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大韓民國的現代化道路

第二節 1950 年代的不景氣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先,韓國沒有辦法像拉丁美洲國家那樣出口原材料。其次,韓國是在戰爭後重建 的階段依靠了美國的扶持,但美國也只讓韓國回到了韓戰之前的水平,所以離經 濟起飛還是非常遙遠。

第二節 1950 年代的不景氣

張勉的上台和李承晚傀儡政權是有直接關係的,李承晚雖然是大韓民國建國 總統,但長期以來玩弄權術,雖然年年口號都喊說要統一國家,但從沒對國家經 濟建設有過建樹,最終在「4.19 學生革命」的吶喊聲中被趕下台59

張勉上台之後吸取了李承晚的教訓,主打經濟牌,並喊出了「經濟第一」的 口號,但他也是私心極重的人,礙於上台時候的身份是國務總理,因此上台後第 一件事情就是將韓國從總統制改變成了像英國一樣的「兩院制」,從而讓自己獲 得實權。另外他是韓國第一個認真希望同日本對話,可以爭取到戰爭賠款的領導 者,可也因為這樣他長久以來在韓國被認為是親日派,目前韓國社會對他的評價 比較負面。不過他執政時期給予民眾從未有過的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權利還 是非常讓人肯定的,但基本上這個政權也沒有為韓國的發展做什麼事,自然在不 到一年的時間就被朴正熙的軍事強人抓到機會輕易給推翻了。其實這樣的結果通 過歷史脈絡來看一點不奇怪,張勉雖然本人希望給予國民西方式的民主,但對於 戰爭後生活在「迷茫」中的韓國人來說,糧食和基本的生活需要比「民主」來得 更重要。「419 革命」開始到朴正熙上台前韓國發生了 2000 多次社會抗爭運動,

591960年3月起由韓國中學、大學生和勞工領導的學運,當時由於韓國總統李承晚在第四任總統選 舉時發生作票舞弊情形,而導致學生及民眾抗議,由於最大規模發生日是在4月19日,因此被稱 為4.19革命。

60Lee, Hahn been. 1968, Time Change and Administration, Honolulu, p117.

61尹保雲,2003,《韓國的現代化-一個儒家國家的道路》,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p6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錢,而且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都在做差不多的事情,也不會覺得丟臉,在失業率 極高的年代,為經濟沒有持續變得更糟而做出了貢獻。所以也可以理解成韓國 民主的萌芽和傳統思想以及韓國經濟,三者之間沒有矛盾,雖然當時整體環境很 差,但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在東亞社會建立民主政治依然是可能的。

第三節 1960 年代的經濟萌芽

1961 年 5 月 16 日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結束了異常脆弱的張勉政府。從此 以後,大韓民國進入了長達 30 年的強人政治。

朴正熙上台以後對李承晚的腐敗以及張勉的軟弱進行了否定,大量提拔了年 輕軍人進入政府,並落實了以「經濟發展第一」的方針,這是承襲張勉政權的目 標而來,但和張勉同時推廣「民主」不同,朴正熙把經濟發展變成了國家的唯一 目標,這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但事後回顧來看,顯然這是正確的選擇,因此西方 學界在定義朴正熙的政權時往往稱韓國為「發展型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 這一稱謂指的是將經濟建設作為最高追求目標的國家,這也完全符合韓國「經濟 第一」的建設構想。

上文中多次提到李承晚政府的不作為讓韓國經濟基本沒有起色,導致 1950 到 1960 年間,大韓民國可以算得上是東亞國家國家中最窮的,和同為韓戰的參 戰國北韓比起來,韓國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而此時日本卻通過韓戰創造了經濟上 的大發展,更是一舉重新回到已開發國家的行列,這讓韓國人的民族主義更加高 漲,也讓韓國人對於經濟建設的渴望異常熱切62,綜觀朝鮮王朝五百多年的歷史,

62尹保雲,2003,《韓國的現代化-一個儒家國家的道路》,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頁 77。

63Kim, Kwang Suk and Roemer, Michael ,1979, Growth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Studies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1945-1975,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p43.

64劉平鄰,1990,《亞洲四小龍經濟快速成長的政治條件》,香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p151。

http://news.takungpao.com/special/dggc87/(引用時間:2015 年 11 月 11 日)

66朴正熙,1988,《我們國家的道路》,北京,華夏出版社,頁 14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政權只要做得不好,依舊會被人民革命造反給趕下台,所以,沒有更多光環的他 必須做得更好,才可以高高在上,守住政權。

以上三大原因在筆者看來是朴正熙能夠在韓國完成經濟改革的重要原因,其 中儒家傳統文化在背後支撐起了朴正熙總統實現韓國經濟騰飛的說法被證明是 站得住腳的,至於朴正熙總統有沒有利用王官儒學的權術在操作政治也是不能迴 避的問題。但必須再次指出的是他上任後多次表達了韓國最大的問題根本不是

「反共」、「反日」、「統一」、「民主」等問題,而是徹徹底底改善經濟,因此當韓 國實現「漢江奇蹟」的時候也為儒家傳統會妨礙經濟發展這樣的論調給出了最強 有力的回擊。

第四節 1970 年代經濟快速起飛

經歷了韓戰的傷痛,李承晚的不作為,張勉的社會動盪以及朴正熙上台之初 的混亂時期之後,「新鄉村培養運動」的展開對於韓國的經濟發展不可謂不是一 個實質創舉。1970 年以前韓國的農業相當落後,當年的數據顯示,韓國人均耕 地面積是 0.071 公頃,日本為 0.053 公頃,而中國大陸是 0.131 公頃,美國的話 是 0.859 公頃67。而糧食問題若不解決,談國家經濟發展則是困難的,農村建設 跟不上,勢必會給城市和國家的發展造成重要隱患。所以朴正熙對農村實行了統 一管理的方式,教農民怎麼樣科學種地,並利用一層一層的權力機構對自己負責 的區域進行農業指導。而且在比較大的機構(類似合作社)內設置培育的示範窗 口,對全國進行相關物種種植的推廣,並進行適合韓國土地的農地實驗,生產更

67《政經文化》月刊,1979,第 12 卷,首爾。

68中央公務員教育院,2013,<新鄉村運動實例研究報告>,首爾,中央公務員教育院報告。

69朴正熙,1988,《我們國家的道路》,陳琦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頁 18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8)修築公用水井

(9)修築公用洗衣設備

(10)滅鼠害

通過在農村的實踐,韓國農村的公共設施得到了進行進一步的改造,讓農民 有乾淨的廁所可以使用,讓農民有洗衣服的地方,也讓農民能喝到安心的水。另 外,以前的韓國村莊都是茅草屋,現在開始對房屋的改善實施起來,用了水泥、

木頭、鐵皮等材料,讓房屋變得堅固。村村都通電,並建設公用電話線路,讓農 民在農村可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準。同時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讓農民能夠 用更科學的方式去種地,政府也提供需要的材料,讓農民建設、挖掘出更多水渠,

馬路也變得越來越寬,讓農作物收割後可以順利運出去。在 1975 年後期,農村 也逐步展開「工業化」生產,讓農民的收入來源更多元。1977 年以後,越來越 多的機器加入到農村,這大大提升了韓國農民和農村的競爭力。

而同一時期韓國的工業也開始發力,1973 年韓國浦項鋼鐵公司(Posco)落 成。如果說農業的現代化是為韓國解決底層人民生活的困境,那這家公司的落成 就是韓國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眾所週知,鋼鐵生產在 1970 年代這個百廢 待興的時期具有相當大的需求,但作為一個連農業水平還處於需要改進的國家,

沒有人看好他們能生產出鋼鐵,1968 年世界銀行更是一口回絕了韓國的貸款申 請,但朴正熙總統堅持建廠並不斷擴廠,它們建成本身就能反映韓國經濟建設的 企圖心。

當然鋼鐵產業本身除了經濟要素之外,政治原因也是朴正熙所堅持的。自從 美國託管開始,來自北方的軍事威脅就沒有讓韓國人能放下擔心過,而美國的輕 工業建設計畫,幾乎讓韓國失去了自己對抗北方的可能。而有了鋼鐵產業之後,

71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以「政治權利」(Political Rights)與「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二個 面向測量民主程度。個分為 1-7 等級,採三種程度區分,各為自由(Free)、部份自由(Partly Free) 與不自由(Not Free)。所謂「自由」是政治權利及公民自由的的平均值介於 1.0 到 2.5 之間,「部 份自由」是平均介於 3.0 到 5.5 之間,「不自由」則是介於 5.5 到 7.0 間,換言之,其主要是以

「自由」的程度來解釋民主化的程度,韓國標為「自由」。

72韓國的基本數據 https://data.oecd.org/korea.htm(引用時間:2016 年 4 月 11 日)。

73OECD 國家學生 PISA 考試成績報告

https://data.oecd.org/pisa/mathematics-performance-pisa.htm(引用時間:2016 年 4 月 11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了一份使命感。在這樣的心情和目標下,三星緊跟國家發展的步伐,在 1950 年 代後期就成為一個頗為成功的輕工業生產商。

1960 年代開始國家整體以發展輕工業為主,但三星早在 1950 年代末就已經 成功在牙膏、毛巾、糖這些領域取得了成功,所以 1960 年代在朴正熙的帶領下,

這些產業的發展得到了更大的空間。1960 年代中後期三星更是進入國防工業,

幫助韓國國防部製造軍備,這階段的三星已經在韓國國內成為了一股勢力非常強 大的公司。1970 年代後,三星更是在輕工業和軍工業都取得成功的光環下進入 重工業,實際上三星能夠取得現在的地位,和它重工業強大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著名的杜拜哈里發大廈,三星建設就是其承建商之一。1980 年代,三星通過分 析國際市場,認為半導體產業會成為未來世界的尖端科技,從而大舉進入該領域,

至今和台積電共同掌握著這一行業的龍頭地位。1990 年代後,三星的領域幾乎 設計所有行業,包括汽車、地產、教育、酒店,鑄造了所謂的「三星共和國」。

當然,三星集團是韓國眾多集團中的一個,他的成功背後有著太多太多的故 事。但是,三星集團和眾多其他韓國大財團一樣,都有著非常深厚的「韓式企業 文化」,依循著這些脈絡,我們能看到韓國企業文化中的一些共性。而韓國社會 中的一些儒家文化的共性如同大財閥的共性那般,也能夠被我們清晰的理解。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