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然經驗

在文檔中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頁 25-3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自然經驗

一、自然經驗的定義

Stephen Kellert(2002)把自然經驗分為直接經驗(direct experience)、間接經驗

(indirect experience)和替代經驗(symbolic or vicarious experience)。直接經驗涉及身 體實際地接觸到自然環境和人類以外的生物,例如兒童在後院、鄰近的森林、草地、小 河或社區理的公園自發地玩樂或活動,相較正式計畫成有結構的計畫或是活動來說,這 些體驗多半是沒有經過計畫的。

間接體驗雖也涉及身體有實際的接觸,但接觸到的情境卻屬於比較受到限制、計畫 和管理。間接經驗到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類以外的生物是經過管理和策劃的人類活動。

大自然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多為經過仔細思考的產物和人類大量的控制與運用。例如兒童 在動物園、水族館、熱帶公園、植物園、自然歷史與科學博物館和自然中心接觸到的植 物、動物和棲息地。

最後一個經驗是替代經驗,它是沒有實際接觸到自然環境的經驗。兒童接觸到描述 或描繪的自然景象的替代品有時候是真實的,但也要視情況而定,有時候多為象徵性 的、比喻性的或非寫實的。這種經驗在現代社會創新的通訊技術環境中出現,相關技術 如電視機、電影或電腦。雖然更多傳統的印刷媒體就如書籍和雜誌,仍持續地成為兒童 重要的大自然影像傳播者。但很明顯地,當今兒童意想不到地大量接觸到大自然是替代 的影像。

至於台灣國內的研究,陳俊甫(2001)在《自然體驗的理念與思維-返照初心見自 然》中所指的自然體驗分為狹義得自然體驗和廣義的自然體驗。狹義的自然體驗是指體 驗者以開放的態度去直觀與感受物質自然界的歷程。廣義的自然體驗,則除了狹義的個 人體驗,更超越物體與人為的區別,重返個體內在的本性。張維國(2002)《一顆自然 體驗教育的種子-從「自然寫作」與「自然教學」的對話中萌芽》,則延伸陳俊甫的定 義,針對狹義的自然體驗做進一步的區分。他認為狹義的自然體驗可以分為「理性」取 向與「感性」取向。理性取向的自然體驗是指藉由直接看到或是進入物質自然界的歷程,

獲得、擁有相關自然界的技術或知識,這是在自然中的觀察和探究,可稱為自然觀察。

而感性取向的自然體驗是指以開放的態度去直觀與感受物質自然界的歷程,是設身處地 融入自然事物、產生互為主體的經驗。研究者此次的研究,將透過喜歡登山的青年在山 林的直接體驗,探究他們與山林互動的經驗。

當今大部分居住在城市裡的人,能夠接觸到大自然,大多數是透過休閒的機會。

Clawson(1966)認為休閒很大程度意味著目的和選擇,僅僅空閒著的、因為不知道要 做什麼或無法做他想要做的事情的情況,都不是真正的休閒,但他不排除有目的的決定 了什麼都不做、放鬆閒著的情況。休閒明顯地是由社會個體的生活所決定的,低收入國 家大多的人民都擁有空閒的時間,然而這與休閒是有差別的,以最接近我們生活的例子 來說,貧困的人、尤其是健康狀況不好的人,是完全空閒著的,但那都不是真正的休閒。

休閒活動,包括選擇的過程,涉及人類的智力、情感和覺知,但也有學者將休閒活動定 義為經驗。區別休閒活動的特質來自於活動進行時候的態度;同樣的活動,如果是自由 的選擇和有「想要」的基礎,可能是休閒活動,但如果主要是為了收入、工作或社會責 任則可能是工作。

Clawson(1966)認為我們不可能也不需要去細想各種休閒活動的差別,但休閒時 間明顯地有四種主要類性:1.每一天可進行的休閒,一天平均有 3 到 6 小時,不是連續 而是被切割的時間;2.周末進行的休閒,活動時間在一天內最高可以進行到 12 小時;3.

年度的休閒活動,生活型態跟平日比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4.退休後,休閒時間可能相 對地提高。另外,他依據當事人處於的位置和休閒活動的位置做為基礎的分類有:1.靠 近生活的地方(user-oriented areas),適合在放學後或下班後前往,範圍經常較小且不要 求物理特性。可以快速抵達的位置是首要的要求;2.距離生活地點遠一點的位置

(intermediate-use areas),主要可以進行一整天的休閒活動,普遍上需要 1 個小時以內 的車程,這個地方的位置和消遣的活動比較有不同的變化;3.這是個消遣為主的地方

(resource-based areas),僅管對大多人來說這個地方是不方便的,但它擁有令人嚮往的 極好和稀有的物理或歷史特質。第一項需要或最適合日常的休閒,第二項屬於周末的休

家公園和野外區域,是人們與自然環境互動的重要地點,人們在這裡進行各種活動,例 如釣魚、負重健行、露營、徒步健行等等。登山是周末和年度的休閒活動,而它的活動 位置為地點不便但卻擁有吸引人前往的特質。

最後,就在戶外進行休閒活動的而論,Clawson(1966)以五個清楚的時期提出完 整的休閒經驗,研究者也將登山分為這幾個時期:

1.預期或策劃時期:當家庭或其他單位決定要去哪、在那個地方要做什麼、要攜帶什麼 器材、要花費多少等等的階段。會花費超過一半的支出;購買大多的器材,包括食物 和汽油等等的補給品。在這個階段,休閒者很可能參考或接受專業的建議,他們這時 候可以是小心的、清醒的、根據消息的,或非正式的、碰巧的和輕率的;

2.前往休閒地:相較抵達目的地前,到較遠地方的去程中,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會較多;

3.休閒地現場的感受與經驗:這個經驗最常與戶外休閒活動聯結,通常為整體經驗提供 目的和意義,但它並不代表全部。這個環節是最需要自然環境的;

4.從休閒地的回程:雖然去程和回程沒有很大的差別,但最重要的,是休閒者態度的不 一樣;

5.回憶:全部的滿意度和價值在這裡出現,很多人在與別人敘述他們經驗的時候會得到 很大的滿足感。過去旅程的回憶通常會決定下一個旅程,同時,回憶會漸漸與計畫合 併在一起。

由於研究者著重研究參與者與自然直接接觸的經驗,所以他們主要是敘述在休閒地 現場的感受與經驗和當下對山林經驗回憶的想法,探究自然體驗在登山過程中的內涵。

二、 自然體驗對於與大自然連結的重要性

David W. Orr(1992)曾提出,生態素養的思想與素質,來自在地球上一個人的移 動、碰觸、觀察大自然的方式。它是心景(mindscape)與地景(landscape)的相互影響。

生態素養乃由驚喜感(sense of wonder)所驅動,意既是活在美麗、神祕、無邊世界純 粹的喜悅。換句話說,人們對自然的情感與態度,將對他日常生活的周遭環境、甚至對 他能夠發揮決定權的自然環境產生影響。

但就當今大部分人們的生活型態所見,很多人的生活都是遠離大自然、遠離土地 的。知覺心理學家Laura Sewall(Roszak, Gomes, & Kanner, 1995)提出,我們視、聽、

觸、嗅、味覺等感官能力,是自我和世界接觸的基本橋梁。我們感官日漸鈍死是造成環 境危機的核心,重新喚起感官是重建與地球連結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對於人們透過 直接體驗與地球的連結,是很值得被多了解的。

張菁砡(2008)透過訪談九位參與荒野保護協會親子教育的次團體-炫蜂團的家長 探究休閒中的「自然經驗」,了解他們在參與前後休閒經驗的差異,及參與後「自然經 驗」轉化的歷程與影響之內涵。發現他們自然經驗有四個階段的轉化歷程,依序分別為

「親近自然」、「感知自然」、「融入自然」和「分享自然」。在「親近自然」的階段,張 菁砡發現研究參與者從原先因為與自然世界的疏離,而感到陌生害怕、視而不見、聽而 不聞,無動於衷的經驗,透過引導接觸自然、開啟感官的體驗,如「自然觀察」、「自然 體驗」等課程,研究參與者會有從書本跳出來接觸到真實世界的感動,也初次體驗到自 然可以如此被貼近,可以真實的看見、聽見,甚至有觸摸到真實自然的喜悅。而在「感 知自然」,發現覺知的開展有助於自然意識的浮現,漸能與自然為友而融入自然,從自 然中汲取智慧,以達師法自然的體驗。「融入自然」意即來到自然就有如回家的自在,

如與母親般的親近,與自然的關係呈現交融和諧之感。最後,「分享自然」的階段中發 現,研究參與者的參與動機都是為了孩子而加入,但在深度接觸自然後,對自然的感受 態度思維都不同以往。九位研究參與者當中,七位的孩子皆早已離團,但他們卻仍持續 參與義工服務,這內在的動力,大多是來自於對自然的瞭解與感動。這些轉化的歷程,

就如Steven Harper(Roszak, Gomes, & Kanner, 1995)所指出的一樣,真實的荒野體驗會 徹底撼動我們對「文明」與「原始」的假設,而足以造成「現實感的衝擊」。從張菁砡 的研究中還發現,這些體驗課程最後還能夠對人與自然的關係帶來深遠的影響。直接體 驗是重要的,倘若能夠對不同群體重新與大自然連結的經驗做更多的了解,相信對於關 心環境的教育工作者都是有幫助的,因此本研究會針對青年的登山自然經驗,是在填補 其中的空隙。

三、自然體驗的應用

自然體驗雖然可以隨心所欲,但是若缺乏一些方法,有些人即使接觸到自然,也無 法體驗到自然的美、生態保育的重要或個人的成長,因此了解有哪些原則是可以提高體 驗的效益是重要的。自然體驗也屬於戶外教學的其中一環,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導,而非

自然體驗雖然可以隨心所欲,但是若缺乏一些方法,有些人即使接觸到自然,也無 法體驗到自然的美、生態保育的重要或個人的成長,因此了解有哪些原則是可以提高體 驗的效益是重要的。自然體驗也屬於戶外教學的其中一環,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導,而非

在文檔中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頁 25-3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