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同溫層概念小結

上述四類分類中,我們可以發現同溫層作為當紅的網路用語,依據其特性 而產生的譬喻橫跨了「人與資訊」及「線上與線下」等維度。若是點出同溫層 的特性,第一類中強調了線下共同利益團體的「同質性」;第二類闡述類似的事 物帶給消費者的「舒適感」;第三類注重線上的人際網絡,除了同質性外,因應 社群網站的性質,有著「主動地互動與連結」的性質;最後,第四類指稱同溫 層是資訊的屏障,劃定出個人了解世界的「界線」。

在下一節,本文將會依同溫層的特性出發,爬梳過往相同概念的理論,藉 由討論其特性與適用範圍,試圖建構出可以移植社群網站環境下的同質性人群 聚集概念。

第二節、相關理論整理

雖然同溫層是在 2014 年才開始為被廣為用於報導中,刻劃出對於同溫層的 想像,但上節歸納出的人際之間的同質性、舒適熟悉感、連結互動與界線等若 干特質在早期的不同領域的理論中也有所出現,以下將對於曾經提及相關概念 的理論進行概述,藉此提供網路同溫層現象的內涵與樣態。

本文在理論的選用上,因為著重於網路中的網絡互動,排除了科技決定論 背景的過濾罩理論,選擇部分媒體曾在報導中提及的迴音箱效果及群體迷思作 為了解同溫層現象的基礎理論。迴音箱效果著重於暴露在特定論點之下,使用 者間的互相影響及個人心理機制,而群體迷思則是闡述決策團體在特定的要件 下會產生若干心理機制,引發錯誤決策。

除了上述兩者,本文亦帶入虛擬社群理論,該理論是原生於網路時代的理 論,相關理論將網路中互動的人群視為社區,並分析其中的網路互動,而本文 則是援引該理論中認同型社群的概念,說明對議題產生認同的使用者會有何種 行為表徵。本文從和同溫層現象有可能所關聯的概念出發,涵蓋如何聚集與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能產生之行為,期許能夠提供不同的「觀看網路同溫層」的視角。

一、想像的共同體及虛擬社群

在社群網站中,為何號召同好、宣揚己見,時常會有人選擇創立粉專,邀 請並吸引認同的人點讚,同時也可以將相關資訊概念傳遞出去。事實上,臉書 的粉專已經成為現今的政治傳播的重要工具,研究也指出粉專的經營會影響選 民線下的政治參與與投票行為、滿足資訊需求和強化認同心理(高閔琳,

2011;王泰俐,2013)。不只是政治傾向可以透過臉書專頁來追蹤滿足,喜歡的 人事物包含歌手演員、店家、電影電視甚至是學術領域等都一個個被化為粉專 或社團等待著志同勢必能道合的人追蹤或加入,也形成了社群網站上一個個依 照不同旨趣而分化的數位部落。但在這些有著不同利益關懷的空間內部,使用 者因關注議題而相聚,恰巧與虛擬社群中因興趣而集結的概念相似,然在這樣 的情形下使用者能否與如何產生對社群的正向態度與認同呢?

Benedict Anderson(1983/2010)所著的《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 布》,強調「想像」作為共同體存在的要素,比起面對面接觸,共享的空間、文 化和語言,才是維繫社區成員的重要因素(吳筱玫,2003)。Anderson 在《想》

中提到:

「事實上,所有比成員之間有著面對面接觸的原始村落更大(或許 連這種村落也包括在內的一切共同體都是想像的。區別不同的共同體的 基礎,並非它們的虛假/真實性,而是他們被想像的方式。……民族被 想像為有限的,因為即使是最大的民族,就算他們或許涵蓋著十億個活 生生的人,他們的邊界,縱然是可變的,也還是有限的,沒有任何民族 會把自己想像等同於全人類……民族被想像為有主權的,因為這個概念 誕生的時代,啟蒙運動與大革命,正在毀壞神諭的、階層式的皇朝合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性。……最後,民族被想像成一個共同體儘管在每個民族內部可能存在 普遍的不平等與剝削,民族總是被設想為一種深刻的、平等的同志愛。」

(Anderson, 1983; 吳叡人譯,2010 : 42-43)

Anderson(1983/2010)提到民族主義是被想像出來的,也有想像的邊界存在,

然使民族主義「可想像」的因素,主要來自(1)生產體系和生產關係(資本主義); (2)傳播科技(印刷品);(3)人類語言宿命的多樣性。其中傳播科技的出現,讓同 時性(simultaneity)與共享印刷語言得以成真。同時性的概念為當我們透過「大規 模販售但只有短暫流行」的報紙來認識世界,人們可以產生同時的消費(想像), 而這個同時則是指被報紙銘刻的日期,則是由時鐘與日曆所指定的。

想像共同體的理論概念說明了一群在地理上有所區隔、非面對面交流的人們,

如何透過想像的方式得到自己的民族認同,然在網路時代的特色,即便是身處異 地,人們也能夠在網路空間中產生互動,所以想像的共同體的概念,恰好成為虛 擬社群產生的背景,虛擬社群是網路作為人際交流的空間而產生的相關理論,

Howard Rheingold(2000) 在 書籍 《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將虛擬社群定義為:

「出現在網路上的集合體,是群一定數量的人持續一定時間的公共討論 並 具 備 相 當 程 度 的 感 情 , 是 網 路 空 間 裡 發 展 出 的 人 際 關 係 。 」 (Rheingold,2000:3)

Rheingold(2000)指出人們會在虛擬社群內會透過螢幕中的文字寒暄、交換知 識、情感支持、有愛恨情仇或是討論八卦等,就如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 為,只是將身體留在螢幕之外,表示 Rheingold 所指之虛擬社群注重的是人際間 移植到網路上的互動狀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吳筱玫(2003)進一步將其他學者對虛擬社群的界定分成虛擬、採集與認同三 部分,強調虛擬的學者如 Wilbur,不將虛擬社群局限於電腦科技、網際網路相關 的活動,而是注重「想像」,所以早期的電話合用線(party line)和筆友圈也是一種 虛擬社群。(Wilbur,2000: 50)。注重採集的 Komito 則將網上的虛擬社群視為臨時 性的聚集,成員聚集的主要理由則是為了資源與報酬,社群內部人人平等,規範 有限(Komito,1998;轉引自吳筱玫,2003)。

最後,認同型的虛擬社群是從傳統的社區概念出發,成員間的溝通、互動和 文化符號的界線,讓成員會有「地方」的安全感(吳筱玫,2003)。上述認同型 虛擬社群的重點,包含能夠溝通互動、共享文化符號等,其實與 Anderson 的理 論不謀而合,吳筱玫的書中結合兩理論後推論出若干重點,包含共同性、有一定 可見或不可的邊界、自主性、想像空間,並指出雖然虛擬社區是一種想像活動,

但組成分子的多元性,讓想像的空間有更大的彈性。

整理了不同學者的論點,吳筱玫(2003)最後為虛擬社群定義下了較為嚴格 的要件,分別是 1.網際互動;2.具有決策權的網路公民(Netizen);3.共同性;4.凝 聚力或向心力。從上述定義中,不難看出虛擬社群的形成不單只要網友聚集,還 需要共同性及凝聚力,廖鐿鈤(2001)指出虛擬社群大多以共同興趣出發,成員 之間會存在一定的共識,雖然非面對面會增加不確定感,但透過興趣集結、話題 的交流、資訊分享等互動,也可以發展出與現實無異的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和 話題參與會進一步的使人對虛擬社群有「黏性」,增加認同的凝聚力,使用者可 能因凝聚力的增加,成為網站的忠實成員,將上網視為每日的功課,廖鐿鈤進一 步指出,黏住的不一定是人際關係或議題,而是感受。

學者黃厚銘(2004)、翟本瑞(2001,2002,2004)則是從網路即時進出方 便、有匿名化身及結合興趣等特點出發,表示網際網路讓使用者可以任意切換至 線上線下與不同視窗間的「隔離」特性,具備了「社會」的自由彈性與流動性,

而人際情感的交流、認同感與歸屬感的建立這類的「連結」則使虛擬社群帶有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區情感,所以虛擬社群同時擁有傳統「社區」與「社會」的特性,也就是同時擁 有初級團體般的親切感和直接互動,更有次級團體的專業化及分工化。

虛擬社群可能出現在同步或非同步的網路互動空間,像是 e-mail、電子佈告 欄、網路聊天系統或是多人連線的遊戲(翟本瑞,2011),而台灣對於虛擬社群 的研究多以 PTT 或是論壇為主,社群網站為研究標的的相關研究較少,當我們 把虛擬社群的討論範疇挪至臉書,會發現以個人及其關係為基本元素的臉書,以 個人的連結和演算法制定出「個人化」的訊息接收和傳遞,PTT 這類論壇,則是 以不同主題的界面分流溝通(黃厚銘、黃上詮、林意仁、蕭煒馨、李紹良,2016:

59)。另外,臉書非匿名、以自身為網絡中心的特性,也讓使用者在線上線下的 切換不能完全隔離,試回想自己的使用經驗中,是否時常看到「____對此讚好。」

等動態浮現?而臉書公開粉絲團僅專頁管理人可以發文,成員若對其中內容有異 議,又沒有可以表態又能引起大家討論的方式,在討論串中的留言也有可能被屏 蔽,究竟以虛擬「社群」稱之,是否恰當?

臉書與以往討論的虛擬社群概念不完全相同,本研究在此並未直接將臉書視 為虛擬社群,但虛擬社群的重點實則能與網路同溫層互相對話,例如該理論中注 重人際間移植到網路上的互動狀態,所以當自願的、有共同興趣的人群匯集在一 起,所衍生之社群可能產生凝聚力並對該社群產生一定的忠誠與互動頻繁,相對 對於同溫層的概念,可以進一步思考的是探討各討論場域中如何能產生黏著、互 動頻繁的同溫層成員可能?例如 Bessi, Coletto , Davidescu, Scala, Caldarelli 和 Quattrociocchi(2015)的研究中就指出相信陰謀論的使用者會有較為熱絡的彼此互

臉書與以往討論的虛擬社群概念不完全相同,本研究在此並未直接將臉書視 為虛擬社群,但虛擬社群的重點實則能與網路同溫層互相對話,例如該理論中注 重人際間移植到網路上的互動狀態,所以當自願的、有共同興趣的人群匯集在一 起,所衍生之社群可能產生凝聚力並對該社群產生一定的忠誠與互動頻繁,相對 對於同溫層的概念,可以進一步思考的是探討各討論場域中如何能產生黏著、互 動頻繁的同溫層成員可能?例如 Bessi, Coletto , Davidescu, Scala, Caldarelli 和 Quattrociocchi(2015)的研究中就指出相信陰謀論的使用者會有較為熱絡的彼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