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論點變得好像可以成立85。雅各布斯(Norman Jacobs)教授在討論韓國的現代化 時候也概括了儒教倫理中對社會發展的若干阻礙,如:(1)儒家冷漠甚至敵視生

亞洲四小龍崛起後另外的西方學者如伯格(Peter L.Berger)就站出來認為儒家思 想是促成東亞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87。(2)韓國的儒家在地化源遠流長,四七論

85金耀基,1988,《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書版社,頁 86。

86Norman, Jacobs. 1985, The Korea Road To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USA, Univ of Illinois, p232-233.

87Berger,Peter L. 1988, In Search of An East Asian Development Model ,NewJersey,p8-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儒學治理的國家,500 年來堅持儒學政治是其鞏固和發揚社稷的基礎。其次,在 李氏朝鮮失敗之後,朝鮮進入了日本殖民時期,這一時期的朝鮮是在屈辱中度過 的,因此,時至今日,韓日友好關係一直會因為政治的紛擾而變得脆弱異常。筆 者在韓國求學期間曾和另外三名日本籍朋友去韓國餐廳吃飯,隔壁桌的中年醉酒 大叔聽聞我們桌有人用日文溝通,非常生氣的走到我們桌子這裡掀起我們的桌子,

並警告我們說:「這裡是大韓民國,不可以使用日本話」。可見韓國國民至今對 於日本的真實好感度依舊非常低迷,雖然這是筆者遇到的個案,但中國人說酒後 吐真言,也許這才是韓國人對日本的最真實態度。1945 年 8 月在日本殖民者被 迫離開韓國之後,韓國進入了美國託管的階段,這個階段的韓國人在美國的統治 下慢慢開始接受西方的「民主」思想,可以算是韓國民主啟蒙的階段,也是兩韓 戰爭前最後的平靜時期。而後,韓戰的創傷,對兩韓的影響非常深遠,這一打讓 原本雖然分裂但沒有徹底對立的關係蒙上了陰影。更讓這個夾在中國和日本,還 有西方列強國家下的小國顯得可憐又可悲,這也是筆者不希望兩岸會經歷戰爭的 原因,絕不是因為筆者害怕飛彈的恐懼,而是內戰會讓這個民族看上去沒有智慧。

韓戰後在李承晚的統治下,韓國的一切生產上都沒有恢復到戰前水平,這個國家 看上去也因此顯得更加讓人疼惜,但也讓人唉嘆何時它才能擺脫貧窮。李承晚被 推翻後,張勉當上了握有實權的總理,這是一位在位時已有 85 歲的老者,在韓 國這個儒家社會中,這樣的年紀理應受到絕對的尊重,最後卻被朴正熙「請」進 了修道院逃難。不過張勉也不能說一點貢獻都沒有,他在位的時候假如已經有互 聯網的話,可以說絕不會管制,因為今天的韓國事實上在互聯網上是採取管制的 方法,所以他給予人民自由的權利。可是他當官心切,并和他的前任一樣對於經 濟改革完全流於嘴巴功夫,韓國的經濟依舊是一潭死水,一直到真正記得他「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濟第一」口號的總統朴正熙上台後這一局面才開始改變。在朴正熙總統之前,韓 國走的是一條輕工業為主的發展道路,雖然在美國的管理和監視之下取得了一定 的經濟成果,但自大的美國專家提出的建設方案實則並不完全適合韓國的國情,

更為重要的是李承晚的整個心思一直在政治鬥爭上,南北韓分治後他依舊渴望美 國人幫他打回北韓,他要統一全韓國,他非常迫切希望成為全韓國的大總統,所 以完全不關心經濟。而張勉過於自由的管理又讓社會變得毫無秩序可言,雖然提 出振興經濟的口號,但毫無具體舉措的施政讓國民對國家都失去了信任。即便韓 國在建國之後就明確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但韓國長久以來處在中央集權的政 治文化傳統中,所以現在要走資本主義難度會比想像的多。而正熙作為曾經的日 本軍人,行事作風是非常果敢的,因此對於李承晚這樣只會玩弄權術的政治人物 非常反感。他堅持「經濟第一」的方針,並且加強了中央對國家的管理,但必須 要指出的是,朴正熙的「專制」和李承晚不同,朴正熙用專制打擊一切阻礙經濟 發展的阻力,並塑造出一個具有自主性和權威性的政府形象,而且日本軍人背景 的他治國方面也借鑒了日本殖民時期的獎罰政策。因此,事實最終也證明了朴正 熙政府對於韓國經濟起飛起到了甚大的作用。

當然現代韓國的成功在筆者看來還是和日本是不一樣的,雖然發展型國家理 論曾經試圖解釋東亞儒教文化圈國家的經濟起飛有著相似性,比如都有一個強勢 主導的政府為國家制定前進方向,但日本政府並不是一個完全的集權政府,日本 幕府和天皇曾經一起治理著國家。而韓國則是一個典型的儒家國家,政府擁有絕 對的領導權,這也導致韓國的改革需要看君主本身的能力而決定,而事實上,韓 國現代化落後於其他國家也正因為領袖的無能,究其原因則是日益膨脹的官僚體 系阻礙了現代化的改革步伐。因此,朴正熙上台後對其內閣成員和政治體系是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行了相當大的改動,他需要的是一個像軍隊一樣高效和能為國家奉獻的團隊。另 外,朴正熙上台之後韓國在進行國內各方面基礎建設的同時,對外的發展一直沒 有停止過,在德國需要女護士的年代,韓國非常多女護士被送到了德國進行醫療 服務從而賺取外匯,這也是目前韓裔會成為僅次於土耳其成為德國第二大外族的 原因。當時的韓國想盡一切辦法賺錢,而內部的建設也從未停止,政治上也做到 了基本的清廉和較高的行政效能,這為韓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的運作基礎。

在此筆者不是要對朴正熙歌功頌德,因為他的成功是對照李承晚的貪腐來說 的。李承晚基本就是一個只會做夢的紈绔子弟,他能代表的僅是政權本身的利益,

而其他階級的人則備受壓制。朴正熙則正是利用了這樣的集權制對社會進行了全 國動員,推動了國內的各項改革,把國家的經濟建設放在了首要位置,簡單概括 他就是,用資產階級專制取代了腐敗的官僚極權社會,為韓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打 開了光明的前途。

筆者相信歷史是偶然和必然的結合體,假如沒有二戰後美國的介入,今天的 韓國可能是一個統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金正恩的帶領下過著非常可憐的生活。

但即便有美國的介入,假如沒有韓戰的爆發,美國依舊不會重視這個地方,而這 個地方也可能因為過於貧窮而被世人忘記。再說假如張勉的「經濟第一」能夠落 實,相信朴正熙的軍事政變也就不存在社會動力,這樣的話缺少了一個強人帶領,

韓國的階級利益分配以及政治改革可能也會放緩速度。所以既然歷史不能倒退,

疏理清楚韓國發展的脈絡,筆者認為這是頗具研究價值的。

每個國家的發展都不會是一模一樣的,大韓民國的現代化發展我們也可以看 到它學習了很多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特別是學習自日本的經驗尤其成功。這讓 學界樂於比較他們兩國,并總結出若干共通性。不過,若因此覺得「韓日經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是可以複製的,並能夠說明東亞國家的發展顯然是草率的。「東亞四小龍」成功 的發展道路不完全相同,香港甚至沒有大型的工業產業。唯一要說亞洲四小龍相 似的地方可能都是曾被殖民過,而日本二戰失敗後也依附于美國。其次還有相似 的地方在於四小龍發展時的政府都能稱得上是「強政府」,台灣的蔣介石、新加 坡的李光耀、韓國的朴正熙,這些名字今天拿出來依舊是「星光熠熠」,所以說 政府才是這些國家能夠發展起來的主因。最後從文化層面來看它們也都是儒家文 化圈的國家,因此筆者認為從文化角度切入研究結果可能會有新意,當然深入研 究後可能發現這些國家的儒家文化也被在地化了,所以未必能找出完全一樣的共 性,但這也反映了儒家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用刻板的印像去看待儒家文化是不 公正的。

前文中筆者就聲明自己不是一個「唯文化論」觀點的人,當然也不是一個「唯 制度論」觀點的人,但 1979 年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的時候,包括當年 10 月,朴 正熙被害的時候,一直到 1980 年韓國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是什麼因素讓韓國 能夠繼續穩定,從而等待轉機?我想這不就是像和朴槿惠從喪失雙親的悲痛中走 出來的心路歷程是相似的嗎?儒家文化提供了這個國家國民對於面對困難時候 的「正能量」,從而維繫了這個國家的穩定,全斗煥上台後也將「經濟第一」改 成了「經濟穩定第一」,而追求穩定的過程注定讓人認為是國家發展的瓶頸,或 者是沒有前景的象徵。但事實上,當一個國家有能力去做穩定的事情的時候,它 內部的各個方面的能力必定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國家和國民的素養以及精神面貌 注定都是積極的。爾後韓國再一次經濟增長也證明了這一時期的困難不是山窮水 盡,而是一次質量上的提升。

大韓民國的現代化之路絕對不是最優的和唯一的,不然 1997 年亞洲金融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7

暴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擊垮它,但和希臘的政府財政破產比較起來,韓國國民踴躍 拿出自己財物救國家的舉動不得不讓人為之動容。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大家對 於救國能如此慷慨解囊,為什麼希臘人民卻做不到?我想韓國人對於把「家」和

暴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擊垮它,但和希臘的政府財政破產比較起來,韓國國民踴躍 拿出自己財物救國家的舉動不得不讓人為之動容。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大家對 於救國能如此慷慨解囊,為什麼希臘人民卻做不到?我想韓國人對於把「家」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