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背景知識對畫面中物體尺寸的影響

背景知識是影響畫中物體尺寸的重要因素(Bertamini, Bennett, & Bode, 2011;

Konkle & Oliva, 2011; Linsen, Leyssen, Sammartino, & Palmer, 2011)。Konkle 與 Oliva (2011)請人們在沒有任何參考物的情況下,只憑記憶在紙上畫出一系列的物 體,結果發現人們畫出來的物體在紙上的大小,與此物體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大 小呈現正向關係。當在現實生活中物體的實際尺寸愈大,人們在紙上畫出來的物 體尺寸也會愈大。Konkle 與 Oliva (2011)更後續做一系列的實驗,例如人們只需 要想像此物體,不需要實際畫出來,但需要在電腦螢幕上的畫框內用方形框出想 像的物體有多大;或是在電腦螢幕上呈現一個物體,此物體的起始大小隨機呈現,

參與者只需要調整此物體的大小,直到覺得在畫面上看起來最適宜(look best),

其結果都發現,當目標物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尺寸愈大時,在畫面上調整出的尺 寸也愈大(見圖 14)。Konkle 與 Oliva (2011)將此現象命名為「典範大小(canonical size)」。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4:Konkle 與 Oliva (2011)發現當物體的實際大小愈大時,人們會將其在畫面 中的大小調整得愈大。(取自:Konkle 與 Oliva,2011)

Linsen 等人(2011)研究也發現,在人們比較喜歡的畫面,畫面中的物體大小 也反應出真實物體大小。他們將一系列的物體分別呈現不同大小給參與者看,不 僅如同 Konkle 與 Oliva (2011)詢問參與者哪一個畫面看起來最適宜(look best),

他們也詢問參與者最喜歡(like best)哪一個畫面。研究結果也發現,無論是詢 問哪張最適宜或是最喜歡,人們選擇的畫面其物體尺寸皆反映出真實物體尺寸,

例如蝴蝶在畫面中就喜歡比較小,大象在畫面中就喜歡比較大(見圖 15)。

圖 15:Linsen 等人(2011)發現,當實際物體大小愈大時,人們愈喜歡其在畫面中 的大小愈大。(取自:Linsen 等人,2011)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ertamini 等人(2011)更從現有的繪畫中,證明「典範大小」的存在。Bertamini 等人(2011)收集 Thomas Bewick、George Stubbs 的動物畫像以及中古世紀的動 物寓言圖像,從這些大量的動物圖像中逐一分析畫中的動物所佔的畫面比例,與 其動物實際尺寸的關係。同樣也發現,當動物的實際尺寸愈大時,在畫中的所佔 的畫面比例也愈大。

綜合上述可知,有關物體在現實中實際尺寸的背景知識,是影響其在畫面中 尺寸的重要因素。如果物體在畫中所佔的比例不符合其實際大小,人們反而會覺 得很突兀。甚至物體在畫面中的「絕對大小」也會隨著脈絡情境而改變,讓物體 有著相同的「相對大小」。Konkle 與 Oliva (2011)給參與者不同的紙張大小,並請 參與者在無任何參考的情況下,憑記憶畫出目標物。結果發現,其物體的「絕對 大小」會隨著紙張大小改變,不過其「相對大小」卻不變(見圖 16),這不僅顯 示背景知識會影響物體在畫面中的大小,物體在畫面中的大小也會隨著脈絡情境,

將物體調整到一個最適宜的大小。

圖 16:Konkle 與 Oliva (2011)發現不同的紙張大小,參與者畫出來的「相對大小」

皆相同。(取自:Konkle 與 Oliva,2011)

等問題導致研究結果無法真實反映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審美行為(Arnheim, 1974;

Gershoni & Hochstein, 2011; Linnett et al., 1991; Monroe, 1925; Morriss & Dunlap, 1987; Morriss & Dunlap, 1988a, 1988b; Ronchi, 2002, 2011; Wilson & Chatterjee, 2005) ,由此可知心理學對視覺平衡的研究程序及分析方法,仍有許多發展的空 素 (Bertamini et al., 2011; Konkle & Oliva, 2011; Linsen et al., 2011)。因此,

Arnheim(1974)的空間深度平衡理論何時能預測視覺平衡,物體實際尺寸的背 尺寸大小的背景知識,是影響 Arnheim(1974)的空間深度平衡理論是否能得到 支持的重要因素。在傳統非現代藝術上,如果在畫面上置於遠方的物體其本身實