很棒的事。他們除了享受置身山林中的感受、喜歡山林,更能夠學習去反思和調整自 己與山林關係,即為有內涵的登山人。

三、登山動機

Murray 指出,動機由人類需求所導致,它是反映內在狀態的不滿足或意識到對某些 事務的短缺(Tran & Ralston, 2006, p.426)。張春興與楊國樞(1983)定義動機為引起個 體活動的因素,維持該種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行動的一種內在歷程,其產 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分別為需要和刺激。動機也稱為驅動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引導 個體尋求需要或滿足,並藉此降低焦慮程度與緊張的感受(Kotler, 1991)。Solomon(1999)

認為遊憩動機所代表的涵義即消費者為追求壓力的減輕或消除所施加的推力、拉力、方 向與強度。Yoon 和 Uysal(2005)整合動機為拉力與推力兩個因素,並認為這兩個力量 描述出個體如何被不同類型的動機變數所推動,進而做出旅遊的決策,以及個體如何被 不同類型的目的地屬性或特色所吸引。對於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來說,他們的登山動機會 不會影響他們的自然體驗呢?

張君如,林志遠,李宜錫(2007)透過問卷調查,將登山者的參與動機依序分成「自 然體驗」、「健康適能」、「自我挑戰」、「沉澱抒壓」、「自我成長」和「形象」。研究結果 發現,年紀較輕的登山者比較傾向於「沉澱抒壓」,而較年長者則傾向於「健康適能」; 另外,常爬高級山者比常爬郊山者傾向於「自我成長」與「自我挑戰」;登山頻率較高 者比較傾向於「健康適能」,特別是登山健行頻率每年參與1-10 次的人比 11-20 次的人 較傾向於「自我挑戰」。在樣本社經背景方面,大專教育程度者的「沉澱抒壓」高於國 中教育程度者,而高中職相較碩士教育程度者傾向「健康適能」,顯示教育程度較低的 登山健行者比較著重於身體的健康情形,而教育程度較高者則較關心個人情緒及壓力的 調適情況。不同性別及婚姻狀況在登山參與動機上無顯著差異。我的受訪者,年齡介於 20-30 之間,且都是碩士研究生,喜歡能夠讓他們放鬆的自然環境。

在文檔中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頁 16-2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