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第二章 基本工資現行概況及文獻回顧

2.2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26

表 2-10 主要國家基本工資比率(即基本工資占製造業平均薪資的百分比率)的國 際比較表

備 註 : a 為 基 本 工 資 占 製 造 業 薪 資 比 率

資 料 來 源 : 行 政 院 勞 委 會

27

基本工資設立後的執行程度極其重要,在各國基本工資歷史中,基本工資 調整不易其原因在於 當時該國時空背景實施不易外 ,或基本工資執行不夠徹底 導致勞資雙方薪資資訊不對稱,Wang (2012)研究中指出,最低工資的水準和非 對稱知識的相互影響,若勞工瞭解最低工資的存在以及最低工資金額時,在此 條件因素下,企業會給予高於最低工資水準的薪資,但若勞工不清楚最低工資 的存在和金額時,或是當時沒有最低工資的限制時,則企業會給予勞工相對於 知道最低工資環境下更低的薪資。另外,政府在實施基本工資後,並非馬上所 有的行業都會確實依法執行,李曉娟(2008)的研究中,利用問卷調查台灣大專院 校 200 間小吃店,得到結果為:基本工資的調整對於小吃店利潤產生負面的影 響,導致當基本工資調整超過小吃店老闆的預期 調整幅度時,將使小吃店老闆 有不遵循基本工資法令的情形發生。由此可知,政府除了最低工資的政策發佈 外,亦要教育勞工清楚明白最低工資的存在,政府更應確實的執行基本工資法 令。

目前主要國家中只有英國在勞工的年齡上區分基本工資的標準,然而基本 工資調整對於年齡及學歷上是否有影響亦是值得關注,這個議題也是國內外許 多學者目前還無法有確定答案的問題,Brown, Gilroy , Kohen (1982)研究中在美國 歷年的資料發現,基本工資的提高對於青少年勞工會造成負面的就業影響,作 者的研究指出,基本工資每增加 10%時青少年(16~19 歲)的就業率約會減少

1%~3%,但對於其他的年齡層就沒有這麼大的差異性存在,以及 Card (1992)作者 的研究採用美國 1987 年至 1989 年的調查資料,其結果顯示基本工資的調整對於 青少年的就業率有著負面的影響,其在於零售貿易行業中,當其基本工資 (時薪 或週薪)調漲 10%,則青少年失業比率增加 4%。然亦有學者主張持相反的觀點,

如 Warren , Hamrock (2010)作者的研究採用 1982 年至 2005 年美國高中學校的畢 業率為分析研究樣本,作者使用迴歸分析,結果顯示最低工資的調漲對高中學 校畢業率並沒有顯著的影響,只有少部份的青少年會因為政府最低工資的調高

28

而選擇不完成高中學歷。Sabia , Burkhause , Hansen (2012) 研究中使用美國紐約 州的資料,利用統計差分的方法,計算出當最低工資調整由$5.15 至$6.75 時,基 本工資調整對於(低學歷及低技術性)勞工存在著-0.7 的替代彈性,這亦代表紐約 的基本工資調漲會影響造成(低學歷及低技術性)勞工一定比例的失業。黃仁德、

姜樹翰(1998)作者認為台灣各行政區薪資高低不同,故基本工資調整對於各行政 區影響程度也不會相同,作者使用 1987 年至 1995 年的台灣各行政區年資料進行 研究,其研究發現基本工資的調整對於台灣整體青少年的就業率有顯著且正面 的影響,但如果加入台灣各區域因素,基本工資調整對北部和東部的青少年有 顯著的影響,中部和南部的青少年則無顯著的影響。國內外許多文獻研究都針 對基本工資的調整對年齡或學歷去做分析, 但目前國內外的文獻中尚無 一致結 果可以總結出基本工資調整是否對低學歷的勞工有著顯著負面的影響,為此在 本研究中的第四章,我們將特別著重在調整基本工資後,對於哪些年齡層和學 歷別的勞工將有可能會有較大的衝擊與負面性的影響。

現今主要國家中,以日本為例,它特別針對不同的職業及行業別,分別設 立不同的基本工資,若是台灣要參考日本的基本工資制度,那麼就應先瞭解現 今台灣各行業及職業別的差異,以及 基本工資調整其可能對台灣各個行業的影 響就異顯其重要性了。回顧有關的文獻如 Slonimczyk , Skott (2012)研究中使用美 國 1979 年-2002 年的時間數列數據,作者使用回歸分析顯示 ,最低工資的調整會 造成低技術工人的就業率下降,相對而言高技術人員的 就業率反而會明顯地提 高。單驥(1980)在《基本工資之釐訂與檢討》一書中提到台灣在民國 76 年時,

基本工資的提升使得低起薪的勞工涵蓋率提升 1.82 倍~3.72 倍,另就行業別而 言,平均起薪較高的行業受基本工資調整的影響較小。 Danziger (2010)研究中結 果指出小企業中若是可自行控制最低工資,則可以提升小企業的競爭力且低薪 員工的就業率和工資率反而會提升。 作者提出可能的其原因在於小企業若可控 制最低工資,即提升小企業的勞動供給,進而增加競爭力 ,但若小企業無法自

29

行控制最低工資,則低薪員工的就業率和工資率會降低 。Gavrel , Lebon , Rebiere (2012)研究指出,基本工資的調漲會產生企業的搜 尋成本,因基本工資的調漲 , 也代表企業付出搜尋的成本會提高,及找到沒有經驗且態度不佳的員工的可能 性也跟著提高了,故將使整體的失業率會增加且生產力減少。 江美玲、單驥 (1987)研究中使用 1973 年至 1986 年的季資料,研究得知基本工資調整對於男性 青少年就業率有負面的影響外,亦分析基本工資的調整對於製造業其兼職和全 職員工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基本工資調整對於製造業的就業結構是沒有影 響的,亦即尚不致會對兼職者的就業率有不利,而其對全職員工的就業率反而 會較有利,究其原因可能是,基本工資水準較低,對於雇用上的成本是 沒有影 響,相對而言,景氣變動的因素才是雇用變動的主要原因,景氣差時 雇主會雇 用較多的兼職員工來替代全職員工。 另林忠正、陳淑美(1991)研究調查製造業的 受雇勞工其薪資情況,研究結果顯示,基本工資的調整不會影 響到製造業薪資 的訂定,在技術性不變下,基本工資調整不會影響生產力。 而單驥、廖建富 (1999)研究中探討台灣引進外籍勞工後,對於國內生產要素間需求關係的影響。

其研究結果顯示,外勞與本國生產要素存在著替代關係,其影響程度為非技術 體力工、技術工、資本財、最後為管理人員。且因 台灣勞工和外籍勞工的薪資 有明顯的差異,也使得雇主降低對台灣勞工的需求,並雇用外籍勞工替代國內 技術性、非技術性的勞工,而造成台灣勞工就業機會流失 。

國內外文獻中,大部分的研究結果均顯示,當基本工資調整時,將對於青 少年(未滿 20 歲)的就業率有負面的顯著影響,本研究對於青少年 (未滿二十歲)的 受雇勞工,使用「人力資源運用調查」資料庫,瞭解各年齡層其受雇勞工領取 基本工資的涵蓋率,進一步分析當基本工資調整時,各年齡層的受雇勞工,領 取基本工資的涵蓋率變動情形。且受雇勞工若屬非技術性勞工或青少年,這類 的受雇勞工其替代性較高,故基本工資調整時,雇主會因雇用成本提高,進 而 雇用技術性勞工,將使非技術性勞工失業率提高,為此,本研究在第四章對於

30

台灣受雇勞工其職業類別,將使用「受雇人員薪資調查」資料庫進一步分析,

各職業別之所屬受雇勞工,領取基本工資的涵蓋率分佈情形,及基本工資調整 時,哪些職業別的受雇勞工, 領取基本工資的涵蓋率會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