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省思

在文檔中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頁 74-11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省思

一、質性研究:與其擔心,不如面對

未真正做研究前,我透過上課知悉質性研究接受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存在、研究 結果許多的可能性,而雀躍不已。但是,真正進入研究初期,開始閱讀到自己看不懂的 理論的時候,我的挫敗讓我曾懷疑自己是否有學習障礙,而到被一堆文字淹沒、分析資 料的的過程中,自己必須一直在「清楚」和「不清楚」的兩座島嶼之間浮沉,我又再度 還擔心自己會不會因此而發瘋。

面對研究,我一直有自己尚未準備好、總是要再更小心的心態,這樣的狀態總是讓 我太陽穴很緊繃、肩膀痠痛。有一段時間,我躊躇了好一陣子,不知該不該開始寫論文 的時候,接到一通電話,那時候我在學校附近客家麵店午餐,鯨魚只對我說「別想太多,

是害怕輸掉的呢?」,感謝從朋友那裡借來的勇氣啊!我才發現自己不小心陷入對做研 究的一種完美期待。

終於開始書寫了,雖然下筆後才發現還有許多要做的事情好像才開始,但是這樣的 前進讓我看到研究的全貌,從滿是負面的情緒中抽離,看到了研究有缺角的地方,也開 始想辦法去做全盤的思考。

我期待完美、不想浪費時間在做修改的動作上,但時間卻在我一直想要更好、猶豫 的情況下溜走了;真的,做就對了!

二、學習當個研究者

再次要離開我的國家,到台灣學習,我因為已經不是第一次出國學習,加上多年在 城市地區的工作經驗,還有對山林的熱愛和對教育工作的憧憬,我認為研究生生涯中即 將面對的一切,都不會是困難的事情。

但是面對自己有興趣的課題,卻對做研究沒經驗、沒自信的自己,從要定下研究題 目、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分析的方式,甚至到要下筆之前,我都有好多的猶豫,發現 自己需要一再被肯定;做研究,對我來說,就彷彿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事情啊。而我也越 來越清楚看見自己把做學問的事情,幾乎都依賴在王老師的身上。老師從不拒絕想要學 習的學生,但卻會透過陪伴的方式讓我在研究中學習獨立,我真心地感謝老師一直願意 給予的支持和陪伴,讓我在茫然疲累的時候,是仍想要持續的動力啊。

讓我下定決心要真正為自己的研究負責,是我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在自己預定的時間 內完成論文,而需要多留一個學期,當下面對的是又多一個學期沒辦法見到家人、多一 個學期的開支和只有做研究的生活。但那一次的經驗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它讓我看到 做研究不能夠單憑熱情,它還需要懂得生活、面對不完美的勇氣、允許不斷改進的心理 準備、劃下停損定的決定,和培養自己做學問的自信。

這一些,不能只是從別人的鼓勵中建立,而是為自己關心的事情負責開始。

三、山林跟我的新關係

山林給我的感動,讓我決定進修。但把它當作是研究主題的時候,我有一度因為做 研究的困難和苦悶而覺得懊惱極了,心裡想著「我為什麼要讓自己喜歡的事情變成一個 苦差啊!」。但現在想想,我是幸福的,因為做研究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

我還能夠從中接觸跟自己一樣喜歡山的人、關心山的人,就算辛苦也是值得的啊!

而且,我也從這個研究當中得到一個意外的收穫喔!在我的研究限制當中,我曾提 及我對自然經驗在跨國後可能會造成的差異性而擔心,但在有一次跟幾個朋友一起上合 歡山後(5/9/2010 至 7/9/2010),這個擔心消失了。要認識另一個國家的自然,參加研討 會、上相關登山、自然體驗的課程,都不及自己親自接觸這個地方的山林。我們五個女 生在石門山的山腰間走走停停,看夕陽、看雲瀑、看身旁的植物,時間在我們的呼吸之 間好像變慢了,原本這座山頭一般來回的腳程只需要一個小時,我們不小心讓時間飛逝 了三個小時,這是多麼奢華的享受啊!三天,我們把時間拋開,日出行走、日落休息;

用大自然的節奏在生活。最後一天,車子一直往下開、山林景致一直往後倒退的時候,

我心情突然一陣悸動、鼻頭一陣酸澀,那種感受是我在馬來西亞下山的時候也有過的,

是一種分離、一種不捨。啊!人對自然的情感原來是可以不受山林結構、國家文化的影 響的啊!

最後一個學期埋頭書寫論文的時候,我在心裡一直牽掛著山林的世界、想念山中自 在的自己,一再告訴自己口試結束後一定要上山住個幾天,彌補我這一陣子只有在宿 舍、圖書館和研究室的生活。但口試結束的那一天,我卻覺得有機會上山很好,沒機會 上山也都無所謂了;我想起我在馬來西亞進行先驅研究的時候,我坐在一位受訪者家中 茶几的地板上,邊享受落地窗灑進來的陽光邊聊著,我問他「如果有一天沒有辦法上山 了,怎麼辦?」,他說「就這樣啊,因為山教我的已經夠了」。這對那時候把上山當做是 很重要的事情的我來說,雖然欣賞他的豁達,但還是有點難以接受,心裡認為對方既然 喜歡接近山林,就一定要想辦法上去才對啊!

回頭看看這一陣子沒有上山的自己,但卻一直心系山林,我發現自己就算沒有碰觸 到它,但卻在自己的心裡、研究參與者的經驗中、稿子裡的字裡行間跟它很貼近;有些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1973)。中文大辭典。台北市:中華學術院中國文化硏究 所。

王金永(譯)(2000)。Padgett, D. K.著。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rewards)。台北:紅葉文化。

王家祥、張美惠(譯)(2005)。Cornell, J.著。與孩子分享自然(Sharing nature with children)。台北市:張老師。

王碧君(2006)。幼兒教師實施自然體驗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 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台灣中華書局辭典編輯委員會編(1980)。辭海。台北市:中華。

李美珠(2007)。自然體驗方案對國中生正向情緒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 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等(譯)(2007)。Uwe Flick 著。質性研究導論(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台北:五南。

李淑幸(2004)。利用自然體驗活動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欣賞自然之美的研究。國立台 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曉珊(2004)。三位花蓮環保團體領袖其環境行動養成之生命歷程探索。國立東華大 學觀光及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岸芳(2007)。自然體驗融入幼兒生命教育之教學行動研究-以復興鄉泰雅族幼兒為 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沈振中(1999)。老鷹觀想錄。基隆市:野鳥學會。

吳夏雄(2007),走在台灣屋脊上-讓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台灣林業,33(1),96-105。

林辰峰(2008)。校園自然體驗方案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環境覺知影響之行動研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孟祥森(譯)(1998)。Rachel Carson 著。永遠的春天(The Sense of Wonder)。台北 市:雙月書屋。

周儒、呂建政(譯)(1999)。Hammerman, D. R., Hammerman W. M., & Hammerman, E. L.

著。戶外教學(Teaching in the outdoors)。台北市:五南。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郝冰、王西敏(譯)(2009)。Richard Louv 著。失去山林的孩子(Last Child in the Woods)。 台北市:野人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俊甫(2001)。自然體驗的理念與思維-返照初心見自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鈺雯(2010)。自然體驗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教育:「親自然‧玩藝術」暑期輔導活動之 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所碩士論文。

張立莉(2006)。環境藝術融入自然體驗對國小學童環境覺知的影響。台北市立教育大 學自然科學系碩士論文。

張君如、林志遠、李宜錫(2007)。登山健行者參與動機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 刊,6(2),55-62。

張宗昌、余智生(2009)。台灣地區登山研究現況與發展趨勢探討-以西元 1999-2008 年登山學術論文為例,嶺東體育及休閒學刊,7,109-132。

張菁砡(2008)。休閒的擴展-自然經驗的轉化與影響。國立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 營學系碩士論文。

張維國(2002)。一顆自然體驗教育的種子-從「自然寫作」與「自然教學」的對話中 萌芽。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生活功能之影響。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蕙芳(1999)。逃離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以兩個登山團體為例)。國立台灣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邦寧(2006)。牽起自然體驗與特教孩子之手-特教孩子在自然體驗活動中之學習反 應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瑞梅(2007)。自然體驗班級活動提升國小中年級學童自尊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黃建榮(1999)。探索劉力學的重要生命經驗與環境行動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敏(2010)。生命教育融入幼兒自然體驗教學之行動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 系碩士論文。

許世璋(2003)。影響花蓮環保團體積極成員其環境行動養成之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科 學教育學刊,11(2),121-139。

許美惠(2006)。國家公園與鄰近學校合作實施戶外環境教育之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 與格致國中合作之「自然體驗課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

莊安祺(譯)(1998)。Jon Krakauer 著。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台北市 : 天 下文化出版。

溫世頌(主編)(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

楊玉齡(譯)(2002)。Edward O. Wilson 著。生物圈的未來(The future of life)。台北

楊玉齡(譯)(2002)。Edward O. Wilson 著。生物圈的未來(The future of life)。台北

在文檔中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頁 74-11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