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眼動與「視覺平衡」的知覺歷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實藝術品一致,藉此逐步萃取出核心因素,而非一開始就從簡單實驗材料進行研 究。

第四節 眼動與「視覺平衡」的知覺歷程 一、視覺平衡的眼動研究

既然簡單實驗材料所測到的結果,無法確定其符合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審美時 所知覺到的視覺平衡,那麼若是轉而以現實生活中的藝術品為材料,人們又是如 何知覺這些作品的視覺平衡呢?

有許多學者研究發現,人們的眼動軌跡能反映視覺平衡。不平衡的畫面,其 眼動軌跡與平衡的畫面有很大的不同(P. J. Locher & Nodine, 1987; Nodine, Locher,

& Krupinski, 1993; Quian Quiroga & Pedreira, 2011)。Locher 與 Nodine(1987)將 一系列的抽象名畫,修改成對稱版本,並將原作以及對稱改編版給參與者觀看,

發現參與者如果是看到對稱版的抽象畫,其凝視點會集中在對稱軸上;如果是非 對稱的抽象畫,其凝視點反而會較平均分散在畫面上。此研究顯示畫面的構圖平 衡性,會大大地影響人們的凝視點分布情形。

但是非對稱的作品,不代表其畫面沒有達到視覺平衡。因此 Nodine、Locher 與 Krupinski (1993) 更改一系列的名畫,例如將 Georges-Pierre Seurat 的作品《Les Poseuses》原作,改圖成不平衡的版本(見圖 10),並將原作以及改圖版本分別 給參與者觀賞。研究結果發現,其在畫中人像上的凝視點分布有明顯的不同(見 圖 11)。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0:Nodine、Locher 與 Krupinski (1993)改圖 Georges-Pierre Seurat 的《Les Poseuses》。左邊為原作,右邊為不平衡版本。(取自:Nodine、Locher 與 Krupinski,

1993)

圖 11:Georges-Pierre Seurat《Les Poseuses》原作(左)與不平衡版本(右)的 眼動凝視點分布。(取自:Nodine、Locher 與 Krupinski,1993)

Quian Quiroga 與 Pedreira (2011)也把一些名畫改編成不平衡的版本,給參與 者觀看原作與改編版,並記錄其眼動軌跡。其研究結果也發現,原作畫中的物體 與不平衡版畫中的物體,其上的凝視點數量有顯著的不同。以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的《Philosopher in Meditation》來說,如果將原作中左邊的 黑色畫面切掉,畫中最右邊的人物的凝視點數量,相較於原作有顯著地增多,顯 示出左邊的黑色畫面在畫中的視覺平衡中佔有重要的角色(見圖 12)(Quian Quiroga & Pedreira, 2011)。最左邊的黑色畫面與最右邊的人物互相抗衡,所以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並沒有特別多。但是當最左邊的黑色畫面被切掉時,右邊的人物沒有左邊的黑色 畫面抗衡,右邊的人物視覺重量變重,凝視點數量因而變多。從 Quian Quiroga 與 Pedreira (2011)的研究可以發現凝視點數量與視覺重量似乎有著正向相關,當 視覺重量比較重時,凝視點的數量亦較多;反之,當視覺重量比較輕時,凝視點 的數量亦較少。凝視點數量似乎可以作為畫面中物件的視覺重量的指標。

圖 12: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的《Philosopher in Meditation》,原作與 不平衡改編版的凝視點數量。(取自:Quian Quiroga 與 Pedreira,2011)

二、凝視點數量與視覺重量

藝術界也常認為,視覺重量就是畫面中每個元素對觀賞者的吸引力,當一個 元素有愈多的視覺重量,此元素就愈容易吸引人們的目光(Bradley, 2014)。而確 實有學者研究發現,視覺重量與凝視點有著正向相關(Niekamp, 1981)。例如:

Arnheim (1974)認為畫面上半部會比下半部有更多的視覺重量,因此物件的下半 部要大於上半部,看起來才比較平衡。如圖 13,「3」的下半部要略大於上半部,

才會達到視覺平衡;而 Brandt (1945)的眼動研究就發現,人們在看一畫面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畫面上半部的凝視點的確比下半部還多。Niekamp (1981)更進一步驗證 Arnheim (1974)的論述,他將畫面劃十字切成四等份,並在每個等份放置一個圓型,然後 給參與者欣賞並記錄眼動軌跡。結果也發現,畫面上半部的兩個等份的凝視點數 量,顯著比下半部的兩個等份還多。因此,畫面中物件上的凝視點數量,的確可 以反映出物件的視覺重量。

圖 13:以「3」說明畫面上半部的視覺重量比下半部大。(取自 Arnheim,1974)

本研究將會以凝視點數量當作測量視覺重量的指標,去探討只有兩個彩色物 體,且兩者處於不同深度位置的畫面,其物體之間是如何達到視覺平衡。但是,

若如同 Niekamp (1981)只用凝視點總數為指標,並不能準確地反映出物體的視覺 重量,因為 Niekamp (1981)的研究是每個凝視點總數計算範圍的面積都一樣大,

但是在視覺藝術中,畫面物體會有大有小。物體面積較大的物體,其凝視點數量 很容易比物體面積較小的物體還多。如果要更準確知道觀看情形,就必須要用區 域標準化分數(area normalized score, ANS)去做比較(表 2),其計算方式為:

物體的凝視點數與整體畫面總凝視點數的比值,除以物體面積與整體畫面面積的 比值。此方式相較於單純的凝視點數量加總,將能更進一步整體了解參與者的觀 看情形(Findlay & Gilchrist, 2003)。

因此以符合 Arnheim 深度平衡理論的近大遠小構圖來說,遠方小的物體其單 位面積會有較多視覺重量,如此才能跟前方大的物體做平衡。所以遠方小的物體 會有較大的區域標準化分數,而近方大的物體會有較小的區域標準化分數。相反 的,以不符合 Arnheim 深度平衡理論的遠大近小構圖來說,近方小的物體其單位

背景知識是影響畫中物體尺寸的重要因素(Bertamini, Bennett, & Bode, 2011;

Konkle & Oliva, 2011; Linsen, Leyssen, Sammartino, & Palmer, 2011)。Konkle 與 Oliva (2011)請人們在沒有任何參考物的情況下,只憑記憶在紙上畫出一系列的物 體,結果發現人們畫出來的物體在紙上的大小,與此物體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大 小呈現正向關係。當在現實生活中物體的實際尺寸愈大,人們在紙上畫出來的物 體尺寸也會愈大。Konkle 與 Oliva (2011)更後續做一系列的實驗,例如人們只需 要想像此物體,不需要實際畫出來,但需要在電腦螢幕上的畫框內用方形框出想 像的物體有多大;或是在電腦螢幕上呈現一個物體,此物體的起始大小隨機呈現,

參與者只需要調整此物體的大小,直到覺得在畫面上看起來最適宜(look best),

其結果都發現,當目標物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尺寸愈大時,在畫面上調整出的尺 寸也愈大(見圖 14)。Konkle 與 Oliva (2011)將此現象命名為「典範大小(canonical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