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重要生命經驗研究

在文檔中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頁 20-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重要生命經驗研究

一、國外重要生命經驗研究

Thomas Tanner 是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的創始者,Tanner(1980)研究了 11 位環境保 護者的傳記,發現他們之間有個顯著的共同點:「大多的童年時光,都是單獨一人或幾 個朋友在有些原始的環境中」的經驗,認為在其他積極的和見多識廣的人們當中也可以 預料到一樣的生命經驗。於是Tanner 選擇四個美國環保團體的幹部做為樣本,以郵寄問 卷的方式詢問他們。研究結果歸納出九個因素;「戶外活動」、「居住地」、「父母」、「老 師」、「書籍」、「父母或老師以外的成人」、「居住地的變化」、「孤獨感」和「雜項」,最 常被提及的是「戶外活動」(78%),次要是「居住地」(58%)。「戶外活動」即是與大自 然、農村或其他相似的原始棲息地互動,「居住地」則是經常或是每一天接觸大自然、

農村或原始的棲息地。而在成年時期回憶起的潛在童年興趣,則被歸類在雜項的因素裡。

Palmer(1993)發現在環境教育研究文獻當中,由於缺乏細查積極關懷環境的人的 生命,所以Tanner 的研究是引起注意的,但是關於自傳資料方式進行環境教育者生命經 驗的分析仍是不足的。續Tanner 的研究,Palmer 以問卷調查探索對環境產生關切的影 響因素。以英國環境教育學會會員為對象,研究結果分析出13 個類別,其中「戶外」

是提及率最高的(91%)。「戶外」包括童年戶外生活、戶外活動和荒野中的獨處。童年 戶外生活包括在農村地區的成長、在郊外的假期生活和各種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即是在 大自然花費的時間,行走、露營、划船、賞鳥或動物、農作、實際的保育工作、園藝、

長期或假日居住在鄉間;荒野中的獨處,特別涉及遙遠的地方或空曠的場地,所體驗到 的孤獨或自由。

由於Palmer 在 1993 年的研究分類上有許多不清楚,因此 Palmer 和 Suggate(1996)

重新登錄Palmer 在 1993 年的資料,其中將對象分成 30 歲以下、30-50 歲與 50 歲以上 三個不同年齡層加以分析,更將影響因素的組群(group)細分成不同的單一因素(single factor),以組群「戶外」為例:

表2-1 對環境產生關切的影響因素 資料來源:整理自Palmer & Suggate(1996:112)。

在單一因素的分析結果當中,「童年戶外」的提及率是最高的(55%),而且隨著年 齡漸長提及率則越高(25%-62%-70%)。雖然成人生活階段在享受戶外活動和對農 耕、園藝有興趣的數目不足於進行統計測試,但它是有被留意到的。

後來,Palmer 和其他國家的環境教育者(Palmer, Suggate, Bajd, & Tsaliki, 1998;

Palmer, Suggate, Robottom, & Hart, 1999)採用與前述研究類似的方法與理論,探討在各 國政經文化條件都不同的情況下,對環境關切的生命經驗是否有差異。Palmer 等人

(1998)針對九個國家做了比較研究,最常被提及的四個因素群組包括「自然經驗」、「人

所圍繞;接觸到家族的土地,例如農場;享受在自然環境進行的戶外活動,例如泛舟、

露營、登山健行、賞鳥;成人暴露在自然環境。接著,Chawla 再根據這個因子發生時 的年齡,建構出一個影響環境公民形成的生命歷程(見表2-2),Chawla 的分析詮釋方 式,讓重要生命經驗研究能從生命不同階段來思索經驗的形成,對後續研究提供了重要 的參考價值。

表2-2 不同年齡對環境承諾的來源

孩童時期 高等教育時期 成年時期

自然棲地的消失 自然棲地的消失

自然經驗 汙染

環保團體 環保團體 環保團體

教育

Ö

教育

Ö

職業

家庭 朋友 朋友

社會正義 社會正義

書籍 書籍

原則/宗教 註:小號字體在該年齡層有7-14%的提及率,正常大小字體為 15%或以上的提及率,粗

體字的提及率至少有25%,大號且粗體字體則至少有 70%的提及率。

資料來源:出自Chawla(1999: 21)

二、台灣國內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

台灣國內已有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黃建榮(2000)研究在台外籍人士劉力學(Pierre Loisel),將劉力學的環境行動分成十二個事件,並就個別事件來看影響這些行動的生命 經驗。結果顯示,「對孩子和子孫的關心」、「家庭的影響」、「處世原則與信仰」、「社會

生命經驗。而「接觸自然的經驗」除了與屬於劉力學個人的環境事件無關,其餘11 個 事件都與接觸自然的經驗息息相關。以劉力學的經驗而言,他受到童年時期的自然體驗 較為深遠,但是從童年一直到成年,他都從未間斷跟大自然的接觸。

李曉珊(2004)以參與觀察及深入訪談,探究影響三位花蓮環保團體女性領袖環境 行為養成的重要生命經驗,並探究這些經驗,在個人特質、政治、社會與文化背景下,

如何被建構成重要的生命經驗。研究結果發現「接觸大自然的經驗」是重要生命經驗的 其中一項影響。因為接觸的時間又分成「童年的經驗」與「成人的經驗」,但「童年經 驗」為主要的影響。「童年的經驗」可細分成兩種不同的經驗,一種是童年在自然環境 裡遊玩的愉快經驗;另一種則是當時經濟生活與自然密切相關的體驗。面對挫折時,「自 然」是能夠是其心靈受到鼓舞的力量。

許世璋(2004)以郵寄問卷蒐集花蓮環保團體積極成員的傳記式回憶,在進行內容 分析。他特別設計了環境行動量表,確認研究對象符合環境公民的標準,以改善過去研 究可能選到非環境行動者的缺點。得到的有效問卷為42 份,絕大多數樣本(79%)介 於30 至 50 歲。結果,最常被提及的重要生命經驗是「自然經驗(幼年、小學階段)」

(57 %),其內容包括童年時享受鄉村家庭生活、到離家不遠的大自然中(如清溪、海 灘、樹林)玩耍、或是到位居鄉下的祖父母家玩等。這些被提及的童年自然經驗,大部 分都是日常生活中具備較強身體感受性的單純動態玩耍,而非較深沉靜態的內在體驗,

是即興的、而不需精緻的策劃,諸如在田園中烤地瓜與灌蟋蟀、到溪流溝渠中游泳與抓 青蛙魚蝦、採集並品嚐野菜或野生果實等。至於其他與自然經驗有關的影響因子,依序 為「自然經驗(社會階段)」(24 %)、「自然經驗(中學階段)」(17 %)、與「自 然經驗(大專階段)」(10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被提及的自然經驗,逐漸不再 是如童年時以在自然中的動態玩耍為主,而是更細膩深化的內在體驗,諸如對自然之美 的欣賞與感動、獨自或與三兩好友在自然中徜徉、感受自然之和諧與奧秘的驚喜等。

二、有關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的省思

從世代間成長環境差異的考慮,Annette Gough(1999)主張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的重

點應該是年輕人,而不是那些成長在戰後嬰兒潮的中老年世代,因為年輕時代的生命經 驗是最貼近正規教育所面對的學生們。Noel Gough(1999)則認為,我們應嘗試為環境 教育經驗創造新的可能性,而不僅是複製上一代的經驗。孩子們是最有希望超越我們 的,我們不該拒絕他們進入我們主觀認為重要的生命經驗中,相反地我們必須在開放我 們經驗的同時,不排斥他們的生命經驗,以保有培養出環境公民的各種可能性。

Stephen Gough(1999)提出,過去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者,傾向於接受環境教育是 造成人類行為改變的一個潛在因素,而人類行為又是造成環境演變的決定因子。在這前 提之下,從已觀察到的行為來回溯影響者行為形成的生命經驗,再根據這些經驗規劃出 介入方式以達到改善環境的目標。也許有人不完全接受以上觀點,但反之,如果認為將 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成果,轉移為配合各地獨特背景的環教課程或教學方法,絲毫無助 於讓人行為變得更有益於環境,這觀點將更讓人難以接受。

透過國內外學者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的發現,研究者發現當中的自然體驗對人的環境 承諾造成的影響是最重要的。接觸的環境,以比較原始的棲息地為主。因為接觸自然而 產生的影響可以分成不同的年齡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被提及的自然經驗,逐漸 不再是如童年時以在自然中的動態玩耍為主,而是更細膩深化的內在體驗。這顯示,即 使在童年錯過接觸自然的機會,成年再接觸自然仍可提升對環境的關切。另外,研究中 還發現不同國家重要的自然體驗年齡階段是會不一樣的。

但,或許是受到重要生命經驗的創始人Tanner 帶來的影響,或是大部分的研究對象 都超過30 歲的關係,童年的自然體驗一再被強調,成年後的自然體驗則多是被忽略的。

過去研究不足的地方,是沒有對不同年齡階段的自然體驗內涵做更深入的探究。

以上的省思與討論,使研究者認為自然經驗的研究應該更深入且重視不同年齡群的 需要,以便環境教育在應用自然體驗課程的時候,有所助益。

在文檔中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頁 20-2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